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你剛才說手槍是小孩帶進去的吧?”
“十一年前的命案,小孩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是錯不了的,到處都留下了這樣的痕跡。煩惱著椿先生的密室之謎,同樣也是出自小孩的傑作。”
“小孩的痕跡?什麼是小孩的痕跡?完全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你也解開了密室之謎?”
“我是從千鶴那裡得到暗示的,對我們來說,她就是守護神。”
“如果真是這樣,那應該要買個玩具什麼的褒獎她一下才對。”
為了要椿先生掏腰包,江神繼續解謎。
“撬開密室之門前,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十一年前在神倉發生了什麼事,只是我們無法親臨當時的現場,也無法閱讀搜查資料,僅藉由來自椿先生陳述的間接資訊,所以只能見到未經整理的現場跡證。這就像在描繪一幅未曾謀面者的肖像畫一樣,混雜著諸多想像,關於這一點尚請見諒,至於不可能有的鬍子、眼鏡,我是不會任意添加上去的。”
從遠地逃回故鄉的玉塚真通,遭到刺客工藤悅史的緝拿追剿。一人在主屋外的一間小屋頭部遭槍擊,一人則是行蹤未明,兩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工藤悅史神奇地消失了,雖然有人說可能沉入村外的一片沼澤中,但未脫離只是謠言的範疇,因此警方也並未派員清浚打撈。但我在想,恐怕工藤先生真的沉入水底了,所以後來怎麼找都找不到。玉塚則是遭到槍擊,實際狀況我無法得知,也許是遭人復仇殺害,也或許是玉塚因為正當防衛或防衛過當而丟了性命。”
椿先生這次並未詢問是否有證據,只是依然站立,默默聆聽。
“玉塚之死有人認為也許是因為走投無路而自殺的,但也可能與實情有所出入,會不會是因為殺了工藤感到悔恨,對於未來也覺得黯淡無光,因此萌生絕望的動機?於是認為自己無法活下去,一切都到此結束:心念如此的他,最後選擇了在充滿幼時回憶的父親工作小屋自殺。案發現場四周並無其他人,雖然沒必要掛上門內的鎖鏈,但似乎是習慣,也似乎是當時的心境,希望吸完最後一根煙,臨終前不想受到任何打擾,一個人靜靜地,在懷念的擁抱中面臨死亡。這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感傷。若是自殺的話,現場成為密室狀態並不足為奇,但問題在於玉塚的手槍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孩在這時候登場?”
“是的,身高像千鶴一般的小學生。我也不清楚為何正好會在現場出現,但小屋似乎是小朋友們玩耍的地方,所以應該是擅自闖入的。當時可能正在玩躲貓貓,也可能在空無一人的小屋中享受獨處的樂趣。那個小孩應該體驗到了非常恐怖的經驗,當時的衝擊恐怕直到現在還無法忘懷,因為就在自己身旁,一位自己從小就熟悉的大哥哥舉槍自盡了。”
這時,椿先生忍不住中途插話。
“等、等一下!你是說玉塚和那個小孩在一起?在小孩面前自殺實在是超乎常理。不,你剛才不是說‘臨終前不想受到任何打擾’嗎?玉塚應該是一個人。”
“所以,小孩事前就已在小屋內了。或許精神渙散,玉塚並未注意到有小孩在場,於是掛上了門鎖鏈。”
“這推測太牽強,現場連一張椅子都沒有,裡面根本就像空箱子,我親眼見過,所以可以打包票。如果有小孩在裡面,空空如也的小屋根本沒有地方躲藏。”
“並非沒有。”
我也認為沒有。我把在天之川旅館椿先生告訴我們的事情,再一次原原本本地說給江神聽。按理說,不可能只有部長一人握有特別的情報。
“門旁不是躺著一片板子?”
“沒錯,是有一片板子,像隔扇門一般大小的板子,是證明那裡會是木工坊的證據,那板子怎麼了?”
“那片隔扇門原本應該是立在門旁的牆邊,小孩快速閃進隔扇門後方躲藏,這麼一來,就消失在玉塚的視線里了。這位玉塚大哥似乎很受小孩的歡迎,所以小孩並不覺得可怕,因此也許是打算作弄驚嚇這位老大哥,但突然在跳出來不久後的瞬間,玉塚已將槍口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下扳機——”
想像中,轟然巨響,男子倒下,凝結的屋子裡瀰漫硝煙。
“由於目睹了不可置信的場景——那一瞬間,也可能因為躲在門板後方而沒看見——小孩嚇昏了,於是推開板子上前一看,發現倒臥的大哥哥頭部鮮血直流,手槍也掉在地板上。理應立刻通知大人前來處理,但這個小孩卻心生歹意,不知是因為對手槍特別感興趣,抑或是有其他的理由,真正原因不清楚,總而言之,就是將眼前的手槍占為己有。”
椿先生終於坐下了,還用手帕擦拭額頭。
“請繼續說下去,還有一些地方沒說清楚。”
“沒說清楚是吧?椿先生繞到小屋後方從窗口往裡看時,那片板子是倒放在地板上,所以小孩應該已無處可藏,但還是有地方的,而且是剛形成的躲藏處,那就是遺體的另一側。我是沒見過玉塚先生本人,但野坂公子小時候會說過‘走路慢吞吞的玉塚很像童話里的大熊’,表示他是個身材高大的男子,怎麼樣?面朝窗戶倒地的身體後方,足可供小孩躲藏吧?”
“十一年前的命案,小孩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是錯不了的,到處都留下了這樣的痕跡。煩惱著椿先生的密室之謎,同樣也是出自小孩的傑作。”
“小孩的痕跡?什麼是小孩的痕跡?完全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你也解開了密室之謎?”
“我是從千鶴那裡得到暗示的,對我們來說,她就是守護神。”
“如果真是這樣,那應該要買個玩具什麼的褒獎她一下才對。”
為了要椿先生掏腰包,江神繼續解謎。
“撬開密室之門前,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十一年前在神倉發生了什麼事,只是我們無法親臨當時的現場,也無法閱讀搜查資料,僅藉由來自椿先生陳述的間接資訊,所以只能見到未經整理的現場跡證。這就像在描繪一幅未曾謀面者的肖像畫一樣,混雜著諸多想像,關於這一點尚請見諒,至於不可能有的鬍子、眼鏡,我是不會任意添加上去的。”
從遠地逃回故鄉的玉塚真通,遭到刺客工藤悅史的緝拿追剿。一人在主屋外的一間小屋頭部遭槍擊,一人則是行蹤未明,兩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工藤悅史神奇地消失了,雖然有人說可能沉入村外的一片沼澤中,但未脫離只是謠言的範疇,因此警方也並未派員清浚打撈。但我在想,恐怕工藤先生真的沉入水底了,所以後來怎麼找都找不到。玉塚則是遭到槍擊,實際狀況我無法得知,也許是遭人復仇殺害,也或許是玉塚因為正當防衛或防衛過當而丟了性命。”
椿先生這次並未詢問是否有證據,只是依然站立,默默聆聽。
“玉塚之死有人認為也許是因為走投無路而自殺的,但也可能與實情有所出入,會不會是因為殺了工藤感到悔恨,對於未來也覺得黯淡無光,因此萌生絕望的動機?於是認為自己無法活下去,一切都到此結束:心念如此的他,最後選擇了在充滿幼時回憶的父親工作小屋自殺。案發現場四周並無其他人,雖然沒必要掛上門內的鎖鏈,但似乎是習慣,也似乎是當時的心境,希望吸完最後一根煙,臨終前不想受到任何打擾,一個人靜靜地,在懷念的擁抱中面臨死亡。這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感傷。若是自殺的話,現場成為密室狀態並不足為奇,但問題在於玉塚的手槍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孩在這時候登場?”
“是的,身高像千鶴一般的小學生。我也不清楚為何正好會在現場出現,但小屋似乎是小朋友們玩耍的地方,所以應該是擅自闖入的。當時可能正在玩躲貓貓,也可能在空無一人的小屋中享受獨處的樂趣。那個小孩應該體驗到了非常恐怖的經驗,當時的衝擊恐怕直到現在還無法忘懷,因為就在自己身旁,一位自己從小就熟悉的大哥哥舉槍自盡了。”
這時,椿先生忍不住中途插話。
“等、等一下!你是說玉塚和那個小孩在一起?在小孩面前自殺實在是超乎常理。不,你剛才不是說‘臨終前不想受到任何打擾’嗎?玉塚應該是一個人。”
“所以,小孩事前就已在小屋內了。或許精神渙散,玉塚並未注意到有小孩在場,於是掛上了門鎖鏈。”
“這推測太牽強,現場連一張椅子都沒有,裡面根本就像空箱子,我親眼見過,所以可以打包票。如果有小孩在裡面,空空如也的小屋根本沒有地方躲藏。”
“並非沒有。”
我也認為沒有。我把在天之川旅館椿先生告訴我們的事情,再一次原原本本地說給江神聽。按理說,不可能只有部長一人握有特別的情報。
“門旁不是躺著一片板子?”
“沒錯,是有一片板子,像隔扇門一般大小的板子,是證明那裡會是木工坊的證據,那板子怎麼了?”
“那片隔扇門原本應該是立在門旁的牆邊,小孩快速閃進隔扇門後方躲藏,這麼一來,就消失在玉塚的視線里了。這位玉塚大哥似乎很受小孩的歡迎,所以小孩並不覺得可怕,因此也許是打算作弄驚嚇這位老大哥,但突然在跳出來不久後的瞬間,玉塚已將槍口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下扳機——”
想像中,轟然巨響,男子倒下,凝結的屋子裡瀰漫硝煙。
“由於目睹了不可置信的場景——那一瞬間,也可能因為躲在門板後方而沒看見——小孩嚇昏了,於是推開板子上前一看,發現倒臥的大哥哥頭部鮮血直流,手槍也掉在地板上。理應立刻通知大人前來處理,但這個小孩卻心生歹意,不知是因為對手槍特別感興趣,抑或是有其他的理由,真正原因不清楚,總而言之,就是將眼前的手槍占為己有。”
椿先生終於坐下了,還用手帕擦拭額頭。
“請繼續說下去,還有一些地方沒說清楚。”
“沒說清楚是吧?椿先生繞到小屋後方從窗口往裡看時,那片板子是倒放在地板上,所以小孩應該已無處可藏,但還是有地方的,而且是剛形成的躲藏處,那就是遺體的另一側。我是沒見過玉塚先生本人,但野坂公子小時候會說過‘走路慢吞吞的玉塚很像童話里的大熊’,表示他是個身材高大的男子,怎麼樣?面朝窗戶倒地的身體後方,足可供小孩躲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