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此種情勢下,期冀通過一夜之間的革命來徹底改變中國的社會,無異於天方夜譚。孫中山革命的結果,雖然顛覆了幾千年的專制帝制,出台了一些革故鼎新、移風易俗的舉措,但從中央到地方的整個社會,卻仍舊籠罩掌控專制主義的大網之下。革命黨人依然在犯同樣的錯誤,他們背離了中國的現實生活,不管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均沒有對廣大群眾進行過刻意的宣傳、發動和組織。在人口眾多的泱泱中國,忽視民眾的力量去發動革命,無異於涸轍之鮒,如何能夠得到廣泛支持?由此,我們不難窺見時代條件、文化傳統與民眾素質對思想家所起到的難以逾越的制約作用。這些困境,凝聚著近代中國錯綜複雜的時代矛盾和文化衝突,也折射出了近代中國政治現代化的艱難歷程。

  而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華盛頓在關鍵時刻表現出的高風亮節,使得自由民主的思想成為美國不可抗拒的潮流。那個時代正是全世界盛行君主制的時代,世界是國王、酋長和暴君們的天下。全世界從沒有過在一個大國建立共和政府的創舉。連孟德斯鳩也認為共和政體只適合小國,大國則宜於由專制君主治理,而在歐洲則普遍認為,由人民自己治理國家,最終只會導致無政府主義和天下大亂。在法國有國王,在俄國有沙皇,在英國有君主,在土耳其有蘇丹。因此,隨著獨立戰爭的勝利,有人擔心華盛頓很快就會成為美國的愷撒。約克鎮大捷後,一些有影響的人物也公開倡導起君主制來了。鑑於華盛頓無人可與之匹敵的威望和聲譽,1782年5月,以大陸軍上校尼古拉為首的一批軍官秘密集合,積極籌劃擁戴華盛頓為國王。在那一刻,美國是否成為共和國,華盛頓稍一猶豫,歷史有可能就是兩樣。而華盛頓的抉擇是立即痛斥上書的尼古拉上校:

  如果我還有一點自知之明的話,可以說你不可能找到一位比我更討厭你的計劃的人了。……因此,我懇求你,從你頭腦里清除這些思想,並且決不要讓你自己或者任何別的人傳播類似性質的思想,如果你重視你的國家,關心你自己或子孫後代,或者尊重我的話。

  他斷然拒絕了擁立自己成為國王的計劃。

  華盛頓放棄王權的舉動一時驚世駭俗。當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得知華盛頓拒絕稱帝時,他說:“他將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人們這樣評價他:“他是克倫威爾,但沒有野心;他是蘇拉,但沒有惡行。”

  世界因為多了一位總統,而使王冠從此黯然失色。華盛頓成為美國人心中獨一無二的英雄偶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