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關規定,死亡24小時之內的屍體是不許解剖的。因此,要對周艷芳的死因作出準確

  而科學的判斷,必須要耐心地等到明天上午做了解剖後才能作出肯定的結論。

  看著周艷芳那張青紫的面孔,那紫紺的口唇,那些發紫的手指甲床、足趾甲床,

  那一個個散在於眼結膜下的針尖樣大小的出血點,還有出現早而明顯的呈紫紅色並

  伴有出血點的屍斑以及大小便失禁的現象,我心裡不禁升騰起對那位道貌岸然的老

  色狼的憎惡和鄙視。

  “老東西,還敢跟我叫板!你以為你做得巧妙,以為你在周艷芳的頸部沒有留

  下扼壓的痕跡,我就治不了你了。哼,等著瞧吧,明天一早頸部的皮膚一剖開,我

  就把你作案時留下的證據全部抖給你!”

  第二天早上一上解剖台,我就迫不及待地剖開了周艷芳頸部的皮膚、皮下脂肪、

  頸部的淺肌層、頸部的深肌層。糟糕,越往深里剖,我的心裡就越是沒了底。奇怪,

  一層又一層的頸部組織暴露在我的眼前,可一直剖到了甲狀軟骨和舌骨,我還是沒

  有發現作用於頸部的暴力痕跡。

  我重新拿起了解剖刀,剖開了周艷芳的胸腔。我發現死者肺臟及心臟都出現了

  由於極度缺氧而導致心肺表面血管過度擴張破裂所產生的瘀血點。

  既然不能證明周艷芳死於機械性窒息,而在她的屍體上又呈現出明顯的缺氧征

  象,我不由把賭注下在了心臟的疾病上。然而解剖證明,這是一顆很健康的心臟。

  是不是毒物致死?我將胃壁剪開後取出了其中的胃內容物留待化驗。突然,在

  位於迴腸上段約8 公分處的腸腔內,我發現了一條蠕動著的將近20公分長的大蛔蟲。

  這下子,我可算是從迷宮中走出來了,我迫不及待地從喉頭處剪開了氣管,在氣管

  分岔處,我發現了一條又肥又大的大蛔蟲!

  與腸腔內不同的是,在氣管內的這條蛔蟲早已不再蠕動了,它已經死了,是憋

  死的。

  這條原本寄生在周艷芳腸道內的大蛔蟲,從腸道內逆行向上,經過了喉頭又向

  下進入了氣管,最後堵塞了呼吸道而導致主人周艷芳窒息死亡。

  其實,這也難怪,蛔蟲本性就是喜好鑽孔。當人體不適時,生長在腸道內的蛔

  蟲就會到處亂竄。當蛔蟲沿著消化道向上竄行時,就可能經過喉頭進入氣管。進入

  氣管後的蛔蟲,最終只能是死路一條!而它賴以寄生的機體也就不可避免地被窒息

  而死。

  如果不順著氣管往下追查,那個糟蹋了小保姆的老東西這輩子也逃脫不掉殺人

  滅口的嫌疑。

  2004-11-5 13:20:00

  37

  警察死死地抓住了這個一絲不掛的人,心想這準是從精神病科逃出來的病人。

  這個倒霉鬼卻拼命地掙扎喊叫:“我可不是瘋子!我是一個死過的人!”

  第二次死亡

  解剖台上,停放著一具中年男性的屍體。因為心臟停止跳動,他死在了中亞醫

  院的急診室里。由於他身上帶有一個心臟起搏器,所以需要對他的屍體進行解剖,

  以便查明是否因儀器失靈而導致死亡。

  檢查心臟起搏器是否正常運行,確實事關重大。如果就是因為儀器的失靈而導

  致了病人的死亡,死者的家屬將會理所當然地對製造商提起訴訟,我們也會將儀器

  製造中的缺陷,迅速地向製造商和醫院進行通報,使那些可能受到威脅的生命倖免

  於儀器故障發生之前。

  突然,解剖室內電話鈴聲一陣緊似一陣,我極不情願地放下了手中的解剖刀。

  “我是韓嵋,有什麼事兒請您快講,我正在工作!”我衝著電話極不耐煩地說。

  “韓法醫,別,千萬別。下刀之前,千萬要鬧明白他是不是真死了,你……他

  ……嗨,我怎麼跟你說呀!”電話的那端語氣居然比我還急。

  “你是哪位呀?”我莫名其妙地問。

  “噢,我是中亞醫院太平間的老謝呀。”

  “噢,謝師傅呀。有什麼事?您慢慢說。”我立馬換了一副腔調,趕緊客氣地

  說。

  各大醫院太平間的人,我都挺熟的,在工作中,他們給我提供了不少的幫助,

  我從內心深處也十分地感激和敬重他們。

  “啊,韓法醫,這樣吧,電話里也說不清楚。我們醫院送去的那個病人,你可

  千萬先別下刀啊。我這就去你那兒,你等著!”只聽“啪”的一聲,老謝掛上了電

  話。

  難道躺在解剖台上的這位顧客是一名活著的“死人”?

  自古以來,人們就惟恐把一息尚存的親人,誤作死者而埋入黃土。所以在中世

  紀的法國,埋死人之前,人們都要先咬一咬死人的大腳趾,看他是否還有反應。在

  十六世紀的英國,富豪之家曾有這樣的習俗:在棺蓋上系一隻小鈴,用細繩連到棺

  內,繩的一端就系在死者的手上。萬一死者甦醒了,他只消動動手,那小鈴就會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