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馬丁轉過身。他沒刮鬍子,頭髮蓬亂的模樣還是讓她略有些不安:“人都撤走了。”

  “為什麼?”

  “那裡現在是伊麻里的保護領。”

  “保護領?”

  “你有兩個月都不在外邊了,凱特。世界變了,而且不是往好的方向。”

  凱特繼續在海岸線上搜索著。直布羅陀一片漆黑,北非也是。她曾在陽台上看到那些閃爍的燈光,在那個夜裡。在那個夜裡,大衛接住了她……

  好一陣子凱特都站在那裡,一言不發。直到她確定自己看到了些燈光,在岸邊移動:“北非的那些燈……”

  “北非沒有燈。”

  凱特指著那些閃爍的微光:“它們就在——”

  “那是艘瘟疫船。”

  “瘟疫?”

  “亞特蘭蒂斯瘟疫。”馬丁說。他嘆了口氣,看起來忽然之間更加疲憊了,“那些我們都回頭再談吧。”他靠在欄杆上,遠眺直布羅陀,“我一直希望能再見到你父親。但這……這是一個他會喜歡的結局吧。”凱特還沒來得及說什麼,他就繼續說,“你父親是個悔恨不已的男人。他責怪他自己,為了你母親的死,也為了把伊麻裡帶進了亞特蘭蒂斯人的城市。為了拯救你的生命,為了拯救亞特蘭蒂斯人,也為了阻止伊麻里進入他發現的入口——把他們擋在南極洲的那些建築之外,如此一死……很適合他。他應該也願意死在直布羅陀,你母親就死在直布羅陀。”

  仿佛要給他的話加個註腳似的,一根光和水的柱子升入空中,一聲巨大的轟鳴劃破了天空,震盪著她的胸口。

  馬丁用他的胳膊摟住凱特:“我們得下去了。浪頭很快就會打過來,我們必須潛入水下。”

  凱特最後朝那邊望了一眼。借著爆炸產生的光亮,她看到直布羅陀巨岩正在崩塌——但並未全部崩塌。還有最後一小片堅持住了,在水線上面露出一個頭。

  插PTER 144

  實驗室技術員走進了常醫生的辦公室:“先生,我們從直布羅陀獲取不到任何數據。”

  “是因為爆炸的干擾?”

  “不。數據傳輸根本就沒開始過。他們沒能從派屈克·皮爾斯身上取得樣本,但我們取得了另一個突破。克雷格留下了一封信。他不讓皮爾斯埋葬海倫娜·巴爾頓的屍體是有目的的——實際上,克雷格把屍體保存下來了,以備萬一哪天用得上。它被保存在一個保險柜里,放在舊——”

  “你們拿到樣本了嗎?”

  技術員點點頭:“我們正在把這份樣本上取得的數據和從那個胎兒以及凱恩身上取得的數據進行模擬比對。我們還不確定這樣能不能行得通,因為——”

  常醫生把手中的平板電腦扔到了自己桌上:“我們再過多久才能知道?”

  “也許——”技術員的電話嗡嗡響起,“實際上,結果已經出來了。”他激動地抬起頭。

  “我們找到亞特蘭蒂斯基因了。”

  尾聲

  大衛睜開了眼睛。他看到的景象是扭曲的:首先看到的是一層白霧,然後是玻璃的弧線。他在一根管子裡。他的眼睛漸漸適應過來,仿佛他正從一次深度睡眠中醒來。他現在能看清自己的身體了。他光著身子,身上的皮膚十分光滑——太光滑了。肩膀上和腿上的傷口都消失了。他胸口和手臂上的疤痕也不見了。很久以前,崩塌的大樓上那些灼熱的瓦礫和金屬塊就是落在了他身上的這幾個位置。

  白霧此時漸漸散去,他朝管子外面望去。在他左邊有道光照進了這個大房間,是走道上的燈光……他撤退時經過的走道,多利安就是在那裡擊中了他。殺死了他。大衛使勁瞪大眼睛望去,他在那裡。他了無生氣的身體就在那裡,躺在血泊中。他身上還橫著另一具屍體。

  大衛望向別的方向,試圖掌握現狀。在他右邊,他的目力所及之處,上面下面,左邊右邊,全是管子。裡面的人全都處於沉眠中。

  只有他例外。

  不,還有另一個例外。

  遠處,另一雙眼睛正在掃視遠方。那人剛好側面對著大衛。大衛希望能靠近些看看那雙眼睛,但他動彈不得,只有等著。又一團霧氣飄過,他看到了那根管子裡的眼睛,還有那張臉。

  那是多利安·斯隆。

  作者的話

  你好。謝謝你讀完了這本書。《亞特蘭蒂斯:基因戰爭》是我的第一部小說,我真心希望你能喜歡它。寫這部小說很大程度上是出於興趣,而且也是個學習寫作的過程。我花了兩年才寫好它,如果要講述它怎麼變成您手上這本書的經過,那得再寫本一樣厚的書。

  對我來說,整個過程中我最重要的收穫是知道了你們,讀者們,對我有多重要。在此之前,已經有許多的讀者給我提出反饋意見,這些意見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因此我在此鼓勵大家:如果您有任何想法,請直接寫信給我,發到[email protected]。許許多多讀者慷慨地和我分享了他們的智慧,發來了大量溢美之詞,這些徹底改變了我的寫作生涯。

  我坐在桌邊寫下這些話的時候,《亞特蘭蒂斯:基因戰爭》已經出版了十個月,這本書在亞馬遜上已經收到了將近六千條評論。這些評論讓我嶄露頭角。我是個籍籍無名的新作者,而且是個獨立作者。如果沒有那些評論,您可能永遠也發現不了我的作品。我不是要請您也去為《亞特蘭蒂斯:基因戰爭》寫條評論。它的評論大概已經夠多了。我的請求是:下次您讀到一個不知名作者的書,看見它下面沒幾條評論的時候,如果可能的話,就請寫一條吧。那條評論也許能改變某個人的生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