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連港國際化等。蘇聯政府同意給中國道義上與軍需品的援助,但這些援助全部歸

  國民黨。這無疑給中國革命帶來了更大的困難。

  第六章 新中國誕生前夕,以劉少奇為首組成的中央代表團秘密訪問蘇聯

  抗戰勝利了,中國共產黨及其武裝日益強大起來,但史達林從本國的利益出發,

  極力避免在中國問題上與美國發生衝突,再加上他過高地估計了美國和國民黨的力

  量,過低地估計了中國共產黨及其人民武裝的力量,不相信中國革命能成功,擔心

  一旦中國打起內戰,會演化成影響美蘇在中國問題上達成的種種妥協和一致,斯大

  林的這一立場,使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變得異常艱苦。

  毛澤東理解史達林從本國利益出發所採取的這種態度,但他認為必須讓史達林

  真正了解和理解中國革命,以遏止或減少在中國問題上他們對美國的妥協,所以關

  於中國國內形勢,他總是適時地發電給史達林。

  這時,毛澤東曾準備到蘇聯去訪問一次,同史達林當面就一些問題進行商討。

  毛澤東的意見得到了周恩來、任弼時等一致同意,並給史達林發了電報,隨即準備

  去蘇聯的事宜,甚至連隨行人員的衣服都開始了籌備。並且選好了去蘇聯的路線:

  先從阜平去綏遠,然後從綏遠乘飛機去莫斯科。

  史達林很快給毛澤東回電,電報中對中國革命和毛澤東的領袖地位給以了充分

  肯定:“我們歡迎毛澤東同志來訪,但目前中國革命發展迅猛,進展順利,解放戰

  爭正處於緊要關頭,戰爭還很激烈,形勢發展變化很快。在這個時候,你離開指揮

  崗位,恐對全局有不利影響,是否還是留在國內指揮戰爭為宜。如果你有重大問題

  需要商談,我們準備派遣一位相當有經驗的、老練的、信得過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前

  往聽取你的意見,如何?總之,我們認為在當前這個關鍵時刻,你離開中央領導崗

  位是不適宜的,望再三考慮。如何?望電告。”

  中共中央對這個電文是滿意的。毛澤東尊重史達林的意見,取消了計劃中的蘇

  聯之行。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比毛澤東的預料大大加快了。面對迅猛發展的革命形

  勢,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的思想集中到了籌建新中國上來。毛澤東認為:建立新中

  國前,要組織個代表團,到蘇聯去一趟,去認認門。

  1949年5 月,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決定以劉少奇為首組成中央代表團去蘇聯訪問。

  要求訪問採取秘密訪問的方式,最遲6 月底動身,要嚴格保密,不對外透露半點風

  聲。

  7 月2 日,以劉少奇為首的中共代表團踏上了秘密訪蘇之行。經毛澤東親自點

  將,代表團成員的身份十分顯赫。團長:劉少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

  處書記、中共黨內二號人物。團員高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東北局書

  記、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人民政府主席。團員王稼祥,中共中央候補

  委員、中共中央東北局宣傳部代部長兼統一戰線工作部部長。代表團的工作人員也

  十分精幹,僅有4 人:師哲、戈寶權、鄧力群、徐介藩。

  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以來和新中國誕生前夕的一次極其重要的出訪,具有

  巨大的歷史意義。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對此次訪問高度重視。出發之前,7 月1 日傍

  晚,毛澤東在中南海頤年堂召開了一次會議,給代表團作了全面的指示和交代,指

  明了任務和行動方針。

  第七章 跨海作戰的難度,終於使毛澤東了解到準備技術條件的極端必要性

  1949年4 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一舉跨過天險長江,開始以排山倒海之勢橫

  掃盤踞在中國南部的國民黨殘餘勢力。但是,由於解放軍既沒有空軍也沒有海軍,

  對國民黨控制的沿海諸島一時還鞭長莫及。

  這次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並提出,關於是否向蘇聯提出協助中共準備進

  攻台灣的技術手段的問題作為劉少奇此次出訪莫斯科的一項重要使命。會議建議劉

  少奇在代表政治局給史達林的信中,試著提出請蘇聯出動空軍和海軍援助的問題。

  在訪蘇期間,劉少奇即根據政治局關於必須立即開始準備進攻台灣的技術條件

  的建議,向史達林說明了中國共產黨準備在1950年進攻台灣的設想,要求蘇方提供

  200 架左右的飛機並請代訓飛行員,爭取趕上在進攻台灣的戰役中使用。史達林非

  常痛快地答應了中共的請求。

  劉少奇又提出,請蘇聯在作戰時提供空軍和海軍援助的要求。史達林皺著眉頭,

  以慣有的口吻不緊不慢地說:“中國同志必須體諒我國人民的感情,蘇聯人民已經

  遭受過巨大的戰爭災難,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麼這麼做。同時,請少奇同志轉告中共

  中央,蘇聯一旦參加中國解放台灣的戰鬥,必定會引起美國的介入,極可能誘發蘇

  美之間的衝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