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頁
攻,以其右翼在薩拉曼卡省擊退法軍,同時以其左翼渡過杜羅河,援助加利
西亞省的西班牙人而迂迴包抄了法軍。約瑟夫撤出馬德里,集中兵力於卡里
昂河之後,繼之又撤退直到埃布羅河。威靈頓這次進軍指揮得當,以致不經
戰鬥便掃清了比斯開灣沿岸的法軍,並得力於巡邏沿海的英國艦隊的配合,
確保了更加靠近法國的一個作戰基地。6 月21 日,威靈頓指揮八萬人攻擊列
陣於維多利亞城前、薩多河後的五萬五千法軍,打得法軍全線潰敗。戰敗的
法軍撤退過比達索亞河,富瓦和克洛澤爾成功地到這裡來同他們會師。絮歇
孤軍奮戰,還能抵擋住西班牙人;在維多利亞戰役之後,他被迫撤退到埃布
羅河下游。薩拉戈薩陷入敵手,從西西里來的本廷克攻擊托爾托薩和塔拉戈
納。絮歇被迫穿過卡塔盧尼亞省撤退,一直退到菲蓋拉斯。
大帝國就此完結了,而法國又象1793 年一樣,面臨著外敵入侵。
四、法蘭西戰役與拿破崙退位
從瑞士到北海,法國邊界上只有不到六萬兵力的單薄防線,而到達來因
河上的同盟軍有十四萬人,他們可以幾乎不經戰鬥而長驅直入巴黎;相反地,
如果他們在冬季屯兵不進,拿破崙就將重建一支軍隊,從而徹底改變力量的
對比。這正是亞歷山大和布呂歇爾的意見;另外一些人則對1792 年的往事心
有餘悸,深恐激起法國人全民抵抗,因此認為除非兵力十分雄厚,否則不要
打進法國。他們主張陳兵邊境,火速調集增援部隊並等待貝爾納多特前來,
到了春季再行進軍。此時貝爾納多特並未如英國人所籲求的西進荷蘭,卻揮
師北上進占霍爾斯坦,1814 年1 月14 日,他在該地迫使丹麥將挪威割讓
給他。加之同盟軍經費嚴重不足,同盟各國君主無不感到缺乏金錢,因為直
到此時為止,英國人運送了充足的武器和軍服,但是現款則一文不給;只要
英國對德意志的貿易一天沒有恢復,英國人就擔心付出現款會削弱英鎊的地
位。在賴亨巴赫所同意發行的公債似已不可能;還在夏季的時候,德·伊韋
爾努瓦曾研究發行一種同盟各國通用的紙幣,但沒有實現,因為一方面他反
對施泰因建議的強制流通,另一方面,英國人拒絕全部擔保。英國人如果擔
保,這種新紙幣就等於銀行票據,它勢必流回英國,從而損害了英國人的貨
幣。到9 月20 日,英國終於同意交付給同盟各國一些債券,利息為百分之六;
德意志各銀行很勉強地才肯貼現這些債券。對於何時進軍法國,施瓦岑貝格
在11 月7 日至8 日舉行的同盟軍作戰會議上,提出通過一項折衷的期限:不
規定發動進攻的日期,但決定必須儘快開始進攻。這樣勢必要發動冬季戰役。
對拿破崙而言,這是致命的打擊。
然而,在發動攻勢之前,梅特涅要求再一次舉行和談。10 月17 日,拿
破侖在來比錫已經和剛被他俘虜的默費爾特將軍會談,並有意地釋放他回
去。拿破崙當時表示:如果能使英國歸還法國各殖民地並恢復海洋自由,他
願意放棄華沙大公國、德意志、荷蘭、西班牙,也許甚至可以放棄義大利;
顯而易見,他仍然希望分化瓦解同盟各國,而特別是要把奧地利再拉過來。
在埃爾富特,梅特涅親自同法國駐魏瑪公使聖埃尼昂晤談;11 月9 日,俄國
人和普魯士人很勉強地同意了派遣聖埃尼昂回國,轉達以自然疆界為基礎的
和平條件。此外,俄、普兩國人也表示願向英國要求做出一些讓步和保證,
因為他們也不是心甘情願容忍英國在海上稱霸的。
梅特涅的和平倡議究竟有多大程度是出自真誠的,對這個問題總是眾說
紛紜,即使梅特涅本人或許也難道其詳。他同他的盟國的關係相處不好,而
他知道這些國家不能沒有他的合作,因此他公然執行他個人的政策,其主要
目標即恢復哈布斯堡皇朝的威勢。在德意志,他結好南部各邦的王侯,從而
阻攔了革命派愛國者的得勢,10 月21 日,他把施泰因擔任主席的治理占領
地區委員會置於同盟軍總部創立的外交委員會之下。他施展伎倆使自己成為
義大利的主人;在秋季戰役的過程中,他不間歇地同卡羅利娜·波拿巴談判,
到12 月10 日他使盟國同意派遣奈珀克到繆拉那裡去。顯而易見的是他要把
歐仁趕出義大利,而實際上,梅特涅的意圖還要與那不勒斯協同剝奪羅馬教
皇。同樣地,他想滲進瑞士,在瑞士扶植反革命力量,並樹立奧地利的勢力,
這樣就可以讓他從北邊去接近義大利,同時可以威脅里昂,從而把義大利同
法國隔開。最後,梅特涅比往常更加想要遏制俄國對波蘭和土耳其的野心。
他同亞歷山大的決鬥開始了。沙皇已經同普魯士達成交易,把薩克森給普魯
士,薩克森國王已經成為同盟軍的俘虜,而沙皇則保有華沙大公國;沙皇捍
西亞省的西班牙人而迂迴包抄了法軍。約瑟夫撤出馬德里,集中兵力於卡里
昂河之後,繼之又撤退直到埃布羅河。威靈頓這次進軍指揮得當,以致不經
戰鬥便掃清了比斯開灣沿岸的法軍,並得力於巡邏沿海的英國艦隊的配合,
確保了更加靠近法國的一個作戰基地。6 月21 日,威靈頓指揮八萬人攻擊列
陣於維多利亞城前、薩多河後的五萬五千法軍,打得法軍全線潰敗。戰敗的
法軍撤退過比達索亞河,富瓦和克洛澤爾成功地到這裡來同他們會師。絮歇
孤軍奮戰,還能抵擋住西班牙人;在維多利亞戰役之後,他被迫撤退到埃布
羅河下游。薩拉戈薩陷入敵手,從西西里來的本廷克攻擊托爾托薩和塔拉戈
納。絮歇被迫穿過卡塔盧尼亞省撤退,一直退到菲蓋拉斯。
大帝國就此完結了,而法國又象1793 年一樣,面臨著外敵入侵。
四、法蘭西戰役與拿破崙退位
從瑞士到北海,法國邊界上只有不到六萬兵力的單薄防線,而到達來因
河上的同盟軍有十四萬人,他們可以幾乎不經戰鬥而長驅直入巴黎;相反地,
如果他們在冬季屯兵不進,拿破崙就將重建一支軍隊,從而徹底改變力量的
對比。這正是亞歷山大和布呂歇爾的意見;另外一些人則對1792 年的往事心
有餘悸,深恐激起法國人全民抵抗,因此認為除非兵力十分雄厚,否則不要
打進法國。他們主張陳兵邊境,火速調集增援部隊並等待貝爾納多特前來,
到了春季再行進軍。此時貝爾納多特並未如英國人所籲求的西進荷蘭,卻揮
師北上進占霍爾斯坦,1814 年1 月14 日,他在該地迫使丹麥將挪威割讓
給他。加之同盟軍經費嚴重不足,同盟各國君主無不感到缺乏金錢,因為直
到此時為止,英國人運送了充足的武器和軍服,但是現款則一文不給;只要
英國對德意志的貿易一天沒有恢復,英國人就擔心付出現款會削弱英鎊的地
位。在賴亨巴赫所同意發行的公債似已不可能;還在夏季的時候,德·伊韋
爾努瓦曾研究發行一種同盟各國通用的紙幣,但沒有實現,因為一方面他反
對施泰因建議的強制流通,另一方面,英國人拒絕全部擔保。英國人如果擔
保,這種新紙幣就等於銀行票據,它勢必流回英國,從而損害了英國人的貨
幣。到9 月20 日,英國終於同意交付給同盟各國一些債券,利息為百分之六;
德意志各銀行很勉強地才肯貼現這些債券。對於何時進軍法國,施瓦岑貝格
在11 月7 日至8 日舉行的同盟軍作戰會議上,提出通過一項折衷的期限:不
規定發動進攻的日期,但決定必須儘快開始進攻。這樣勢必要發動冬季戰役。
對拿破崙而言,這是致命的打擊。
然而,在發動攻勢之前,梅特涅要求再一次舉行和談。10 月17 日,拿
破侖在來比錫已經和剛被他俘虜的默費爾特將軍會談,並有意地釋放他回
去。拿破崙當時表示:如果能使英國歸還法國各殖民地並恢復海洋自由,他
願意放棄華沙大公國、德意志、荷蘭、西班牙,也許甚至可以放棄義大利;
顯而易見,他仍然希望分化瓦解同盟各國,而特別是要把奧地利再拉過來。
在埃爾富特,梅特涅親自同法國駐魏瑪公使聖埃尼昂晤談;11 月9 日,俄國
人和普魯士人很勉強地同意了派遣聖埃尼昂回國,轉達以自然疆界為基礎的
和平條件。此外,俄、普兩國人也表示願向英國要求做出一些讓步和保證,
因為他們也不是心甘情願容忍英國在海上稱霸的。
梅特涅的和平倡議究竟有多大程度是出自真誠的,對這個問題總是眾說
紛紜,即使梅特涅本人或許也難道其詳。他同他的盟國的關係相處不好,而
他知道這些國家不能沒有他的合作,因此他公然執行他個人的政策,其主要
目標即恢復哈布斯堡皇朝的威勢。在德意志,他結好南部各邦的王侯,從而
阻攔了革命派愛國者的得勢,10 月21 日,他把施泰因擔任主席的治理占領
地區委員會置於同盟軍總部創立的外交委員會之下。他施展伎倆使自己成為
義大利的主人;在秋季戰役的過程中,他不間歇地同卡羅利娜·波拿巴談判,
到12 月10 日他使盟國同意派遣奈珀克到繆拉那裡去。顯而易見的是他要把
歐仁趕出義大利,而實際上,梅特涅的意圖還要與那不勒斯協同剝奪羅馬教
皇。同樣地,他想滲進瑞士,在瑞士扶植反革命力量,並樹立奧地利的勢力,
這樣就可以讓他從北邊去接近義大利,同時可以威脅里昂,從而把義大利同
法國隔開。最後,梅特涅比往常更加想要遏制俄國對波蘭和土耳其的野心。
他同亞歷山大的決鬥開始了。沙皇已經同普魯士達成交易,把薩克森給普魯
士,薩克森國王已經成為同盟軍的俘虜,而沙皇則保有華沙大公國;沙皇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