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對恩深義重的患難夫妻終又久別重逢了,二人相見,都不禁感嘆唏噓,悲喜交集。

  “漢卿,讓你受苦了……”趙四小姐原本有很多話要說的,可是只說了這兩句,就哽咽難言了。

  張學良也很傷心,他同樣也是有很多話要對趙四小姐講的,可是此刻卻是縱有千言萬語,也不知從何說起,他只是悔恨地說:“唉,都是我不好,當初沒聽你的忠告,才落到這個地步,使你也受到牽連。霞,我不明白,我捫心自問,待人不薄,也沒幹過什麼虧心事,可我怎麼總是遭人忌恨,自己也常吃苦頭呢?”

  “不,漢卿,主要責任不在你,你不要這麼想。”對於這些不愉快的往事趙四小姐本不想再去談它,但聽張學良這麼說就再也無法沉默,因此說道:“那是別人氣量狹小,怎麼能怪你呢?如果說有時你也有失策之處,那我看還是你把政治鬥爭看得太簡單,而不曉得它的無情,有時還是水火不容、極其殘酷的,以你年輕氣盛的少帥,與一心懷叵測反覆無常的人共事,哪有不吃虧的呢!”

  “是啊,估計不足,估計不足,”張學良贊同地連聲說,“當年周恩來也曾經談到過政治是鋼鐵般的無情,放蔣是為了合作抗日,親送則大可不必。可那時我卻聽不進去,也正如你所說的,我吃虧就在於不懂得政治鬥爭的殘酷性,在於看錯了人,也過於自信,總覺得自己襟懷坦白,開誠布公,言必信,行必果,別人也會這樣對待我的。”

  “問題就在這裡。”趙四小姐直截了當地說:“信義是要講的,但還要看對象;人心換人心,好心有好報這類話,也是常聽人們談起的。但也有另一種經驗之談,這就是被有的人奉若神明的曹操的所謂‘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不是還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這樣的俗諺嗎?不能光看他講得好聽,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對那些偽善者來說,好心會被認為是軟弱可欺,是得不到好報的,你沒聽人講過那個農夫和凍僵了的蛇的故事嗎?……啊,看我,說起這些來就沒個完了,我們剛見面,不談這些了,我最不放心的是這幾年你是怎麼熬過來的?現在身體怎麼樣?”

  張學良嘆了口氣,滿懷憂憤地說:“身體還可以,不過畢竟年紀不饒人,不如以前了。”

  “那末精神呢?還總那麼想不開嗎?”趙四小姐什麼都想了解。

  “啊,你問這個,叫我怎麼說呢?”張學良苦笑著說,“精神上的苦悶總是難免的,自由的喪失一直在我心中留下難以抹去的傷痕。可是事物在運動,在不斷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事會慢慢變得淡漠起來。人不能總在痛苦中生活,當一種痛苦被一個人逐漸消化了之後,他的思想就會升華,胸懷就會曠達一些,意志也會變得更為堅強些,你說是不是這樣呢?”

  趙四小姐點點頭,感動地深有同感地說:“人生的旅程是艱難曲折的,所謂一帆風順、青雲直上、官運亨通之類,都是一些善於投機鑽營者的為人之道。為了堅持正義,就要作出犧牲。這樣的事,可以說是從古至今,概莫能外,有道是: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絝袴少偉男。這看來還真是經驗之談呢,漢卿,你說這話有沒有道理呢?”

  “嗯,有道理,有道理。”張學良極表贊同,他覺得趙四小姐所說的正是他想說而未說出來的話,她真不愧為自己的知音,所以感慨地說:“這不僅有道理,而且我看頗有見地,古人還講過一句話,叫‘好事多磨’,也含有這個意思,這不是隨隨便便講出來的,而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啊,從剛才談話看,你好象言猶未盡,一定還有些想法吧,請繼續談下去。”

  “是的,現在我有這樣的體會——”趙四小姐沉思了一會,又接著說:“人們常講,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又說,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二者相輔相成,看來不無道理。真的,許多事常常是變幻莫測,不依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不是自己就聽天由命,無所作為呢,那也不是。就說災禍和不幸吧,誰也難以完全擺脫,但對待它的態度,卻有不同:是一蹶不振,悲觀厭世,鬱郁以終呢;還是處之泰然,豁達大度,從痛苦的泥潭中拔出腳來,自己開拓陽光明麗的生活?顯然,我們要的是後者,而不是前者。你說得很對,人不能總在痛苦中生活,人是應該講情操、講氣節的。遇到不幸和災禍逆來順受,與世浮沉,聽之任之,是不好的,應竭盡全力去抗爭,但當一切努力都無效,損失已經無法挽回時,就應當曠達一些,超脫一些,我不是說看破紅塵,與世無爭,麻木不仁,而是說要自強,自重,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有廣闊的胸懷,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逆境與磨難是可以鍛鍊人的意志的。古人云:‘疾風知勁草,路遙識馬力;又云: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勵出’。講情操、重氣節的人,就該這樣啊!”

  “嗯,是這樣的,這些格言很深刻,有哲理。”張學良激動地說。機靈、敏銳、有著豐厚的文化素養和才女氣質的趙四小姐的到來,使他分外高興,話也格外稠了。他默默地凝視著雖經戰亂、然而容顏的端莊、俊俏、溫柔仍然不減當年的趙四小姐,象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又興致勃勃地說:“霞,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過去仿佛聽你說過,你在天津上學的時候,愛好讀書,特別喜歡看文學方面的書,崇拜古往今來的英雄豪傑,是這樣嗎?你大概還記得岳飛的《滿江紅》和文天祥的《過零仃洋》吧?那讀起來多麼激動人心呀!我常常這樣想,如果有一點壓力就卑躬屈膝,別說氣節,就連作人的最起碼的尊嚴也都喪失淨盡,這是最沒有出息的,即使活著,又有什麼意義?所以我看還是文天祥說得好: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