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場大規模的表演在哭泣聲中結束了。”

  美國軍事歷史學家約翰托蘭這樣描繪了克拉克和范佛里特炮製的這次節目的演出效

  果:

  共投擲了 224000 磅炸彈、8 箱凝固汽油彈,支援的大炮、坦克、重迫擊炮和機槍、步

  槍還發射了 1500000 發炮彈和子彈。中國軍隊的損失不到 65 人,美軍 3 個排共傷亡 77 人,

  “鞭撻行動”本可以無人知曉,但一位剛剛到達的記者寫的一篇陸軍和空軍的高級將領攥著

  叄色計劃單觀看一場表演的報導活靈活現地描述了這幕‘劇情’。

  筆者需要給托蘭先生更正一下的是,這場戰鬥對於“聯合國軍”方面來說是一場“大規

  模的表演”──你看看他們拉的那個架勢嘛,但對於中國軍隊來說,卻是一場不值得一提的

  排級單位的小打小鬧,小到差一丁點兒就名不見經傳──如果不是“聯合國軍”自己把它預

  先包裝得那麼光艷奪目的話。甚至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二十叄集團軍軍史》中,對這

  場戰鬥也就是輕描淡寫的幾筆,前後不過幾百個漢字,提及的人名也就兩人:

  “戰鬥小組長劉開發右眼負傷,血流滿面,仍然頑強堅持戰鬥,……”

  “排長負傷後,叄班副陳志同志挺身而出,不顧燃燒彈燒著了衣服,燒焦了耳朵,以頑

  強的毅力代替排長指揮。……”

  這個排的傷亡僅 11 人,而不是托蘭先生所說的“65 人”。

  這說明,依託坑道工事的中國軍隊,仗越打越精了。

  對於范佛里特來說,這場失敗的攻勢是個加速器。

  加速把他推出了軍界。

  一場小戰鬥因為無冕王們的鼓譟,在美利堅合眾國議會掀起了大波瀾──議員們集體反

  串了一回事後的諸葛孔明先生:

  “這是正常的軍事行動,還是供貴賓觀賞的角鬥士表演?”

  “這種讓美國青年白白送命的‘實驗’,價值何在?”

  “總統是否準備以這種方式結束戰爭?”

  “這樣下去,美國的死亡名單必定會更長……”

  ……

  你說克拉克還敢再“實驗”嗎?

  你說,艾森豪還敢由著范佛里特性子胡來嗎?

  《韓戰中的美國陸軍》對這場戰鬥的評價是:

  這是一次代價高昂的教訓,再次證實了無論是從空中或是從地面上的火力都不足以將躲

  藏在挖得很好的戰壕里的敵人消滅。這場有限戰爭的優勢是在防守的一方。

  是啊是啊,可問題是,為什麼輪到你防守時,情況卻相反呢?

  事後孔明們的發難,勢必要由事前馬謖來擔戴。

  2 月 10 日──也就是“T形山”戰鬥和總統就職典禮的半個月後,美第八集團軍司令

  官、陸軍中將詹姆斯范佛里特奉命離職回國,遺職由美陸軍助理參謀長馬克斯韋爾泰勒中

  將接替。

  不過,艾森豪還是給老同學墊了個台階。

  退出現役之前,范佛里特晉升上將軍銜。

  范佛里特仍然極為委屈,回到家中仍然牢騷滿腹:

  “我已十分了解中國紅軍,我的判斷是:如果重新召我回去同其作戰的話,我會滿懷信

  心地踏上歸程的。”

  這他 XX 的不是詛了個牙疼咒嗎?

  “范佛里特的任期成為打一場有限戰爭的爭論和受挫的話題。”

  很多年後,美國軍事歷史學家約翰托蘭這樣寫道。

  他認為這是范佛里特將軍的一個貢獻,儘管“他很不光彩地離開了朝鮮”。

  這一點,筆者與托蘭先生看法一致。

  全文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