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6. 華生沒有提到,希爾從這些採石場獲取了巨大利潤。石頭從這裡源源不斷地運往遼闊的大北方各地。聖保羅雄偉的大北鐵路公司辦公大樓——希爾去世前不久建成——以及該公司的一些火車站,使用了大量凱爾特河的石頭。現在那裡的石頭已不再開採。P107

  7. 在1893年發表的“黃面人”里,華生就福爾摩斯對於鍛鍊身體的態度發表過類似的意見:“歇洛克*福爾摩斯很少為鍛鍊而鍛鍊。然而,肌肉比他更有力的人卻寥寥無幾``````但他認為鍛鍊身體是浪費精力。除非為了職業目的,他也很少忙忙碌碌。”P107

  8. 華生使用戲劇性的語言描述的“飛旋的火柱”是欣克利大火的對流柱。所有大火都有這樣一個旋轉著的煙氣柱,其作用簡直就像一個煙道。欣克利大火的火柱——有時侯像是反向的龍捲風——可能高達三萬多英尺,直插天空。P107

  第十九章

  1. 貝斯特的機車與其客車相聯的那位司機可能是愛德華*巴里。P110

  2. 華生說得很對,儘管人們聽說僅僅八英里以外的欣克利一片恐慌,桑茲通卻沒有一個人上火車。過了不到一小時,火車開走後,大火便橫掃桑茲通。鎮子裡至少有四十人喪生,數十人受傷。P111

  3. 華生在《血字研究》中說,福爾摩斯是一位“出色的單棍運動員、拳擊手和劍客”。在另一篇故事《格洛里亞*斯科特》里,福爾摩斯自己說,他上大學時所感興趣的運動項目不過是“擊劍和拳擊”而已。P114

  第二十章

  1. 驗屍官的最後報告列出了一個四百一十八人的死亡名單,其中欣克利占二百四十八人。然而,一些消息來源相信,實際死亡人數可能已超過五百人,包括屍體永難找到的土著美國人和分散的林區人。美國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這場大火在9月1日晚上熄滅之前共燒毀了四百八十平方英里的森林。P115

  2. 大火期間藏在井裡並不能保證安全。儘管有些人確實靠這種辦法活了下來,但很多人卻被毒煙和毒氣窒息而死。有這樣一個可怕的例子:大火兩天之後,人們從桑茲通附近一個農場的枯井裡拖出了十八具殘缺不全的屍體,其中包括一家九口。P115

  3. 內利*布萊雖然只有二十六歲,卻已是《紐約世界報》的明星記者。大火發生了幾天後,她趕到欣克利。正如華生所指出的,她在採訪過程中在德盧斯作了停留,採訪了火災受害者。她對這場大災難的報導刊登在9月9日的《世界報》上。布萊最早出名是在1890年,她用了七十二天環遊地球一周,打破了朱爾斯*凡爾納的小說《八十天環遊地球》里虛構的菲萊亞斯*福格創下的紀錄。P115

  4. 新建有中央孔的那座高橋於9月18日重新開放通車。然而,其間希爾對於大橋修復進度極為不滿。他曾親臨桑茲通監督工人施工。他說他們的工作情況“丟臉”。P116

  5. 的確有數千名觀光者雲集火災現場。鐵路甚至還為此增開了專車。在欣克利,不受歡迎的參觀者成了一大禍患。於是,當地人成立了一個治安維持委員會,以阻止人們順手牽羊拿走“火災紀念品”。P116

  6. 貝斯特的確保持了沉默。在火災之後幾次接受記者採訪時,他都沒有提到福爾摩斯和華生醫生。遺憾的是,貝斯特在大毀滅那天的英雄行為從未得到過應有的榮譽,也不知道他後來在東明尼蘇達鐵路公司的處境如何。P122

  7. 這裡,華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多麼誘人的線索啊!遺憾的是,在希爾和華生的文件里均未找到關於這一案件的記錄。然而,根據已知的有關聖保羅冰宮的歷史進行某種推斷還是可能的。十九世紀末,該市建成了好幾座巨大的冰宮。第一座建於1886年,其他幾座相繼在1887,1888年建成。而福爾摩斯與華生認為最壯觀的那座建於1896年。這些冰宮通常都是在元月份修建。由此可見,華生說他和福爾摩斯“剛剛一年多一點”之後返回聖保羅,這表明1896年元月份他們在聖保羅。當時,那一年的冰宮——也是十九世紀聖保羅修建的最後一座冰宮——已經完成。但願華生關於那個“撲朔迷離的冰宮鬼頭案”的記述(假定他已寫成了文字)有朝一日能被發現。P123

  8. 福爾摩斯最後一次說出紅魔的名字並未暴露任何秘密,因為當時人們廣泛使用這一名稱比喻所有火災。P123

  尾聲

  1. 華生曾在1904年首次發表的“金架夾鼻眼鏡”里講述過此案。P123

  2. 威斯康星州的斯普納位于欣克利東南方約五十英里處。魯濱遜太太乘火車從斯普納去芝加哥,有多種線路都可以避開聖保羅。P125

  3. 魯濱遜太太關於“氣候條件”的說法是正確的。炎熱,乾燥,多風的天氣最適於森林大火。事實上,有證據證明,燒毀欣克利的大火開始時是兩股火,燒到鎮子之前合二為一。康奈爾無疑點燃了其中的一股。另一股火是不是他點燃的將永遠也弄不清楚了。P125

  4. 儘管波士頓*科比特如華生所述確已在大火中喪生,但卻不知道福爾摩斯要求為他建的紀念碑是否真的建起來了。欣克利的紀念公墓里埋葬著二百多位火災受害者的遺體。那裡當然找不到那座紀念碑的影子。P126

  譯後記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奇事怪人層出不窮。此刻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福爾摩斯與紅魔》無疑就是一本奇書。說它奇,是因為本書的署名作者乃是子烏虛有;本書的真正作者拉里*米利特無疑是一位怪人。說他怪,是因為在全世界的文學界冒名剽竊、欺世盜名之風屢禁不止的今天,他卻“欺世”而不盜名,甘願在自己辛辛苦苦創作的小說上署上他人的名字,並煞費苦心地從各方面證明本書確係他人所作。更為奇怪的是,他所假託之人並非確有其人,而是一百多年前英國偵探小說家亞瑟*柯南道爾的偵探小說集《福爾摩斯探案集》里虛構的人物——約翰*H*華生醫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