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的中華民國

  自一九三七年中共取銷中華蘇維埃政府後,名義上並無自己的中央政府。國、共戰爭兩年後,一九四八年五月一日,提議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討論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主同盟等黨派通電擁護。③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報告,④謂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聯合政府的一切條件均已成熟,希望於四、五月占領南京後成為事實。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至十九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舉行,毛澤東宣稱"民主聯合政府一經成立,它的工作重點將是肅清反動派的殘餘,鎮壓反動派的搗亂,盡一切可能,用極大力量,從事人民事業的恢復和發展,同時恢復和發展人民的文化教育事業"。七月一日,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說是中共的武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必須倒向社會主義一邊。中國需要國際援助,但不屬於美、英方面,而屬於蘇俄。中國需要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在共產黨領導下,團結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共同專政,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由新民主主義進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九月,新政治協商會議改稱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二十一日至三十日在北平正式舉行會議。二十七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國都定為北平,易名北京。紀年採用公元。國旗為五星紅旗。⑤二十九日,通過共同綱領。三十日,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陳毅、賀龍、葉劍英、林彪、彭德懷、劉伯承等為委員。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兼人民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

  ①七月及八月,曾訪菲律賓、南韓,謀組東亞反共聯盟未成。

  ②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入拉薩。

  ③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於一九四八年一月一日在香港成立,領導人為李濟深。民主同盟於一九四七年十月被政府宣布為非法團體,十一月,自行解散,一九四八年一月,又自行恢復。此外列名通電的有中國民主建國會、致公黨、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人民救國會、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

  ④三月五日至十三日,在河北石家莊西北平山縣舉行。

  ⑤一顆大星代表中共,四顆小星代表工、農、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

  圖二四:中共繼續進軍(一九四九至一九五○)

  當中國大陸炮火連天,政府軍失利之時,台灣算是較為安定的省份。一九四七年四月起,國防部在台灣設陸軍訓練司令部及其他軍事機構,由美國顧問協助。一九四八年十二月,陳誠任台灣省府主席,將中央銀行黃金移存台灣。一九四九年前期,台灣有不少興革,如實行減租,②改革幣制。和談不成,國民黨人多主蔣復職。十二月七日,政府宣布遷設台灣。李宗仁赴美不歸,蔣再起的呼聲愈高,一九五○ 年三月一日,終復任總統,以陳誠為行政院長。嗣後台北成為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

  淮海戰役爆發,司徒雷登認為局勢已無可救藥。勝負決定後,美國撤回軍事顧問團。國民政府遷往廣州,司徒雷登未隨行。解放軍進入南京後,他準備前去北平,承認中共政權,國務院不許。同時有美國或聯合國暫管台灣之說,蔣表示反對,勸美國協助中國的反共力量,確保台灣,使成一新政治希望。一九四九年八月五日,美國務院發表"中美關係" 白皮書,內附國務卿艾奇遜(Dean Acheson)致杜魯門函,為美國政策辯護。謂中國反共政策失敗,由於中國政府無能,中共效忠蘇俄,致使中國民族慘遭一以外國帝國主義利益為前提的政黨所壓制。中國的悠久文化與民主、個人主義,終將發揮其力量,擺脫外國桎梏。美國對於以此為目標的發展,應予鼓勵。但在采進一步行動之前,將先待亞洲塵埃落定。此一表示,對於朝不保夕的國民政府固為一重大精神打擊,毛澤東亦一連發表五篇駁斥文章,指美國是中國人民最兇惡的敵人,要仇視它、鄙視它、蔑視它,丟掉幻想,準備鬥爭。

  ----------

  ②地主所得以37.5%為限,名為三七五減租。

  蘇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的次日,即予承認。美國雖繼續承認國民政府,惟不再積極援助。一九五○年一月五日,杜魯門、艾奇遜再度聲明,美國無意以軍事援助台灣的國民政府,台灣屬於中國,只可盡力於經濟援助。這時毛澤東已到莫斯科,二月十四日,周恩來與蘇俄外長維辛斯基(Vyshinsky)簽訂了三個外交文書,①一個是為期三十年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一個是蘇俄給中國三億美元貸款協定,一個是蘇俄允將長春鐵路移交中國,撤退旅順軍隊,大連行政歸中國管轄協定。

  毛在莫斯科時期,艾奇遜發表演說,謂蘇俄的目的在並有外蒙、華北,美國的基本信念為中國如由一外國控制,實違反中國人民利益。蔣介石失去人民擁護,已非中國領袖,美國將支持由自由民主力量領導的中國,並保衛日本、菲律賓,台灣,朝鮮不在其內,蔣復職不到八十天,與台灣相犄角的海南島、舟山群島均為解放軍攻占,②蔣經國說,今後一百天內將為台灣最嚴重的時期。孰料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北韓受蘇俄嗾使突然進攻南韓。美國認為南韓如失,不只日本難保,其他接近蘇俄的國家,亦將為所囊括。六月二十七日,美國對台灣政策一變,杜魯門一面命麥克阿瑟支持南韓作戰,一面命第七艦隊防止任何對台灣的攻擊,並要台灣國民政府停止對大陸的軍事行動。於是台灣的安全無憂,國民黨亦得以在台灣繼續保持它的政權。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