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葬劍也回過味兒來了,沒心思再裝死,一個咕嚕爬起來,同樣看著鎖妖塔的方向,“……只、只有這個方向了。”
陸南亭二話沒說,連馬都來不及牽,提氣凝出飛劍急急追了上去。
第7章 7
陸南亭是在劍門關追上張凱楓的,比他預想的要早一些,並不是他速度太快,而是張凱楓停在了十字路口。
一襲白衣,頭戴帽簾,駐馬停足站在路口,微微抬頭仰望遠方。既像是在看什麼,又向是在等什麼。
若是平時,這驕傲又彆扭的小師弟能等著他,陸南亭定是要高興許久的,然而偏偏是此時。
絕不會是什麼好事。
可他依舊毫不猶豫地掠了過去,在白馬身畔懸停飛劍,“小楓。”
張凱楓微微偏頭,即便隔著帽簾,陸南亭也能想像得到他斜眼下瞥時眼裡的冷光,“我說過不想見你,你又跟來做甚?”
平日裡張凱楓面對他時,語氣總是夾槍帶棒,帶著壓都壓不住的火氣,然而此時卻十分冷淡平靜,好似在看一個全然不相關之人。
陸南亭看似無法從他的語氣中探明他情緒如何,然而這反常卻足以說明一切。張凱楓此時的恨意怒意,比往時更甚數倍,已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他撤去飛劍落下地來,往前走了兩步,試著去拉韁繩,“可我想見你,小楓。”
“你想見我?”張凱楓冷笑,震動韁繩將他手揮開,“整十八年,我從沒見過你一面,你說你想見我?”
陸南亭臉色蒼白,抿了抿唇,艱難出聲:“小楓,你信我。真的不是我。我從未想過要傷你。”
他知道這句話有多蒼白無力。且不論當初門派中是如何瞞天過海,僅是張凱楓本人的所見所知,便足以證實此言不可信。他更知道這時說什麼都會惹起對方滔天怒火,卻依舊忍不住一再為自己辯白。
孰料張凱楓卻沒像先前任何一次一樣暴怒起來,反而愈發平靜,甚至點頭應和道:“我早知不是你,一開始便知道。”
“……小楓,你……”陸南亭原先只道他定不會信,本也不存什麼期許,這時乍聽此言,不啻天外仙音,竟是激動得一把握住了韁繩。
“若當真是你,這時早死成鎖妖塔里的鎮塔亡靈,哪還有你十八年的掌門風光。”張凱楓淪陷在鎖妖塔這許多年月,最初時的確被恨意支配幾乎迷失心智,然而他畢竟身負委屈,加之意志堅定,不多時便清醒過來,幽都智囊的聰慧無需言表,一下子便尋到了破綻,看穿實情,再不被表象所迷。“然而那又如何,我所有苦難由你而始,雖不是你所為,到底是我錯信。我仍是最恨你。”
陸南亭的面色從一開始的激動紅潤,到最後慢慢黯淡蒼白,不過幾句話的時間。
張凱楓輕輕鬆鬆自他手中抽出馬韁,輕踢馬腹往前行去,竟未再看他一眼。
他要走,陸南亭哪裡忍得,當即回過神來,又見他竟不走大路,徑直要往那密林深處煙瘴之地行去,立時追上幾步,“小楓,你要去何處?你若不想上山,旁邊是蜀州城,不若……”
“蜀州城一城的孤魂野鬼,有什麼可看的。難不成,”他停下馬來,微微側頭,言辭鋒銳如刀:“因著我與匪首同姓,陸大掌門便要拐我去蜀州城替天行道以平民怨不成?”
“小楓,我怎會如此待你!我只是……”
“若不是,便少攔我路。再跟上來,我真殺了你。”張凱楓沒耐心再與他耗著,拍馬提速遠遠遁入了山林間。
陸南亭與他打了這許多年的交道,對他哪句是隨口說來撐場面的,哪句又是真心實意的,再是清楚不過,只猶豫了片刻,便再也不見那白衣白馬的身影。再看那密林雲深霧繞煙氣瀰漫,哪還看不出裡頭兇險,當即顧不上會不會再將人惹惱,提氣御劍便追了上去。
張凱楓面上雖平靜,實則心中鬱氣難舒。自踏上山路後,眼前便一直晃著那鎖妖塔,心中沒一刻是安穩的,見到陸南亭時更是死命克制著才不曾下了殺手,這時總算將人甩脫,卻也不曾高興到哪裡去。
悶著頭只讓腳力狂奔趕路,也不曾花心思馭使,密林深處林木蔥鬱,曾有落下的枝葉花果腐爛成瘴氣,土地泥濘難行,左右繞行間,疏忽便迷了方向。
這山林從未有過人煙痕跡,樹木遮天蔽日,本就不甚晴朗的天色頓時被遮掩得幾乎連光都透不進來,一人一驥在林木間顯得愈發形單影隻。
坐騎繞了幾圈都沒繞出林子,張凱楓心緒平復些了,總算冷靜下來,馭使著白馬親自尋路。
這類深山老林,樹木花糙自行繁衍,因久無人居住,無人打理之下,便會滋生瘴氣,輕則誘人迷失路途旬日不出,重則毒瘴入體害人性命,是以尋常人等見了這般有些年月的林子,寧願選擇多繞幾步路,也不會冒大險徑直穿過。張凱楓一是氣得狠了,二來也是自恃武功,不懼這天然迷障,才敢隻身入林。
他幼時讀過兵書,之後又在幽都軍里領過兵將行軍打仗,與地勢地形及五行陣法有些研究。初時是不上心才致迷失路途,這時收拾心神,駕馭著□□白馬三兩下轉過,前方便豁然開朗,便是繞出了迷區。
他回過頭,身後儘是些破敗不堪的枯葉殘枝,哪還有什麼雲煙霧饒,想來是地上腐葉多了,前些天又下了雨,濕氣經久不散,形成了天然迷障。
前方樹木稀疏些,地上也沒太厚的污泥,故此雨水落下很快便蒸乾,沒了這濕氣腐氣,便無法再致人迷路了。
張凱楓並未在意,既出了迷障,他便也由著坐騎行走。孰料走不多時,前方忽地傳來窸窸窣窣的動靜,張凱楓想也不想便長劍出鞘,指著前方喝道:“什麼人!出來!”
過了許久,在張大魔君耐心即將告罄要親自動手抓人之際,前方百年老樹後,顫顫巍巍地轉出來一個小女孩兒。
那小娃目測只五六歲,也是一身白衣,只是衣衫有些陳舊,倒是漿洗得十分乾淨。一雙沾了泥的小手扶著一個足有她半人高的大竹筐,轉出來後她便把竹筐擋在自己身前,怯生生地躲在後頭,只一雙紅彤彤的眸子兀自流著淚,偷偷打量著騎在馬背上的人。
張凱楓也沒料到樹後面躲著的是個小女娃,他本以為會是陰魂不散的陸南亭,故此言語間十分冷血暴力。此時見了躲藏之人的真容,倒有些不知如何應對了。
那小女孩兒見他長劍鋒利,始終直指自己,一雙眸子頓時更紅了,小臉皺起,仿佛下一刻便要嚎啕大哭,卻又不敢出聲,兩顆米粒大的小牙緊緊咬著下唇,哭得渾身都一抖一抖的。
張凱楓一句話沒說便嚇得孩童哭都不敢哭出聲,倒是不愧於他那可止小兒夜啼的美名。對著這麼個孩童,他又不能如何下手,怏怏收劍回鞘,沒好氣問道:“躲在樹後作甚,我還能吃了你不成!”
小女孩被他一嚇,哭得都打噎了,又嚇得捂住了小嘴,點點頭又搖搖頭,渾不知在表達什麼。
陸南亭二話沒說,連馬都來不及牽,提氣凝出飛劍急急追了上去。
第7章 7
陸南亭是在劍門關追上張凱楓的,比他預想的要早一些,並不是他速度太快,而是張凱楓停在了十字路口。
一襲白衣,頭戴帽簾,駐馬停足站在路口,微微抬頭仰望遠方。既像是在看什麼,又向是在等什麼。
若是平時,這驕傲又彆扭的小師弟能等著他,陸南亭定是要高興許久的,然而偏偏是此時。
絕不會是什麼好事。
可他依舊毫不猶豫地掠了過去,在白馬身畔懸停飛劍,“小楓。”
張凱楓微微偏頭,即便隔著帽簾,陸南亭也能想像得到他斜眼下瞥時眼裡的冷光,“我說過不想見你,你又跟來做甚?”
平日裡張凱楓面對他時,語氣總是夾槍帶棒,帶著壓都壓不住的火氣,然而此時卻十分冷淡平靜,好似在看一個全然不相關之人。
陸南亭看似無法從他的語氣中探明他情緒如何,然而這反常卻足以說明一切。張凱楓此時的恨意怒意,比往時更甚數倍,已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他撤去飛劍落下地來,往前走了兩步,試著去拉韁繩,“可我想見你,小楓。”
“你想見我?”張凱楓冷笑,震動韁繩將他手揮開,“整十八年,我從沒見過你一面,你說你想見我?”
陸南亭臉色蒼白,抿了抿唇,艱難出聲:“小楓,你信我。真的不是我。我從未想過要傷你。”
他知道這句話有多蒼白無力。且不論當初門派中是如何瞞天過海,僅是張凱楓本人的所見所知,便足以證實此言不可信。他更知道這時說什麼都會惹起對方滔天怒火,卻依舊忍不住一再為自己辯白。
孰料張凱楓卻沒像先前任何一次一樣暴怒起來,反而愈發平靜,甚至點頭應和道:“我早知不是你,一開始便知道。”
“……小楓,你……”陸南亭原先只道他定不會信,本也不存什麼期許,這時乍聽此言,不啻天外仙音,竟是激動得一把握住了韁繩。
“若當真是你,這時早死成鎖妖塔里的鎮塔亡靈,哪還有你十八年的掌門風光。”張凱楓淪陷在鎖妖塔這許多年月,最初時的確被恨意支配幾乎迷失心智,然而他畢竟身負委屈,加之意志堅定,不多時便清醒過來,幽都智囊的聰慧無需言表,一下子便尋到了破綻,看穿實情,再不被表象所迷。“然而那又如何,我所有苦難由你而始,雖不是你所為,到底是我錯信。我仍是最恨你。”
陸南亭的面色從一開始的激動紅潤,到最後慢慢黯淡蒼白,不過幾句話的時間。
張凱楓輕輕鬆鬆自他手中抽出馬韁,輕踢馬腹往前行去,竟未再看他一眼。
他要走,陸南亭哪裡忍得,當即回過神來,又見他竟不走大路,徑直要往那密林深處煙瘴之地行去,立時追上幾步,“小楓,你要去何處?你若不想上山,旁邊是蜀州城,不若……”
“蜀州城一城的孤魂野鬼,有什麼可看的。難不成,”他停下馬來,微微側頭,言辭鋒銳如刀:“因著我與匪首同姓,陸大掌門便要拐我去蜀州城替天行道以平民怨不成?”
“小楓,我怎會如此待你!我只是……”
“若不是,便少攔我路。再跟上來,我真殺了你。”張凱楓沒耐心再與他耗著,拍馬提速遠遠遁入了山林間。
陸南亭與他打了這許多年的交道,對他哪句是隨口說來撐場面的,哪句又是真心實意的,再是清楚不過,只猶豫了片刻,便再也不見那白衣白馬的身影。再看那密林雲深霧繞煙氣瀰漫,哪還看不出裡頭兇險,當即顧不上會不會再將人惹惱,提氣御劍便追了上去。
張凱楓面上雖平靜,實則心中鬱氣難舒。自踏上山路後,眼前便一直晃著那鎖妖塔,心中沒一刻是安穩的,見到陸南亭時更是死命克制著才不曾下了殺手,這時總算將人甩脫,卻也不曾高興到哪裡去。
悶著頭只讓腳力狂奔趕路,也不曾花心思馭使,密林深處林木蔥鬱,曾有落下的枝葉花果腐爛成瘴氣,土地泥濘難行,左右繞行間,疏忽便迷了方向。
這山林從未有過人煙痕跡,樹木遮天蔽日,本就不甚晴朗的天色頓時被遮掩得幾乎連光都透不進來,一人一驥在林木間顯得愈發形單影隻。
坐騎繞了幾圈都沒繞出林子,張凱楓心緒平復些了,總算冷靜下來,馭使著白馬親自尋路。
這類深山老林,樹木花糙自行繁衍,因久無人居住,無人打理之下,便會滋生瘴氣,輕則誘人迷失路途旬日不出,重則毒瘴入體害人性命,是以尋常人等見了這般有些年月的林子,寧願選擇多繞幾步路,也不會冒大險徑直穿過。張凱楓一是氣得狠了,二來也是自恃武功,不懼這天然迷障,才敢隻身入林。
他幼時讀過兵書,之後又在幽都軍里領過兵將行軍打仗,與地勢地形及五行陣法有些研究。初時是不上心才致迷失路途,這時收拾心神,駕馭著□□白馬三兩下轉過,前方便豁然開朗,便是繞出了迷區。
他回過頭,身後儘是些破敗不堪的枯葉殘枝,哪還有什麼雲煙霧饒,想來是地上腐葉多了,前些天又下了雨,濕氣經久不散,形成了天然迷障。
前方樹木稀疏些,地上也沒太厚的污泥,故此雨水落下很快便蒸乾,沒了這濕氣腐氣,便無法再致人迷路了。
張凱楓並未在意,既出了迷障,他便也由著坐騎行走。孰料走不多時,前方忽地傳來窸窸窣窣的動靜,張凱楓想也不想便長劍出鞘,指著前方喝道:“什麼人!出來!”
過了許久,在張大魔君耐心即將告罄要親自動手抓人之際,前方百年老樹後,顫顫巍巍地轉出來一個小女孩兒。
那小娃目測只五六歲,也是一身白衣,只是衣衫有些陳舊,倒是漿洗得十分乾淨。一雙沾了泥的小手扶著一個足有她半人高的大竹筐,轉出來後她便把竹筐擋在自己身前,怯生生地躲在後頭,只一雙紅彤彤的眸子兀自流著淚,偷偷打量著騎在馬背上的人。
張凱楓也沒料到樹後面躲著的是個小女娃,他本以為會是陰魂不散的陸南亭,故此言語間十分冷血暴力。此時見了躲藏之人的真容,倒有些不知如何應對了。
那小女孩兒見他長劍鋒利,始終直指自己,一雙眸子頓時更紅了,小臉皺起,仿佛下一刻便要嚎啕大哭,卻又不敢出聲,兩顆米粒大的小牙緊緊咬著下唇,哭得渾身都一抖一抖的。
張凱楓一句話沒說便嚇得孩童哭都不敢哭出聲,倒是不愧於他那可止小兒夜啼的美名。對著這麼個孩童,他又不能如何下手,怏怏收劍回鞘,沒好氣問道:“躲在樹後作甚,我還能吃了你不成!”
小女孩被他一嚇,哭得都打噎了,又嚇得捂住了小嘴,點點頭又搖搖頭,渾不知在表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