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紀子在奇蹟面前呆住了。
本應沉入湖底的千字村和獅子吼峽,再次出現在人們面前。
村民們沸騰了,他們計劃在再次甦醒的故鄉舉辦一次春日的阿供祭典。紀子在電視上看到這則消息之後,毫不猶豫地奔去了獅子吼峽。
樹木枯萎,耳成神社的神殿也只剩下殘垣斷壁。不過那些熟悉的人們還是一如既往地進行著祭典。帕宗來了,臉上長有瘤子的老人來了,有過一面之緣的婆婆來了,神官也來了……
彩車被推了出來。紀子有些眩暈,這輛彩車似乎曾在紀子遙遠的夢境中出現過。紀子徘徊在無法回去的世界。
令人懷念的樂曲響起,人們跳起了節奏緩慢的鹿之舞。紀子的臉頰紅了,她預感到自己心中的期待即將變成現實。
——晃二就要回來了。
紀子對此深信不疑。
神官的祝詞念完了,阿供出現在神殿裡,一身古風的服裝十分眼熟,只是這個阿供已非彼時的那個阿供了。這一位阿供比紀子記憶中的阿供年紀稍大,個子也小,有些胖。
彩車開動,紀子不經意回頭看了一眼,只見鳥居中央,赫然站著晃二。
紀子趕緊飛奔過去,呆立在晃二面前,驚得不知所措。
晃二穿著梨色的連衣裙,繫著一條橘色的圍巾。紀子看見這個美麗的“晃二”胸前,有兩道微微的起伏。
“晃二……”
“晃二”走近紀子,握住她的手說:“你是……”
紀子心中湧來一股全新的、甜蜜的思慕之情。
“我是……”眼前的“晃二”開口道。
“不用告訴我,是誰都無所謂了!”
雖然只有一句,但紀子說的是真心話。
解說(綾辻行人)
○關於《幻影城》
此《幻影城》不是指江戶川亂步的名著,而是指從1975年到1979發行的偵探小說專刊——《幻影城》。
由於社會派推理小說的繁榮,這本專刊的價值曾一度被全盤否定。《幻影城》創刊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對戰前、戰後的“推理小說”進行再度評價。該雜誌設置了小說和研究評價新人獎,致力於發掘新寫手。於是在那個時代,對推理小說抱有極大興趣的人才源源不斷地聚集到該雜誌旗下。
出版社破產,雜誌停刊,以有形雜誌形式存在的《幻影城》僅僅維持了四年的壽命。但它卻成為另一文化運動——即80年代末開始成為眾人話題的“新本格”運動的起因。這一點從笠井潔的文章《偵探小說的構造——本格論》(《EQ》1993年一號刊)可以得到證明。
出生於《幻影城》的才俊們,此後在文壇的活躍程度是非常顯著的。栗本熏、連城三紀彥、田中文雄、田中芳樹、竹本健治、友成純一……僅列舉這些作家的名字就足以說明。當然,本書《湖底之祭》的作者泡坂妻夫,毋庸置疑也名列這些才俊之一。
○關於作家泡坂妻夫
1975年,作品《DL2號機事件》入選幻影城新人佳作獎。從此次出道到現在,作家泡坂妻夫的創作活動完全可以用“變幻自如”這一詞語來形容。
泡坂妻夫以撰寫富有獨創性的長篇推理小說為主,同時也是非常有名的短篇小說家。從文章結構設計技巧到心理描寫技巧,再到敘事技巧,各種技巧他都能運用自如。文體根據文章種類和主題的不同而變化多端。他既幽默又寫實,作品包括本格推理小說、幻想小說、戀愛小說、時代小說等各種類型。
從細節描寫到人物的幻想描寫,還有心理描寫和作者精心設計的圈套,甚至是一張紙牌、一枚硬幣、一根繩子、一塊綢布,都隱藏著許多秘密。泡坂妻夫通過作品,表演著自己得意的魔術。這位魔術師微笑著說:表演的企劃、舞台演出、音樂、照明,什麼都準備好,我來表演給你看,但是創造出好的東西需要花點時間哦。
另外,他的作品也可以用“頑固不化”來形容。
他對“騙局”執著到近乎頑固的地步。每一位想寫推理小說的作家,尤其是想寫本格推理小說的作家,他們都持有“頑固不化”的熱情,而泡坂妻夫的這種熱情很不一般。讀過他的最新長篇作品《弓形之月》(雙葉社,1994年),我折服了。這位作家寫作十九年,對“騙局”的執著一點都沒衰減。我真是徹底被折服了。
他也寫過推理小說色彩較為淡薄的作品,像直木獎獲獎作品《陰桔梗》(新潮社,1990年)。但在我看來,作者的這種設計是“別有用心”。對於看不懂這位魔法師的新魔法的看官們,魔術師向他們致以優雅的微笑:“沒辦法吶,那請你們看這個吧!”說著便從空中攜來一支花朵。——我覺得《陰桔梗》就是這樣的花朵。
○關於本格推理作家的“業障”
在山口雅也的《龐克基德的冒瀆》(東京創元社,1993年)這一作品的解說中,北村熏將本格推理小說直接定義為“‘這邊的人’創作的神秘故事”。“這邊的人”,即對本格持有“愛”的人。
原來如此,真是精煉且一針見血的看法。但同時,我也認為這種表達方式過於單純。
本應沉入湖底的千字村和獅子吼峽,再次出現在人們面前。
村民們沸騰了,他們計劃在再次甦醒的故鄉舉辦一次春日的阿供祭典。紀子在電視上看到這則消息之後,毫不猶豫地奔去了獅子吼峽。
樹木枯萎,耳成神社的神殿也只剩下殘垣斷壁。不過那些熟悉的人們還是一如既往地進行著祭典。帕宗來了,臉上長有瘤子的老人來了,有過一面之緣的婆婆來了,神官也來了……
彩車被推了出來。紀子有些眩暈,這輛彩車似乎曾在紀子遙遠的夢境中出現過。紀子徘徊在無法回去的世界。
令人懷念的樂曲響起,人們跳起了節奏緩慢的鹿之舞。紀子的臉頰紅了,她預感到自己心中的期待即將變成現實。
——晃二就要回來了。
紀子對此深信不疑。
神官的祝詞念完了,阿供出現在神殿裡,一身古風的服裝十分眼熟,只是這個阿供已非彼時的那個阿供了。這一位阿供比紀子記憶中的阿供年紀稍大,個子也小,有些胖。
彩車開動,紀子不經意回頭看了一眼,只見鳥居中央,赫然站著晃二。
紀子趕緊飛奔過去,呆立在晃二面前,驚得不知所措。
晃二穿著梨色的連衣裙,繫著一條橘色的圍巾。紀子看見這個美麗的“晃二”胸前,有兩道微微的起伏。
“晃二……”
“晃二”走近紀子,握住她的手說:“你是……”
紀子心中湧來一股全新的、甜蜜的思慕之情。
“我是……”眼前的“晃二”開口道。
“不用告訴我,是誰都無所謂了!”
雖然只有一句,但紀子說的是真心話。
解說(綾辻行人)
○關於《幻影城》
此《幻影城》不是指江戶川亂步的名著,而是指從1975年到1979發行的偵探小說專刊——《幻影城》。
由於社會派推理小說的繁榮,這本專刊的價值曾一度被全盤否定。《幻影城》創刊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對戰前、戰後的“推理小說”進行再度評價。該雜誌設置了小說和研究評價新人獎,致力於發掘新寫手。於是在那個時代,對推理小說抱有極大興趣的人才源源不斷地聚集到該雜誌旗下。
出版社破產,雜誌停刊,以有形雜誌形式存在的《幻影城》僅僅維持了四年的壽命。但它卻成為另一文化運動——即80年代末開始成為眾人話題的“新本格”運動的起因。這一點從笠井潔的文章《偵探小說的構造——本格論》(《EQ》1993年一號刊)可以得到證明。
出生於《幻影城》的才俊們,此後在文壇的活躍程度是非常顯著的。栗本熏、連城三紀彥、田中文雄、田中芳樹、竹本健治、友成純一……僅列舉這些作家的名字就足以說明。當然,本書《湖底之祭》的作者泡坂妻夫,毋庸置疑也名列這些才俊之一。
○關於作家泡坂妻夫
1975年,作品《DL2號機事件》入選幻影城新人佳作獎。從此次出道到現在,作家泡坂妻夫的創作活動完全可以用“變幻自如”這一詞語來形容。
泡坂妻夫以撰寫富有獨創性的長篇推理小說為主,同時也是非常有名的短篇小說家。從文章結構設計技巧到心理描寫技巧,再到敘事技巧,各種技巧他都能運用自如。文體根據文章種類和主題的不同而變化多端。他既幽默又寫實,作品包括本格推理小說、幻想小說、戀愛小說、時代小說等各種類型。
從細節描寫到人物的幻想描寫,還有心理描寫和作者精心設計的圈套,甚至是一張紙牌、一枚硬幣、一根繩子、一塊綢布,都隱藏著許多秘密。泡坂妻夫通過作品,表演著自己得意的魔術。這位魔術師微笑著說:表演的企劃、舞台演出、音樂、照明,什麼都準備好,我來表演給你看,但是創造出好的東西需要花點時間哦。
另外,他的作品也可以用“頑固不化”來形容。
他對“騙局”執著到近乎頑固的地步。每一位想寫推理小說的作家,尤其是想寫本格推理小說的作家,他們都持有“頑固不化”的熱情,而泡坂妻夫的這種熱情很不一般。讀過他的最新長篇作品《弓形之月》(雙葉社,1994年),我折服了。這位作家寫作十九年,對“騙局”的執著一點都沒衰減。我真是徹底被折服了。
他也寫過推理小說色彩較為淡薄的作品,像直木獎獲獎作品《陰桔梗》(新潮社,1990年)。但在我看來,作者的這種設計是“別有用心”。對於看不懂這位魔法師的新魔法的看官們,魔術師向他們致以優雅的微笑:“沒辦法吶,那請你們看這個吧!”說著便從空中攜來一支花朵。——我覺得《陰桔梗》就是這樣的花朵。
○關於本格推理作家的“業障”
在山口雅也的《龐克基德的冒瀆》(東京創元社,1993年)這一作品的解說中,北村熏將本格推理小說直接定義為“‘這邊的人’創作的神秘故事”。“這邊的人”,即對本格持有“愛”的人。
原來如此,真是精煉且一針見血的看法。但同時,我也認為這種表達方式過於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