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幾時來的,你,你的面色很不好。”

  我倒被他嚇了一大跳,我答說:“我剛剛才到,我一到旅館,立刻就動身到先生處來的,我這一回因為旭館住滿了,住在岡本。”

  他重新把眼睛閉下,把兩隻手合著,默念了一兩分鐘,又重新向著我說:

  “還好,不要緊,這不是你有什麼禍事,是因為你住的地方不好,那個地方不久就有天災,你快些搬到最高處去住罷,低地住不得。”

  我越被他鬧糊塗了,但是我曉得他一向是如此神里神氣地,然而又不好反對他,我想了一想,對他說:

  “東京最高的地方,要算是六番町的金生館了,搬到那裡好嗎?”

  他說很好,趕緊搬去,只有這一個地方可住。我此時才把總理的信取出送給他,我問:

  “先生看中國的大局如何?”

  他又把眼睛閉上,照例默念了幾分鐘,把眼睛睜開說:

  “中國不出十天,有國體的變動,這個變動,發生在北京,可是發生之後,不過三天,便仍舊失敗。”我再問他時,他說:“我的能力,現在只能見到如此,以後的事情,且待這一個局面現出之後再看罷。”我又坐了一回,談了些別後的閒話,便告辭出來。我對於他的話,明知是很有意思,而對於他的態度,總是不能釋然。

  回到岡本旅館,用電話向金生館定好了房間,囑咐旅館給我把行李移去,出來便去看田中中將。他住的是一間和洋折衷式相當的華屋。書齋裡面,很精緻地排列著許多書櫥,金光炫目的書籍,插滿一室,當中放著一張洋式書案,和秋山那一個中國古代式的亂七八糟的書房,是大不相同的。我走到他的書房裡之後,田中還沒有出來,我一人坐在書房裡等,看見他壁間掛著一付泥金箋的簇新的對聯,是張勳新送的,上面題著“田中中將雅正”下面題著“弟張勳拜書”,對文我是記不得了,大約不見得會是張勳的親筆。雖然在那樣的時候,看見這副對聯,不能不有種種聯想,然而文字應酬,是中國人的通常習慣,我也不很以為奇怪。等一會田中中將出來了,他看見我注意看張勳的對聯,似乎是很不安的樣子。寒暄既畢,他自歸自急急的儘管講他如何反對中國的復辟運動,如何特意為此去見張勳,叫張勳千萬不要復辟,越說越長,越長越奇,我絕沒有說他和張勳有關,沒有疑他叫張勳復辟,然而他如此大費唇舌地辯明,真是一件妙事。但是我見這兩位中將之後,我對於時局的觀測,已經得了下少的基礎,人也倦了,時候也晚了,我就回到金生館。

  我一到金生館的門口,就看見絕不是尋常日子,門前是車如流水馬如龍,一望而知這裡面有活動人物住著。住定了之後,細細問旅館的主人,原來“日本的中國復辟黨”都聚會在此地,肅王派、恭王派、宣統派的領袖都齊了。滿清倒了之後,清室的親貴們,只有藏著過安樂日子,哪有一個人有什麼復辟的勇氣。所設復辭黨,在中國人中除了張勳升允之外,恐怕就只有吳稚暉先生之所設老鼠精一派的古董騙子。所謂復辭運動,只有在日本才有,只有日本的幾個北京浪人、滿洲浪人,才是整天興風作浪。此時正是他們大舉興師的時候,聽說是大倉組拿出二百萬運動費給他們,所以擺得出車如流水馬如龍的架子。

  當晚我就寫了一封很詳細的報告,寄給總理,我的調查任務,算是達到了目的。在東京住了三四天,便動身回上海。等我剛離了東京,一兩天內,東京灣便發現很大的海嘯,颶風把海水捲起,築地一帶,變成澤國,街上都用小船搬置人物,秋山中將之所謂天災,大約就指此了。及我回到上海,張勳的復辟,已經發動,報上已經滿載著封王封侯的記事,可是剛剛三天,馬廠兵到,一場皇帝夢,依然如夢幻泡影,這就是秋山中將之所謂“北京有國體變更,不過三天,必然失敗”。但是何以他能夠如此靈驗,說得一點不錯呢?總理說:

  “秋山中將是日本第一個海軍的學者,他對於氣象的學問,本來有專門的研究,而海軍軍令部,是不斷地接受各國各處天文報告的,何處發生颶風,這風有多大的力量,幾時可到東京灣,他是應該計算得出的。他是政府中最高的當局,他明明白白,曉得種種的消息。他在主義上,對於張勳之所為,是反對的,我們去問他,他既不能不告訴我們,而他的職責上,萬不能隨便講話,所以只好假託神仙,從靜坐默念的當中,顯示他的意見。”

  對了,這一場公案,我們得到最正確的解釋了。只是現在想起來,“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小二不曾偷”兩句話,確實有此意義。只可惜秋山中將這樣一個天才,這次和我相見時,已經得了不治的癌症,不到六個月,便作了古人。陸軍的桂太郎死了,海軍的秋山真之死了,日本海陸軍中,現在恐怕再沒有一個有意識的人才罷。

  第21節 昨天的田中中將(1)

  我們要曉得,近十五、六年以來,跨國的政局變動,沒有一回不是受外力支配的。在這十五六年當中,除了我們總理中山先生,他的一切行動,是主動的、獨立的以外,握政權的人的行動,幾乎儘是站在被動的地位,而大多數是被帝國主義的勢力支配著。帝國主義者叫他東他不敢西,叫他西他不敢東。總理死後,許多人們,對於俄國也是一樣,共產黨更不用說了。“操之自我則存,操之於人則亡”,中國人失卻了建國的能力,這是一個最大的證據。所以總理說:“不平等條約不廢除,中國不能夠得到民族的平等,國家的獨立,則永無統一的日子。中國不統一,最大原因,是中國人自己失卻了自信力而甘心受制於外國。同時一個外來的原因,就是掌握著最大的兵力財力的外國人,以不平等條約為工具,以中國人無自信力為機會,而來中國搗亂。”這是的的確確的。我們在前面許多敘述當中,總應該看得出,日本何以能強,何以能統一,何以能吸收歐洲的文化,把他組織起來,變成日本統一的民族文化,這完全由於日本民族的自信力。“信仰”是生存的基礎,“信力”是活動的骨幹。這種地方,是中國人應當切實反省,努力自新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