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有在如果看來襲擊即將臨近時才會派出遠距離的空中巡邏。這就說明十二月七日早
晨瓦胡島的戒備狀態是較低水平的。貝林格海軍中將從他掌握的材料得出結論,不
需要去作遠距離偵察,即使他派出偵察飛機,可能發生的事情多半是:飛行堡壘數
量太少,不能實行有效的四出巡邏,得以及時發現日本人,從而制止這場襲擊。
麥克阿瑟之謎
夏威夷陸軍航空兵指揮部所有的飛機除了五、六架外已全部調走。這也是說明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美國的太平洋防務仰仗菲律賓到了什麼程度的又一個事例。戰後,
麥克阿瑟回憶起他與日本的兵力衝突之前的最後時日時堅信,這種戰略有多麼不恰
當。他說:“我以我的那點微薄的力量作好準備,盡我的所能去應付那次的襲擊。
我知道襲擊即將從北方到來,迅速、猛烈,而且事先不會得到警告。”
他的這番話與他給陸軍部的誇大其詞地說他的聯軍軍隊擁有極大的潛力的那份
報告,形成鮮明的對照。這支軍隊早在一九四一年曾是使美國改變不為菲律賓的防
務派出增援力量這個二十年戰略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到了十一月中,麥克阿瑟手
里已經擁有美國重型轟炸機總數的一半和戰鬥機力量的六分之一。他催促華盛頓加
緊準備,對日本本上諸島發動戰略轟炸,甚至考慮利用他的“自我炫耀”去引誘英
國人。他在十二月五日會見海軍上將湯姆·菲利普斯時,他的自信心是無限的。湯
姆爵士乘飛機從新加坡到馬尼拉,商討在日本即將發動進攻時面臨的共同戰略問題。
麥克阿瑟堅信,“如果他們能給我三個月時間,然後再進攻這裡,那麼沒有什
麼事情能使我更高興的了。”同時他扼要列舉了援軍、飛機、坦克加快步伐從美國
到來。在此之前,他的計劃是“臨時性的”,但是他“信心十足,認為我們能以他
所說的十二萬五千人保衛這個地方”。有趣的是看到麥克阿瑟本人評論華盛頓“突
然改變有關武裝非律賓的政策”。現在他以第二個邱吉爾自居——他說:“我有三
大防線,第一條在海邊,第二條在海邊,第三條還是在海邊”——以此來強調他的
戰略。“我們定將在海邊戰鬥到最後。”他相信,他那一百十二輛坦克要把日本侵
略軍推下海去,他是“絲毫不必畏懼的”,因為日本的那些將軍使用裝甲部隊“在
他們留在中國的那四年裡,想取得任何顯著的勝利”都已經“徹底失敗了”。
麥克阿瑟還聲稱,他的宣傳迷惑了日本人,他們會以劣勢兵力來犯。他要英國
人放心,“我相信他(們)不知道我們已經這麼徹底地加強了力量。”同時他還駁
斥報紙上關於他的軍隊士氣低落的一些報導。其實,將軍和日本人都知道,這些報
道再確實也不過了。麥克阿瑟本來應該能從“魔術”小組截獲材料中知道,在轟炸
機和美國軍隊登陸時,當地的領事館曾經準確地匯報過,增強的力量多麼有限的詳
細情況。當然,麥克阿瑟竭力吹噓他的B-17飛機,稱之為“世界上最好的飛機”。
這些飛機是他的“王牌部隊”,是“在需要時可用來作戰的完美產品”。
菲利普斯海軍上將顯然被打動了。他報告說,英國的處境同美國十分相似,他
說,預料在新年年初可以得到四艘戰艦,說不定還能有一艘航空母艦,日本的進攻
能推遲得越久就越好。這位海軍上將說:“這很清楚,在你沒有艦隊時,你除了防
守外不能做很多的事,尤其十分清楚的是,以絕對劣勢的兵力在有敵人的地方伸出
頭去,那是愚蠢的。”只過了四天,就看出他的話是確實的。菲利普斯不是一位采
取守勢的人,從這次會議的記錄來看,這是非常清楚的。他在會上主要關心的是,
為這支預期的艦隊(他希望這支艦隊最後將由他指揮)安排的基地不在新加坡——
“當你想到採取進攻措施時,這裡不是很好的基地”——而是在馬尼拉。這件事得
到哈特和麥克阿瑟兩人的讚許。人們一致認為,菲律賓的戰鬥機防禦用來保護一支
英國艦隊是綽綽有餘的。菲利普斯熱情地宣布:“我們應該把這裡當作基地。”他
還把馬尼拉描繪成遠東的斯卡帕弗洛。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將從那裡駛出,去進攻
在中國海的日本艦隊。這種想入非非在第二天的下午就突然中斷了,皇家空軍關於
暹羅灣發現日本艦隊的報告把菲利普斯海軍上將送回了新加坡,以便“在戰爭開始
時他能在那裡”。
從麥克阿瑟那麼強調他的重型轟炸機是“王牌部隊”來說,他曾允許不去偵察
聚集在台灣的日本軍隊就很奇怪了。這是他所收到的華盛頓的那道措詞謹慎的戰爭
戒備令的意圖所在;而且日本一直派飛機到美國的各機場上空窺探,十二月一日以
晨瓦胡島的戒備狀態是較低水平的。貝林格海軍中將從他掌握的材料得出結論,不
需要去作遠距離偵察,即使他派出偵察飛機,可能發生的事情多半是:飛行堡壘數
量太少,不能實行有效的四出巡邏,得以及時發現日本人,從而制止這場襲擊。
麥克阿瑟之謎
夏威夷陸軍航空兵指揮部所有的飛機除了五、六架外已全部調走。這也是說明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美國的太平洋防務仰仗菲律賓到了什麼程度的又一個事例。戰後,
麥克阿瑟回憶起他與日本的兵力衝突之前的最後時日時堅信,這種戰略有多麼不恰
當。他說:“我以我的那點微薄的力量作好準備,盡我的所能去應付那次的襲擊。
我知道襲擊即將從北方到來,迅速、猛烈,而且事先不會得到警告。”
他的這番話與他給陸軍部的誇大其詞地說他的聯軍軍隊擁有極大的潛力的那份
報告,形成鮮明的對照。這支軍隊早在一九四一年曾是使美國改變不為菲律賓的防
務派出增援力量這個二十年戰略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到了十一月中,麥克阿瑟手
里已經擁有美國重型轟炸機總數的一半和戰鬥機力量的六分之一。他催促華盛頓加
緊準備,對日本本上諸島發動戰略轟炸,甚至考慮利用他的“自我炫耀”去引誘英
國人。他在十二月五日會見海軍上將湯姆·菲利普斯時,他的自信心是無限的。湯
姆爵士乘飛機從新加坡到馬尼拉,商討在日本即將發動進攻時面臨的共同戰略問題。
麥克阿瑟堅信,“如果他們能給我三個月時間,然後再進攻這裡,那麼沒有什
麼事情能使我更高興的了。”同時他扼要列舉了援軍、飛機、坦克加快步伐從美國
到來。在此之前,他的計劃是“臨時性的”,但是他“信心十足,認為我們能以他
所說的十二萬五千人保衛這個地方”。有趣的是看到麥克阿瑟本人評論華盛頓“突
然改變有關武裝非律賓的政策”。現在他以第二個邱吉爾自居——他說:“我有三
大防線,第一條在海邊,第二條在海邊,第三條還是在海邊”——以此來強調他的
戰略。“我們定將在海邊戰鬥到最後。”他相信,他那一百十二輛坦克要把日本侵
略軍推下海去,他是“絲毫不必畏懼的”,因為日本的那些將軍使用裝甲部隊“在
他們留在中國的那四年裡,想取得任何顯著的勝利”都已經“徹底失敗了”。
麥克阿瑟還聲稱,他的宣傳迷惑了日本人,他們會以劣勢兵力來犯。他要英國
人放心,“我相信他(們)不知道我們已經這麼徹底地加強了力量。”同時他還駁
斥報紙上關於他的軍隊士氣低落的一些報導。其實,將軍和日本人都知道,這些報
道再確實也不過了。麥克阿瑟本來應該能從“魔術”小組截獲材料中知道,在轟炸
機和美國軍隊登陸時,當地的領事館曾經準確地匯報過,增強的力量多麼有限的詳
細情況。當然,麥克阿瑟竭力吹噓他的B-17飛機,稱之為“世界上最好的飛機”。
這些飛機是他的“王牌部隊”,是“在需要時可用來作戰的完美產品”。
菲利普斯海軍上將顯然被打動了。他報告說,英國的處境同美國十分相似,他
說,預料在新年年初可以得到四艘戰艦,說不定還能有一艘航空母艦,日本的進攻
能推遲得越久就越好。這位海軍上將說:“這很清楚,在你沒有艦隊時,你除了防
守外不能做很多的事,尤其十分清楚的是,以絕對劣勢的兵力在有敵人的地方伸出
頭去,那是愚蠢的。”只過了四天,就看出他的話是確實的。菲利普斯不是一位采
取守勢的人,從這次會議的記錄來看,這是非常清楚的。他在會上主要關心的是,
為這支預期的艦隊(他希望這支艦隊最後將由他指揮)安排的基地不在新加坡——
“當你想到採取進攻措施時,這裡不是很好的基地”——而是在馬尼拉。這件事得
到哈特和麥克阿瑟兩人的讚許。人們一致認為,菲律賓的戰鬥機防禦用來保護一支
英國艦隊是綽綽有餘的。菲利普斯熱情地宣布:“我們應該把這裡當作基地。”他
還把馬尼拉描繪成遠東的斯卡帕弗洛。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將從那裡駛出,去進攻
在中國海的日本艦隊。這種想入非非在第二天的下午就突然中斷了,皇家空軍關於
暹羅灣發現日本艦隊的報告把菲利普斯海軍上將送回了新加坡,以便“在戰爭開始
時他能在那裡”。
從麥克阿瑟那麼強調他的重型轟炸機是“王牌部隊”來說,他曾允許不去偵察
聚集在台灣的日本軍隊就很奇怪了。這是他所收到的華盛頓的那道措詞謹慎的戰爭
戒備令的意圖所在;而且日本一直派飛機到美國的各機場上空窺探,十二月一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