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首先可以談談您成為共黨幹部的經過嗎?聽說您是當年這個地區最年輕的幹部?

  「那些事都過去了……四五年五月,祖國終於從野蠻的納粹手中解放,當時我才廿五歲。我在戰時從事地下反抗運動。雖然我本人沒什麼感覺,但等到戰後大家卻把我當成英雄。會當上地區的共黨幹部,也是被大家捧出來的結果。其實我本來應該跟老爸一樣,當一位玻璃工匠才對。」

  ——二戰後捷克的共黨勢力就很強了嗎?

  「一般都認為是從四八年一黨專政開始。不過其實不然。戰後那年十月舉行的臨時國民議會選舉中,共產黨分別在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地登記參選,很輕易就拿到了雙倍的席次。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有莫斯科當智囊團,所以一起步實力就很驚人,取得政權也是遲早的事。」

  ——您的故鄉是?

  「就是這裡啊!不過不是這棟房子就是了。我老爸當年在德國人經營的玻璃工廠做事。」

  ——所以當希特勒併吞蘇台德區時,您就被趕出去了?

  「沒錯。明明是捷克領土的這裡卻只能住德國人。那時大概有廿萬人被趕走吧。」

  ——解放以後立場就逆轉了吧?

  「波茨坦會議後,這裡的德國人通通被強制驅離,原本就住在這裡的捷克人、與此地無關聯但在戰爭中失去家園的斯洛伐克人,甚至還有吉卜賽人也來了。工廠與公司都被國有化,地主的土地則被無償沒收,分配給原本的佃農。」

  ——所有的蘇台德人都走了嗎?

  「基本上是這樣。他們應該有兩百五十萬人吧。不過也有廿萬人自願留下來。」

  ——那當中就包含了帝爾那·帕佩這號人物吧?

  「他從一開始就是捷克共黨的核心人物。明明是生於這座城鎮的蘇台德人,卻非常討厭希特勒,並且支持捷克的獨立。對我們這些反抗運動者來說,他就像是英雄一樣。當時他大概四十五歲……年輕時的我看到他只能唯唯諾諾。像他那種人當然不會被趕出去。」

  ——他在戰後的立場如何?

  「如果他不是德國人而是捷克人,我想他早就當上總統或首相了。他是個令人畏懼的理論家與陰謀家,在煽動能力方面可說是天才。我猜他應該可以跟莫斯科或捷克共黨的最高層直接聯繫吧。不管是安排工會的武裝叛亂、威脅要發動恐怖行動,以及軍隊的中立化等……四八年哥德瓦爾德首相所發起的共產黨政變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帝爾那·帕佩在背後插手的影子。這之後他也沒站到幕前,甚至沒搬到首都布拉格,而是留在這裡度過餘生。起初我們想要做什麼事,都得先向他報告才行。在戰後,這座城鎮最有實力的人,竟然是一個德國人啊!」

  ——可以描違一下帝爾那·帕佩的外表嗎?

  「他的眼神很銳利……是個高眺削瘦的人。此外他的儀態與舉止都很優雅,不喝酒,平常表現出來的身段則很柔軟。然而只要是認識他的人,在一看到他的時候都會瞬間冒出冷汗。所以大家都說,不管他問什麼,也沒人敢對他撒謊。」

  ——他的權力寶座有鞏固到最後嗎?

  「沒有。戰爭結束後六到七年,他就乾脆地宣布引退。這位天才的想法總是讓人猜不透啊……」

  ——他真的退休了嗎?

  「是啊,真的……有人說他生了病,也有人說他是因為愛上年輕姑娘而拋妻棄子,高高興興地溜走了。不過就我看來,他只是厭倦了權力而已。」

  ——可以談一下關於他生病的事?

  「好。帝爾那·帕佩五十歲以後就關在自己家裡,幾乎很少在人前出現,所以便開始有人謠傳說他住了院,也有人說看到他出現在療養院。不過實際上,他真的是在六十五歲左右病逝於這裡的醫院。他晚年的處境不太好。真沒想到像他那種梟雄到老了連自己的名字都忘了,精神錯亂得很嚴重。」

  ——還有一說是他愛上一個年輕姑娘,這個傳書的真偽是?

  「那是流傳在街坊鄰居之間的謠言,我自己也有聽說過。他愛上了一個年紀可以當他女兒的小姑娘,甚至還讓對方懷孕了。至於謠言中的女方則是一位德國與捷克的混血,就住在這座城鎮。那女孩非常漂亮,當時僅僅十八、九歲而已……街上的每個年輕男生都喜歡她,所以真偽難分的謠言一下就傳開了。最後那女孩迅速嫁給了隔壁城鎮的男子,謠言才不了了之。」

  ——耶帝爾那·帕佩是不是把髮妻拋棄了?

  「我想應該沒那回事。他是因為整天都把自己關在家裡不管事,老婆才受不了離開的吧。所以大概是離婚吧。」

  ——帝爾那·帕佩生的是兒子吧?

  「我沒看過本人,不過是兒子沒錯。對了對了,剛才那個跟帝爾那·帕佩傳過謠言的女孩好像是他的同學還是朋友什麼的。當初愛上她的人應該是兒子、而不是帝爾那·帕佩才對,結果那個兒子輸給了隔壁城鎮的男人:心儀的女生就這樣被搶走……這種爭風吃醋的事在年輕人當中應該算不了什麼吧,結果眾口鑠金之下,故事的男主角竟然變成了帝爾那·帕佩……畢竟這個地方很小,謠言會亂傳一氣也是沒辦法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