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涪陵寺又恢復了當年的繁盛,如今的主持叫空聞,是空性、空藏那一批的弟子,曾經不起眼的小徒弟,如今也是長安城炙手可熱頗受追捧的大師父了。京師改名叫了長安,但這些舊人身上,到底還刻著京師的印子。
青衿都沒有問我要去哪裡,沉默的跟在我身後,只到了城郊時喊了我一聲,「老……」
後一個字被他極快的咽了下去,他改口道,「公子,是這兒了吧。」
冬天的長安,若是沒了人為的妝點,是沒有絲毫生機的。尤其是城郊這片地:焦土枯枝,干黃的平面上隆起一個半高的土堆。我從青衿手裡接過水壺,傾了一杯在上頭。
這是鳳相的墓。
青衿掃出一塊石頭,我下意識要整整衣裳再坐,忽然想到今天的自己穿著棉布的衣裳,沒有向來礙事的大袖與長裾。於是我笑了一聲,「習慣可真可怕。」
接著我看向那土堆,「今天帶的是翡山,最後一次和你喝的就是這個茶,往後我就不來啦。」
這九年,我每年的今天都會在這裡坐一坐,不過通常是不會帶著青衿的。
每一年我都會拿一杯茶在這裡說說話,第一年說的是江湖客里的新話本,「就叫《絕密:丞相背後的奇女子》,我不大喜歡這個名字,可趙汝說這樣的好賣……也確實賣的好,點這一段的人很多,如今他們都知道有個叫沈長安的女子,在關鍵時刻,這三個字救了長安城的命。」
那時我怔了很久。
聽過的人都當這只是個話本,一段傳奇愛情故事,然而事實是,鳳相確實因為這三個字,收了手。
所謂的騎牆派,因為我對她的承諾,全都站在了尹川王的對立面。
這亦是京師得保的根本原因。
第二年我說了鍾卿邵和西涼王宮的事兒,「那毒就是青佩下的,他小小年紀,手段竟然如此狠辣。不過也是後來我才知道,鍾老爺一直都在西涼王城裡,他通過馬凡聯繫到了青佩……你也知道,鍾老爺和青佩這樣的人精兒,幾句話就哄的馬凡暈頭轉向,拿出了那一包紅蓮業。」
哦對了,西涼國國主阿巴亥是個女的,聶奢耆借她來操縱西涼國政,這事我並沒有說與他。
聶奢耆對阿巴亥也是有幾分真心在的,否則青佩下了毒,他也不必死守著阿巴亥,大可以換一個人來輔佐。只是這真心無論如何都不敵榮華富貴,後來他自立為王,阿巴亥怎麼樣了,到底也不見再有人說。
這樣的感情,在這樣一抔黃土前,太淺薄了。
第三年我說了西涼的巫族。借著鄭子沅與牛牛和他們打了不少交道,愈發覺得或許是人種的緣故,巫族人一根筋,實在是……除非族長下令,否則別人說什麼都沒用。
好在與他們打交道的是牛牛。如今,我大夏的文化,也借著牛牛一點點滲入到了巫族當中。
其實一切都是一個緩慢積累的過程,只不過恰好是我添了一把火,促成了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第四年則是明誠之與和柔長公主大婚。
那是我第一次去明誠之府上,身著紅色喜服的明誠之在門外對我們拱手。他生的極好,一張臉玉雕出來的一樣,被這正紅一襯,愈發俊美如儔。
只是他的神情總是冷硬的,便是這樣大喜的日子,他也只是淡淡的樣子,「裡邊坐。」
明府豪奢,與曾經的相府不相上下。
黃蘿木的方桌,鑲了指頭粗的金邊,卻只招待中等客人。而我這樣身份的人,便被小廝迎到了白玉桌前。白玉溫潤,入眼我便想到了相府那張雕著棋盤的白玉桌,水頭成色似乎並不如眼前這張好。
小廝笑意盈盈,「老爺與內閣的老爺坐這裡。」
我小聲嘀咕,「其實我坐那邊也可以的。」鍾毓和賀在望坐在黃蘿木的桌子旁,我實在想過去與他們敘敘。
「老爺只管坐著,我們大人一向分得清。」小廝躬身,給我斟了一杯酒,「老爺稍候。」
那個刻板的明誠之又回來了。
席上有道開水白菜,還是川香閣的味道,我只吃了一口。
那鶴鳴是明府的琴,曾經的老琴師也是明德的僕從。那琴明誠之沒說過要還我,我也默契的沒再與他提起這一段來。
本就是明家的,自該物歸原主。
「這是一局棋,你早就與我說過。只是當初我一直以為是皇權與旁支的較量,明誠之是其中的變數。後來才知道,其實這是尹川王與臨遠侯的對峙。你看臨遠侯的後人卷了有多少人在這裡頭,單為拉下尹川王來?其實聖上什麼都知道,他甚至還利用著臨遠侯與明府的這些年輕人。」
「整件事中,明誠之從來都不是變數,聖上一直將他留作後手。你才是。」
我也是。
所有出身貧寒毫無根系的人,都是。
一早就看明白的,卻因為身在局中,幾番糊塗。
我實在不是個合格的政客。
只如今新帝年幼,我所能為他鋪設的,也僅僅只有這些了。
朝局規劃、官制改革、融節度使令牌鑄造虎符,收歸兵權、放寬各郡入試的條件,打破世家壟斷朝堂的局面。如今長安城裡孤身前來的外地人越來越多了,不像當年的我,單薄又零丁……就這麼一直說到了今年。
我看著那微隆的土丘,自壺中喝了一口茶。
青衿都沒有問我要去哪裡,沉默的跟在我身後,只到了城郊時喊了我一聲,「老……」
後一個字被他極快的咽了下去,他改口道,「公子,是這兒了吧。」
冬天的長安,若是沒了人為的妝點,是沒有絲毫生機的。尤其是城郊這片地:焦土枯枝,干黃的平面上隆起一個半高的土堆。我從青衿手裡接過水壺,傾了一杯在上頭。
這是鳳相的墓。
青衿掃出一塊石頭,我下意識要整整衣裳再坐,忽然想到今天的自己穿著棉布的衣裳,沒有向來礙事的大袖與長裾。於是我笑了一聲,「習慣可真可怕。」
接著我看向那土堆,「今天帶的是翡山,最後一次和你喝的就是這個茶,往後我就不來啦。」
這九年,我每年的今天都會在這裡坐一坐,不過通常是不會帶著青衿的。
每一年我都會拿一杯茶在這裡說說話,第一年說的是江湖客里的新話本,「就叫《絕密:丞相背後的奇女子》,我不大喜歡這個名字,可趙汝說這樣的好賣……也確實賣的好,點這一段的人很多,如今他們都知道有個叫沈長安的女子,在關鍵時刻,這三個字救了長安城的命。」
那時我怔了很久。
聽過的人都當這只是個話本,一段傳奇愛情故事,然而事實是,鳳相確實因為這三個字,收了手。
所謂的騎牆派,因為我對她的承諾,全都站在了尹川王的對立面。
這亦是京師得保的根本原因。
第二年我說了鍾卿邵和西涼王宮的事兒,「那毒就是青佩下的,他小小年紀,手段竟然如此狠辣。不過也是後來我才知道,鍾老爺一直都在西涼王城裡,他通過馬凡聯繫到了青佩……你也知道,鍾老爺和青佩這樣的人精兒,幾句話就哄的馬凡暈頭轉向,拿出了那一包紅蓮業。」
哦對了,西涼國國主阿巴亥是個女的,聶奢耆借她來操縱西涼國政,這事我並沒有說與他。
聶奢耆對阿巴亥也是有幾分真心在的,否則青佩下了毒,他也不必死守著阿巴亥,大可以換一個人來輔佐。只是這真心無論如何都不敵榮華富貴,後來他自立為王,阿巴亥怎麼樣了,到底也不見再有人說。
這樣的感情,在這樣一抔黃土前,太淺薄了。
第三年我說了西涼的巫族。借著鄭子沅與牛牛和他們打了不少交道,愈發覺得或許是人種的緣故,巫族人一根筋,實在是……除非族長下令,否則別人說什麼都沒用。
好在與他們打交道的是牛牛。如今,我大夏的文化,也借著牛牛一點點滲入到了巫族當中。
其實一切都是一個緩慢積累的過程,只不過恰好是我添了一把火,促成了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第四年則是明誠之與和柔長公主大婚。
那是我第一次去明誠之府上,身著紅色喜服的明誠之在門外對我們拱手。他生的極好,一張臉玉雕出來的一樣,被這正紅一襯,愈發俊美如儔。
只是他的神情總是冷硬的,便是這樣大喜的日子,他也只是淡淡的樣子,「裡邊坐。」
明府豪奢,與曾經的相府不相上下。
黃蘿木的方桌,鑲了指頭粗的金邊,卻只招待中等客人。而我這樣身份的人,便被小廝迎到了白玉桌前。白玉溫潤,入眼我便想到了相府那張雕著棋盤的白玉桌,水頭成色似乎並不如眼前這張好。
小廝笑意盈盈,「老爺與內閣的老爺坐這裡。」
我小聲嘀咕,「其實我坐那邊也可以的。」鍾毓和賀在望坐在黃蘿木的桌子旁,我實在想過去與他們敘敘。
「老爺只管坐著,我們大人一向分得清。」小廝躬身,給我斟了一杯酒,「老爺稍候。」
那個刻板的明誠之又回來了。
席上有道開水白菜,還是川香閣的味道,我只吃了一口。
那鶴鳴是明府的琴,曾經的老琴師也是明德的僕從。那琴明誠之沒說過要還我,我也默契的沒再與他提起這一段來。
本就是明家的,自該物歸原主。
「這是一局棋,你早就與我說過。只是當初我一直以為是皇權與旁支的較量,明誠之是其中的變數。後來才知道,其實這是尹川王與臨遠侯的對峙。你看臨遠侯的後人卷了有多少人在這裡頭,單為拉下尹川王來?其實聖上什麼都知道,他甚至還利用著臨遠侯與明府的這些年輕人。」
「整件事中,明誠之從來都不是變數,聖上一直將他留作後手。你才是。」
我也是。
所有出身貧寒毫無根系的人,都是。
一早就看明白的,卻因為身在局中,幾番糊塗。
我實在不是個合格的政客。
只如今新帝年幼,我所能為他鋪設的,也僅僅只有這些了。
朝局規劃、官制改革、融節度使令牌鑄造虎符,收歸兵權、放寬各郡入試的條件,打破世家壟斷朝堂的局面。如今長安城裡孤身前來的外地人越來越多了,不像當年的我,單薄又零丁……就這麼一直說到了今年。
我看著那微隆的土丘,自壺中喝了一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