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蒂芬森便在第二天電告邱吉爾:“對日談判己經停止。”還說:“各軍預計在兩周

  之內即有行動。”

  羅斯福委託自己的兒子作他與史蒂芬森之間的中人,邱吉爾稱史蒂芬森為“無

  畏者”。他是首相和總統之間交換絕密情報的溝通渠道,那些情報是不能用通常的

  渠道傳遞的。看來他經史蒂芬森的手轉來了答覆,據說是因為英國駐華盛頓的大使

  到維吉尼亞州去了,這說明總統在十一月二十六日上午收到的不論何種戰爭警告,

  可以肯定都是來自邱吉爾的。“明確的證據”

  從已經公布的記述,或者是迄今可以看到的首相文件中都沒有跡象表明,他一

  定是提出警告的來源。只有邱吉爾自己的一個敘述,看來他在其中作了十分詳盡的

  說明,甚至否認他前一晚發出的電報曾打算影響美國的決定。他還離開主題,否認

  英國人能及時得到有關日本人的最新情報,甚至就在他們用自己的“魔術”情報機

  器破譯日本的外交信件的時候這樣說,而且從英國的官方歷史上也可以看出,他們

  在竊聽日本帝國海軍的作戰密碼方面,也比美國人更有成就。

  十分有趣的是,邱吉爾費盡心機試圖使自己遠離美國作出的決定。當人們考慮

  到,這兩個國家對付日本的威懾戰略何等密切相關,特別是自一九四一年八月舉行

  了大西洋憲章會議以後,好奇心導致了懷疑。而且如果你查閱了在公共檔案局內的

  首相文件,疑心就會更重了。在卷宗PREM3 (裡面是邱吉爾最機密的戰時情報簡報)

  的第二五二冊關於一九四一年日本局勢的材料已經公開了,其中青一個使人好奇的

  短缺部分,有關十一月份全月發生的事件的第五分冊都不在內,上面標有官方的最

  後定論,“保密七十五年”。

  仍然封存在倫敦的這批文件是否隱瞞了首相在珍珠港事件發生的前兩周轉給總

  統的有關戰爭警告的詳細情況呢?根據這個新的證據,有關史汀生和官方對美國為

  什麼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上午如此突然引人注目地改變了對日政策的說法

  必然會引起疑問,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確有隱瞞。那天白宮的確收到了某種戰爭

  警告,這是金梅爾海軍上將所深信不疑的。是否有人告訴過他這件事卻不大清楚;

  但是在一九四四年夏天美國海軍舉行調查會議期間,他的確曾設法肯定有過這種警

  告。七月二十九日那天斯塔克海軍上將的證詞紀錄表明,這位前太平洋艦隊司令作

  了很大的努力,“提出了很多的問題,查明人家不讓他知道的具體情況”。

  金梅爾在調查時間斯塔克:“你是否記得,在十一月二十六日這一天,或者是

  在這天的前後,你曾收到過海軍情報局的情報,說他們有明確的證據,日本打算向

  英美兩國發動進攻戰?”斯塔克拒絕回答,聲稱這是國家機密,軍法官也表示反對,

  認為這個問題超出了直接調查的範圍。法庭判定,此事系不得公開的情報,而意義

  重大的是,這件事既未得到證實,也不曾加以否認。

  金梅爾海軍上將第一個公開提出,十一月二十六日曾經收到過明確的戰爭警告,

  這是極為重要的。那個戰爭警告究竟是什麼,現在還不清楚,但是史汀生“丟失了”

  的備忘錄必然對一直為人們所接受的說法提出極大的懷疑,這種說法是以上海的調

  兵報告、赫爾因無視蔣介石的反對而於心不安,以及邱吉爾對臨時協議的反應冷淡

  作為解釋的,可是,在新的證據支持下,完全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不論警告採取

  什麼形式,都一定被看作是進攻在即的無可辯駁的證明。除非情報是由接近日本內

  閣、宮廷或軍事指揮部的可靠人士透露的——可以作這種設想,但是卻不大有此可

  能,因為能作出開始敵對行動決定的御前會議是十二月一日才召開的——足以使倫

  敦和華盛頓的軍事分析家們相信的唯一其他情況來源只能是作戰計劃本身的確切細

  節。

  的確,看來這也是最有可能的來源,因為日本的陸軍和海軍的作戰命令是十一

  月份第一周下達的。從使館武官的信件中可以明顯看出,這些計劃散發的範圍很廣,

  主要的大使館如駐曼谷使館都收到了副本。因此,到了十一月份的第三周,知道日

  本的全部或部分巨大軍事機密的人數增加了幾千倍:海軍第一號作戰命令散發了七

  百份。究竟是心懷不滿的日本人走漏了消息,還是外國間諜獲得了全部或部分作戰

  計劃,仍然是任人猜測的事。這個重要的情報又是經由什麼途逕到達倫敦的,也靠

  猜測。荷蘭人也跟英國人一樣,在遠東保持著四通八達的情報網,中心目的在於他

  們廣泛的商業利益。荷蘭皇家海軍的潛艇一直監視著日本的航運。蘇聯的諜報人員

  參與其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左爾格的間諜網暴露了還不到一個月,這個情報網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