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余素娥暗自嘆了口氣,沒有立即解答江逸的疑惑,反而是對著青秧說:「如果你後悔了,咱們可以現在就調轉馬頭回去。」

  青秧慌亂地擦掉眼淚,連連搖頭,「不不,不用,這樣、這樣就好……我不後悔……小豆芽兒跟著我活不下去,能遇上晴嫂子反而是她的福氣……」

  夏荷輕嘆一聲,拍拍她的手,溫聲道:「既然這樣你就別哭了,沒由來的把孩子的福氣哭沒了,可是不好。」

  青秧一聽這話,連忙忍受了淚水,呆呆地看向夏荷三人。

  袁繡娘沖她笑笑,說道:「安心吧,晴嫂子家境殷實,又識文斷字,總不會虧待了小豆芽,家裡不是還有兩個?往後的日子都得指著你過呢!」

  青秧眼中滑過一抹堅毅,她改坐為跪,「咚咚咚」地給袁繡娘磕了仨響頭。

  「蘇少奶奶,這次多虧了人,若不是你肯捎帶著我,我家豆芽肯定就沒命了……」青秧說著,又忍不住哭了起來。

  「你看你,鄉里鄉親的動不動磕什麼頭?」袁繡娘扶了她一把,避重就輕地說,「你管我叫『蘇少奶奶』,可是把我家逸哥放在了什麼地方?」

  青秧愣愣地看著她,一時沒反應過來。

  袁繡娘卻是「咯咯」地笑了起來。

  夏荷也不由地掩唇輕笑。

  余素娥但笑不語,拉著青秧在自己身邊坐了。

  江逸只當沒聽見,腦子裡卻是轉著別的念頭。

  從剛才的話里,他也聽出來了,青秧把她的小女兒「送」給了晴嫂子。

  晴嫂子生性善良,沉穩持重,她的丈夫是位級別不低的駐軍將領,兩人伉儷情深,即使晴嫂子傷了身子不能生育,對方也沒有再娶。

  從一定程度上說,小豆芽能進入這樣的家庭肯定比生在她原來那個重男輕女的家裡要好。

  然而,作為母親,青秧就這樣把自己的骨肉送出去了嗎?

  那樣的家她還要選擇回去嗎?

  會不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小豆芽?

  如果一直生不出兒子來又當如何?

  青秧從來沒想過反抗,不,或許這次離家已經是最大的反抗了。

  夏荷三人也沒人認為她不該回去。

  江逸不能說這樣的選擇不好,但是,恐怕他永遠無法真正理解。

  第185章 回家

  朱棣雖然已經順利登基,但並不代表天下太平。

  江家一行人剛出大寧,蘇雲起就隱隱覺察出有人跟蹤,對方人數似乎還不少。

  他不想嚇到車裡的女眷,只提醒大海幾人提高警惕。

  蘇白生也不再一味低調,憑著卸任的文書選擇官驛來住。行路時也儘量挑著人多的官道走,不求速度,只求穩妥。

  幾日下來,對方似乎也覺察出了他們的謹慎,這才發覺自己暴露了。

  又一日清晨,江家車隊剛剛轉上大路,便有一人一馬出現在車隊前方。來人一身玄衣,面容雖普通,可一身的正氣卻不似匪類。

  蘇雲起驅馬上前,冷峻地問道:「來者何人?」

  那人翻身下馬,抱拳道:「連日來多有冒犯,請蘇先生切勿介懷,我等奉了大皇子之命護送各位回鄉,人多眼雜原本不便暴露行蹤,沒成想……」

  那人說著,赧然一笑,心悅誠服地贊道:「不愧是蘇將軍,不愧是昔日的利刃之師!」

  蘇雲起聞言,神色也稍稍緩和,能知道他們幾人身份的,多少也算是半個自己人。再者又有朱高熾的名頭,於是便信了七分。

  江池宴和蘇白生也從車上下來,揖手道:「辛苦各位,我等在此謝過大皇子恩典。」

  那人抱拳回禮,將一封書信交到蘇雲起手上,「這是大皇子寫給江小先生的書信,勞請先生轉交。」

  蘇雲起接下,再次謝過。

  車隊重新啟程,朱高熾派來的人馬過了明路,也不再隱藏行跡,乾脆分作兩隊一前一後護衛著江家車隊。

  江逸看過信後,才了解到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原來,四年多的內戰,使得冀中百姓生活貧困、流離失所,許多青壯就此走上歧途,專在北平以南一帶滋事,來往商旅受難者居多。

  於是,朱高熾在得到朱棣允許後,便抽調出一隊府兵暗地裡護衛江家一行,為的就是不打擾他們一家自在的行程。

  沒成想,蘇雲起竟然如此敏銳,沒兩日便察覺了。這樣一來,也便沒了隱藏的必要。

  江逸心裡感動,又把信給兩位長輩和蘇雲起分別看了,歇息之時又寫了回信,少不了感謝一番。

  江逸只知朱高熾誠摯,兩位長輩卻想得更多,朱棣登基,太子之爭隨即上演,江家以及江家牽扯上的余家可以說是朱高熾手中一張隱形的王牌,朱高熾布置得如此細緻,可見他在京中的日子並不好過。

  江池宴嘆息一聲,自古權勢之爭無一不牽連甚廣,江逸不知不覺便涉足其中,不知是福是禍。

  蘇雲起透過車窗,看著無憂無慮的心上人,暗自發誓,哪怕粉身碎骨,也定會護他周全。

  ******

  因為帶著孩子的緣故,原本一個月的路程,硬生生被他們拖成了兩個多月。

  回到棗兒溝時,已進入十月。

  到了廣昌縣,一路的物事便越來越熟悉,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店鋪,熟悉的老掌柜,甚至熟悉的貓貓狗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