第144頁
薩爾瑪珂可敦頓時滿面怒火,到底是做可敦(王后)的女人,以往皆是受人敬仰跪服。哪曾如今日一般為人三番五次威脅,竟還威脅到自己的命上去。然,轉念一想,眼前的漢人將領今日行事作風,若真與其結仇還不能永絕後患,來日必然有的頭疼。
程藏之似笑非笑著,他在等薩爾瑪珂可敦思慮透利益得失。究竟是借外人之手排除異己獲益多,還是為他這幾句威脅反悔獲益多?
薩爾瑪珂可敦緩緩起身,招來族中的大巫。
拄著骨杖的大巫與可敦低聲交流幾句,神色劇變。也不知薩爾瑪珂可敦跟他提了什麼條件,大巫才鎮定下來,輕輕捋著長髯思忖半晌。
「大將軍請跟我們來。」
程藏之自然是帶著鷹衛跟著去的。
一行人行到貝加爾湖畔,停在一塊冷灰色碩大岩石前。岩石本置於湖畔,按道理說其下泥土應該濕潤泥濘。程藏之卻見岩石邊緣乾燥清爽,甚至有泛白磨痕。
大巫接下來的動作給程藏之解惑了。岩石竟是被幾個大漢挪動,其下是一方充溢著白茫茫光澤的洞口。
下了洞口,眼前是不盡的水晶光澤。四周牆壁透明如水鏡,透過水鏡竟然還能看到游魚。一行人頓時僵住腿腳,因為透過水鏡能瞧見的不止是游魚,還有他們殺死的人。有些屍首不知是何緣由,竟也沒有升浮水面而是半沉不浮飄在水下。
「我們正是行在貝加爾湖之下,」大巫在最前方踽踽獨行,「你們所見的正是貝加爾湖,而腳下所行之路,乃是長生天賜予我們的天路,天路盡頭便是我族無上秘術。」
天路……?
程藏之等人不由得抽搐唇角,看這情形,與其說是通天之路,倒不如說忘川之徑。好在這段詭異路途並不長,很快就走到盡頭。盡頭的天路也就尋常漆黑了,是地道。
大巫卻說:「行盡光明,無畏暗天。這是長生天賜予我們的無上真理。」說罷,還做了膜拜漆漆暗空。
「……」
程藏之有些想後悔,也許抓到回紇細作並非吐真言,只是裝神弄鬼。但是漆黑的空間驟然被塞進天光,眼前的所有都清晰無比。
他們眼前是交疊相錯的高架,每排每層架子上都掛著數不清的人面。
大巫手中是草原上常見的宰殺牲畜的短刀,他逕自取下數張人面。然後走到一旁鋪著的獸皮毯,將數張麵皮放在長案上,提刀裁劃著名。半晌過後,大巫將一張完全陌生麵皮晾在眾人面前。
獨獨盯著程藏之,問:「大將軍想換什麼模樣?」
鷹衛里忽然有人扯下面罩,露出臉的趙玦當即跪在程藏之面前,聲中儘是哀求:「公子,您不能!這般邪-術還不知有什麼危險,我等安守在河西,待日後其他節度使起勢再乘間取利,屆時一樣能報血海深仇!」
「公子萬萬不可換上他人之容!」
程藏之看著趙玦等人的跪求,終是看向大巫問:「這死人面要如何換到活人臉上?」
大巫道:「這是摩尼教秘術,不可外傳。」
「我若是不要他人的麵皮,」程藏之微微頓口,「可還有法子?」
大巫動了動手裡的刀,刃光生冷,「有倒是有,只是要吃些苦頭。」
程藏之到底是顧忌回朝後被發覺身份,倘若只是他自己便罷。可還有父親母親全族人以及山南將士的清白與血仇,若是不能萬無一失,滿盤皆輸的代價他付不了。
「苦頭——」
程藏之猝不及防失笑,活到今日,他最常吃的不就是苦頭嗎?覺得殺人難,可也殺人如刈麥般;覺得河西風沙粗糲,可也頂著風沙咽烽煙;覺得刺殺老可汗勢必要喪命,可也不辭辛苦千里奔行。
不改頭換面,不脫胎換骨,如何要這天下煥然一新。又如何有顏面面對舊人?
趙玦見程藏之清淡無謂神情,明白公子心意已決,卻還想著法子勸道:「公子,您不是還想見當年那個放生您的人嗎?您若換了,日後那人認不出您如何是好?!請公子三思而行啊!」
程藏之沉默須臾,想起洞山亭那個銀甲白袍的少年,對方一劍揮斬舉弓射殺自己的人。淡目掃過自己現在的面容,而這面容如今要改換去。
「日後若真能得見,總有千種法子能與他相識。」
舊顏改,心如初。
作者有話要說:
[注]化用——
繡袈裟衣緣
唐 · 長屋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第79章 番外3-兩不疑
李湮的車馬在夜幕之下不疾不徐行駛,車行後一條星河綴著。突如其來的夜風狂嘯,自窗隙疾湧進車廂。風吹燭盞,焰心抖動可滅。
昏滅燭光間,車簾掀起,投下一條陰影。
李湮未抬首,不需用眼睛看,他也知道來人是誰。今日白天,那個小廝撞到他問程藏之索要銘牌之時,他便知道顏歲願會來。
「顏尚書。」李湮手邊放置一張小几,他斟一杯茶遞了出去,「星夜逐車,想來必然疲乏,不妨先飲杯香茗生津解渴。」
他態度愜意之至,顏歲願卻是低眸漠視那杯綠意濃的茶水。嗓音是不同以往的生硬,而是帶著荊棘冷刺,「請王爺交出銘牌。」
李湮無聲輕笑,他儘量低著頭不讓顏歲願覺察自己笑容。待勉強忍下笑意,才慢條斯理地抬頭望著顏歲願,語氣已然有趣意:「小王原只是突發奇想的興致,卻不想顏尚書居然如此興師動眾夜逐小王。真是令小王——」舌尖幾轉,「驚魂奪魄呀……」
程藏之似笑非笑著,他在等薩爾瑪珂可敦思慮透利益得失。究竟是借外人之手排除異己獲益多,還是為他這幾句威脅反悔獲益多?
薩爾瑪珂可敦緩緩起身,招來族中的大巫。
拄著骨杖的大巫與可敦低聲交流幾句,神色劇變。也不知薩爾瑪珂可敦跟他提了什麼條件,大巫才鎮定下來,輕輕捋著長髯思忖半晌。
「大將軍請跟我們來。」
程藏之自然是帶著鷹衛跟著去的。
一行人行到貝加爾湖畔,停在一塊冷灰色碩大岩石前。岩石本置於湖畔,按道理說其下泥土應該濕潤泥濘。程藏之卻見岩石邊緣乾燥清爽,甚至有泛白磨痕。
大巫接下來的動作給程藏之解惑了。岩石竟是被幾個大漢挪動,其下是一方充溢著白茫茫光澤的洞口。
下了洞口,眼前是不盡的水晶光澤。四周牆壁透明如水鏡,透過水鏡竟然還能看到游魚。一行人頓時僵住腿腳,因為透過水鏡能瞧見的不止是游魚,還有他們殺死的人。有些屍首不知是何緣由,竟也沒有升浮水面而是半沉不浮飄在水下。
「我們正是行在貝加爾湖之下,」大巫在最前方踽踽獨行,「你們所見的正是貝加爾湖,而腳下所行之路,乃是長生天賜予我們的天路,天路盡頭便是我族無上秘術。」
天路……?
程藏之等人不由得抽搐唇角,看這情形,與其說是通天之路,倒不如說忘川之徑。好在這段詭異路途並不長,很快就走到盡頭。盡頭的天路也就尋常漆黑了,是地道。
大巫卻說:「行盡光明,無畏暗天。這是長生天賜予我們的無上真理。」說罷,還做了膜拜漆漆暗空。
「……」
程藏之有些想後悔,也許抓到回紇細作並非吐真言,只是裝神弄鬼。但是漆黑的空間驟然被塞進天光,眼前的所有都清晰無比。
他們眼前是交疊相錯的高架,每排每層架子上都掛著數不清的人面。
大巫手中是草原上常見的宰殺牲畜的短刀,他逕自取下數張人面。然後走到一旁鋪著的獸皮毯,將數張麵皮放在長案上,提刀裁劃著名。半晌過後,大巫將一張完全陌生麵皮晾在眾人面前。
獨獨盯著程藏之,問:「大將軍想換什麼模樣?」
鷹衛里忽然有人扯下面罩,露出臉的趙玦當即跪在程藏之面前,聲中儘是哀求:「公子,您不能!這般邪-術還不知有什麼危險,我等安守在河西,待日後其他節度使起勢再乘間取利,屆時一樣能報血海深仇!」
「公子萬萬不可換上他人之容!」
程藏之看著趙玦等人的跪求,終是看向大巫問:「這死人面要如何換到活人臉上?」
大巫道:「這是摩尼教秘術,不可外傳。」
「我若是不要他人的麵皮,」程藏之微微頓口,「可還有法子?」
大巫動了動手裡的刀,刃光生冷,「有倒是有,只是要吃些苦頭。」
程藏之到底是顧忌回朝後被發覺身份,倘若只是他自己便罷。可還有父親母親全族人以及山南將士的清白與血仇,若是不能萬無一失,滿盤皆輸的代價他付不了。
「苦頭——」
程藏之猝不及防失笑,活到今日,他最常吃的不就是苦頭嗎?覺得殺人難,可也殺人如刈麥般;覺得河西風沙粗糲,可也頂著風沙咽烽煙;覺得刺殺老可汗勢必要喪命,可也不辭辛苦千里奔行。
不改頭換面,不脫胎換骨,如何要這天下煥然一新。又如何有顏面面對舊人?
趙玦見程藏之清淡無謂神情,明白公子心意已決,卻還想著法子勸道:「公子,您不是還想見當年那個放生您的人嗎?您若換了,日後那人認不出您如何是好?!請公子三思而行啊!」
程藏之沉默須臾,想起洞山亭那個銀甲白袍的少年,對方一劍揮斬舉弓射殺自己的人。淡目掃過自己現在的面容,而這面容如今要改換去。
「日後若真能得見,總有千種法子能與他相識。」
舊顏改,心如初。
作者有話要說:
[注]化用——
繡袈裟衣緣
唐 · 長屋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第79章 番外3-兩不疑
李湮的車馬在夜幕之下不疾不徐行駛,車行後一條星河綴著。突如其來的夜風狂嘯,自窗隙疾湧進車廂。風吹燭盞,焰心抖動可滅。
昏滅燭光間,車簾掀起,投下一條陰影。
李湮未抬首,不需用眼睛看,他也知道來人是誰。今日白天,那個小廝撞到他問程藏之索要銘牌之時,他便知道顏歲願會來。
「顏尚書。」李湮手邊放置一張小几,他斟一杯茶遞了出去,「星夜逐車,想來必然疲乏,不妨先飲杯香茗生津解渴。」
他態度愜意之至,顏歲願卻是低眸漠視那杯綠意濃的茶水。嗓音是不同以往的生硬,而是帶著荊棘冷刺,「請王爺交出銘牌。」
李湮無聲輕笑,他儘量低著頭不讓顏歲願覺察自己笑容。待勉強忍下笑意,才慢條斯理地抬頭望著顏歲願,語氣已然有趣意:「小王原只是突發奇想的興致,卻不想顏尚書居然如此興師動眾夜逐小王。真是令小王——」舌尖幾轉,「驚魂奪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