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難不成蘇華風真有什麼通天的本領?
不,不應該,那麼又該如何解釋這麼多巧合?
現在回望,好似蘇華風永遠先知道事情將發生了。
許知瑜輕輕咬著指節,心內有了個想法——既然她都重來一世了,那麼別人也重來一世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
如此看來,方才蘇華風方才說的話,有明顯的指向性。那句“改不了便是改不了”叫許知瑜想了又想。
越是想,越是睡不著了去。
以至房內燭火熄滅了許久,許知瑜仍睜著眼睛。她起身,披著衣物,獨自走了出來,外頭風已停,剩下一粒一粒小雪花飄灑而下。
許知瑜伸出手,指尖觸到冰冷的雪粒,指上那紅點傷口與血粒融在一起,冰涼卻不疼。小時候,父親曾與她說過瑞雪兆豐年的緣由,她揉了揉微微濕潤的眼睛。
但願來年真是豐年。
一陣微風起,卷著雪粒兒從窗外飄進來,蘇華風拂去案几上的雪,他待伸手關窗時,見著雪粒飛揚的模樣,回想起見到的許知瑜。
她臉色蒼白,平日裡總是水紅的唇色這回卻褪了色似的,眼珠子黑黑的,因為哭過,眼尾帶著些濕漉漉,只那麼看了他一眼,欲語還休。
他何嘗不想順勢而為,就在許府住上一晚上呢?
只是,不能再打草驚蛇,遠遠躲著,看她猜疑的神情,看她因他不按“常理”出牌而心神不定……
他將窗拉了回來,鎖好。
第二日,許仲延逝世的消息不脛而走。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我肥來了!蠢作者努力復健中……
☆、第三十九章
大雪過後的天, 還帶著一點灰濛濛。
白幡自頂上垂下來, 門口白色的燈籠被風吹得簌簌作響。
許知瑜穿上了素白色的孝服,臉上未染脂粉,頭上亦無簪花,她靜靜地坐在靈柩前,剛剛已然做禮, 現在只待停屍七日。
她看著父親灰敗的面孔, 雖然早已無數次在心裡告訴自己是得接受了, 然而到這時候,心裡仍如細針, 一點一點地扎著。
這個男人,曾再度出現在她的生命里, 可是也再度離去,即使她曾信誓旦旦, 以為日子已經好起來了……
“瑜姐兒。”尤嬤嬤自外頭走進來, 稍稍掩門,說:“信已經送去了安國公府。”
“嗯。”許知瑜應了聲。
許仲延突然逝世, 許府與安定侯府議親之事,自然暫時擱置, 她要守孝, 三年為期。蔣熠的性子,其實還是不太沉穩,她覺著與其讓他空等三年,不如就這樣別過也好。
因而信上也有稍加暗示。
安定侯府做如何選擇, 許知瑜都不會有什麼埋怨,她知道,這是人之常情。
那頭蔣熠拿著信,心裡又急又無奈,與母親一同商量,安定侯夫人本也對許知瑜頗為滿意,出了這樣的變故,只說:“二姑娘是個好姑娘,是你沒這個福分,便回了信去,結不成姻親,日後也好相見。”
雖然侯夫人這麼說,蔣熠卻總覺得心裡有一個疙瘩,或許過了多年,疙瘩還在那裡,當屬意難平,他張了張口,方想說什麼,只見侯夫人皺眉,說:
“弔唁的事,讓下人去就好了,你今年本已不順,許家連年來氣運不順,你不准去湊這個晦氣。”
明明再過幾月便能迎娶許知瑜進門,怎的許仲延偏要在這個時候去世?
蔣熠心想,或許母親說得不錯,當真是應了晦氣這兩個字。
他被激出了心裡的不服氣:“我就不信了,我要等她三年。”
侯夫人嘴上應著是,心裡卻明白自己這個二兒子心浮氣躁的,怎麼可能真的安心等三年呢?
當下只第一天,蔣熠便給許知瑜回了兩封信,第一封表哀悼之情,由下人帶著去弔唁,第二封是訴衷情,一字一句間,表明自己真心天地可鑑。
許知瑜讀完,心內感動,她本以為與蔣熠的緣分就這麼斷了,沒想到蔣熠還願意等她,另一方面,心裡也有一個愧疚的念頭——她沒信過蔣熠會等她。
以侯夫人愛子的性子,定然已經勸過蔣熠,既然如此,蔣熠還能堅持著送信表意,實屬不易,她合該好好珍惜。
她輕嘆口氣,鋪開了信紙,斟酌著,給蔣熠去了封回信。
就在她叫尤嬤嬤送信的時候,外頭來著一隊宮人,許知瑜命人迎進來,宮人說是帶了聖上的口諭。
她連忙拂開裙擺,跪下,只聽太監道:“朕聞許大人病逝,感念其為朝廷的付出,特遣人前來慰問,若是府上有什麼不便之處,皆可奏與朝廷,朝廷定將送許大人走好。”
若不是皇后的所為,許知瑜此時或許會感恩戴德,只是這道聖旨,是以父親試藥的命換來的話,那麼,又有什麼好值得放心的呢?
過往多少聖旨,一道道是將許府打入了寒冬之中,現在這一道,該是真真正正給了許府迴轉的餘地,可是是等到這時候,等到許仲延逝世的時候,卻也這麼含糊不清。
難道就沒有能夠洗刷許府的冤屈的一天麼?
甚至,她連冤屈本該是什麼都不清楚,皇帝大怒,而後又迅速收斂怒火,一府三世的繁華,就這樣被犧牲。
許知瑜額頭貼著地面,任眼淚一滴滴墜下去,高聲道:“民女許知瑜,接旨。”
不,不應該,那麼又該如何解釋這麼多巧合?
現在回望,好似蘇華風永遠先知道事情將發生了。
許知瑜輕輕咬著指節,心內有了個想法——既然她都重來一世了,那麼別人也重來一世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
如此看來,方才蘇華風方才說的話,有明顯的指向性。那句“改不了便是改不了”叫許知瑜想了又想。
越是想,越是睡不著了去。
以至房內燭火熄滅了許久,許知瑜仍睜著眼睛。她起身,披著衣物,獨自走了出來,外頭風已停,剩下一粒一粒小雪花飄灑而下。
許知瑜伸出手,指尖觸到冰冷的雪粒,指上那紅點傷口與血粒融在一起,冰涼卻不疼。小時候,父親曾與她說過瑞雪兆豐年的緣由,她揉了揉微微濕潤的眼睛。
但願來年真是豐年。
一陣微風起,卷著雪粒兒從窗外飄進來,蘇華風拂去案几上的雪,他待伸手關窗時,見著雪粒飛揚的模樣,回想起見到的許知瑜。
她臉色蒼白,平日裡總是水紅的唇色這回卻褪了色似的,眼珠子黑黑的,因為哭過,眼尾帶著些濕漉漉,只那麼看了他一眼,欲語還休。
他何嘗不想順勢而為,就在許府住上一晚上呢?
只是,不能再打草驚蛇,遠遠躲著,看她猜疑的神情,看她因他不按“常理”出牌而心神不定……
他將窗拉了回來,鎖好。
第二日,許仲延逝世的消息不脛而走。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我肥來了!蠢作者努力復健中……
☆、第三十九章
大雪過後的天, 還帶著一點灰濛濛。
白幡自頂上垂下來, 門口白色的燈籠被風吹得簌簌作響。
許知瑜穿上了素白色的孝服,臉上未染脂粉,頭上亦無簪花,她靜靜地坐在靈柩前,剛剛已然做禮, 現在只待停屍七日。
她看著父親灰敗的面孔, 雖然早已無數次在心裡告訴自己是得接受了, 然而到這時候,心裡仍如細針, 一點一點地扎著。
這個男人,曾再度出現在她的生命里, 可是也再度離去,即使她曾信誓旦旦, 以為日子已經好起來了……
“瑜姐兒。”尤嬤嬤自外頭走進來, 稍稍掩門,說:“信已經送去了安國公府。”
“嗯。”許知瑜應了聲。
許仲延突然逝世, 許府與安定侯府議親之事,自然暫時擱置, 她要守孝, 三年為期。蔣熠的性子,其實還是不太沉穩,她覺著與其讓他空等三年,不如就這樣別過也好。
因而信上也有稍加暗示。
安定侯府做如何選擇, 許知瑜都不會有什麼埋怨,她知道,這是人之常情。
那頭蔣熠拿著信,心裡又急又無奈,與母親一同商量,安定侯夫人本也對許知瑜頗為滿意,出了這樣的變故,只說:“二姑娘是個好姑娘,是你沒這個福分,便回了信去,結不成姻親,日後也好相見。”
雖然侯夫人這麼說,蔣熠卻總覺得心裡有一個疙瘩,或許過了多年,疙瘩還在那裡,當屬意難平,他張了張口,方想說什麼,只見侯夫人皺眉,說:
“弔唁的事,讓下人去就好了,你今年本已不順,許家連年來氣運不順,你不准去湊這個晦氣。”
明明再過幾月便能迎娶許知瑜進門,怎的許仲延偏要在這個時候去世?
蔣熠心想,或許母親說得不錯,當真是應了晦氣這兩個字。
他被激出了心裡的不服氣:“我就不信了,我要等她三年。”
侯夫人嘴上應著是,心裡卻明白自己這個二兒子心浮氣躁的,怎麼可能真的安心等三年呢?
當下只第一天,蔣熠便給許知瑜回了兩封信,第一封表哀悼之情,由下人帶著去弔唁,第二封是訴衷情,一字一句間,表明自己真心天地可鑑。
許知瑜讀完,心內感動,她本以為與蔣熠的緣分就這麼斷了,沒想到蔣熠還願意等她,另一方面,心裡也有一個愧疚的念頭——她沒信過蔣熠會等她。
以侯夫人愛子的性子,定然已經勸過蔣熠,既然如此,蔣熠還能堅持著送信表意,實屬不易,她合該好好珍惜。
她輕嘆口氣,鋪開了信紙,斟酌著,給蔣熠去了封回信。
就在她叫尤嬤嬤送信的時候,外頭來著一隊宮人,許知瑜命人迎進來,宮人說是帶了聖上的口諭。
她連忙拂開裙擺,跪下,只聽太監道:“朕聞許大人病逝,感念其為朝廷的付出,特遣人前來慰問,若是府上有什麼不便之處,皆可奏與朝廷,朝廷定將送許大人走好。”
若不是皇后的所為,許知瑜此時或許會感恩戴德,只是這道聖旨,是以父親試藥的命換來的話,那麼,又有什麼好值得放心的呢?
過往多少聖旨,一道道是將許府打入了寒冬之中,現在這一道,該是真真正正給了許府迴轉的餘地,可是是等到這時候,等到許仲延逝世的時候,卻也這麼含糊不清。
難道就沒有能夠洗刷許府的冤屈的一天麼?
甚至,她連冤屈本該是什麼都不清楚,皇帝大怒,而後又迅速收斂怒火,一府三世的繁華,就這樣被犧牲。
許知瑜額頭貼著地面,任眼淚一滴滴墜下去,高聲道:“民女許知瑜,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