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蔣總司令回答說:‘這只是你的看法。我就是政府。我的行動是革命者的行動。’

  ‘同胞們,你們相信這話吧?’

  全場數千人齊聲怒喊作答。”①

  但是張學良在這個時候飛去洛陽有一個積極結果。總司令同意,他下次來西安時,他要向東北軍的師以上將領詳細說明他的計劃和戰略。少帥就回去急切地等候他的上級的第二次駕到。但是在蔣介石來到以前,發生了兩件事,進一步激怒了西北。

  第一件事是簽訂德日反共協定和義大利的非正式參加。義大利本來已經默認日本霸占東北,作為交換條件,日本承認義大利控制阿比西尼亞。義大利與滿洲國建交激怒了少帥,他一度與齊亞諾伯爵頗為友善。他接到這個消息以後就怒斥齊亞諾和墨索里尼,誓必要摧毀義大利在中國的影響。他在向軍校學生發表講話時說,“這肯定是法西斯運動在中國的末日!”現在東北軍的不滿又增加了一項。德意軍事顧問當時正在訓練蔣介石的軍隊和他的空軍去轟炸中共。他們是不是也在把他們所能弄到的關於中國的軍事情報提供給日本呢?難道德日條約事先沒有通知蔣介石並徵得他的同意嗎?有謠言說他是同意的。

  接著,也是在十一月里,傳來了胡宗南著名第一軍失利的消息,該軍二十一日在紅軍手中吃了大敗仗。胡宗南將軍是南京方面最能幹的戰術家,好幾個星期以來就一直幾乎毫無阻礙地向甘肅北部挺進。紅軍慢慢後撤,除了小規模遭遇戰外,避免交鋒。但是他們通過不同方式向南京軍隊宣傳“統一戰線”,設法說明他們停止進攻,發表宣言聲稱紅軍不打抗日的軍隊,要求敵軍參加他們共同抗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種宣傳後來證明極為有效。

  但是胡將軍認為紅軍已經完蛋了——軟弱、害怕、沒有鬥志。他輕率地繼續推進。紅軍繼續後撤,幾乎撤到了河連灣。這時他們決定不再後撤;需要給敵軍一個教訓。需要給他們看到統一戰線也是有牙齒的。他們突然掉轉方向,巧妙地把胡宗南將軍的軍隊誘入一個黃土山谷,到黃昏時,空襲停止,他們就加以包圍,入夜後發動正面奇襲,左右兩翼並有刺刀衝鋒。氣溫低達零度,紅軍沒有帶手套的手指都凍僵了,拔不掉手榴彈的雷管。他們許多人就把木柄手榴彈當作棍棒揮舞攻入敵軍陣線。一軍團帶頭進行猛攻,結果全殲敵軍二個步兵旅、一個騎兵團,繳獲大批步槍機槍,政府軍有一整團投誠參加紅軍。胡宗南將軍慌忙後撤,在幾天之內就把過幾個星期中“收復”的地方全部丟失了。他坐下來等待總司令的增援。

  東北軍一定在竊竊暗笑。這不是象他們所說的那樣嗎?紅軍不是比以前更有力量了?這次新圍剿旗開失利不是說明圍剿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一年,兩年,三年,他們在哪裡?仍在打紅軍。那麼日本呢?占領更多更大塊的中國領土。但是頑固的總司令因為最精銳的部隊蒙此大辱,羞怒之下申斥了胡宗南將軍,只有更加堅決地要摧毀他的十年宿敵。

  蔣介石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七日在西安飛機場從座機上下來時,所踏上的就是這樣一個時局舞台。

  與此同時,在這個舞台上的左右兩側都發生了重要的事情。東北軍將領已經商量好要聯合提出停止內戰和抵抗日本的要求。陝西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將軍的將領也參與其事。楊將軍的軍隊大約四萬人,對繼續打紅軍,比東北軍更沒有勁。他們認為這是南京的戰爭,他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要拚自己的命去打紅軍,紅軍許多人跟自己一樣是陝西人。在他們看來,這場戰爭也很丟人,因為這時日本正在侵略鄰省綏遠。楊將軍的部隊叫西北軍。幾個月前已與東北軍結成緊密的聯盟,秘密參加了同紅軍休戰的協議。

  這一切情況,行政院長兼總司令肯定已經知道一二。他在西安雖沒有正規軍,但在幾個月以前憲兵三團——即藍衣社的所謂特務團——的一千五百名人員在他的侄子蔣孝先將軍的指揮下開到了西安,後者曾經誘捕、監禁、殺害激進分子成百上千。他們在全省設立了特務網,開始逮捕、綁架所謂共產黨學生、政工人員和士兵。省城警察是南京任命的省主席邵力子掌管的。由於少帥和楊虎城在城裡只有隨身警衛人員,沒有駐防軍隊,總司令在那裡實際控制大局。

  這種情況也促成了另外一個事件。蔣介石到達後兩天,十二月九日,好幾千學生舉行抗日示威,遊行隊伍向臨潼進發,去向總司令遞請願書。邵主席下令驅散隊伍。警察在蔣介石的一些憲兵協助下毆打了學生,一度還開了槍。兩個學生受傷,正好是一個東北軍軍官的孩子,這次槍擊事件就鬧大了。張學良出面干涉,制止了毆打,勸說學生回城裡去,答應把他們的請願書交給總司令。蔣介石盛怒之下,申斥張學良“不忠”,企圖“腳踏兩頭船”。蔣介石後來認為,他們兩人之間的這一事件是後來發生反叛的近因。

  總司令的整個參謀部和他的個人警衛這時全都在西安府同他一起。蔣介石拒絕東北軍和西北軍將領一起會見的要求,只是分別接見了他們,用各種辦法誘使他們分裂。他的這個企圖歸於失敗。他們都承認他是總司令,但一個個都表示對新圍剿不滿,都要求派他們到綏遠抗日前線去。但是蔣介石對他們全體只有一個命令:“摧毀紅軍”。蔣介石在他的日記里寫道,“我告訴他們,剿匪已到只需最後五分鐘就可實現最後勝利的階段。”

  這樣,總司令不顧一切反對和警告,在十日召開了大本營會議,正式通過了發動第六次圍剿計劃。準備對已在甘肅和陝西的西北軍、東北軍、南京軍隊以及在潼關待命的南京軍隊頒發總動員令。當時宣布在十二日公布動員令。並且公開聲言,如果張少帥拒絕服從命令,他的部隊將由南京軍隊予以繳械,本人將予撤職②。同時張、楊又接到消息,說明藍衣社同警察一起已準備好一份他們部隊中同情共產黨分子的“黑名單”,一俟總動員令頒發就立即加以逮捕。

  這樣,作為這一連串複雜的歷史性事件的高潮,張學良在十二月十一日晚上十點召開了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師以上將領聯席會議。前一天已經秘密發出命令,調一師東北軍和一團楊虎城的軍隊到西安府近郊。現在作出了決定,要用這些部隊“逮捕”總司令和他的僚屬。十七萬軍隊的兵變已成事實。

  ①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七日西安府《西京民報》所載的一篇講話。②蔣鼎文將軍已被任命接替張學良任剿匪總部司令。

  二

  總司令被逮(上)

  對於西安演出的這場驚險好戲的動機或政治背景,我們怎麼說都行,但是有一點必須承認,它所選擇的時機和執行的經過,可謂高明之極。它比蔣介石在南京或上海發動的政變,或者共產黨占據廣州的情況,其流血和笨拙程度都不知要低多少。起事計劃事先一點也沒有泄露給敵方。到十二月十二日早晨六點鐘,整個事件就已經結束了。東北軍和西北軍控制了西安。藍衣社特務在睡夢中驚起,被繳了械,逮捕起來;幾乎整個參謀總部人員都在西安賓館的住處遭到包圍,關了起來;邵力子省主席和警察局長也成了階下囚;西安市警察向兵變部隊投降;南京方面的五十架轟炸機和飛行員在機場被扣。

  但是逮捕總司令卻流了血。蔣介石下榻在十英里外著名溫泉勝地臨潼,把所有其他客人都驅趕一空。張少帥的衛隊長、二十六歲的孫銘九上尉午夜前往臨潼,他在半路上帶上二百名東北軍,清晨三點鐘開車到臨潼郊外。他們在那裡等到五點鐘,第一輛卡車載著十五個人開到賓館門口,被崗哨喝止,就開起火來。

  東北軍這批先遣人員的增援部隊馬上開到,孫上尉率部進攻總司令住處。警衛人員猝不及防,沒有久戰,不過有足夠時間讓吃驚的總司令逃跑。孫上尉到蔣介石的寢室時,他已經逃跑了。孫率部搜索,爬上賓館後面的白雪掩蓋、岩石嶙峋的小山。他們馬上就發現了總司令的貼身僕人,接著不久就找到了總司令本人。他只穿著睡衣睡褲,外面披著一件長袍,赤裸的手腳在急急忙忙爬上山時給劃破了,嘴裡也沒有假牙,身子索索地在寒冷中哆嗦著,躲在一塊大岩石旁的小洞裡——這塊大岩石是長城建造者秦始皇陵寢所在地的標誌。

  孫銘九向他打了招呼,總司令的第一句話是,“你是同志,就開槍把我打死算了。”孫回答說,“我們不開槍。我們只要求你領導我國抗日。”

  蔣介石仍坐在大石上,結結巴巴地說,“把張少帥叫來,我就下山。”

  “張少帥不在這裡。城裡的部隊已起義;我們是來保護你的。”

  總司令聞此似乎放心多了,要派一匹馬送他下山。“這裡沒有馬,”孫銘九說,“不過我可以背你下山。”他在蔣介石前面蹲下。蔣介石猶豫了一會就同意了,吃力地趴在這個年輕軍官的寬闊背上。他們就這樣在軍隊衛護下下了山,等僕人送來了他的鞋子,然後在山腳下上了汽車開到西安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