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頁
范西塔特使議會通過增加稅收,並在1813 年舉債一億零五百萬鎊;這年的支
出是這個時期最多的一年,達到一億七千七百萬鎊;補助金從三百萬鎊躍進
到八百多萬鎊,在國外的支付提高到二千六百萬鎊以上;而國債也達到八億
三千四百萬鎊。唯一的困難在於兌換率仍然很低:1813 年,西班牙的皮亞斯
特升值百分之三十八;為了供應威靈頓,英格蘭銀行不得不從它的庫存中抽
出一百四十萬鎊的黃金。又一次地由羅思柴爾德家族出面救助:內森在荷蘭,
詹姆士在巴黎,還有他們在法蘭克福的弟兄們無不儘量地支出法國貨幣;得
力於他們提供了法國貨幣,威靈頓在進入法國時能付現款採購;在1814 年,
英國所承諾付給同盟各國的補助金也是由這個家族充當中間人付款;因此在
1817 年奧地利皇帝封法蘭克福的羅思柴爾德為貴族。從此以後,英國雖然武
裝部隊不多,卻能把它的意志強加於人,發言振振有詞。
在卡斯爾雷看來,此時是大好時機。雖然大陸各盟國也曾答應若無英國
參加不與法國議和,然而它們在布拉格和法蘭克福竟把英國撇在一邊而進行
談判,而且看來是不把英國的殖民地和海上的要求放在眼裡。梅特涅同繆拉
談判,不大考慮國王費迪南。英國外交官中的多數不太能幹,他們在遠離本
國時,不能隨著朝夕萬變的戰場形勢的變化而調整給他們的訓令。英國政府
認為卡斯爾雷必須親自到現場去。他親自起草了他12 月26 日的訓令:英國
主張對法和約必須由盟國共同一致簽訂,交換條件是英國在1814 年提供五百
萬鎊的補助金;英國認為對海洋自由沒有討論的餘地,至於英國在戰爭期間
所占領的殖民地的歸還問題,應視各盟國如何解決荷蘭問題而定;西班牙和
葡萄牙應該復辟,而那不勒斯的費迪南應該得到補償。關於大陸上其餘問題,
訓令上一字不提,以致卡斯爾雷可以有便宜行事的全權:這樣他就能在大陸
各盟國之間以調停者的姿態出現,從而貫徹英國外交部的,實際上也即是皮
特的傳統政策。卡斯爾雷所賴以博得榮譽的事業終於開始。一旦到達巴塞爾,
他立即設立一個阻攔法國的屏障:提出荷蘭應在歐洲的保證下占有比利時,
而普魯士則分得馬斯河與摩澤爾河之間的土地,這樣一來就使得普魯士在將
來不可能同法國達成任何妥協交易。然而,在這個時候卡斯爾雷還應允,如
果軍事進展形勢有此必要的話,法國的邊界可以推進到特里爾。
1 月24 日,卡斯爾雷在奧地利人的陪伴下來到朗格勒與俄國人會晤。他
立即在亞歷山大同梅特涅之間以居間調停自任。大家一致認為拿破崙的失敗
已成定局。沙皇拒絕再同拿破崙談判,並主張廢黜拿破崙而代之以貝爾納多
特;梅特涅則願在塞納河上的夏提榮舉行他曾答應科蘭古召開的會議,同意
同拿破崙談判,並且無論如何不同意要貝爾納多特,而寧願要一個攝政統治。
對於此時是否仍宜同拿破崙談判的問題,英國政府內部有不同意見;雖然卡
斯爾雷對此沒有明確表態,他是知道英國攝政王和公共輿論越來越更加敵視
這個“科西嘉人”的;他反對貝爾納多特,作為交換條件,他說服梅特涅放
棄攝政統治的方案,他深信這樣一來波旁王室的復辟成為勢所必然。這樣他
就迫使沙皇同意召開會議,這次會議推遲到2 月5 日才召開,為的是等待決
定性的戰鬥見個分曉。最後,卡斯爾雷要求同盟各國就和約條件取得一致看
法,1 月29 日,他使大家同意把法國拉回到1792 年的邊界之內。解決這點
以後,外交家們出發到夏提榮。在此時刻,法蘭西戰役適才開始。
這一次,拿破崙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資源再能倉促建成一支新軍隊。士兵
根本不感缺乏。從1813 年10 月9 日起,他要求從1808 年到1814 年適齡入
伍者之中徵集十二萬人,8 月24 日他已經從這些年的適齡入伍者徵集了三萬
人補充駐西班牙的軍隊。這次徵兵似乎沒有感到困難;但是他還要徵集1815
年適齡入伍者,即要征十六萬人,而這次大舉徵兵是在他從德意志返國時才
著手進行的,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11 月15 日,他再從1803 年到1814
年適齡入伍者中徵集十五萬人;如果東部邊界被突破則最後再增加十五萬
人,20 日,他把其中四萬人補充到1808 年到1814 年適齡入伍者的部隊裡;
12 月17 日,他把各要塞的國民自衛軍編入現役,1814 年1 月8 日,把巴黎
的國民自衛軍編入現役。接著他又決定建立志願兵聯隊,大量吸收巴黎失業
者參軍;他甚至談論到要發動全民總動員。到1 月底,十二萬五千人左右已
經集合在新兵訓練站里,但是未經任何訓練,加之其中多數人既無軍服,甚
至也無武器,因為倉庫和軍械庫已經一乾二淨。有如1793 年,又實行徵發武
出是這個時期最多的一年,達到一億七千七百萬鎊;補助金從三百萬鎊躍進
到八百多萬鎊,在國外的支付提高到二千六百萬鎊以上;而國債也達到八億
三千四百萬鎊。唯一的困難在於兌換率仍然很低:1813 年,西班牙的皮亞斯
特升值百分之三十八;為了供應威靈頓,英格蘭銀行不得不從它的庫存中抽
出一百四十萬鎊的黃金。又一次地由羅思柴爾德家族出面救助:內森在荷蘭,
詹姆士在巴黎,還有他們在法蘭克福的弟兄們無不儘量地支出法國貨幣;得
力於他們提供了法國貨幣,威靈頓在進入法國時能付現款採購;在1814 年,
英國所承諾付給同盟各國的補助金也是由這個家族充當中間人付款;因此在
1817 年奧地利皇帝封法蘭克福的羅思柴爾德為貴族。從此以後,英國雖然武
裝部隊不多,卻能把它的意志強加於人,發言振振有詞。
在卡斯爾雷看來,此時是大好時機。雖然大陸各盟國也曾答應若無英國
參加不與法國議和,然而它們在布拉格和法蘭克福竟把英國撇在一邊而進行
談判,而且看來是不把英國的殖民地和海上的要求放在眼裡。梅特涅同繆拉
談判,不大考慮國王費迪南。英國外交官中的多數不太能幹,他們在遠離本
國時,不能隨著朝夕萬變的戰場形勢的變化而調整給他們的訓令。英國政府
認為卡斯爾雷必須親自到現場去。他親自起草了他12 月26 日的訓令:英國
主張對法和約必須由盟國共同一致簽訂,交換條件是英國在1814 年提供五百
萬鎊的補助金;英國認為對海洋自由沒有討論的餘地,至於英國在戰爭期間
所占領的殖民地的歸還問題,應視各盟國如何解決荷蘭問題而定;西班牙和
葡萄牙應該復辟,而那不勒斯的費迪南應該得到補償。關於大陸上其餘問題,
訓令上一字不提,以致卡斯爾雷可以有便宜行事的全權:這樣他就能在大陸
各盟國之間以調停者的姿態出現,從而貫徹英國外交部的,實際上也即是皮
特的傳統政策。卡斯爾雷所賴以博得榮譽的事業終於開始。一旦到達巴塞爾,
他立即設立一個阻攔法國的屏障:提出荷蘭應在歐洲的保證下占有比利時,
而普魯士則分得馬斯河與摩澤爾河之間的土地,這樣一來就使得普魯士在將
來不可能同法國達成任何妥協交易。然而,在這個時候卡斯爾雷還應允,如
果軍事進展形勢有此必要的話,法國的邊界可以推進到特里爾。
1 月24 日,卡斯爾雷在奧地利人的陪伴下來到朗格勒與俄國人會晤。他
立即在亞歷山大同梅特涅之間以居間調停自任。大家一致認為拿破崙的失敗
已成定局。沙皇拒絕再同拿破崙談判,並主張廢黜拿破崙而代之以貝爾納多
特;梅特涅則願在塞納河上的夏提榮舉行他曾答應科蘭古召開的會議,同意
同拿破崙談判,並且無論如何不同意要貝爾納多特,而寧願要一個攝政統治。
對於此時是否仍宜同拿破崙談判的問題,英國政府內部有不同意見;雖然卡
斯爾雷對此沒有明確表態,他是知道英國攝政王和公共輿論越來越更加敵視
這個“科西嘉人”的;他反對貝爾納多特,作為交換條件,他說服梅特涅放
棄攝政統治的方案,他深信這樣一來波旁王室的復辟成為勢所必然。這樣他
就迫使沙皇同意召開會議,這次會議推遲到2 月5 日才召開,為的是等待決
定性的戰鬥見個分曉。最後,卡斯爾雷要求同盟各國就和約條件取得一致看
法,1 月29 日,他使大家同意把法國拉回到1792 年的邊界之內。解決這點
以後,外交家們出發到夏提榮。在此時刻,法蘭西戰役適才開始。
這一次,拿破崙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資源再能倉促建成一支新軍隊。士兵
根本不感缺乏。從1813 年10 月9 日起,他要求從1808 年到1814 年適齡入
伍者之中徵集十二萬人,8 月24 日他已經從這些年的適齡入伍者徵集了三萬
人補充駐西班牙的軍隊。這次徵兵似乎沒有感到困難;但是他還要徵集1815
年適齡入伍者,即要征十六萬人,而這次大舉徵兵是在他從德意志返國時才
著手進行的,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11 月15 日,他再從1803 年到1814
年適齡入伍者中徵集十五萬人;如果東部邊界被突破則最後再增加十五萬
人,20 日,他把其中四萬人補充到1808 年到1814 年適齡入伍者的部隊裡;
12 月17 日,他把各要塞的國民自衛軍編入現役,1814 年1 月8 日,把巴黎
的國民自衛軍編入現役。接著他又決定建立志願兵聯隊,大量吸收巴黎失業
者參軍;他甚至談論到要發動全民總動員。到1 月底,十二萬五千人左右已
經集合在新兵訓練站里,但是未經任何訓練,加之其中多數人既無軍服,甚
至也無武器,因為倉庫和軍械庫已經一乾二淨。有如1793 年,又實行徵發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