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甚至幻想美國的幫助。

  在我軍兵臨城下,北平被四面包圍的情況下,毛澤東又對傅作義展開政

  治攻勢。首先,毛澤東以中共權威人士的名義發表懲辦戰爭罪犯的聲明,提

  出了43 名戰犯名單,除內戰禍首蔣介石外,還有何應欽、顧祝同、湯恩伯、

  衛立煌、劉峙等,傅作義也被赫然列入其中,這是因為傅氏反革命甚久,我

  們黨不能不把他定為戰犯,另一方面,把傅氏定為戰犯,也可以鞏固一下傅

  作義在蔣介石心目中的地位,使蔣介石沒有理由搞掉傅作義,防止發生不利

  於我軍的情況。與此同時,毛澤東又派人告訴傅作義本人,向其陳明利害:

  如果他能為我軍和平解放北平作出貢獻,中共即可赦免其戰犯罪,不咎既往;

  如若孤注一擲,依城頑抗,則無異乎以卵擊石,斷無幸勝之路,唯有死路一

  條。其次,在我軍完全做好攻城準備的情況下,毛澤東又指示我北平地下黨

  組織,發動各界知名人士和廣大市民,一方面作好接應解放軍的準備,一方

  面對傅施加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迫使他順乎民意。強大的壓力使傅作義痛

  切感到,一旦戰事驟起,古都北平毀於兵燹之中,他必成戰爭罪犯和千古罪

  人無疑,不僅人民解放軍不會饒恕他,就是憤怒的北平市民也會唾棄他,使

  其死無葬身之地。

  正是在我軍強大軍事壓力和政治感召之下,傅作義終於在關鍵時刻作出

  正確抉擇,同意按照我黨我軍的條件,把守城部隊帶出城外,接受和平改編,

  從而使千年古都完好地回到人民手中。傅作義將軍本人也因將功折罪而被我

  黨兔除戰犯罪名,並從此走上了一條為人民服務、為新中國建設事業效力的

  光明道路。

  (三)心戰因敵而異

  將帥心理狀態因人而異,因時因地而異,所以,心理戰法也要因人、因

  時、因地而異。例如,驕傲、易怒、剛愎、報復、麻痹、僥倖、沮喪、多疑、

  畏懼等等,就是不同對象的不同心態,及其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

  “心者,將之所主也。怒之令憤,撓之令亂,間之令疏,脾之令嬌,則

  彼心可奪也。”①

  古人云: “知敵之眾,莫如知將之性。”

  這些都是講的心理戰的針對性。只有摸准、摸透了對方將帥的心理特徵

  (脾氣),才能針鋒相對地賽謀鬥智。敵人喜歡的可誘其上鉤,忌諱的可利

  用其弱點攻擊之。還可根據其心理背景 (意向),造成其錯覺和不意。古往

  今來的心理戰法很多,如疑敵計、驕 (縱)敵計、誑(騙)敵計、激將法,

  等等,都是與心理戰相聯的計謀,一般都有 “詐”和“奇”的色彩。

  這裡提供若干實例:

  疑敵計。這是針對敵將帥謹慎多疑心理而用的一種計謀。公元 219 年,

  曹操親率大軍出長安過斜谷,直逼劉備的漢中營地。此時,蜀軍憑險而守,

  不與交戰。一日蜀將趙雲率數千騎兵出巡,突遇曹之大軍,雲未慌亂退走,

  而是主動出擊,邊戰邊退,佯作誘敵深入之態。雲退至營寨,明知兵力空虛,

  卻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操疑慮營中伏有重兵,三思而後倉促退去。

  驕敵計。這是針對敵將驕狂、大意心理而用的計謀。1943 年 10 月,日

  寇以2萬兵力,在空軍配合下,分三路撲向我太岳根據地。我故意示弱,避

  ① 《十一家注孫子·軍事》。

  敵鋒芒。敵為炫耀 “赫赫戰果”,特從各地抽調180名中隊長以上軍官組織

  觀戰團來太岳。我八路軍 386 旅 16 團跳出敵人包圍圈後,受命伏擊該車隊,

  經 3 小時激戰,180 名日軍軍官全部被殲。此役,擊中敵之疼處,敵狂怒之

  中,昏眩、惑亂,連調數千兵力趕來報復,結果合擊扑空,一籌莫展。

  誑敵計。這是造成敵將帥心理錯覺,攻其不意的計謀。

  日軍偷襲珍珠港前,利用宣傳工具大施騙術,給美軍造成了日軍將南下

  的心理趨向。同時,日軍大量艦隊向南佯動。因而,羅斯福預言戰事將在南

  洋爆發。可是,在其言後幾個小時,日軍卻在北方的珍珠港偷襲成功。從中

  可以看出,如果只有日軍向南的宣傳而無大量艦隊向南開進,就絕不會賺得

  羅斯福 “戰事將在南洋爆發”的預言。

  利用敵將心理定勢。這是麻痹敵人、出其不意的計謀。按照心理學觀點,

  人們總有一種習慣心理,也稱惰性心理。

  熟視無睹、見怪不怪、久聞不聰、久看不鮮,就是這種心理定勢的反映。

  許多軍事謀略家,常常利用對手的這種心理定勢,施計用謀。埃、以戰爭中,

  埃軍利用以軍對己方警戒部隊經常換防這一司空見慣的心理定勢,在每次換

  防中,兵力多去少回,直至集聚了足以發起進攻的兵力,以軍仍未發覺。埃

  軍待戰機一至,便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線,陷以軍以極大被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