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事。我很快就回來,你別擔心,在家等我。”

  七條安慰著妻子,走向調查團,催促道:

  “久等了,快走吧。”

  七條從自己家裡被帶到了會津若松署。

  署里的會議室被設為調查室,由棟居作主審官,五日市署的盛川與麥丁署的富永做副手。

  那須警部高度評價了棟居的著眼點,將調查權交給了棟居。雖說是協助調查,但因對象極可能就是罪犯,因而調查組的氣氛很沉重。

  4

  聽到以棟居為首的三署的警員們對自己的協同調查要求,七條覺得該來的終於來了。

  七條每天晚上聽到的腳步聲絕不是幻覺。警察確實逼過來了。

  與七條料想的不一樣的是,本以為拍自己肩膀的盯梢者是兩個人,打開門一看,卻有十幾個警察站在那兒。由此可見,自己的嫌疑是多麼大。

  而且警員還不僅是一個警署的。調查組由三個警署共同組成。七條當然知道這三個警署之間的聯繫。

  “要鎮靜。”

  還只是處於協助調查階段,犯罪事實還未被確認。警察們常採取隨意問問的形式,找出嫌疑犯陳述中的破綻。沒帶拘票來,就證明他們還沒拿到足夠的證據說明自己有罪。警察最拿手的就是誘供,可不能上當受騙。他們就等著七條說錯話。為了保護那兩個女孩子,自己必須想法子逃脫。七條這樣對自己說。

  對方還沒抓到實質性的證據,注意自己的言辭,應該能脫身的。

  “大清早的,打擾了。”

  坐在七條對面的棟居低姿態地開始審問。女警官端來了茶,棟居很快地接過了茶,好像很香地喝著。兩個助手也端過了茶杯。七條不禁也伸出手接過了茶杯。由於緊張,喉嚨很乾,於是覺得茶很好喝。

  剛喝了一口茶,棟居就開始問話了。

  “今天傳訊你也沒什麼事,你認識北前友美嗎?”

  “前些日子在拘留期間病死的殺死由香的兇手的妹妹吧?”

  七條字斟句酌、小心翼翼地說。

  “北前友美一直堅持認為,她哥哥沒殺人。”

  “作為妹妹,當然不相信自己的哥哥會殺人。”

  在調查員面前,一定得顯示出與友美處於一種敵對關係。

  “你認識立野恭一嗎?”

  棟居的提問開始進入核心部分。

  “立野……不認識,這叫立野的是個什麼人物呀?”

  “最近轟動日本的麻雀變鳳凰式的、大家都在談論的人物。從一個酒店職員搖身一變,成了三立總業社長的女婿……”

  “哦,是那個立野恭一啊?我在哪本雜誌上看過他的專訪。”

  “就是這個立野恭一,前幾天在市中心酒店的璇宮上被人投毒殺死了。”

  “這條新聞我好像在電視上看過。”

  七條注意著警察的這種誘導式提問,並像打擦邊球一樣地回答著。

  “立野君被殺死時,北前友美就跟他坐在一起。”

  “這我就不知道了。”

  電視的新聞總是報導個大概,不知道也不奇怪。

  “我們懷疑是不是北前友美在立野的杯子裡投了毒。”

  棟居等三位調查員的視線都集中在七條的臉上。棟居已把友美拋了出來。

  七條沉默著。不知道說什麼好時就什麼都不說,這樣安全些。

  “北前友美認為,是立野恭一殺了你女兒。”

  七條被帶入了不能再保持沉默而非得講話的境地里。

  “殺死由香的兇手你們不是抓了,那人不也招供了嗎?”

  “北前友美相信哥哥是無罪的,立野才是真兇。於是就下了毒。如果這是真的,對你而言,立野才是殺死你女兒的兇手呢。”

  “我相信警察調查的結果。”

  “有跡象表明,立野曾受到北前友美的恐嚇。”

  “這不是跟我沒關係嗎?”

  “你聽好了。如果真是北前友美在立野的杯子裡下了毒,那她一定握有立野殺死你女兒的證據。只是懷疑是不會殺人的。如果立野真的是殺死你女兒的兇手,那麼北前真司就是被立野陷害而病死的。對北前友美而言,立野就是不能被原諒的人。”

  “這不是該跟北前友美說嗎?”

  總覺得有點上了棟居的鉤的感覺,但又不得不說。

  “當然對她講過了。但她說這無憑無據,否認了。”

  “那對我說也沒什麼用啊。”

  “為什麼?如果北前友美真握有立野是真兇的確鑿證據,她沒必要隱瞞你的。她一定會把證據展示給你看的。”

  七條咬了咬下嘴唇。還是中了他們的圈套,幸好還不是致命的。

  女警端來了盛有新茶的茶杯,拿走了喝光的舊茶杯。

  “您的妄斷真讓我迷惑。北前友美是否跟立野坐在一起過,跟我毫無關係。”

  “確實,如果立野跟你女兒的案件無關,他是死是活、當時北前友美是不是跟他坐在一起都跟你無關。但如果真的無關的話,在立野被殺的當晚,除非出於偶然,你是不該出現在現場的。”棟居的話尖銳起來。

  “我在現場嗎?”

  “現場留有當時你在場的痕跡。”

  “別說傻話了。為什麼我要去那種地方呢?”

  本想心平氣和地說的,結果卻聲色俱厲。

  “請你聽我說明。你於2月19日下午8點到9點左右,即立野喝下毒藥中毒身亡這段時間,在東京皇冠酒店四十三層的璇宮。”棟居單刀直人地說。

  “你這麼說有什麼證據?”七條已顧不得注意自己的措辭了。

  “立野和友美一起坐在璇宮上喝了一杯茶後就被毒死了。但桌上留下來的兩人的茶杯里,我們沒檢測到有毒藥。證明北前友美身上並沒帶毒藥。於是我們判斷,是她的共犯把那隻下了毒的杯子和毒藥拿走了。”

  “胡說。如何在那麼多人的注視下把下了毒的杯子跟毒藥拿走?那樣做既引人注意又可能留下有毒的杯子?”

  “杯子交換了。兇手事先跟北前友美訂了軟飲料,然後把那隻杯子跟立野的杯子掉換了一下……”

  棟居解釋了坐在固定席上的共犯是怎樣坐著不動而接近了坐在迴旋席上的被害者,然後瞅准機會換了杯子的。

  “這僅僅是你的推測。的確從理論上來說,是可以這樣把杯子換了,但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坐在那附近的所有客人不是都可以那麼做嗎?”

  七條準確地抓住了棟居推斷中的弱點。

  “話說得沒錯。但除你之外沒人能那麼做。”棟居的口氣滿懷自信。

  “為什麼這麼說?”

  “你聚精會神地注意掉換杯子,而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忘記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