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聲就響成了一片。

  美國兵扔下一片屍體連滾帶爬地下了山。

  一個上午,美國兵前前後後折騰了 4 次這樣的衝擊。

  最後蹲在那高地上的還是樂志洲們,還是完完整整的一個排。

  他們只有一人犧牲,6 人負傷。

  一個加強連的美國兵,躺下的有 50 多個。

  這買賣,真划算!

  范佛里特悲哀地意識到,自己的機會轉瞬間就要失去了。

  然而身為二戰名將,即使是剩下一線希望,他也要奮力一搏。

  范佛里特打定主意,在他的權限範圍之內並求得小師弟克拉克的支持,調集目前能調集

  的最大兵力和火力,在總統就職典禮那天,發起一次決定性的攻勢作戰,把“T字山”從中

  國軍隊手中拿下來,給總統獻禮,也給自己掙回點臉面來。

  克拉克這次很痛快地支持了老學長。

  他明白,這位老行伍要干到頭了,就由著他再搏一把吧!

  不過,克拉克給這次攻勢的命名,卻顯得比“攤牌作戰”要保守得多──“第八集團軍

  空、炮、坦、步協同實驗”作戰,行動代號“鞭撻”。

  聽見沒有?實──驗!

  雖然命名很保守,排場卻很張揚。

  一反在“叄角形山”對無冕王們的百般防範,克拉克這回很賣力地為老學長扯了一回場

  子。除了組織第八集團軍的高級軍官們來觀戰外,還招呼來 12 名記者。來者都發了一份有

  6 頁厚、用 3 種顏色套色、印製精美的“實驗”說明書和一份附有“實險”主要項目和進程

  的“劇情說明”。

  記者們最本能的反應是得到了一張百老匯的節目單。

  有了克拉克撐腰,范佛里特這回是勢在必得。

  為了一舉取下這個“T字山”──中國人說是“丁字山”,真他 XX 的是個“釘子山”,

  從 20 日開始,連續 4 天,遠東空軍每天都出動 40 余架戰鬥轟炸機投擲炸彈及凝固汽油彈,

  同時,5 個炮兵營近百門 105 毫米以上火炮也進行不間斷的破壞射擊。

  到了臨近進攻前一天,火力突襲達到了最高潮。

  那一天,不算地面炮火,光是遠東空軍的戰鬥轟炸機群就在這塊高地上投下了 136000

  磅炸彈和 14 箱凝固汽油彈。

  這個火力支援的檔次,僅次於上甘嶺作戰的頭一天。

  在“聯合國軍”炮火準備期間,在與“T字山”相似的地形上,美步兵第七師第叄十二

  團一個加強營的攻擊部隊進行了多達 9 次的反覆演練,直到每個人都了如指掌地熟悉了自己

  的任務。為確保勝利,臨行前,這個加強營還得到兩個噴火器分隊的配屬。

  這種準備不可謂不充分。

  25 日,“實驗”正式開始。

  “實驗”完全是按“節目單”上的順序發展的:

  8 時~12 時,遠東空軍出動 F-84“雷電”式戰鬥轟炸機 196 架次,每批 8 架,每架攜 1000

  磅炸彈,可著勁兒地反覆蹂躪 205 高地。與此同時,近百門火炮齊發,轟擊近 4 小時,除

  205 高外,還向城山、芝山陣地進行牽制性炮擊。在炮火掩護下,美步兵第七師第叄十一團

  一個加強營和 33 輛坦克在山下攻擊出發陣地完成集結,

  炮火剛一延伸,坦克分隊立即前出,馬達轟鳴,炮火頻閃。

  這是為了分散守備部隊的注意力。

  按預定計劃,F-84 戰鬥轟炸機編隊又用炮火和凝固汽油彈把山頭深耕細犁了一遍。

  這時信號彈飛了起來,步兵開始攻擊。

  沖在最前頭是小約翰阿博加特斯少尉的E連第二排。

  這時高地上的守軍仍然是第二十叄軍一個排。

  還是第二0一團第一連,只是換了一個排上陣。

  頭幾天敵人炮擊的時候,他們都躲在坑道里休息,到了晚上才出來整修白天被炸壞了的

  表面工事。連續 4 天,修了炸,炸了修,始終耐心作好準備,一門心思候著敵人步兵自已送

  上門來。

  這回是真的送上門來了。

  和 12 日那場戰鬥幾乎一模一樣,守備高地的第二0一團第一連第一排量敵用兵,在敵

  人炮火延伸後,以小組為單位視敵人進攻規模從坑道中躍出,先劈頭蓋腦把手榴彈哪手雷爆

  破筒什麼的砸下去,把敵人壓下去,然後再機槍找著人點名。

  第一批手榴彈就把小約翰阿博加特斯少尉給炸成了重傷。

  美步兵第叄十二團E連的景況很悲慘,一排被守備分隊的支援炮火壓制在山岩下,叄排

  拖著一大批傷兵連滾帶爬好容易才逃了下來,二排好好歹歹總算衝上了山頭,卻被隱蔽在坑

  道里出來支援的中國人一陣衝鋒鎗爆破筒給清掃得只剩下幾個人,費了老大勁才跑了回來。

  結果范佛里特精心策劃拉了幾天的那些過門兒,全沒用。

  戰至下午 15 時 30 分,5 次集團衝擊均被打退。

  看著再打下去實在沒戲,團長勞埃德摩西上校只好下令撤退。

  折騰了大半天兒,“T字山”還在中國人手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