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倒剌沙的屢戰屢敗不同,陝西軍隊卻是捷報頻傳。

  九月中旬,陝西北路軍從大慶關(今陝西大荔東)渡黃河,攻破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濟) ,占領晉寧(今山西臨汾) ,兵鋒進至潞州(今山西長治);

  中路攻入潼關,進據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西) ,破虎牢關(在今河南滎陽西) ,進逼汴梁(今河南開封) ;

  十月中旬,南路軍攻取武關(在陝西丹鳳東南) ,向南攻占鄧州(今屬河南)、襄陽(今屬湖北)。

  可是,主幹已經死亡,枝葉再茂盛也於事無補。隨著上都投降,文宗傳諭罷兵。陝西各路部隊得知自己扶保的朝廷已不復存在,鬥志全消,紛紛解體潰散。

  十月二十六日,原本率軍攻打冀寧(今山西太原)的湘寧王八剌失里被知樞密院事也速答兒在馬邑(今山西朔縣)擒獲。

  天曆元年的十月底,兩都之戰的硝煙才算散盡。文宗成為了大元朝唯一的皇帝。

  取得了勝利,成為了無可爭議的合法政府,那麼治療戰爭創傷就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文宗下詔:“命郡縣招集被兵流亡之民,貧者賑給之。遼東降軍,給行糧遣還。京畿及四方民為兵所掠而奴於人者,令有司追理送還。山北、京東驛被兵者,賑以鈔二萬一千五百錠。”

  戰爭結束了,善後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天下大勢看似可以穩住了。

  但是,事情遠遠還沒結束。

  因為文宗再等上皇位時,可是許了願的:“當明詔天下,以著予退讓之意而後可”.而且,在詔告天下的即位詔書中,文宗也明白宣示:“世祖之後,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以公天下之心,以次相傳,宗王、貴戚,咸遵祖訓。至於晉邸,具有盟書,願守藩服,而與賊臣鐵失、也先帖木兒等潛通陰謀,冒干寶位,使英宗不幸罹於大故。……朕以菲德,宜俟大兄,固讓再三。宗戚、將相,百僚、耆老,以為神器不可以久虛,天下不可以無主,周王遼隔朔漠,民庶遑遑,已及三月,誠懇迫切。朕故從其請,謹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讓之心。”——這說明了自己是繼承了成、武、仁、英四朝的正統,討伐泰定帝是尊崇祖訓。既然泰定帝是違背祖訓“冒干寶位”,那自己就要表現出對傳統的尊重,一定是要讓哥哥來當皇帝的,只不過事情緊迫,哥哥又“遼隔朔漠”,為了天下大計,才不得不當了皇帝,但一定是要再讓給哥哥的。

  現在,討伐“晉邸”已經獲得成功,漠北與大都的道路已通,那麼,也就該“遂朕固讓之心”,把周王和世剌請回來當皇帝了。

  戰爭結束後,文宗派大臣哈散及撒迪等到漠北迎周王和世剌返回大都。和世剌是武宗長子,當年仁宗違背誓約,廢掉了他的儲君之位,他在陝西發動兵變失敗,逃到察合台汗國,被察合台汗也先不花收留,在金山一帶生活。他身邊沒有多少軍隊,如果不是兩都之戰,恐怕只能終老於異國藩邦了。現在,兄弟擺平了泰定帝一系,千里迢迢請自己回去當皇帝,真是洪福天降,於是在隨從和察合台汗王燕只吉台的陪同下,啟程返回大都。

  此時,那位曾經和元朝交戰多次的也先不花已經去世多年,其弟弟怯伯繼位六年後也已作古。燕只吉台繼承察合台汗國的汗位也有一年多了。他與和世剌關係很好,這次見其成為大元皇帝,便親自護送。

  一路之上,和世剌充分感覺到了眾望所歸的榮耀。先有“諸王察阿台、沿邊元帥朵烈捏、萬戶買驢等,咸帥師扈行”,後有嶺北行省平章政事潑皮,武寧王徹徹禿、僉樞密院事帖木兒不花前來迎接,各種禮節無所不至。當他派自己的近臣孛羅先回大都告知自己已經南來的消息時,“兩京之民聞帝使者至,歡呼鼓舞曰:‘吾天子實自北來矣!’諸王、舊臣爭先迎謁,所至成聚。” 這對於過了十幾年苦日子和世剌來說,真是恍若隔世。

  天曆二年(1329年)正月末,和世剌一行到達蒙古故都和林,在漠北諸王、大臣簇擁下,和世剌即皇帝位,是為明宗,“忽都篤汗”。猶如當年武宗、仁宗一般,明宗也隨即立自己的弟弟文宗為“皇太子”。並且派人回大都,對弟弟傳話道:“朕弟曩嘗覽觀書史,邇者得無廢乎?聽政之暇,宜親賢士大夫,講論史籍,以知古今治亂得失。”——弟弟你以前很愛看書,現在沒有荒廢吧?治理國家之餘,還是要多和士大夫們多交流,明白治理國家的道理。

  這已經完全是皇帝對於臣子的教誨口氣了。而讓人驚奇的是,明宗的父親武宗對漢文化沒什麼造詣,明宗自己很年輕便流落遠邦,沒有如弟弟文宗一般在江南、中原長大,按說該受漢文化薰陶很少才對,但這番話,完全是一個漢化帝王的語氣。

  明宗受到什麼樣的儒家教育,已不可考。不過,在他的近臣中便有孛羅這樣的儒化大臣、散曲大家,他受到較深影響,應該無可置疑。

  三月,明宗一行到達潔堅察罕之地。燕帖木兒來到行在,向明宗呈獻皇帝玉璽。

  新任皇帝和“前朝”重臣終於見面了,而看似一切正常的“禪替”,也在這見面中出現了些微妙的變化。

  對於這位賭上身家性命為自己和弟弟爭奪皇位的重臣,明宗還是心存感激的,除了弟弟已經封賞的“中書右丞相,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監修國史、答剌罕、太平王”等官爵外,還特意授予太師職銜,深加慰勞。同時,明宗還對燕帖木兒言明:“凡京師百官,朕弟所用者,並仍其舊,卿等其以朕意諭之。”——你們放心,弟弟賞拔的大臣,我會一律留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