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但繼曉的下一句話,讓楊明的想法,實現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只聽他慢悠悠道:“我會以天下眾佛的願力加持於身……”
話音一落,就連唐四也肅起敬,為什麼呢?
“據說只有那些與神有佛的靈體,才能請動佛祖的願力;能加持願力,那就更是萬中無一了。”唐四不解道:“這麼好的徒弟,你師父怎麼捨得讓你走呢?”
“俺覺著師傅年紀大了,便讓他將掌門的位子交給俺,他好享享清福,抱孫子什麼的。”繼曉醉眼迷濛道:“結果他就把俺趕下山了。”
惹得唐四捧腹大笑他‘活該’。
繼曉怒道:“俺是一片孝心,卻被你們這些人當成了驢肝肺!”
楊明搖搖頭,正色道:“我知道你是一片孝心。”
“知己啊……”繼曉便不看唐四,只是侃侃而談。這個時候,楊明發現他雙目清明,口齒清晰,哪還有半點醉態?
這真是個不好把握,更不好掌握的人啊。楊明不由暗暗道。
“你知道為什麼我要搭訕那位李道長家的公子哥兒嗎?”繼曉不無得意的繼續道:“俺是個很會抓機會的人啊,所以這才上京來了。”
“你來北京也是為了抓機會?”楊明給他倒茶道。
“那是。”繼曉也不裝傻了,抓起盤裡軟綿綿的艾窩窩,塞到嘴裡道:“這個真好吃,就是有點塞牙。”便道:“實話實說吧,我就是想讓我師父看看,……五台山掌門算什麼?我要做李孜省那樣的天師!,哦,不,我要做活佛,李孜省總領道教,我就要總領天下佛教,然後命令我師父,重新收我如門牆,並把掌門的位子傳給我。”
繼和尚真是執著啊,雖然這份執著有點繞……
這是個最壞的年代,這是個最好的年代。
前是對大明朝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建國不知道已經多少年來,從沒如此煎熬難過;後是對大明朝的和尚道士來說,建國多少年以來,從沒如此風光過……
成化皇帝是如此的迷戀長生,如此的寵愛道士,幾乎將所有能給的,都賞賜給了三清門徒們。
道士們所得的隆恩重典,甚至要比之前建國以來加起來的總和都多,更是樹立起了李孜省這等天師。
李孜省欽命總領道教,賜紫衣玉帶,封妻蔭子,父母皆受榮祿,,賜一品服,封少師少傅少保,其榮耀已經到達了人臣的頂點。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這位成功人士的吸引下,無數人夢寐成為道士,已經是道士的,夢寐成為第二位天師。於是無數人擠在各地道觀門前,請求收納門牆,從事道士這份十分有前途的職業;無數道士離開自己的道觀,從各省聚集到北京,請求李天師收納門牆,成為天師接班人……之一。
而我們的繼曉繼和尚卻是胸懷大志,他有撥打的胸襟,遠大的理想,他想成為和尚的領袖,甚至和李孜省平起平坐,便是懷揣著和李孜省一樣受到帝寵的夢想,他從山東老家到了京城,可到了北京才知道這池水太深,這裡能人太多,隨便一個道士都會好幾門法術,他這個祈願的鄉巴佬,登時相形見絀,根本入不了任何人的法眼,別說超越李孜省,就是拜他老人家為師了,連給他當徒孫都不能。
無奈之下,他便想出了曲線救國的路子,準備通過李孜省的子孫上位,經過一番費盡心機的打探,他終於探聽到李孜省唯一的孫子,長期眠花宿柳於勾欄胡同……
“於是乎,俺就了,也順利的見到了他。”繼曉鬱鬱寡歡道:“起先他聽說俺想跟他混,還是很高興的到他準備試試俺的本事……”
“啊……那肯定是你失手了吧?”唐四道。
“那怎麼可能?”繼曉吹胡眼道:“俺出道二十年,祈願上千次。還從沒一次失手呢。那次也不例外。”
“那是麼?”楊明笑道:“有個這麼有本事的跟班,他應該很願意才是。”
“問題就出在我實在是太有本事了!”
“這小子問我,你可知道我最希望自己在哪方面變得更好嗎?”
“大師怎麼說的?”
繼曉看看邊上,再沒有別人才壓低聲音道:“我把那小子地難言之隱給算出來了,他當時就跟我翻臉了。”
“什麼難言之隱?”楊明明知故問道。
“就是那個……”繼曉說著伸出食指,先挺直彎曲道,“此人不舉……”
楊明大汗,“他不舉他來勾欄之所幹嘛?”
“四個字,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繼曉侃侃而談道。
楊明道,“那麼這李道長的兒子自然對你是又敬又怕了,肯定你本事大,他敬你,但是卻又怕你將他的隱秘透露出去,所以怕你,才一直不向力李天師舉薦你……”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結局
推杯換盞,酒過三巡,楊明便告辭離去,京師是一趟渾水,難得有平靜的時候。今日也不會例外,翌日清晨,在臭水溝里,人們發現了一具屍體。
細細辨認面孔,人們發現,此人便是那個光頭和尚,繼曉。
話音一落,就連唐四也肅起敬,為什麼呢?
“據說只有那些與神有佛的靈體,才能請動佛祖的願力;能加持願力,那就更是萬中無一了。”唐四不解道:“這麼好的徒弟,你師父怎麼捨得讓你走呢?”
“俺覺著師傅年紀大了,便讓他將掌門的位子交給俺,他好享享清福,抱孫子什麼的。”繼曉醉眼迷濛道:“結果他就把俺趕下山了。”
惹得唐四捧腹大笑他‘活該’。
繼曉怒道:“俺是一片孝心,卻被你們這些人當成了驢肝肺!”
楊明搖搖頭,正色道:“我知道你是一片孝心。”
“知己啊……”繼曉便不看唐四,只是侃侃而談。這個時候,楊明發現他雙目清明,口齒清晰,哪還有半點醉態?
這真是個不好把握,更不好掌握的人啊。楊明不由暗暗道。
“你知道為什麼我要搭訕那位李道長家的公子哥兒嗎?”繼曉不無得意的繼續道:“俺是個很會抓機會的人啊,所以這才上京來了。”
“你來北京也是為了抓機會?”楊明給他倒茶道。
“那是。”繼曉也不裝傻了,抓起盤裡軟綿綿的艾窩窩,塞到嘴裡道:“這個真好吃,就是有點塞牙。”便道:“實話實說吧,我就是想讓我師父看看,……五台山掌門算什麼?我要做李孜省那樣的天師!,哦,不,我要做活佛,李孜省總領道教,我就要總領天下佛教,然後命令我師父,重新收我如門牆,並把掌門的位子傳給我。”
繼和尚真是執著啊,雖然這份執著有點繞……
這是個最壞的年代,這是個最好的年代。
前是對大明朝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建國不知道已經多少年來,從沒如此煎熬難過;後是對大明朝的和尚道士來說,建國多少年以來,從沒如此風光過……
成化皇帝是如此的迷戀長生,如此的寵愛道士,幾乎將所有能給的,都賞賜給了三清門徒們。
道士們所得的隆恩重典,甚至要比之前建國以來加起來的總和都多,更是樹立起了李孜省這等天師。
李孜省欽命總領道教,賜紫衣玉帶,封妻蔭子,父母皆受榮祿,,賜一品服,封少師少傅少保,其榮耀已經到達了人臣的頂點。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這位成功人士的吸引下,無數人夢寐成為道士,已經是道士的,夢寐成為第二位天師。於是無數人擠在各地道觀門前,請求收納門牆,從事道士這份十分有前途的職業;無數道士離開自己的道觀,從各省聚集到北京,請求李天師收納門牆,成為天師接班人……之一。
而我們的繼曉繼和尚卻是胸懷大志,他有撥打的胸襟,遠大的理想,他想成為和尚的領袖,甚至和李孜省平起平坐,便是懷揣著和李孜省一樣受到帝寵的夢想,他從山東老家到了京城,可到了北京才知道這池水太深,這裡能人太多,隨便一個道士都會好幾門法術,他這個祈願的鄉巴佬,登時相形見絀,根本入不了任何人的法眼,別說超越李孜省,就是拜他老人家為師了,連給他當徒孫都不能。
無奈之下,他便想出了曲線救國的路子,準備通過李孜省的子孫上位,經過一番費盡心機的打探,他終於探聽到李孜省唯一的孫子,長期眠花宿柳於勾欄胡同……
“於是乎,俺就了,也順利的見到了他。”繼曉鬱鬱寡歡道:“起先他聽說俺想跟他混,還是很高興的到他準備試試俺的本事……”
“啊……那肯定是你失手了吧?”唐四道。
“那怎麼可能?”繼曉吹胡眼道:“俺出道二十年,祈願上千次。還從沒一次失手呢。那次也不例外。”
“那是麼?”楊明笑道:“有個這麼有本事的跟班,他應該很願意才是。”
“問題就出在我實在是太有本事了!”
“這小子問我,你可知道我最希望自己在哪方面變得更好嗎?”
“大師怎麼說的?”
繼曉看看邊上,再沒有別人才壓低聲音道:“我把那小子地難言之隱給算出來了,他當時就跟我翻臉了。”
“什麼難言之隱?”楊明明知故問道。
“就是那個……”繼曉說著伸出食指,先挺直彎曲道,“此人不舉……”
楊明大汗,“他不舉他來勾欄之所幹嘛?”
“四個字,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繼曉侃侃而談道。
楊明道,“那麼這李道長的兒子自然對你是又敬又怕了,肯定你本事大,他敬你,但是卻又怕你將他的隱秘透露出去,所以怕你,才一直不向力李天師舉薦你……”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結局
推杯換盞,酒過三巡,楊明便告辭離去,京師是一趟渾水,難得有平靜的時候。今日也不會例外,翌日清晨,在臭水溝里,人們發現了一具屍體。
細細辨認面孔,人們發現,此人便是那個光頭和尚,繼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