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不過這安德海是太后的人,丁寶楨雖說膽大,卻也不敢沒來由的得罪慈禧,因此上,如何處置安德海,他還在猶豫。
就在他猶豫的時候,突然有信使到,拿給他一封密旨,丁寶楨不由得嚇了一跳,皇帝?他趕緊接旨,展開一看,就見同治帝洋洋灑灑寫了滿滿一篇,反過來倒過去就是一句話:殺安德海!
丁寶楨大驚,皇上因何要殺人?
他這才仔仔細細看起這份旨意。
其實同治帝要殺安德海一點也不奇怪。安德海自打辛酉之變立功受賞後,便十分跋扈,宮廷內外,沒個不怕他的,就連皇帝,也不放在眼中,這傢伙為了拔高自己,眼睛就盯著皇帝的錯處,只要小皇上稍有不慎,便被安太監告了黑狀,就好比萬曆身邊的馮保,時間久了,皇上恨他恨得牙根直癢。
光是這個倒也罷了,同治帝畢竟是慈禧的兒,再恨,只要慈禧在,他也不敢拿安德海怎的,可另外一個事兒則讓同治帝實在無法忍受——尋歡。
誰尋歡?
慈禧尋歡。
年輕輕丈夫死了,長夜漫漫,叫她如何忍得?受不住了,便令安德海與她做戲,這安德海花樣百出,慈禧樂得雲裡霧裡,日久天長,誰人不知?同治帝成天臉羞得大紅布相仿,自己老娘沒皮沒臉,這皇帝還怎麼當?
實在氣得沒轍了,他便找碴罵安德海,豈料每次都是剛罵完,慈禧便知道了,然後就倒過頭來罵他,氣得這位萬歲爺七竅生煙,沒事兒就拿塊泥巴,捏成小人,一會兒掐斷腿,一會兒掐斷胳膊,一會兒連腦袋也掐了,嘴裡罵著:殺小安子,殺小安子!
皇上對小安子不滿,恭親王看得一清二楚,他也恨安德海,自己的官一直在升,權卻一直在降,不是你小安子冒壞水,慈禧能這麼捅咕我?於是一有機會,恭親王便鼓搗同治帝動手,你是皇帝,太后親兒,你就是殺了他,太后還能殺你不成?
三鼓搗兩鼓搗,同治帝心活了,正好此時安德海出京南下,皇帝與恭親王商議好久,最後決定,以擅自出京為名,殺了此閹。
由誰來動手呢?
丁寶楨素來是個混大膽,加之立過大功,任務便落在了他的頭上。
於是,聖旨也就飄到了丁寶楨眼前。
丁寶楨是個實誠人,戰場上滾過來的,沒那麼彎彎繞,他本就瞧安德海不順眼,這下子又有了皇帝聖旨,腰杆子登時硬了幾倍,思考再三,覺著自古閹人沒好貨,理應為皇帝盡忠,除了此害,以防重蹈明末覆轍,想到這兒,他暗暗收起密旨,吩咐人通知德州知州趙新,安德海過你境時,如有不法,迅速抓捕。
趙新接到命令,汗毛都豎了起來,抓誰?安德海?不用問,這丁寶楨是不想混了,你願意找死你自己去,我才不跟你犯傻呢。
他嘴上說遵令,卻不動手。
安德海是順利通過德州,一路上囂張依然,鑼鼓喧天,他竟身穿御賜龍袍,挺立船頭,好不威風。
丁寶楨見趙新隔岸觀火,不由得大怒,但一時也沒辦法,趕緊又派東昌知府程繩武捉拿安德海,而且說了,你要是不敢抓他,回頭我就抓你!
程繩武嚇得真魂出竅,一瞧哪邊都得罪不得,只好率軍出發,一路上風餐露宿總算追上了安德海,卻死活不敢動手,兩支船隊一前一後的走著,哪裡像追捕,倒像是護送,安德海一開始還沒明白,後來一看怎麼著?怎麼有官兵跟著我?好大的狗膽!
他一激動,心裡一股豪氣沖天而起,昂首立在船尾,衝著程繩武的船隊大喝道:咱家奉太后命辦差,誰敢犯我,自送死耳!
程繩武本就心虛,聽了這話險些落水,死活也不敢抓了,索性就那麼靜悄悄的跟著,連跟三日,毫無動靜。
丁寶楨急了,哦,你們都怕丟了烏紗,好,地方官不敢,我派武將去!
他第三次傳令,總兵王正起,速速捉拿安德海!
那王正起是個粗人,頭腦比較平滑,聽風就是雨,得令後迅速追趕,果然是武將,動作快,三下五除二追上了,就在泰安境內,將安德海兩隻龍舟扣住,全體人員一律拿下,包括安太監,都押往濟南。
安德海勃然大怒。
狂慣了的人都有個毛病:裝。
死到臨頭了,還那麼囂張,他是誰也不忿,見誰罵誰,口若懸河,髒字連篇,你還別說,倒是誰也不敢動他,都等著丁寶楨親自審問呢。
眨眼間濟南到了,丁寶楨升堂,安德海往上一看,噢,你抓我?就憑你,敢抓我?他破開喉嚨狂喊:你敢抓我,純屬找死!
丁寶楨那是扛過槍的人,哪受得了這個,登時怒髮衝冠,說來呀,與我掌嘴!
掌嘴,打嘴巴子,可不是用手打,用鞋底子。
掌刑的上來脫了鞋就是一頓扇,完了再看安德海,臉都胖了三寸,挺可愛。
打完了,丁寶楨當場宣布,安德海擅自出京,違反祖制,當殺!
剛宣布完,所有的官員都跪下了,幹嗎?求情,別殺安德海。
這些人心裡把丁寶楨早罵了八百遍,心說你是瘋了,我們可還清醒,咱家裡老婆孩子還等著吃飯呢。因此,這幫人心照不宣,全體跪下求情。
丁寶楨心如鐵石,他這人,既不怕軟的也不怕硬的,認死理,太監出京,本就該殺,更何況有密旨在手?你們這群廢物,老夫懶得搭理,來人啊,速速處斬。
就在他猶豫的時候,突然有信使到,拿給他一封密旨,丁寶楨不由得嚇了一跳,皇帝?他趕緊接旨,展開一看,就見同治帝洋洋灑灑寫了滿滿一篇,反過來倒過去就是一句話:殺安德海!
丁寶楨大驚,皇上因何要殺人?
他這才仔仔細細看起這份旨意。
其實同治帝要殺安德海一點也不奇怪。安德海自打辛酉之變立功受賞後,便十分跋扈,宮廷內外,沒個不怕他的,就連皇帝,也不放在眼中,這傢伙為了拔高自己,眼睛就盯著皇帝的錯處,只要小皇上稍有不慎,便被安太監告了黑狀,就好比萬曆身邊的馮保,時間久了,皇上恨他恨得牙根直癢。
光是這個倒也罷了,同治帝畢竟是慈禧的兒,再恨,只要慈禧在,他也不敢拿安德海怎的,可另外一個事兒則讓同治帝實在無法忍受——尋歡。
誰尋歡?
慈禧尋歡。
年輕輕丈夫死了,長夜漫漫,叫她如何忍得?受不住了,便令安德海與她做戲,這安德海花樣百出,慈禧樂得雲裡霧裡,日久天長,誰人不知?同治帝成天臉羞得大紅布相仿,自己老娘沒皮沒臉,這皇帝還怎麼當?
實在氣得沒轍了,他便找碴罵安德海,豈料每次都是剛罵完,慈禧便知道了,然後就倒過頭來罵他,氣得這位萬歲爺七竅生煙,沒事兒就拿塊泥巴,捏成小人,一會兒掐斷腿,一會兒掐斷胳膊,一會兒連腦袋也掐了,嘴裡罵著:殺小安子,殺小安子!
皇上對小安子不滿,恭親王看得一清二楚,他也恨安德海,自己的官一直在升,權卻一直在降,不是你小安子冒壞水,慈禧能這麼捅咕我?於是一有機會,恭親王便鼓搗同治帝動手,你是皇帝,太后親兒,你就是殺了他,太后還能殺你不成?
三鼓搗兩鼓搗,同治帝心活了,正好此時安德海出京南下,皇帝與恭親王商議好久,最後決定,以擅自出京為名,殺了此閹。
由誰來動手呢?
丁寶楨素來是個混大膽,加之立過大功,任務便落在了他的頭上。
於是,聖旨也就飄到了丁寶楨眼前。
丁寶楨是個實誠人,戰場上滾過來的,沒那麼彎彎繞,他本就瞧安德海不順眼,這下子又有了皇帝聖旨,腰杆子登時硬了幾倍,思考再三,覺著自古閹人沒好貨,理應為皇帝盡忠,除了此害,以防重蹈明末覆轍,想到這兒,他暗暗收起密旨,吩咐人通知德州知州趙新,安德海過你境時,如有不法,迅速抓捕。
趙新接到命令,汗毛都豎了起來,抓誰?安德海?不用問,這丁寶楨是不想混了,你願意找死你自己去,我才不跟你犯傻呢。
他嘴上說遵令,卻不動手。
安德海是順利通過德州,一路上囂張依然,鑼鼓喧天,他竟身穿御賜龍袍,挺立船頭,好不威風。
丁寶楨見趙新隔岸觀火,不由得大怒,但一時也沒辦法,趕緊又派東昌知府程繩武捉拿安德海,而且說了,你要是不敢抓他,回頭我就抓你!
程繩武嚇得真魂出竅,一瞧哪邊都得罪不得,只好率軍出發,一路上風餐露宿總算追上了安德海,卻死活不敢動手,兩支船隊一前一後的走著,哪裡像追捕,倒像是護送,安德海一開始還沒明白,後來一看怎麼著?怎麼有官兵跟著我?好大的狗膽!
他一激動,心裡一股豪氣沖天而起,昂首立在船尾,衝著程繩武的船隊大喝道:咱家奉太后命辦差,誰敢犯我,自送死耳!
程繩武本就心虛,聽了這話險些落水,死活也不敢抓了,索性就那麼靜悄悄的跟著,連跟三日,毫無動靜。
丁寶楨急了,哦,你們都怕丟了烏紗,好,地方官不敢,我派武將去!
他第三次傳令,總兵王正起,速速捉拿安德海!
那王正起是個粗人,頭腦比較平滑,聽風就是雨,得令後迅速追趕,果然是武將,動作快,三下五除二追上了,就在泰安境內,將安德海兩隻龍舟扣住,全體人員一律拿下,包括安太監,都押往濟南。
安德海勃然大怒。
狂慣了的人都有個毛病:裝。
死到臨頭了,還那麼囂張,他是誰也不忿,見誰罵誰,口若懸河,髒字連篇,你還別說,倒是誰也不敢動他,都等著丁寶楨親自審問呢。
眨眼間濟南到了,丁寶楨升堂,安德海往上一看,噢,你抓我?就憑你,敢抓我?他破開喉嚨狂喊:你敢抓我,純屬找死!
丁寶楨那是扛過槍的人,哪受得了這個,登時怒髮衝冠,說來呀,與我掌嘴!
掌嘴,打嘴巴子,可不是用手打,用鞋底子。
掌刑的上來脫了鞋就是一頓扇,完了再看安德海,臉都胖了三寸,挺可愛。
打完了,丁寶楨當場宣布,安德海擅自出京,違反祖制,當殺!
剛宣布完,所有的官員都跪下了,幹嗎?求情,別殺安德海。
這些人心裡把丁寶楨早罵了八百遍,心說你是瘋了,我們可還清醒,咱家裡老婆孩子還等著吃飯呢。因此,這幫人心照不宣,全體跪下求情。
丁寶楨心如鐵石,他這人,既不怕軟的也不怕硬的,認死理,太監出京,本就該殺,更何況有密旨在手?你們這群廢物,老夫懶得搭理,來人啊,速速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