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子不干啦!”

  姜文峰斷然拒絕了美國人的命令。

  詹金斯中將瞠目結舌,高麗棒子拒絕美軍命令,少見。

  不過他也沒脾氣,只能上報范佛里特。

  范佛里特長嘆一聲,旋即默然。

  也沒脾氣。

  其實姜文峰既沒理也沒勁。

  不管人家美國人是什麼意圖,這客觀上的效果是在為你“大韓民國”攻城掠地謀取利益

  呀?怎麼成了你給美國兵當替身了?那地盤你都不想要,那幹嗎美國兵還要拼死拼活為你爭

  啊搶的還到處落得不是?

  范佛里特內心肯定是在作如是推理。

  和麥克阿瑟一樣,范佛里特現在也里外不是人。

  上甘嶺:爭的是什麼?

  11 月 24 日,第叄十一師新任師長吳忠到任。

  31 歲的吳忠原是張國華手下的第十八軍第五十二師師長,一位當時屬小字輩的戰將,

  曾指揮了解放中國大陸的最後一仗──昌都戰役,為完成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勝利基礎。而

  昌都戰役結束之日的 1950 年 10 月 24 日,正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發起的 10 月 25 日

  的前夜──歷史的銜接竟然是如此緊密不留縫隙。

  他是在南京軍事學院完成學業後趕上來打這國際仗的。

  緊趕慢趕也還是晚了一步──大仗已差不多打到尾聲了。

  1955 年授銜時,吳忠是最年輕的少將軍,時年 34 歲。

  25 日。李德生召開五聖山指揮所作戰會議,決定繼續爭奪和鞏固 537.7 高地北山陣地。

  同日,第十五軍張蘊鈺參謀長在五聖山指揮所作戰會議後,回到道德洞向秦基偉作了匯

  報。張蘊鈺認為范佛里特兵源枯竭,已無力再發動象樣的進攻了,如果我們繼續擺著戰役的

  架勢,從作戰效益上講是一種浪費,故建議結束戰役,將 537.7 高地北山的爭奪和最後鞏固

  作為戰術性行動來對待。

  秦基偉當即拍板;結束上甘嶺戰役。

  次日,第十五軍發布上甘嶺戰役戰績公報。

  在 43 天的戰鬥中,我打退敵排以上進攻 900 余次,與敵進行大規模爭奪戰 29 次,以

  11529 人的傷亡代價,斃、傷、俘敵 25498 人。其中全部殲滅敵建制 1 個營、18 個連、218

  個排,擊落擊傷敵機 270 余架,擊毀坦克 14 輛,擊毀擊傷大口徑火炮 61 門,消耗敵 100

  多個建制連的器材裝備,使敵所謂“一年來最大攻勢”,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至此,舉世注目的上甘嶺戰役以中國軍隊的勝利而告結束。

  名不見經傳的小村上甘嶺從此舉世聞名。

  11 月 28 日 20 時,第十五軍發出《關於兵力部署調整的指示》,解除李德生副軍長的五

  聖山戰鬥指揮任務,由第二十九師師長張顯揚、第叄十四師參謀長蔣科統一指揮 537.7 高地

  北山戰鬥,第叄十一師部隊也逐步撤出戰鬥,防務移交整補後的第十五軍。

  537.7 高地北山的爭奪持續到 12 月 15 日。

  據第十二軍《陣中日記》載:12 月 13 日,整補後投入北山爭奪戰的第九十一團第四連

  俘獲一名韓軍搜索排長,據其口供,韓軍第二師第叄十二團在 11 月 18 日至 25 日傷亡 2000

  餘人;韓軍第九師第二十八團自 11 月 25 日接防至 12 月 12 日換防,傷亡 1600 餘人。

  也就是說,不計入 12 月 12 日至於 12 月 15 日韓軍第九師第二十九團傷亡數字,僅第一

  0六團一個團,就殲滅韓軍 3600 餘人。

  第一0六團圓滿實現了“打到底,收攤子”的目標。

  在上甘嶺戰役及爭奪與鞏固 537.7 高地北山的作戰中,第十二軍部隊參戰 45 天,擊退

  敵人 1 個班到 1 個營兵力的衝擊 334 次,進行了 18 次規模不同的反擊,計斃、傷、俘敵 12170

  名。

  第十二軍傷亡團以下指戰員 4263 人。

  在整個戰役中“聯合國軍”先後投入的部隊有:

  美步兵第七師;

  美空降第一八七團(欠一個營);

  韓軍第二師(4 個團欠一個營);

  韓軍第九師;

  衣索比亞營和哥倫比亞營。

  共計 11 個團另兩個營,戰役中補充第一0五編練師新兵 9000 余名。

  另有 18 個炮兵營 105 毫米以上火炮 300 余門,坦克 150 余輛,出動飛機 3000 余

  架次。

  總兵力 60000 餘人。

  志願軍先後投入的部隊有:

  第十五軍之第四十五師,第二十九師兩個團;

  第十二軍第叄十一師,第叄十四師一個團。

  共計 9 個步兵團,戰役中陸續補充新兵 4000 餘人。

  另有榴彈炮兵第二師、第七師,火箭炮兵第二0九團、第六十軍炮兵團、高

  射炮兵第六0一團、第六一0團各一部,共山、野、榴炮 114 門,火箭炮 24 門,高

  射炮 47 門。

  還有工兵第二十二團第叄營、擔架營參戰。

  總兵力共 43000 餘人。

  也就是說,在這個面積僅 3.7 平方公里的狹小戰場上,雙方共投入 10 萬以上的兵力。

  這個兵力密度是個驚人的數字。

  戰役中,“聯合國軍”發射炮彈 190 多萬發,出動飛機 3000 余架次,投擲航空炸彈 5000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