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我們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朝鮮的每一句話都是貶損越南支持中國,金日成既不中立,又不躲讓,而是堅定支持中國的正義行動,並沿用“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本身是對這場戰爭性質的定位,即越南入侵中國,中國自衛反擊。從外交上,金日成為中國軍事行動背書;從戰略上,金日成明確疏遠蘇聯,公開挺中行動。可以說,金日成是百分百地站在中國立場來支持北京的。
1979年,金日成已經著手培養他的長子金正日做接班人,國防委員會具體事物,金正日開始涉足管理。據說,金日成所制定的對華路線,受到長子的大力擁戴的。
問題是,金日成父子緣何公開支持中國猛打越南?他們與越南當局有什麼過節嗎?什麼使他們用詞如此激烈呢?筆者認為:
1.金日成父子與當時中國歷屆領導人溝通渠道暢通,中朝友誼經受抗美援朝後的時空考驗。2. 朝鮮受中國政策影響,因厚待西哈努克,不惜惹惱越南。3.金日成父子認為就中越戰爭的結局,戰略格局上不僅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東北亞。4.金日成本人沒有制定中立政策這一性格因素。5.金日成明白這場戰爭實質上是中國反對蘇聯霸權的引申與延續,而當時朝鮮與蘇聯關係亦時有緊張。6.朝鮮當時亦存在為中國講公道的趨向。後來,事實也證明,1979年,金日成父子通過各種外交渠道支持中國,他們對中國懷有很深的感恩之情,是毋庸置疑的。
25.鮮為人知:越軍對解放軍使用了最殘忍的化學武器!
中越邊境自衛還擊, 保衛邊疆戰鬥, 時至今日有三十年之多了, 在三十年以來的歷史長河中, 每當人們談起這場中越邊界戰爭, 往往只能同步兵的一些陣地攻防戰, 步炮, 步坦協同作戰緊密地結合起來.甚至把越南遊擊戰術包羅其中,很難將該次邊境衝突同化學武器聯繫在一起.實際上1975年當美軍撤離越南後, 美國軍隊在越南除遺留下大量的物資和武器裝備外, 其中不乏有為數不少的化學武器, 在加之中國, 前蘇聯和一些東毆國家的援越物資中, 化學武器, 地雷之類的殺傷性武器依然版上有名.因此,越南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 擁有著種類繁多和數量不少的化學武器產品.
戰前我軍根據對越軍化學武器的了解和認知程度. 特別是越軍自1978年下旬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馬德望省, 菩薩省等廣大地區, 在交戰中大量使用VS, 梭曼, 塔崩, 介子氣, 光氣等神精性毒氣和靡爛性毒氣, 因此,越軍在同柬國民軍交戰中的上述行為引起我軍高度重視. 將實戰中對越軍化學武器的防護提到了戰前準備中的重要環節並加以落實.
在自衛還擊作戰發起前夕, 參戰部隊團級以上各單位, 分別組織了連, 排, 班三級, 在中越邊境一線組織學習”三防”知識,1979年1月7日,筆者有幸在雲南馬關,馬尾沖公社接受過總參防化部技術人員的授課培訓, 其主要內容為越軍在柬埔寨作戰中的化學武器運用情況分析,由於當年戰事緊迫大戰在即,戰事緊急刻不容緩,為保障絕大部份參戰人員能夠在戰前配發防毒面具, 全國有兩家兵工廠緊急全力生產防毒裝備, 至79年2月10前當各攻擊分隊進行戰術機動, 進入了衝擊出發位置時,仍有部份參戰人員只發放了半條毛巾和兩片肥皂, 當遭遇越軍實施化學武器攻擊時, 用毛巾包住肥皂片浸水後堵住口鼻進行防護. 可以看出當年戰前準備匆忙, 部隊防護手段, 器材都非常簡陋.
雲南當面實戰階段, 越軍使用毒氣企圖擾亂我軍攻擊分隊作戰隊形, 以利其防禦火力對我攻擊分隊進行殺傷, 逼迫我軍戴上防毒面具以達到消耗我軍體力, 妨礙其戰術機動, 從戰後資料查明, 越軍實施化學武器攻擊的時機和襲擊目標多為我第一線攻擊連隊, 特別是當我一線攻擊分隊在接敵過程中,越軍則依照地形和風向, 對我分隊使用毒劑攻擊, 而且毒劑均為刺激性的化學武器, 越軍或者利用其炮兵火力對我進行炮襲和炮火覆蓋時, 夾帶數發毒劑炮彈對我進行突然襲擊. 例如:2月17日下午16時, 四連在向152高地發起衝擊時, 越軍首先進行了炮火攔阻射擊, 其中夾進了多發刺激性毒劑炮彈, 爆炸後產生了大量白色煙霧, 進攻人員頓感不適流淚, 同時,高地越軍利用風向和依託塹嚎, 工事投擲了10餘枚毒煙手榴彈對我戰鬥隊形進行襲擊, 再如: 2月24日上午11時, 三連在攻打653高地時, 進攻分隊占據第一道塹壕, 準備向第二道塹壕發起衝擊時, 越軍在塹壕內向攻擊戰鬥小組投擲了毒煙手榴彈, 爆炸後白煙持續了三分鐘, 戰士們無法睜開眼睛.造成呼吸困難,事實上遲滯了我軍攻擊速度. 削弱了我分隊的進攻作戰能力.
再者, 越軍對我已占領的高地和守備要點進行反擊時, 在炮火準備過程中仍然利用風向和一些有利的自然因素夾帶數發毒劑炮彈對我守備人員進行襲擊.
七九年對越作戰期間, 越軍在我雲南當面對我攻擊部隊實施了毒劑襲擊, 據戰後統計資料表明, 越軍在戰鬥中對我軍實施了十次毒劑襲擊, 並具有明顯的戰術企圖和鮮明的毒劑運用特點,
首先越軍使用毒劑以小, 少, 散為特點之一, 越軍在戰鬥中多次使用毒劑和毒煙手榴彈, 一次攻擊多為一發至數發, 規模小, 數量少, 使用零散, 究其原因, 可能是越軍游擊戰術手段決定的, 慣於用小群, 分散, 獨立的戰術所至, 堅守要點和小型游擊戰相結合, 小炮, 迫擊炮在使用上多採取分散配置, 多則一個排, 少則二門炮, 客觀上毒彈襲擊時不具備大規模的急襲.由于越軍在我雲南當面防禦兵力薄弱,炮兵火力明顯不足,缺乏大兵團作戰能力,雖然越軍二軍區在二線縱深防禦地區配置機動野戰師,但該集團主力存在分兵作戰的實情,難以集合對我攻擊要點實施突擊,並進行量化的毒劑攻擊戰術運用, 但越軍在柬埔寨戰場上, 由於具備大兵團作戰能力和基本條件, 越軍柬埔寨的廣大地區不但實施了大規模有效的步炮,步坦協同作戰,而且所實施的毒劑攻擊戰術運用極為成功, 例如:1979年11月5日, 越軍在柬埔寨出動飛機, 在柬磅清揚省和菩薩省投擲了介子氣, 光氣,結果導致三十五人死亡, 七十多人中毒.上述地區的動植物被毒劑嚴重殺傷.
1979年,金日成已經著手培養他的長子金正日做接班人,國防委員會具體事物,金正日開始涉足管理。據說,金日成所制定的對華路線,受到長子的大力擁戴的。
問題是,金日成父子緣何公開支持中國猛打越南?他們與越南當局有什麼過節嗎?什麼使他們用詞如此激烈呢?筆者認為:
1.金日成父子與當時中國歷屆領導人溝通渠道暢通,中朝友誼經受抗美援朝後的時空考驗。2. 朝鮮受中國政策影響,因厚待西哈努克,不惜惹惱越南。3.金日成父子認為就中越戰爭的結局,戰略格局上不僅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東北亞。4.金日成本人沒有制定中立政策這一性格因素。5.金日成明白這場戰爭實質上是中國反對蘇聯霸權的引申與延續,而當時朝鮮與蘇聯關係亦時有緊張。6.朝鮮當時亦存在為中國講公道的趨向。後來,事實也證明,1979年,金日成父子通過各種外交渠道支持中國,他們對中國懷有很深的感恩之情,是毋庸置疑的。
25.鮮為人知:越軍對解放軍使用了最殘忍的化學武器!
中越邊境自衛還擊, 保衛邊疆戰鬥, 時至今日有三十年之多了, 在三十年以來的歷史長河中, 每當人們談起這場中越邊界戰爭, 往往只能同步兵的一些陣地攻防戰, 步炮, 步坦協同作戰緊密地結合起來.甚至把越南遊擊戰術包羅其中,很難將該次邊境衝突同化學武器聯繫在一起.實際上1975年當美軍撤離越南後, 美國軍隊在越南除遺留下大量的物資和武器裝備外, 其中不乏有為數不少的化學武器, 在加之中國, 前蘇聯和一些東毆國家的援越物資中, 化學武器, 地雷之類的殺傷性武器依然版上有名.因此,越南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 擁有著種類繁多和數量不少的化學武器產品.
戰前我軍根據對越軍化學武器的了解和認知程度. 特別是越軍自1978年下旬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馬德望省, 菩薩省等廣大地區, 在交戰中大量使用VS, 梭曼, 塔崩, 介子氣, 光氣等神精性毒氣和靡爛性毒氣, 因此,越軍在同柬國民軍交戰中的上述行為引起我軍高度重視. 將實戰中對越軍化學武器的防護提到了戰前準備中的重要環節並加以落實.
在自衛還擊作戰發起前夕, 參戰部隊團級以上各單位, 分別組織了連, 排, 班三級, 在中越邊境一線組織學習”三防”知識,1979年1月7日,筆者有幸在雲南馬關,馬尾沖公社接受過總參防化部技術人員的授課培訓, 其主要內容為越軍在柬埔寨作戰中的化學武器運用情況分析,由於當年戰事緊迫大戰在即,戰事緊急刻不容緩,為保障絕大部份參戰人員能夠在戰前配發防毒面具, 全國有兩家兵工廠緊急全力生產防毒裝備, 至79年2月10前當各攻擊分隊進行戰術機動, 進入了衝擊出發位置時,仍有部份參戰人員只發放了半條毛巾和兩片肥皂, 當遭遇越軍實施化學武器攻擊時, 用毛巾包住肥皂片浸水後堵住口鼻進行防護. 可以看出當年戰前準備匆忙, 部隊防護手段, 器材都非常簡陋.
雲南當面實戰階段, 越軍使用毒氣企圖擾亂我軍攻擊分隊作戰隊形, 以利其防禦火力對我攻擊分隊進行殺傷, 逼迫我軍戴上防毒面具以達到消耗我軍體力, 妨礙其戰術機動, 從戰後資料查明, 越軍實施化學武器攻擊的時機和襲擊目標多為我第一線攻擊連隊, 特別是當我一線攻擊分隊在接敵過程中,越軍則依照地形和風向, 對我分隊使用毒劑攻擊, 而且毒劑均為刺激性的化學武器, 越軍或者利用其炮兵火力對我進行炮襲和炮火覆蓋時, 夾帶數發毒劑炮彈對我進行突然襲擊. 例如:2月17日下午16時, 四連在向152高地發起衝擊時, 越軍首先進行了炮火攔阻射擊, 其中夾進了多發刺激性毒劑炮彈, 爆炸後產生了大量白色煙霧, 進攻人員頓感不適流淚, 同時,高地越軍利用風向和依託塹嚎, 工事投擲了10餘枚毒煙手榴彈對我戰鬥隊形進行襲擊, 再如: 2月24日上午11時, 三連在攻打653高地時, 進攻分隊占據第一道塹壕, 準備向第二道塹壕發起衝擊時, 越軍在塹壕內向攻擊戰鬥小組投擲了毒煙手榴彈, 爆炸後白煙持續了三分鐘, 戰士們無法睜開眼睛.造成呼吸困難,事實上遲滯了我軍攻擊速度. 削弱了我分隊的進攻作戰能力.
再者, 越軍對我已占領的高地和守備要點進行反擊時, 在炮火準備過程中仍然利用風向和一些有利的自然因素夾帶數發毒劑炮彈對我守備人員進行襲擊.
七九年對越作戰期間, 越軍在我雲南當面對我攻擊部隊實施了毒劑襲擊, 據戰後統計資料表明, 越軍在戰鬥中對我軍實施了十次毒劑襲擊, 並具有明顯的戰術企圖和鮮明的毒劑運用特點,
首先越軍使用毒劑以小, 少, 散為特點之一, 越軍在戰鬥中多次使用毒劑和毒煙手榴彈, 一次攻擊多為一發至數發, 規模小, 數量少, 使用零散, 究其原因, 可能是越軍游擊戰術手段決定的, 慣於用小群, 分散, 獨立的戰術所至, 堅守要點和小型游擊戰相結合, 小炮, 迫擊炮在使用上多採取分散配置, 多則一個排, 少則二門炮, 客觀上毒彈襲擊時不具備大規模的急襲.由于越軍在我雲南當面防禦兵力薄弱,炮兵火力明顯不足,缺乏大兵團作戰能力,雖然越軍二軍區在二線縱深防禦地區配置機動野戰師,但該集團主力存在分兵作戰的實情,難以集合對我攻擊要點實施突擊,並進行量化的毒劑攻擊戰術運用, 但越軍在柬埔寨戰場上, 由於具備大兵團作戰能力和基本條件, 越軍柬埔寨的廣大地區不但實施了大規模有效的步炮,步坦協同作戰,而且所實施的毒劑攻擊戰術運用極為成功, 例如:1979年11月5日, 越軍在柬埔寨出動飛機, 在柬磅清揚省和菩薩省投擲了介子氣, 光氣,結果導致三十五人死亡, 七十多人中毒.上述地區的動植物被毒劑嚴重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