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忽然,他的腳哧溜地滑了一下。從廚房到房間,有一條木板過道。想來,多惠子是潑灑了一地水,就這樣出去了。有那麼急忙出去的必要嗎?不,不,作為那個女人,想必是去走最後一步棋了!
襪底上到底是粘滿什麼又濕又粘的東西呀?打開廚房的電燈,瞬間映在章二眼裡的,是一片血海!
通房間的隔扇倒了,那上面吊著多惠子的和服。血從和服裡面到過道,像帶子一樣地流曳著。
見到紅色和服邊端的煞白的手,章二的眼睛眩暈了。
殺害多惠子的附近肉鋪的年輕老扳向警察自首了。
他也用自家切菜的刀抹了脖子,是在未死之前向警察自首的。
警察署把章二傳去,讓他看了肉鋪老闆寫下的遺書。
“……一年以前,多惠子就和我墜入情網之中了。那時我向多惠子傳授烤肉等牛肉菜餚的製作方法,不知不覺間就愛上她了,她也接受了我的愛。”
“自從結成這種關係,自己和多惠子之間,都互相對自己的家庭(對我來說是妻子,對她來說是丈夫)採取了無視其存在的態度,我專心傾注地把愛獻給了多惠子。從此之後,為了對她持續那種純粹的愛情,我和妻子斷絕了肉體上的關係。多惠子也向我做了同樣的誓言。這樣做,女人方面當然比男人遠為困難,但她說為了我保證堅守這個約束。作為我自己,想起她委身於自己以外的男人(就是她的丈夫),嫉妒不禁發狂似的湧進心頭。總之,我對她的許諾很高興,因為我相信她的愛情,也相信她的話。”
“但是,最近我才知道那是虛偽的,我被出賣了!倒不是在哪裡取得了確證,而是從自己的身體方面知道的:在一周前,我染上了那種可鄙的病。我在這一年裡,和多惠子以外的女人沒有任何肉體關係,知道自己患了淋病,就清楚地判出她的不貞(對我來說,多惠子的行為是不貞的)。直到現在,她是怎樣在欺騙我呀!事情就暴露在把那個可鄙的病傳給我了。她自己也一定是從她丈夫那裡背上的包袱。”
“我為了她,在這一年裡和妻子斷了關係,只把愛情捧獻給她,而她卻把愛情蹂躪了。我應當採取的手段只有一個,再沒有比多惠子的不貞更使人不能容忍的了。兩三天後,我責備了多惠子,她哭著請求原諒,我不能容忍。如果我失去了她,自己就沒有在世上生活的勇氣了,我決心和她一起去死。”
“但就在這件事上,我也被欺騙了。一起去死也好,把這句話經常掛在嘴邊上的她,一旦聽我嚴肅認真地這樣說,就從我身邊逃掉了。但我不能讓她逃掉,無論如何這個女人也要永遠歸我所有,不願再交給那個古怪的、陰鬱的男人。在世上,自己乾的也許是強迫對方去死的事。但是作為我,始終相信她常說的那句美麗動聽的話,相信她那樂於殉情的話。拼身一起去死,也是為了不能容許多惠子再有不貞的行為……”
《鄉村醫生》
一
松山良吉乘午後的火車,從廣島站出發了。
藝備線,從廣島北上,迎面被中國山脈擋住,便沿著山粱,迤邐向東駛去。從廣島到備後落合,乘普通客車約有6個小時的旅程。
良吉頭一次走這條線路。已是12月中旬了,連續乘坐3個小時來到三次,才開始看到積雪。
三次是一個盆地,四面被山包圍著。過午發出的火車開到這裡,已是薄暮時分了。在三次下車的乘客很多。白色盆地的對面,可以望見街市的燈火。從火車下來的黑色人群,在厚雲低垂的黃昏中,急匆匆地走去。
火車每站都停。這些站名中,也有從父親那裡聽到過的,像莊原、西城、東城等站就是。車到這裡,從廣島上車的乘客,幾乎都下車了。車廂中除良吉以外,不過還有五六個人。
窗外,儘是連綿不斷的暗色的山。線路前方,雪漸漸厚了起來。
這裡位於中國山脈分水嶺的盡南端,山多谷深是當然的。
火車到了岡山縣的新見站。良吉在途中的備後落合換乘木次線火車,可是一看換乘通知,已經和木次線中斷了聯絡,
晚上就得在備後落合過宿了。
良吉的父親豬太郎,7年前在東北的E町死去。他年輕的時候離開故鄉,在各地輾轉流浪,一次也沒有回來過。那是因為貧窮無力回家的緣故。
良吉經常聽他父親講述故鄉的故事。良吉是在父親流浪前出生的,聽了父親的講述,不知不覺間,也把那裡看做是自己的故鄉了。
豬太郎的故鄉,在島根縣仁多郡葛城村。在木次線,越過中國山脈的分水嶺,有個八川站,從這走上3里路,山深處就是葛城村。
良吉小時候,開始是無意中聽父親豬太郎講述葛城村的故事的。由於無數次地反覆著同一話題,在良吉的頭腦里,便不由得把葛城村的形象固定化了。
村莊的名字,也一個個地印在了良吉的心頭。
不僅如此,連父親豬太郎親戚的姓名,也刻在心頭了。一提起某人的名字,良吉就像故人重逢一般,自己在頭腦中描繪起他的音容笑貌來。
豬太郎直到結束他那67歲的生涯,也未忘記故鄉。像這樣懷戀出生之地的人是少見的,那是從未回歸故土的人的一片殷情摯念。
說起路費,倒是微乎其微的。可是,連這點路費也籌措不出來,這使豬太郎從18歲離開故鄉,就一直沒有再回葛城村。然而相反,聽到豬太郎描述的良吉,卻在意象中把這偏僻的山村格外美化了。
豬太郎從故鄉出走,是迫於他所處的環境。在當地,他生於一個數一數二的地主家庭,但幼時過給另一地主家做養子,其後那家破產,豬太郎終於被迫出走了。
豬太郎有三個兄弟,他是長男。由於次男死去,便由三男承嗣。三男從地方高等學校畢業後當了教師,接著去東京干某種事業取得成功,但在10年前也去世了。
總之,父親豬太郎由於生性良善,終生陷於貧困之中。在良吉小時候,他就像口頭撣一樣的,常說帶良吉一塊兒到石見①去。可終於懷著這個夢想死去了。
①島根縣的石見銀山,喻指故鄉。
——現在,帶你一塊兒到石見去吧。
這樣的話,恐怕是父親豬太郎數十年來的懷鄉夢,自己空想歸去,只是在出神間吐露出來的思鄉之情。
現在,良吉從九州出差回來,忽然起了在廣島站下車轉道去看看的念頭。事情早已完了,還有三天閒工夫。出差時未曾這樣想過,可在歸途中卻想起訪問一次父親一生渴望不得歸的葛城村。這是到岩國附近才產生的想法,所以立即選定了火車的行進路線。
良吉望著窗外山國之夜的雪景,覺得還是來對了。如果失去這個機會,自己也許一次也不能訪問父親的故鄉了。
葛城村如今已無亡父的近親,他們全都死去,只有一個叫做杉山俊郎的醫生,據說是本家的後人。良吉訪問父親的故鄉,不僅是想要看看幼時聽到的山山水水的景致,也是為了期望能夠會晤與自己有親緣關係的人。和父親有直接關係的已不在人世,除了杉山俊郎就不能再訪問別人。可事前沒有給他寫信或寄明信片去,所以只能是貿然的訪問了。
襪底上到底是粘滿什麼又濕又粘的東西呀?打開廚房的電燈,瞬間映在章二眼裡的,是一片血海!
通房間的隔扇倒了,那上面吊著多惠子的和服。血從和服裡面到過道,像帶子一樣地流曳著。
見到紅色和服邊端的煞白的手,章二的眼睛眩暈了。
殺害多惠子的附近肉鋪的年輕老扳向警察自首了。
他也用自家切菜的刀抹了脖子,是在未死之前向警察自首的。
警察署把章二傳去,讓他看了肉鋪老闆寫下的遺書。
“……一年以前,多惠子就和我墜入情網之中了。那時我向多惠子傳授烤肉等牛肉菜餚的製作方法,不知不覺間就愛上她了,她也接受了我的愛。”
“自從結成這種關係,自己和多惠子之間,都互相對自己的家庭(對我來說是妻子,對她來說是丈夫)採取了無視其存在的態度,我專心傾注地把愛獻給了多惠子。從此之後,為了對她持續那種純粹的愛情,我和妻子斷絕了肉體上的關係。多惠子也向我做了同樣的誓言。這樣做,女人方面當然比男人遠為困難,但她說為了我保證堅守這個約束。作為我自己,想起她委身於自己以外的男人(就是她的丈夫),嫉妒不禁發狂似的湧進心頭。總之,我對她的許諾很高興,因為我相信她的愛情,也相信她的話。”
“但是,最近我才知道那是虛偽的,我被出賣了!倒不是在哪裡取得了確證,而是從自己的身體方面知道的:在一周前,我染上了那種可鄙的病。我在這一年裡,和多惠子以外的女人沒有任何肉體關係,知道自己患了淋病,就清楚地判出她的不貞(對我來說,多惠子的行為是不貞的)。直到現在,她是怎樣在欺騙我呀!事情就暴露在把那個可鄙的病傳給我了。她自己也一定是從她丈夫那裡背上的包袱。”
“我為了她,在這一年裡和妻子斷了關係,只把愛情捧獻給她,而她卻把愛情蹂躪了。我應當採取的手段只有一個,再沒有比多惠子的不貞更使人不能容忍的了。兩三天後,我責備了多惠子,她哭著請求原諒,我不能容忍。如果我失去了她,自己就沒有在世上生活的勇氣了,我決心和她一起去死。”
“但就在這件事上,我也被欺騙了。一起去死也好,把這句話經常掛在嘴邊上的她,一旦聽我嚴肅認真地這樣說,就從我身邊逃掉了。但我不能讓她逃掉,無論如何這個女人也要永遠歸我所有,不願再交給那個古怪的、陰鬱的男人。在世上,自己乾的也許是強迫對方去死的事。但是作為我,始終相信她常說的那句美麗動聽的話,相信她那樂於殉情的話。拼身一起去死,也是為了不能容許多惠子再有不貞的行為……”
《鄉村醫生》
一
松山良吉乘午後的火車,從廣島站出發了。
藝備線,從廣島北上,迎面被中國山脈擋住,便沿著山粱,迤邐向東駛去。從廣島到備後落合,乘普通客車約有6個小時的旅程。
良吉頭一次走這條線路。已是12月中旬了,連續乘坐3個小時來到三次,才開始看到積雪。
三次是一個盆地,四面被山包圍著。過午發出的火車開到這裡,已是薄暮時分了。在三次下車的乘客很多。白色盆地的對面,可以望見街市的燈火。從火車下來的黑色人群,在厚雲低垂的黃昏中,急匆匆地走去。
火車每站都停。這些站名中,也有從父親那裡聽到過的,像莊原、西城、東城等站就是。車到這裡,從廣島上車的乘客,幾乎都下車了。車廂中除良吉以外,不過還有五六個人。
窗外,儘是連綿不斷的暗色的山。線路前方,雪漸漸厚了起來。
這裡位於中國山脈分水嶺的盡南端,山多谷深是當然的。
火車到了岡山縣的新見站。良吉在途中的備後落合換乘木次線火車,可是一看換乘通知,已經和木次線中斷了聯絡,
晚上就得在備後落合過宿了。
良吉的父親豬太郎,7年前在東北的E町死去。他年輕的時候離開故鄉,在各地輾轉流浪,一次也沒有回來過。那是因為貧窮無力回家的緣故。
良吉經常聽他父親講述故鄉的故事。良吉是在父親流浪前出生的,聽了父親的講述,不知不覺間,也把那裡看做是自己的故鄉了。
豬太郎的故鄉,在島根縣仁多郡葛城村。在木次線,越過中國山脈的分水嶺,有個八川站,從這走上3里路,山深處就是葛城村。
良吉小時候,開始是無意中聽父親豬太郎講述葛城村的故事的。由於無數次地反覆著同一話題,在良吉的頭腦里,便不由得把葛城村的形象固定化了。
村莊的名字,也一個個地印在了良吉的心頭。
不僅如此,連父親豬太郎親戚的姓名,也刻在心頭了。一提起某人的名字,良吉就像故人重逢一般,自己在頭腦中描繪起他的音容笑貌來。
豬太郎直到結束他那67歲的生涯,也未忘記故鄉。像這樣懷戀出生之地的人是少見的,那是從未回歸故土的人的一片殷情摯念。
說起路費,倒是微乎其微的。可是,連這點路費也籌措不出來,這使豬太郎從18歲離開故鄉,就一直沒有再回葛城村。然而相反,聽到豬太郎描述的良吉,卻在意象中把這偏僻的山村格外美化了。
豬太郎從故鄉出走,是迫於他所處的環境。在當地,他生於一個數一數二的地主家庭,但幼時過給另一地主家做養子,其後那家破產,豬太郎終於被迫出走了。
豬太郎有三個兄弟,他是長男。由於次男死去,便由三男承嗣。三男從地方高等學校畢業後當了教師,接著去東京干某種事業取得成功,但在10年前也去世了。
總之,父親豬太郎由於生性良善,終生陷於貧困之中。在良吉小時候,他就像口頭撣一樣的,常說帶良吉一塊兒到石見①去。可終於懷著這個夢想死去了。
①島根縣的石見銀山,喻指故鄉。
——現在,帶你一塊兒到石見去吧。
這樣的話,恐怕是父親豬太郎數十年來的懷鄉夢,自己空想歸去,只是在出神間吐露出來的思鄉之情。
現在,良吉從九州出差回來,忽然起了在廣島站下車轉道去看看的念頭。事情早已完了,還有三天閒工夫。出差時未曾這樣想過,可在歸途中卻想起訪問一次父親一生渴望不得歸的葛城村。這是到岩國附近才產生的想法,所以立即選定了火車的行進路線。
良吉望著窗外山國之夜的雪景,覺得還是來對了。如果失去這個機會,自己也許一次也不能訪問父親的故鄉了。
葛城村如今已無亡父的近親,他們全都死去,只有一個叫做杉山俊郎的醫生,據說是本家的後人。良吉訪問父親的故鄉,不僅是想要看看幼時聽到的山山水水的景致,也是為了期望能夠會晤與自己有親緣關係的人。和父親有直接關係的已不在人世,除了杉山俊郎就不能再訪問別人。可事前沒有給他寫信或寄明信片去,所以只能是貿然的訪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