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柔克剛之例說——戴高樂給部隊發收音機

  20世紀60年代初,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戰爭泥潭中越陷越深,總統戴高樂決定同阿談判,以便儘快結束這場戰爭。然而駐阿的殖民軍軍官們卻密謀發動兵變,以阻止戴高樂的和平計劃。為瓦解兵變,戴高樂以慰問為名向駐阿部隊發了幾千架電晶體收音機。

  就在正式會談開始的那天夜裡,收音機里傳來了戴高樂總統的聲音:“士兵們,你們面臨著忠於誰的抉擇。我就是法蘭西,就是它命運的工具。跟我走,服從我的命令……”這聲音,這語氣,跟當年戴高樂流亡國外指揮反法西斯鬥爭時幾乎完全一樣。過去他們跟著戴高樂,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今天還能有別的選擇嗎?於是,大部分士兵都開小差了,整個兵營變得空蕩蕩的。就這樣,戴高樂不費一槍一彈,用收音機粉碎了一場兵變。

  以柔克剛之例說——麥克阿瑟寬容日本天皇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日本軍隊的背信棄義,尤其是野蠻地虐待被俘美軍官兵激起了麥克阿瑟對日本法西斯的深仇大恨。他曾懷著復仇的怒火發誓說:“我一定打回菲律賓,打敗日本!”

  經過3年多的奮戰,日本終於在1945年被打敗。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被任命為駐日盟軍總司令,負責日本戰後的重建工作。

  這一任命使整個世界注目,人們紛紛預測,日本要遭受大規模的報復了。出乎意料的是,麥克阿瑟卻主張寬恕政策。

  麥克阿瑟手下的一些軍官早想發泄一下對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多次建議把天皇裕仁這一頭號戰犯處死,麥克阿瑟拒絕了;有些參謀人員為了焙耀一下戰勝國的權威,建議把裕仁傳到盟軍最高司令部來,麥克阿瑟也沒接受。他認為,這樣做,會使日本人對盟軍產生更強的牴觸情緒,不利於盟軍的占領。他說:“天皇會不請自來的,我們等待吧。”

  果然不出所料,1945年9月27日,天皇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麥克阿瑟下榻的美國大使館。麥克阿瑟獲悉後,趕快來到了會見大廳的門口禮貌地迎候了天皇。在客廳就坐後,天皇見麥克阿瑟以上賓禮儀接待,十分感動,他以負罪的心情主動說道:“麥克阿瑟將軍,我對貴國和世界人民犯下了不可寬恕的罪行,我今天來見你,是要把我交由您所代表的各個大國來裁決,我對我的人民在戰爭中所做的一切政治、軍事決定和採取的一切行動承擔全部責任。”麥克阿瑟聽到這些話後,十分高興,他回答說;“戰爭責任是要追究的,但天皇可以例外。請相信,您將受到我們占領軍的妥善對待。”這幾句話使天皇提著的心放下來,使他感動得手足無措,連聲說:“謝謝,謝謝。”

  麥克阿瑟的寬容政策,遭到了盟軍一大批人的強烈反對,他們要求以血還血,懲前毖後,指責麥克阿瑟毫無道理,心懷叵測。麥克阿瑟解釋說:“從感情上,我是仇恨日本人的。但一旦取得勝利,作為占領軍的最高長官就不能感情用事。我現在關心的是怎樣使他們重新站起來,而不是永遠爬不起來。”

  麥克阿瑟的寬容政策起了很好的作用。在以武士道精神著稱的日本,美軍的占領與重建並未遇到多少障礙。1951年4月16日,當麥克阿瑟離職回國時,日本總理大臣吉田茂向全國發表廣播講話說:“麥克阿瑟將軍為我國利益所做的貢獻是歷史上的一個奇蹟。……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我國人民對他的離職所感到的依依惜別之情。”以後,吉田茂又評論說,麥克阿瑟對裕仁處理得當,是美國對日本占領之所以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柔克剛之例說——憑良心付錢吧

  倫敦有一家名叫“拐角處”的飯店,只有兩三張席位,卻頗有名氣,連英國BBC電視台都曾介紹過它。

  可以說“拐角處”在全世界簡直獨一無二。這家飯店的侍者,從不向光顧考出示帳單,吃飯後的顧客任由自己隨便付錢。

  “拐角處”的做法引起好多人的好奇,紛紛前來探個究竟,甚至有人從百慕達慕名而至,進入“拐角處”進行“良心自我測定”呢!

  以柔克剛之例說——赫魯雪夫巧答質問

  1956年,在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赫魯雪夫做了“秘密報告”,揭露、批評了史達林肅反擴大化等一系列錯誤,引起蘇聯人及全世界各國的強烈反響。大家議論紛紛。

  由於赫魯雪夫曾經是史達林非常相信和器重的人,很多蘇聯人都懷有疑問:既然你早就認識到了史達林的錯誤,那麼你為什麼早先從來沒有提出過不同意見?你當時幹什麼去了?你有沒有參與這些錯誤行動!

  有一次,在黨的代表大會上,赫魯雪夫再次批判史達林的錯誤,這時,有人從聽眾席上遞上來一張條子。赫魯雪夫打開一看,上面寫著:“那時候你在哪裡?”

  這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赫魯雪夫很難做出回答。但他又不能迴避這個問題,更無法隱瞞這個條子,這樣會使他失去威信,讓人覺得他沒有勇氣面對現實。他也知道,許多人有著同樣的問題。更何況,這會兒台下成千雙眼睛已盯著他手裡的那張紙,等著他念出來。

  赫魯雪夫沉思了片刻,拿起條子,通過擴音器大聲念了一遍條子的內容。然後望著台下,大聲喊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