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考慮到本書並非研究專著,故在行文中除必要時說明資料來源外,一般未一一註明引文出處及頁碼。為此,特在書後附錄了主要參考書目,供研究者和讀者了解。對在本書中引用過的專著和譯著的作者、譯者,謹致謝。
為了使本書較為完整,我選用了彼得·蘭德先生《走進中國》一書的部分譯文;在訪問美國期間,也得到了蘭德先生的大力幫助,他還慷慨地為本書提供了大量歷史照片,謹致謝。
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遠在美國的友人萬樹平兄,多次提供歷史書籍和圖片;訪問英國的黑馬兄,幫助查閱《泰晤士報》並予以複製,謹致謝。
九十高齡的黃苗子先生欣然為本書題寫書名,謹致謝。
這本書是自己對一個新領域的關注和描述的開始。我希望將這一工作繼續下去。我相信,更多細節的發掘,多種角度的敘述,才會使歷史的記錄更接近於真實,從而使那些過往的歷史場景在人們眼前變得愈發豐富與生動。
李輝
2002年10月23日於北京
為了使本書較為完整,我選用了彼得·蘭德先生《走進中國》一書的部分譯文;在訪問美國期間,也得到了蘭德先生的大力幫助,他還慷慨地為本書提供了大量歷史照片,謹致謝。
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遠在美國的友人萬樹平兄,多次提供歷史書籍和圖片;訪問英國的黑馬兄,幫助查閱《泰晤士報》並予以複製,謹致謝。
九十高齡的黃苗子先生欣然為本書題寫書名,謹致謝。
這本書是自己對一個新領域的關注和描述的開始。我希望將這一工作繼續下去。我相信,更多細節的發掘,多種角度的敘述,才會使歷史的記錄更接近於真實,從而使那些過往的歷史場景在人們眼前變得愈發豐富與生動。
李輝
2002年10月23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