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在1996年2月份,檢察官打電話給我,跟我說她準備和德爾加多達成協議,以換取其出庭指證盧戈和多博。我對此表示反對,提醒她已經有足夠的證人和證據,德爾加多的證詞其實並不關鍵。即便如此,她還是和他達成了協議,作為他出庭作證的回報,德爾加多只需坐十五年的牢。德爾加多要是按照正常的審判程序,肯定被定罪,而且會被判處終身監禁。他綁架、搶劫、蓄意謀殺、謀殺,犯下累累罪行,卻受到如此寬大處理,令我很不開心。但是我做不了主,不知什麼原因,檢察官對此態度非常堅決。
德爾加多的供述長達204頁,有關我的案子,也包括那對年輕夫妻的。他的供述材料使得盧戈和多博在法庭上毫無翻盤的可能。
檢察機關決定將兩起案件,年輕夫妻被殺案和我的綁架案同時審理,設立了兩個陪審團,分別參與多博和盧戈的案件審理。檢方對梅塞提出刑期為九年的辯訴協議,但是他拒絕接受,於是單獨接受審判。本來初定於1996年2月開庭,但是由於證據和證人的數目眾多,所以推遲了三個月。
我在1995年的下半年和1996年的大多數時間裡,要麼就是為了這個案子飛到邁阿密,要麼就是飛去紐約陪我姐姐,她因為癌症而病危。所有一切都發生得太快,我把自己的問題都拋諸腦後,一門心思陪伴姐姐和配合案件審理,而後者不停地延期。那一年,1996年,我待得最多久的地方就是紐約,姐姐的狀況持續惡化,最終在1997年2月21日去世,只有四十四歲。我悲痛欲絕,失去了一位可以依賴的好夥伴、好朋友,她還救過我的命。我的生活因為這兩件事情而陷入停頓。
那一年剩下的時間,我都在等待審判的結束和案子的完結,否則無法開始新的人生,我的生活似乎已經全部交給了我的姐姐和自己遭受的永無休止的噩夢般的綁架案。從1995年6月到1997年12月,我總共去了邁阿密十二次,不是作證就是提供線索。
在1998年1月,在我第一次前往邁阿密協助警察進行調查的兩年半之後,距離我被綁架也過去了三年,兩個陪審團終於確定下來了。案子在1998年2月24日開庭,持續了十個星期,共計調閱了超過一千兩百頁的書面證據和傳喚了九十八位證人,成為戴德縣歷史上耗時最長、開銷最大的審判。
我也是其中一名證人,出庭了兩天,作證長達十二小時。我剛到法庭的時候,有些緊張,倒不是因為我終於要和自己的仇人面對面,而是因為法庭擠滿了觀眾和攝像機以及記者。我一點也不畏懼那些曾經摧殘我、羞辱我、妄圖剝奪我尊嚴、身份和生命的傢伙,他們別想再對我下手,一切都結束了。我冷靜平和地回答著檢察官和辯護律師每一個問題,同時直視著被告的眼睛,讓他們明白:我挺過了這一切,我的鬥志是昂揚的,我的精神是堅不可摧的。
第25章 解脫
“我不相信單憑苦難可以教導我們,如果可以的話,那全世界的人都會變得更有智慧,因為每個人都會受苦。苦難必得加上哀痛、諒解、忍耐、仁愛、坦誠、和一顆始終保持謙卑的心,才能激發智慧。”
——約瑟夫·艾迪生
“生命不會因為死亡而終結,儘管看起來是這樣。”
——印第安人諺語
1998年5月4日,法院判定盧戈兩宗謀殺、綁架、謀殺未遂、勒索和盜竊等等十六項指控,均罪名成立。1998年7月1日,多博也以同樣指控受審並被判決罪名成立。1998年7月7日,陪審團提出判處盧戈和多博死刑。他們兩個現在正在死囚室里對自己的案子進行上訴,盧戈依舊有妄想症,堅持說那些謀殺和綁架跟他無關。梅塞的陪審團也裁定他所有的罪名都成立,並判處他65年有期徒刑。2006年,他在監獄裡死於心臟病。審判結束了,我用三年半的時間終於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討回了公道。
負責審理我案子的法官亞歷克斯·費勒寫過這樣一句話:“這個案子在審判的過程中實在讓人心情難以平靜,直到現在我還有所感觸。席勒受到的待遇連一個戰俘都不如,他在審判的過程中情緒顯然也很激動,每個人都為他的悲慘遭遇感到心痛。他雖然試圖保持冷靜,但……我覺得再在法庭上把他的遭遇講一遍對聽眾來說都是一種創傷。”
我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對我下手的時候,我是如何死裡逃生的。對此我只能想到一個答案,那就是天意,那天晚上有人關照我,就這麼簡單。我生命中還有事沒完成,如果死了,就永遠也做不了。沒有必要再去追究更複雜的原因,因為它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你問我從這次經歷中學到什麼,我會簡潔地回答你:熱愛並珍惜生命和你身邊的人,每天告訴你愛的人你有多珍視他們,把每一天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就像自己不再有明天一樣。當你遇到困難沒有辦法解決的時候,相信天無絕人之路。記住,奇蹟是會發生的,它一直都在我們身邊。成熟,學習,熱愛,歡笑,這些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珍惜它們,不要失去時才覺得惋惜。還有就是不斷超越自我,讓你的靈魂翱翔。
很多時候,那些不幸和困難會給你帶來好處,它們使我們成長,教會我們珍惜曾經視作理所當然的一切。在它們的激勵下,我們不斷突破自我,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也意識到要更加積極對待以前忽視的人或事。正因為遭遇了不幸,我們得以真正認識自己,從而更加堅定對自己以及對上帝的信仰。
德爾加多的供述長達204頁,有關我的案子,也包括那對年輕夫妻的。他的供述材料使得盧戈和多博在法庭上毫無翻盤的可能。
檢察機關決定將兩起案件,年輕夫妻被殺案和我的綁架案同時審理,設立了兩個陪審團,分別參與多博和盧戈的案件審理。檢方對梅塞提出刑期為九年的辯訴協議,但是他拒絕接受,於是單獨接受審判。本來初定於1996年2月開庭,但是由於證據和證人的數目眾多,所以推遲了三個月。
我在1995年的下半年和1996年的大多數時間裡,要麼就是為了這個案子飛到邁阿密,要麼就是飛去紐約陪我姐姐,她因為癌症而病危。所有一切都發生得太快,我把自己的問題都拋諸腦後,一門心思陪伴姐姐和配合案件審理,而後者不停地延期。那一年,1996年,我待得最多久的地方就是紐約,姐姐的狀況持續惡化,最終在1997年2月21日去世,只有四十四歲。我悲痛欲絕,失去了一位可以依賴的好夥伴、好朋友,她還救過我的命。我的生活因為這兩件事情而陷入停頓。
那一年剩下的時間,我都在等待審判的結束和案子的完結,否則無法開始新的人生,我的生活似乎已經全部交給了我的姐姐和自己遭受的永無休止的噩夢般的綁架案。從1995年6月到1997年12月,我總共去了邁阿密十二次,不是作證就是提供線索。
在1998年1月,在我第一次前往邁阿密協助警察進行調查的兩年半之後,距離我被綁架也過去了三年,兩個陪審團終於確定下來了。案子在1998年2月24日開庭,持續了十個星期,共計調閱了超過一千兩百頁的書面證據和傳喚了九十八位證人,成為戴德縣歷史上耗時最長、開銷最大的審判。
我也是其中一名證人,出庭了兩天,作證長達十二小時。我剛到法庭的時候,有些緊張,倒不是因為我終於要和自己的仇人面對面,而是因為法庭擠滿了觀眾和攝像機以及記者。我一點也不畏懼那些曾經摧殘我、羞辱我、妄圖剝奪我尊嚴、身份和生命的傢伙,他們別想再對我下手,一切都結束了。我冷靜平和地回答著檢察官和辯護律師每一個問題,同時直視著被告的眼睛,讓他們明白:我挺過了這一切,我的鬥志是昂揚的,我的精神是堅不可摧的。
第25章 解脫
“我不相信單憑苦難可以教導我們,如果可以的話,那全世界的人都會變得更有智慧,因為每個人都會受苦。苦難必得加上哀痛、諒解、忍耐、仁愛、坦誠、和一顆始終保持謙卑的心,才能激發智慧。”
——約瑟夫·艾迪生
“生命不會因為死亡而終結,儘管看起來是這樣。”
——印第安人諺語
1998年5月4日,法院判定盧戈兩宗謀殺、綁架、謀殺未遂、勒索和盜竊等等十六項指控,均罪名成立。1998年7月1日,多博也以同樣指控受審並被判決罪名成立。1998年7月7日,陪審團提出判處盧戈和多博死刑。他們兩個現在正在死囚室里對自己的案子進行上訴,盧戈依舊有妄想症,堅持說那些謀殺和綁架跟他無關。梅塞的陪審團也裁定他所有的罪名都成立,並判處他65年有期徒刑。2006年,他在監獄裡死於心臟病。審判結束了,我用三年半的時間終於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討回了公道。
負責審理我案子的法官亞歷克斯·費勒寫過這樣一句話:“這個案子在審判的過程中實在讓人心情難以平靜,直到現在我還有所感觸。席勒受到的待遇連一個戰俘都不如,他在審判的過程中情緒顯然也很激動,每個人都為他的悲慘遭遇感到心痛。他雖然試圖保持冷靜,但……我覺得再在法庭上把他的遭遇講一遍對聽眾來說都是一種創傷。”
我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對我下手的時候,我是如何死裡逃生的。對此我只能想到一個答案,那就是天意,那天晚上有人關照我,就這麼簡單。我生命中還有事沒完成,如果死了,就永遠也做不了。沒有必要再去追究更複雜的原因,因為它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你問我從這次經歷中學到什麼,我會簡潔地回答你:熱愛並珍惜生命和你身邊的人,每天告訴你愛的人你有多珍視他們,把每一天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就像自己不再有明天一樣。當你遇到困難沒有辦法解決的時候,相信天無絕人之路。記住,奇蹟是會發生的,它一直都在我們身邊。成熟,學習,熱愛,歡笑,這些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珍惜它們,不要失去時才覺得惋惜。還有就是不斷超越自我,讓你的靈魂翱翔。
很多時候,那些不幸和困難會給你帶來好處,它們使我們成長,教會我們珍惜曾經視作理所當然的一切。在它們的激勵下,我們不斷突破自我,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也意識到要更加積極對待以前忽視的人或事。正因為遭遇了不幸,我們得以真正認識自己,從而更加堅定對自己以及對上帝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