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你們殺我好了,將我心割了,兩手兩足斬了,全身砍碎了,均可;不要冤殺學生,學生是我誘逼去的。革命黨本多,在安慶實我一人。為排滿故,欲創革命軍,助我者僅光復子、宗漢子兩人,不可拖累無辜。我與孫文宗旨不合,他也不配使我行刺。我自知即死,因將我宗旨大要,親書數語,使天下後世,皆知我名,不勝榮幸之至。徐錫麟供。
徐錫麟將供詞寫畢,擲交公案。藩、臬兩司已得實供,復聞恩銘已死,便商議一番,懲辦錫麟。一面電奏北京,一面將錫麟釘鐐收禁。隔了兩天,京中覆電照辦,並命馮煦署理皖撫。馮煦即命將錫麟挪出正法,復剖胸取心,致祭恩銘靈前;復將馬宗漢訊問得供,亦推出梟首;又傳電浙江,查辦徐氏家屬。浙江巡撫張曾敭,接著此信,忙飭紹興府貴福遵行。錫麟父徐梅生,向來守舊,曾告錫麟忤逆,至是到會稽縣自首。縣令李端年,調查舊卷,果有梅生控子案,遂不去逼迫,只飭交捕廳管押。錫麟弟偉,正去安徽訪兄,被馮署撫拿住,供稱與兄意見不合,今欲到表伯俞巡撫處省視,路過安慶,順道訪兄,不意被拿,兄事實不知情。馮撫察無虛語,又因他供與湘撫俞廉三有親,未免袒護一點,遂把他減輕罪名,監禁十年。只紹興府貴福,本系滿人,格外巴結,不但將徐氏家產抄沒入官,並把大通學堂也勒令封閉;並令差役入內檢查。適值秋瑾女士,偶憩校中,差役不由分說,竟將她拿入府署,給她紙筆,逼令招供。
秋瑾提筆寫一秋字,經堂上令她寫下,她又續寫六字,湊成了一句詩:乃是"秋雨秋風愁煞人"一語。貴福道:這句便是謀反的意思。"遂夤夜電稟張撫,說是秋瑾勾通徐錫麟,謀叛已有實據,現在拿獲,應請正法。張撫聞有謀叛確證,覆電就地處決。可憐這位秋女士,被縛綁至軒亭口,憤無從泄,竟爾受刑。同善堂發棺收殮,方免暴骨。那貴福既殺了秋瑾,復令兵役到處搜查,忙亂了好幾日,查不出有革命黨蹤跡。兵役異想天開,遇著居民行客,任意敲詐,連禿頭和尚,天足婦人,統說他是徐、秋二人黨羽。得了賄賂,方才釋手。約有一兩個月,兵役已經滿意,始復稱沒有革命黨。貴福照稟張曾敭,曾敭電達安徽,並奏報北京,才算了案。杭紹的百姓,只有三魂六魄,已嚇去了一半。至民國光復後,方把徐氏家產發還,並將秋士遺骸,改葬西湖,碣書鑑湖女俠秋璿卿墓。璿卿即秋瑾表字;鑑湖女俠,乃秋瑾別號。
第154節:廣東又鬧革命後人有挽徐志士並秋女俠對聯兩副,頗覺可誦。挽徐志士一聯云:鐵血主義,民族主義,早已與時俱臻,未及睹白幟飄揚,地下英靈應不瞑。只知公仇,安識私恩,胡竟為數所厄?幸尚有群雄繼起,天涯草木俱生春。
挽秋女士一聯云:今日何年?共諸君幾許頭顱,來此一堂痛飲;萬方多難,與四海同胞手足,競雄廿紀新元。
皖浙事方了,廣東又鬧一回革命亂子。這時,直督袁世凱以內憂外患,交迫而起,奏請實行立憲。鄂督張之洞,以各校學生日趨浮囂,好談革命,奏請設存古學堂,冀挽頹風。清廷遂召兩督入京,統補授軍機大臣,另下詔化除滿漢畛域,令內外各官條陳辦法。當下各官吏應詔陳言,有說宜許滿漢通婚;有說要實行立憲,籌定年限,慈禧太后倒也無可無不可,遂改考查政治館為憲政編查館,命該館按年籌備。憲政編查館諸公,遂提出九年的期限,擬自光緒三十四年起,至四十二年止,將予定各事,陸續辦齊,按年列表,上陳慈鑒。奉諭"逐年籌備事宜,照單察閱,統是立憲要政,必須秉公認真,次第推行"云云。宮廷中的意思,總道是諭旨迭下,可以銷弭隱禍,籠絡人心。偏偏民情愈奮,民氣益張,蘇、浙兩省,為了滬杭甬鐵路,決議自辦,拒絕英國借款;山西人為了外人開礦,有失利權,決立礦務公司,力圖抵制;安徽又開鐵礦大會,協爭江、浙鐵路借款,並力請自辦浦信鐵路;廣東人因外務部許稅司管理西江捕權,會議力爭。
這一樁,那一件,都來與政府交涉。軍機處的王大臣及各部堂官,忙得日無暇晷。
勉強過了一年,已是光緒三十四年了。開年的時候,宮中照例慶祝,又有一番熱鬧。初十日,是皇后千秋節,除太后、皇帝外,眾人統向皇后祝壽。元宵這一日,花燈幻彩,煙火幻奇,宮中另具一番景色。不意日本公使,來了一個照會,內稱:粵海關擅扣汽船,侮辱國旗,要求外務部賠償損失。嚇得外務部瞠目結舌,正擬拍電去粵,粵省的大吏,已有電文傳到。照電譯出,系日本汽船二辰丸私運軍火,接濟民黨,由粵海關查出,搜得槍枝九十四箱,子彈四十箱,當將二辰丸扣留,卸去日本國旗。外務部據事答覆,偏偏日使不認,硬要同清廷嘔氣,彼此舌戰了一回,日使竟取出強權手段,欲以武力對待。外務部無如彼何,只好事事應允,釋船懲官,賠款謝罪,總算了結。粵民大憤,擬停止日貨交易。
日使又強迫外務部令粵督嚴禁。中國人虎頭蛇尾,五分鐘熱血,不久即消滅淨盡,日貨仍充斥街中了。
那時,西陲的廓爾喀、尼泊爾兩國,恰遣使入貢。達賴喇嘛上表入覲,太后特旨嘉許,命地方官優禮相待。到京後,賜居雍和宮,加封為誠順贊化西天大善自在佛。會太后誕辰將至,便留達賴替她祝壽,自己暢遊頤和園、萬牲園,圖個盡歡。到了萬壽期內,城內正街,裝飾一新;宮中設一特別戲場,演戲五日。這是八國聯軍事件以後第一次盛典,達賴喇嘛亦帶領屬員向太后叩祝。外國使臣,各遣員祝賀。只光緒帝已經抱病,不能率王大臣行禮,但於萬壽日早晨,由瀛台至儀鑾殿,勉強拜祝。太后見他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亦未免動了慈心,命太監扶掖上轎,令帝回入瀛台。是日下午,太后挈后妃、福晉、太監等,泛舟湖中。天氣晴和,湖光一碧。太后老興勃發,命妃嬪、福晉等,改著古衣,扮做龍女、善男、童子,李蓮英扮韋馱,自己扮觀音大士,拍一照相,留作紀念。游至日暮,興盡方歸。歸途中,涼風拂拂,侵入肌骨,又多吃乳酪、蘋果等物,竟至病痢。翌日尚照常理事,批閱摺奏多件。又越日,太后、皇帝都不能御殿。達賴聞太后染疾,呈上佛像一尊,稟稱可鎮壓不祥,應速往太后萬年吉地,妥為安置。太后喜甚,病幾少瘥。翌日仍御殿,召見軍機大臣,命慶王送佛像至陵寢。慶王聞命,遲疑一會,才奏稱:"太后、皇上現皆有病,奴才似不便離京".太后道:"這幾日中,我不見得就會死,我現在已覺得好些了。
徐錫麟將供詞寫畢,擲交公案。藩、臬兩司已得實供,復聞恩銘已死,便商議一番,懲辦錫麟。一面電奏北京,一面將錫麟釘鐐收禁。隔了兩天,京中覆電照辦,並命馮煦署理皖撫。馮煦即命將錫麟挪出正法,復剖胸取心,致祭恩銘靈前;復將馬宗漢訊問得供,亦推出梟首;又傳電浙江,查辦徐氏家屬。浙江巡撫張曾敭,接著此信,忙飭紹興府貴福遵行。錫麟父徐梅生,向來守舊,曾告錫麟忤逆,至是到會稽縣自首。縣令李端年,調查舊卷,果有梅生控子案,遂不去逼迫,只飭交捕廳管押。錫麟弟偉,正去安徽訪兄,被馮署撫拿住,供稱與兄意見不合,今欲到表伯俞巡撫處省視,路過安慶,順道訪兄,不意被拿,兄事實不知情。馮撫察無虛語,又因他供與湘撫俞廉三有親,未免袒護一點,遂把他減輕罪名,監禁十年。只紹興府貴福,本系滿人,格外巴結,不但將徐氏家產抄沒入官,並把大通學堂也勒令封閉;並令差役入內檢查。適值秋瑾女士,偶憩校中,差役不由分說,竟將她拿入府署,給她紙筆,逼令招供。
秋瑾提筆寫一秋字,經堂上令她寫下,她又續寫六字,湊成了一句詩:乃是"秋雨秋風愁煞人"一語。貴福道:這句便是謀反的意思。"遂夤夜電稟張撫,說是秋瑾勾通徐錫麟,謀叛已有實據,現在拿獲,應請正法。張撫聞有謀叛確證,覆電就地處決。可憐這位秋女士,被縛綁至軒亭口,憤無從泄,竟爾受刑。同善堂發棺收殮,方免暴骨。那貴福既殺了秋瑾,復令兵役到處搜查,忙亂了好幾日,查不出有革命黨蹤跡。兵役異想天開,遇著居民行客,任意敲詐,連禿頭和尚,天足婦人,統說他是徐、秋二人黨羽。得了賄賂,方才釋手。約有一兩個月,兵役已經滿意,始復稱沒有革命黨。貴福照稟張曾敭,曾敭電達安徽,並奏報北京,才算了案。杭紹的百姓,只有三魂六魄,已嚇去了一半。至民國光復後,方把徐氏家產發還,並將秋士遺骸,改葬西湖,碣書鑑湖女俠秋璿卿墓。璿卿即秋瑾表字;鑑湖女俠,乃秋瑾別號。
第154節:廣東又鬧革命後人有挽徐志士並秋女俠對聯兩副,頗覺可誦。挽徐志士一聯云:鐵血主義,民族主義,早已與時俱臻,未及睹白幟飄揚,地下英靈應不瞑。只知公仇,安識私恩,胡竟為數所厄?幸尚有群雄繼起,天涯草木俱生春。
挽秋女士一聯云:今日何年?共諸君幾許頭顱,來此一堂痛飲;萬方多難,與四海同胞手足,競雄廿紀新元。
皖浙事方了,廣東又鬧一回革命亂子。這時,直督袁世凱以內憂外患,交迫而起,奏請實行立憲。鄂督張之洞,以各校學生日趨浮囂,好談革命,奏請設存古學堂,冀挽頹風。清廷遂召兩督入京,統補授軍機大臣,另下詔化除滿漢畛域,令內外各官條陳辦法。當下各官吏應詔陳言,有說宜許滿漢通婚;有說要實行立憲,籌定年限,慈禧太后倒也無可無不可,遂改考查政治館為憲政編查館,命該館按年籌備。憲政編查館諸公,遂提出九年的期限,擬自光緒三十四年起,至四十二年止,將予定各事,陸續辦齊,按年列表,上陳慈鑒。奉諭"逐年籌備事宜,照單察閱,統是立憲要政,必須秉公認真,次第推行"云云。宮廷中的意思,總道是諭旨迭下,可以銷弭隱禍,籠絡人心。偏偏民情愈奮,民氣益張,蘇、浙兩省,為了滬杭甬鐵路,決議自辦,拒絕英國借款;山西人為了外人開礦,有失利權,決立礦務公司,力圖抵制;安徽又開鐵礦大會,協爭江、浙鐵路借款,並力請自辦浦信鐵路;廣東人因外務部許稅司管理西江捕權,會議力爭。
這一樁,那一件,都來與政府交涉。軍機處的王大臣及各部堂官,忙得日無暇晷。
勉強過了一年,已是光緒三十四年了。開年的時候,宮中照例慶祝,又有一番熱鬧。初十日,是皇后千秋節,除太后、皇帝外,眾人統向皇后祝壽。元宵這一日,花燈幻彩,煙火幻奇,宮中另具一番景色。不意日本公使,來了一個照會,內稱:粵海關擅扣汽船,侮辱國旗,要求外務部賠償損失。嚇得外務部瞠目結舌,正擬拍電去粵,粵省的大吏,已有電文傳到。照電譯出,系日本汽船二辰丸私運軍火,接濟民黨,由粵海關查出,搜得槍枝九十四箱,子彈四十箱,當將二辰丸扣留,卸去日本國旗。外務部據事答覆,偏偏日使不認,硬要同清廷嘔氣,彼此舌戰了一回,日使竟取出強權手段,欲以武力對待。外務部無如彼何,只好事事應允,釋船懲官,賠款謝罪,總算了結。粵民大憤,擬停止日貨交易。
日使又強迫外務部令粵督嚴禁。中國人虎頭蛇尾,五分鐘熱血,不久即消滅淨盡,日貨仍充斥街中了。
那時,西陲的廓爾喀、尼泊爾兩國,恰遣使入貢。達賴喇嘛上表入覲,太后特旨嘉許,命地方官優禮相待。到京後,賜居雍和宮,加封為誠順贊化西天大善自在佛。會太后誕辰將至,便留達賴替她祝壽,自己暢遊頤和園、萬牲園,圖個盡歡。到了萬壽期內,城內正街,裝飾一新;宮中設一特別戲場,演戲五日。這是八國聯軍事件以後第一次盛典,達賴喇嘛亦帶領屬員向太后叩祝。外國使臣,各遣員祝賀。只光緒帝已經抱病,不能率王大臣行禮,但於萬壽日早晨,由瀛台至儀鑾殿,勉強拜祝。太后見他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亦未免動了慈心,命太監扶掖上轎,令帝回入瀛台。是日下午,太后挈后妃、福晉、太監等,泛舟湖中。天氣晴和,湖光一碧。太后老興勃發,命妃嬪、福晉等,改著古衣,扮做龍女、善男、童子,李蓮英扮韋馱,自己扮觀音大士,拍一照相,留作紀念。游至日暮,興盡方歸。歸途中,涼風拂拂,侵入肌骨,又多吃乳酪、蘋果等物,竟至病痢。翌日尚照常理事,批閱摺奏多件。又越日,太后、皇帝都不能御殿。達賴聞太后染疾,呈上佛像一尊,稟稱可鎮壓不祥,應速往太后萬年吉地,妥為安置。太后喜甚,病幾少瘥。翌日仍御殿,召見軍機大臣,命慶王送佛像至陵寢。慶王聞命,遲疑一會,才奏稱:"太后、皇上現皆有病,奴才似不便離京".太后道:"這幾日中,我不見得就會死,我現在已覺得好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