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在這層意義上,村上鐵人三項賽可謂非常合適的賽事。參加的人數也不是太多,大體是三百到四百人,比賽的運營也不算鋪張揚厲,由地方小城市自己動手操辦。小城的人們熱情地給了聲援。沒有浮華繁瑣的多餘之處,那沉穩祥和的氣氛與我的喜好十分投合。此外,這和比賽沒有直接關係:此地還有水量豐富的溫泉,食物非常可口,土酒(尤其是“締張鶴”)也很美味。前去參加一次比賽,當地的熟人就逐漸增多,還有些人特地從東京趕來為我加油。 九點五十六分,表示比賽開始的鈴聲拉響,眾人一起用自由式游將出去。這是最為緊張的一瞬。
我一頭扎進水裡,雙腳蹬水,兩臂划水。將多餘的思緒從腦海中驅逐出去,把意識集中到吐氣而不是吸氣上。心臟怦怦亂跳,把握不好節拍,身體稍稍有些僵硬。照例又有人一腳踹中了我的肩膀,還有人從背後騎到了我身上,就像烏龜背上騎著別的烏龜一樣。托其福,我嗆了幾口水,不過沒多少。不必慌亂,我告誡自己。不能出現恐慌狀態,要有規律地吸氣呼氣,這至為重要。一來二往,我感覺身體的緊張一點一點緩解下來。嗯,好像無甚大礙,照這個勢頭游下去就行啦。一旦把握住了節奏,只需維持即可。
然而未幾——在鐵人三項中,這似乎難以避免——未曾想過的麻煩正在等待我。我一邊奮力划水一邊仰頭向前望去,打算確認方向。“哎呀!”前邊根本什麼都看不見。原來游泳眼鏡的一面兒變得模糊,仿佛是鑽進了濃霧,世界朦朦朧朧白濁一片。我停了下來,一面踩水,一面用手指使勁擦拭游泳鏡,還是看不清楚。怎麼回事?我用的是平常用慣了的游泳鏡,邊游邊觀察前方也練習了很久。到底是怎麼了?忽然,我想起了一樁事情。剛才往身上塗了凡士林,沒有洗手,又稀里糊塗地用這手指擦拭了游泳鏡。真是個不可救藥的糊塗蛋!我總是在比賽前蘸著唾沫擦拭游泳鏡,這樣內側就不會模糊,唯獨這次給忘了。
在一千五百米的泳程中,我始終為模糊不清的游泳鏡煩惱。每每偏離泳道,朝著錯誤的方向游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不時得停將下來取下游泳鏡,踩著水確認前進方向。請想像一下蒙著眼睛去劈西瓜的孩子,也許與那情景相近。
細想起來,當時要是把游泳鏡取掉,就萬事大吉,只管向前游就得了。然而當時正在奮力游水,突遇意外事件,不免驚惶失措,腦筋根本轉不過來。如此種種,在這次游泳比賽中弄得我手忙腳亂,成績比預想的要糟糕。就實力而言,應當能游得更快一些,因為我訓練得相當賣力。然而我沒有棄權,也沒有掉隊太多,堅持游完了全程,至少在筆直前游的那段時間,還是游得很好。
登上沙灘,直奔自行車放置處。這看似簡單,卻出乎意料地困難:將又緊又窄的游泳衣剝掉,穿上騎車鞋,扣上防護盔,戴上防風眼鏡,咕嘟咕嘟地大口喝完水,來到公路上。機械地做完這一連串的動作。回過神來,剛才還在海里撲通撲通地游泳來著,這會兒卻腳踩著踏板,以三十公里的時速向前飛馳。儘管經歷了好多次,還是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感覺。重力也不相同,速度也不一樣,手感也大相逕庭,好像娃娃魚一下子進化成了鴕鳥。無論如何,腦筋的轉換也做不到這般快。身體也停留在原地未動,跟不上節拍,轉瞬之間被七個人超過去。“這樣可有點危險呀。”心裡儘管明白,可是一直到折返點,我連一個人也沒超過。
自行車賽道設在叫作“笸川流”的著名海岸線上,海中處處奇岩聳立,是個風光明媚的好地方,我們卻毫無優哉游哉觀賞風景的餘裕。從村上市沿著海岸北上,到同山形縣的縣境附近,折返回頭,沿著同一賽道騎回來。途中雖然有幾處上下坡,卻不是令人頭腦一片空白的險峻坡道。我努力不去介意超越別人或是被別人超越,只管將踏板的轉動保持在一定次數,調輕變速齒輪,讓雙腳實實在在地輪流蹬車。定時伸手去取水壺,簡單地補充水分。就這麼騎著騎著,原來騎自行車時的感覺復甦了。這樣大概就沒問題了。於是在折返點掉頭後,我毅然將變速齒輪調大了,速度大增,後半程一下子超過了七個人。風不太強,我能猛踩踏板。如果是強風,我這種經驗膚淺的自行車手肯定意氣消沉。想讓強風成為朋友,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和相應的技巧。如若沒有風,就單純看腳力了。四十公里,我以好於預想的速度騎完了,然後換上了令人懷念的跑步鞋,進入最後的長跑比賽。
因為得意忘形,在自行車比賽的後半程用力過度,進入長跑比賽後相當艱苦。在自行車比賽的最後一段節省體力,以保存餘力進入長跑賽段,本是常規做法。可我腦筋轉不過來,是以全力以赴的狀態一直闖進長跑比賽的。果不其然,兩腿不聽使喚了。腦子在下令“快跑”,腿部肌肉卻抗命不從。雖然在奔跑,卻幾乎沒有奔跑的感覺。
儘管多少存在差異,這卻是鐵人三項比賽中每次都會發生的現象。自行車比賽中野蠻地使用了一個多小時的肌肉,依然處於“營業狀態”,所以長跑所需的肌肉無法順利地開始工作。這種肌肉的軌道切換需要花些時間。最初的三公里左右,兩條腿幾乎是閉鎖狀態,好容易才轉入“奔跑狀態”,跟平素相比,花費了更多的時間。我在三項比賽中最擅長跑步,在長跑比賽中輕而易舉就可超過三十來個人,可是這次不行了,只超過了十至十五個人。在自行車比賽中被好些人超越了,這會兒總算做到了持平。長跑成績不太起眼,令人遺憾,不過強項和弱項的差距減小,整體成績變得平衡了,這或許說明我漸漸接近了鐵人三項選手的體質。這大約是可喜可賀的事吧。
在市民的聲援中,我奮力跑過村上市古老而美麗的街道,竭盡全力衝過了終點線。令人興奮的時光。儘管有過苦痛,有過意外,可一旦衝過終點,一切便一筆勾銷。鬆了一口氣,跟那位從自行車比賽開始就一直爭持不下、好幾度你超我趕的、號碼為三二九號的人微笑著握了手——辛苦啦。在最後階段我加快了節拍,還差一點點就要超越這個人了,可是差了三米沒能趕上。開跑後,鞋帶鬆開了,兩度停下來繫鞋帶,損失了時間。要是沒發生這種情況,就肯定超過他了。當然,一切責任都在於比賽前沒有仔細檢查鞋帶的我。
不管怎樣,比賽結束了。可喜可賀,我衝過了設在村上市政廳前的終點線。既沒有溺水,又沒有爆胎,也沒被可惡的海蜇螫著,更沒受到凶暴的熊的襲擊,金環胡蜂也沒見著,雷劈也沒來光顧。守候在終點的太太也沒有發現我令人不快的事,而是溫順地為我祝福。啊啊,太好啦!
最讓我高興的,是自己從心底享受了這次比賽。成績並非足以向人誇耀,細微的失誤也為數不少。但是我竭盡了全力,身上依然留著這種感覺。而且我覺得,在許多方面得到了改善,這難能可貴。所謂鐵人三項就是三種競技合一,每項比賽之間的轉換固然困難,卻是以經驗為主的競技,可以憑著經驗來彌補體力的差距。換言之,從經驗中學習,是鐵人三項這一競技的快樂所在、興趣所在。
我一頭扎進水裡,雙腳蹬水,兩臂划水。將多餘的思緒從腦海中驅逐出去,把意識集中到吐氣而不是吸氣上。心臟怦怦亂跳,把握不好節拍,身體稍稍有些僵硬。照例又有人一腳踹中了我的肩膀,還有人從背後騎到了我身上,就像烏龜背上騎著別的烏龜一樣。托其福,我嗆了幾口水,不過沒多少。不必慌亂,我告誡自己。不能出現恐慌狀態,要有規律地吸氣呼氣,這至為重要。一來二往,我感覺身體的緊張一點一點緩解下來。嗯,好像無甚大礙,照這個勢頭游下去就行啦。一旦把握住了節奏,只需維持即可。
然而未幾——在鐵人三項中,這似乎難以避免——未曾想過的麻煩正在等待我。我一邊奮力划水一邊仰頭向前望去,打算確認方向。“哎呀!”前邊根本什麼都看不見。原來游泳眼鏡的一面兒變得模糊,仿佛是鑽進了濃霧,世界朦朦朧朧白濁一片。我停了下來,一面踩水,一面用手指使勁擦拭游泳鏡,還是看不清楚。怎麼回事?我用的是平常用慣了的游泳鏡,邊游邊觀察前方也練習了很久。到底是怎麼了?忽然,我想起了一樁事情。剛才往身上塗了凡士林,沒有洗手,又稀里糊塗地用這手指擦拭了游泳鏡。真是個不可救藥的糊塗蛋!我總是在比賽前蘸著唾沫擦拭游泳鏡,這樣內側就不會模糊,唯獨這次給忘了。
在一千五百米的泳程中,我始終為模糊不清的游泳鏡煩惱。每每偏離泳道,朝著錯誤的方向游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不時得停將下來取下游泳鏡,踩著水確認前進方向。請想像一下蒙著眼睛去劈西瓜的孩子,也許與那情景相近。
細想起來,當時要是把游泳鏡取掉,就萬事大吉,只管向前游就得了。然而當時正在奮力游水,突遇意外事件,不免驚惶失措,腦筋根本轉不過來。如此種種,在這次游泳比賽中弄得我手忙腳亂,成績比預想的要糟糕。就實力而言,應當能游得更快一些,因為我訓練得相當賣力。然而我沒有棄權,也沒有掉隊太多,堅持游完了全程,至少在筆直前游的那段時間,還是游得很好。
登上沙灘,直奔自行車放置處。這看似簡單,卻出乎意料地困難:將又緊又窄的游泳衣剝掉,穿上騎車鞋,扣上防護盔,戴上防風眼鏡,咕嘟咕嘟地大口喝完水,來到公路上。機械地做完這一連串的動作。回過神來,剛才還在海里撲通撲通地游泳來著,這會兒卻腳踩著踏板,以三十公里的時速向前飛馳。儘管經歷了好多次,還是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感覺。重力也不相同,速度也不一樣,手感也大相逕庭,好像娃娃魚一下子進化成了鴕鳥。無論如何,腦筋的轉換也做不到這般快。身體也停留在原地未動,跟不上節拍,轉瞬之間被七個人超過去。“這樣可有點危險呀。”心裡儘管明白,可是一直到折返點,我連一個人也沒超過。
自行車賽道設在叫作“笸川流”的著名海岸線上,海中處處奇岩聳立,是個風光明媚的好地方,我們卻毫無優哉游哉觀賞風景的餘裕。從村上市沿著海岸北上,到同山形縣的縣境附近,折返回頭,沿著同一賽道騎回來。途中雖然有幾處上下坡,卻不是令人頭腦一片空白的險峻坡道。我努力不去介意超越別人或是被別人超越,只管將踏板的轉動保持在一定次數,調輕變速齒輪,讓雙腳實實在在地輪流蹬車。定時伸手去取水壺,簡單地補充水分。就這麼騎著騎著,原來騎自行車時的感覺復甦了。這樣大概就沒問題了。於是在折返點掉頭後,我毅然將變速齒輪調大了,速度大增,後半程一下子超過了七個人。風不太強,我能猛踩踏板。如果是強風,我這種經驗膚淺的自行車手肯定意氣消沉。想讓強風成為朋友,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和相應的技巧。如若沒有風,就單純看腳力了。四十公里,我以好於預想的速度騎完了,然後換上了令人懷念的跑步鞋,進入最後的長跑比賽。
因為得意忘形,在自行車比賽的後半程用力過度,進入長跑比賽後相當艱苦。在自行車比賽的最後一段節省體力,以保存餘力進入長跑賽段,本是常規做法。可我腦筋轉不過來,是以全力以赴的狀態一直闖進長跑比賽的。果不其然,兩腿不聽使喚了。腦子在下令“快跑”,腿部肌肉卻抗命不從。雖然在奔跑,卻幾乎沒有奔跑的感覺。
儘管多少存在差異,這卻是鐵人三項比賽中每次都會發生的現象。自行車比賽中野蠻地使用了一個多小時的肌肉,依然處於“營業狀態”,所以長跑所需的肌肉無法順利地開始工作。這種肌肉的軌道切換需要花些時間。最初的三公里左右,兩條腿幾乎是閉鎖狀態,好容易才轉入“奔跑狀態”,跟平素相比,花費了更多的時間。我在三項比賽中最擅長跑步,在長跑比賽中輕而易舉就可超過三十來個人,可是這次不行了,只超過了十至十五個人。在自行車比賽中被好些人超越了,這會兒總算做到了持平。長跑成績不太起眼,令人遺憾,不過強項和弱項的差距減小,整體成績變得平衡了,這或許說明我漸漸接近了鐵人三項選手的體質。這大約是可喜可賀的事吧。
在市民的聲援中,我奮力跑過村上市古老而美麗的街道,竭盡全力衝過了終點線。令人興奮的時光。儘管有過苦痛,有過意外,可一旦衝過終點,一切便一筆勾銷。鬆了一口氣,跟那位從自行車比賽開始就一直爭持不下、好幾度你超我趕的、號碼為三二九號的人微笑著握了手——辛苦啦。在最後階段我加快了節拍,還差一點點就要超越這個人了,可是差了三米沒能趕上。開跑後,鞋帶鬆開了,兩度停下來繫鞋帶,損失了時間。要是沒發生這種情況,就肯定超過他了。當然,一切責任都在於比賽前沒有仔細檢查鞋帶的我。
不管怎樣,比賽結束了。可喜可賀,我衝過了設在村上市政廳前的終點線。既沒有溺水,又沒有爆胎,也沒被可惡的海蜇螫著,更沒受到凶暴的熊的襲擊,金環胡蜂也沒見著,雷劈也沒來光顧。守候在終點的太太也沒有發現我令人不快的事,而是溫順地為我祝福。啊啊,太好啦!
最讓我高興的,是自己從心底享受了這次比賽。成績並非足以向人誇耀,細微的失誤也為數不少。但是我竭盡了全力,身上依然留著這種感覺。而且我覺得,在許多方面得到了改善,這難能可貴。所謂鐵人三項就是三種競技合一,每項比賽之間的轉換固然困難,卻是以經驗為主的競技,可以憑著經驗來彌補體力的差距。換言之,從經驗中學習,是鐵人三項這一競技的快樂所在、興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