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宇航中心座落在一個巨大的月面圓谷中。平坦的、微微鼓起的、充滿原始熔岩的山谷被環形的淺灰色陡削山巒團團圍住。宇航中心是在月球大氣層形成之前建築成的。技術工作室全部設在山洞裡,封閉式的迴廊通向每個起飛場。現在己經沒有必要再待在這裡面了:整個行星被親切的、氣體構成的圓形頂蓋保護著。
“月球車從當年的火箭發射場舊址一閃而過,經過鑿穿環形山巒的隧道,進入大山的圓谷中。
“我們面前是一片‘微微鼓起的平原’,也就是一部分月球的球面。平原上停放著許許多多巨大的銀盤式的飛行器。我才知道,最新式的宇宙航船已經不象我從艾當諾星乘坐而來的那種式樣了。
“‘呶,這就是星際艦隊的一部分,’我的同伴告訴我說,‘星際航船母艦正在環月運行軌道上,母艦將分別攜帶上所有這些碟形太空飛行器,然後開始遠航,飛向蓋雅星。’
“我的心顫抖了,劇痛了,揪緊了。難道我不能等到飛往艾當諾星去的那一天嗎?
“我知道,飛往蓋雅星的遠航隊伍是龐大的。但是,我看到的一切都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月球車停在第一台圓盤形飛行器旁邊的人群附近。我十分高興地跳出這台笨重的車子,看見站立的人群中有我熟悉的面孔。
“這是我的幾位星際航行中的同伴,尤其是其中有著星外女客維琳娜。她向我微微地笑著,攙著一個男小孩向我走來。男孩使勁掙脫了母親的手,一蹦,老高老高的,在空中翻了個跟頭,當母親大驚失色的時候,飛落下來了。但並沒有象地球上那樣碰傷跌壞。母親為此責備了孩子兒句。她的丈夫阿爾謝尼·拉托夫正跟父親、著名的宇航專家羅曼·拉托夫站在稍遠的地方。羅曼·拉托夫負責領導這次飛向蓋雅星的航行。
“維琳娜按照地球上的習慣,擁抱了我一下:“身體還好嗎,親愛的安諾?”
“我多想跟你們一道兒飛啊!唉,若是我能看見、猜到、聽說你們不是飛往蓋雅星,而是飛向我的艾當諾星的話!”
“‘到爸爸那兒去。’維琳娜對小男孩說道。然後用手攙著我,領我沿著宇航中心的便道走去。
“我望著歡跳歡蹦的小男孩。艾當諾星上禁止生育!帶著孩子們上那兒去幹什麼呢?他們到蓋雅星去將成為第一代的智慧生物。
“我突然感覺自己身體不行了。星外女客用月球車把我送回療養院。她挨近我坐著,如同她稱之為小妹妹的維琳諾莉有一回的那樣,盡力想使我好受一些。
“‘有可能的,你會有其他的同行的夥伴的。親愛的安諾。’她柔和地對我說著,她指的是我渴望中的飛向艾當諾星的航行。
“但是,我已經確知,人類準備著的是另一個航程,派出宇宙開發人員去到適宜他們生活的蓋雅星去。他們在那裡如同巨人一般。他們多麼光榮和幸福!我呢?
“我就要合上、完成、結束我這本筆記了……或者是遺書,可能,我用地球上的書面符號傳達的思緒會到達艾當諾星上去的,會到達遙遠的、我渴念的、熱愛的青春島上去的。那島上居民能夠、必須、應當象人類一樣建立一個共產主義社會。”
“維琳娜的兒子正在我們的年老病弱人員療養院內嬉戲著。他爬上了樹,跳到我的露台上。這個男孩將是蓋雅星上的巨人。蓋雅星上將會建立起唯一的、真正的、確鑿的、永存的智慧世界,它將代代相傳……這也是艾當諾星的唯一出路!
“多可惜,我沒有任何後人……”
艾當諾星人安諾偎依在維琳娜的手臂上死去。全人類都感到哀痛。艾當諾星上還會有這樣探求、而又這樣忠實於自己的思想智慧的“人”嗎?還是全部生物儘是在那裡考慮著自己的長生不死?
維琳娜的兒子,取名為安諾的小男孩,此刻正歡悅地在月球的峭岩上蹦跳。
四、“巴比倫塔樓”
松村伊衛助博士揩了一下汗濕的額角之後,扶正了眼鏡,沉重地喘息著,繼續盯視著已經映完節目的電視屏幕。
他等待著,這個問題或遲或早會提到他的面前來。但是一旦如此,卻又感到惶然、驚恐、甚至有一種遲鈍的憂鬱的疼痛……
他拉開了紙糊的隔扇,隔扇把這間他從童年起居住的、按照地球上的時間難以算清年月的古舊的小屋一隔為二。隔扇拉開後,房間增大了一倍、窗外突現出聳入雲端的大廈景貌。
著名的“富士大廈”可以住下一百萬日本居民。一百萬人可以一層疊一層地住到這海濱的峭岩地帶來……富士大廈高出地面大約三公里,稍稍比富士山略低一點,因而取了現在這個名字。
當巨型起重機把大廈的未來的牆壁——人造大理石塊運到圍柵內的建築工地的時候,小伊衛助還只會稚氣天真地哼唱著有關烏龜的兒歌:“莫西,莫西,卡米 喲,卡米 桑,喲。”
圍柵里總有東西在吼叫,總是在僻啪地迸裂作響著。小孩子覺得那裡面是神仙和妖怪在進行著永無了局的廝鬥。但是從板縫向裡面張望又不禮貌。禮貌是伊衛助一知半解的許多概念中的一個。
“月球車從當年的火箭發射場舊址一閃而過,經過鑿穿環形山巒的隧道,進入大山的圓谷中。
“我們面前是一片‘微微鼓起的平原’,也就是一部分月球的球面。平原上停放著許許多多巨大的銀盤式的飛行器。我才知道,最新式的宇宙航船已經不象我從艾當諾星乘坐而來的那種式樣了。
“‘呶,這就是星際艦隊的一部分,’我的同伴告訴我說,‘星際航船母艦正在環月運行軌道上,母艦將分別攜帶上所有這些碟形太空飛行器,然後開始遠航,飛向蓋雅星。’
“我的心顫抖了,劇痛了,揪緊了。難道我不能等到飛往艾當諾星去的那一天嗎?
“我知道,飛往蓋雅星的遠航隊伍是龐大的。但是,我看到的一切都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月球車停在第一台圓盤形飛行器旁邊的人群附近。我十分高興地跳出這台笨重的車子,看見站立的人群中有我熟悉的面孔。
“這是我的幾位星際航行中的同伴,尤其是其中有著星外女客維琳娜。她向我微微地笑著,攙著一個男小孩向我走來。男孩使勁掙脫了母親的手,一蹦,老高老高的,在空中翻了個跟頭,當母親大驚失色的時候,飛落下來了。但並沒有象地球上那樣碰傷跌壞。母親為此責備了孩子兒句。她的丈夫阿爾謝尼·拉托夫正跟父親、著名的宇航專家羅曼·拉托夫站在稍遠的地方。羅曼·拉托夫負責領導這次飛向蓋雅星的航行。
“維琳娜按照地球上的習慣,擁抱了我一下:“身體還好嗎,親愛的安諾?”
“我多想跟你們一道兒飛啊!唉,若是我能看見、猜到、聽說你們不是飛往蓋雅星,而是飛向我的艾當諾星的話!”
“‘到爸爸那兒去。’維琳娜對小男孩說道。然後用手攙著我,領我沿著宇航中心的便道走去。
“我望著歡跳歡蹦的小男孩。艾當諾星上禁止生育!帶著孩子們上那兒去幹什麼呢?他們到蓋雅星去將成為第一代的智慧生物。
“我突然感覺自己身體不行了。星外女客用月球車把我送回療養院。她挨近我坐著,如同她稱之為小妹妹的維琳諾莉有一回的那樣,盡力想使我好受一些。
“‘有可能的,你會有其他的同行的夥伴的。親愛的安諾。’她柔和地對我說著,她指的是我渴望中的飛向艾當諾星的航行。
“但是,我已經確知,人類準備著的是另一個航程,派出宇宙開發人員去到適宜他們生活的蓋雅星去。他們在那裡如同巨人一般。他們多麼光榮和幸福!我呢?
“我就要合上、完成、結束我這本筆記了……或者是遺書,可能,我用地球上的書面符號傳達的思緒會到達艾當諾星上去的,會到達遙遠的、我渴念的、熱愛的青春島上去的。那島上居民能夠、必須、應當象人類一樣建立一個共產主義社會。”
“維琳娜的兒子正在我們的年老病弱人員療養院內嬉戲著。他爬上了樹,跳到我的露台上。這個男孩將是蓋雅星上的巨人。蓋雅星上將會建立起唯一的、真正的、確鑿的、永存的智慧世界,它將代代相傳……這也是艾當諾星的唯一出路!
“多可惜,我沒有任何後人……”
艾當諾星人安諾偎依在維琳娜的手臂上死去。全人類都感到哀痛。艾當諾星上還會有這樣探求、而又這樣忠實於自己的思想智慧的“人”嗎?還是全部生物儘是在那裡考慮著自己的長生不死?
維琳娜的兒子,取名為安諾的小男孩,此刻正歡悅地在月球的峭岩上蹦跳。
四、“巴比倫塔樓”
松村伊衛助博士揩了一下汗濕的額角之後,扶正了眼鏡,沉重地喘息著,繼續盯視著已經映完節目的電視屏幕。
他等待著,這個問題或遲或早會提到他的面前來。但是一旦如此,卻又感到惶然、驚恐、甚至有一種遲鈍的憂鬱的疼痛……
他拉開了紙糊的隔扇,隔扇把這間他從童年起居住的、按照地球上的時間難以算清年月的古舊的小屋一隔為二。隔扇拉開後,房間增大了一倍、窗外突現出聳入雲端的大廈景貌。
著名的“富士大廈”可以住下一百萬日本居民。一百萬人可以一層疊一層地住到這海濱的峭岩地帶來……富士大廈高出地面大約三公里,稍稍比富士山略低一點,因而取了現在這個名字。
當巨型起重機把大廈的未來的牆壁——人造大理石塊運到圍柵內的建築工地的時候,小伊衛助還只會稚氣天真地哼唱著有關烏龜的兒歌:“莫西,莫西,卡米 喲,卡米 桑,喲。”
圍柵里總有東西在吼叫,總是在僻啪地迸裂作響著。小孩子覺得那裡面是神仙和妖怪在進行著永無了局的廝鬥。但是從板縫向裡面張望又不禮貌。禮貌是伊衛助一知半解的許多概念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