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主子的腿慢慢的好了,可脾氣似乎又回來了。
小六子仔細觀察一番,這才發現那送藥的換人了,不是那小姑娘,變成個上年紀的大嬸子了。
小六子卻長出一口氣,他寧可日日瞅主子的臉色,也不願意那姑娘來害他了,雖說後來這姑娘也沒使這陰損招兒,可他心裡依舊膈應,他就瞅不得誰人對主子不好。
轉眼主子已經能出屋活動了,可只要出了院門,日日都要蹦噠到後院裡,瞅著前頭藥房出神兒,喊多少回不應,就算應了,頂著大冷的天兒,也不肯回屋躲風。
真是撞邪了!
沒辦法,小六子也只得陪著吹冷風,誰讓他攤上這麼一個不靠譜的主子呢?
轉眼又過了十來日,西河城似乎越來越亂,到處流民肆掠,風聲鶴唳,唯一讓人能安心些的好消息,便是那蔓延多日的瘟疫,被許家給治下了!
西河城總算喘了口氣。
可主子這幾日日日都不曾回來軍營安歇,聽守軍中尉大人說,有鄰國奸細潛入城內,傳播流言,煽動百姓,想要裡應外合,一舉拿下西河城。
城裡一時人心惶惶,柳行武卻不知去了哪裡。
小六子日日提心弔膽,收拾完軍中大小事務,再把柳行武辦公的那張桌案擦得光可鑑人之後,終於盼回了主子。
人是回來了,可似乎換了個人,他眉頭都緊蹙成了厚厚的川字,眼睛通紅,布滿血絲,下頜處冒出一片兒青短須茬,不知幾日幾夜不曾睡覺歇息,渾身上下散發的戾氣,隔得遠都讓人膽戰心驚。
他這晚歸來,也帶來個天大的消息,西河城南城被燒,死傷無數
小六子被委派著去尋人,尋那姑娘家的父母,還有一同下落不明的柳家姑母。
本以為這已經是個壞消息了,可誰知還有更壞的,那叫海棠的丫頭,也跟著一起下落不明!
主子似乎著魔了,日日瘋了一般,四處找尋,找來找去,也沒有得到啥有利消息。
西河城這麼大,柳行武又不允許進屋盤查,日日只在幾個路口設置關卡,大海撈針一般,哪裡這般容易找到人呢?
好在過了十多日,柳家姑母托人送信來,原來縱火當日,她家人早逃脫了,更巧的是,居然還帶著那姑娘家人一起跑的。
這實在是好,實在是好!
柳行武得了這消息,難得竟然鬆了一大口氣,就這般靠躺在椅背上睡著了!
小六子著實心疼的緊
西河城的戰事一時松,一時緊,轉眼,大雪落下,西河城一片兒白。
戰事似乎也消停了,領國的那些匪兵暫時停止了騷擾,讓整個西河城也有了絲喘息。
小六子跟著柳行武上了滿香樓,今日是他大宴賓客,請的也都是些他平日裡玩的要好的公子哥兒。
宴席設在二樓雅間,小六子隨著一眾僕人在大堂里開了桌席,正喝著茶水,吃些果子點心,聊些閒話,放鬆的很。
正說的起勁兒,小六子突然瞅見自家爺沒命兒一般衝下樓,衝到長街外,轉眼不見了影子。
這這是怎麼回事兒?
小六子連茶水都不喝了,回頭急匆匆尋人,好不容易在長街上尋到人了,主子也不知發什麼瘋,莫名其妙趕他走,還要他去告訴王慶年王公子,說著酒宴取消了!
小六子以為自個兒耳背,以為自個聽錯了,可眼前主子半分沒有說假話的樣子
他無奈應允,無奈著答應了。
哎!這輩子,是栽在主子手裡了,回頭指不定被王公子一頓臭罵
自個的命咋就這般苦呢?
轉眼過了兩天,柳行武回來了,臉上樂開花,成日裡樂呵呵的,不知這一回又是得了什麼喜事兒。
好景不長,戰況再一次吃緊,上頭來了調令,自家主子升了官兒,要上遠方戰場了!
小六子萬般不舍,作別主子之後,按照他的安排,派了小隊兒士兵,夜夜守在城東偏角的一處小院裡。
裡頭住的,便是那海棠姑娘,和一個陌生男人。
這差點讓他哭了,自家主子日日惦記的姑娘,怎能與別人相處一室,更何況,主子在前頭殺敵,這邊這男人日日都與那姑娘卿卿我我,他實在是看不過眼,恨不得把這男人宰了才解恨
可他也只是想想,斷然不敢,主子沒有吩咐的事兒,他是不能做的!
過了幾天,按照主子的吩咐,他又派人安排那姑娘一家相會,他從未覺得自家主子是菩薩,可眼下這些事兒,只怕做的比菩薩還好了。
他家那位爺到底圖啥啊!
轉眼那姑娘一家就走了,隻言片語也沒有留一個,不聲不響就走了
年後捷報傳來,主子勝仗一個連著一個,終於在四月初,柳行武班師回朝,先去朝都拜見聖上,之後再回西河城。
隨後的日子,柳行武去了幾趟黃羊鎮,沒有帶上他,每次興沖衝去,每次焉巴巴的回,沒有哪一回例外。
小六子漸漸看出苗頭,定是又去找那姑娘去了
他恨鐵不成鋼,可拿這爺的執拗也沒辦法,誰要勸說半句,那就是觸霉頭,連老爺夫人都不敢過問的事兒,他這小跟班,還能說啥呢?
之後皇都似乎出了大事,柳行武一去便是半年,再沒回來過。
轉眼又一年,主子自從又跑了幾回黃羊鎮,便徹底死心了,再沒去過,只是日日愛上酗酒,再不曾如在後衛司那段日子裡,日日開懷,便連冒著北風偷眼瞅那藥房,眼裡都帶著喜氣兒了
七八年前,他這般模樣過,一眨眼間,似乎又回去了
小六子隱隱明白了什麼,雖心疼,可竟然難得嘆出一口長氣來
他家爺不是尋常人,過了這一段時日,總能挺過來的,八年前他也扛過來了,現在再走一遭,倒也不怕了
第320章:番外張春生(一)
張家村這幾日格外熱鬧,無它,村頭張家的兒子在鎮裡得了個武官的閒職,這在莊稼人看來,泥腿子吃上了官家飯,那是有大出息了!
張春生的母親趙氏尤為得意,心裡橫亘了一年的刺兒好似一舉被拔了出來,端的是暢快無比!
隔壁的小媳婦劉小花扭著水蛇腰,甩著花帕子,一扭一扭的過來,倚著籬笆門,陰陽怪氣笑著道:“喲,老張家的墳頭冒了青煙啦,出了個小官兒,以後啊,咱村里人見了你,都得高喊一聲老夫人囁”
劉小花嫁進張家村不到三年,按理兒是趙氏的晚輩,多少還得喊趙氏一句嬸子,為啥說起話這般不客氣,原來這還得從一年前的一樁老事兒說起。
話說這劉小花有個堂妹妹叫劉春花,長的很有幾分姿色,平日為人咋樣不知,可不知怎的與趙氏的兒子張春生有了掰扯,兩人鬧出了不少事兒。
本來嘛,後生姑娘家的,被人閒扯出這些話,開明些的人家,便作主讓兩人成親,這一樁事也就過了,可誰知,趙氏的兒子張春生,死活不願意,憋紅了臉,直說自個兒都沒碰過那姑娘一個手指頭,全是那姑娘看上他,往自個身上潑髒水,想著成就好事兒呢。
出了這樣的笑話兒,趙氏原本就對這春花不待見,現在又聽兒子口聲聲的辯解,當下雖然有些狐疑,可護犢子心思,哪個老娘沒有呢,也就把這事兒給糊弄過去了。
小六子仔細觀察一番,這才發現那送藥的換人了,不是那小姑娘,變成個上年紀的大嬸子了。
小六子卻長出一口氣,他寧可日日瞅主子的臉色,也不願意那姑娘來害他了,雖說後來這姑娘也沒使這陰損招兒,可他心裡依舊膈應,他就瞅不得誰人對主子不好。
轉眼主子已經能出屋活動了,可只要出了院門,日日都要蹦噠到後院裡,瞅著前頭藥房出神兒,喊多少回不應,就算應了,頂著大冷的天兒,也不肯回屋躲風。
真是撞邪了!
沒辦法,小六子也只得陪著吹冷風,誰讓他攤上這麼一個不靠譜的主子呢?
轉眼又過了十來日,西河城似乎越來越亂,到處流民肆掠,風聲鶴唳,唯一讓人能安心些的好消息,便是那蔓延多日的瘟疫,被許家給治下了!
西河城總算喘了口氣。
可主子這幾日日日都不曾回來軍營安歇,聽守軍中尉大人說,有鄰國奸細潛入城內,傳播流言,煽動百姓,想要裡應外合,一舉拿下西河城。
城裡一時人心惶惶,柳行武卻不知去了哪裡。
小六子日日提心弔膽,收拾完軍中大小事務,再把柳行武辦公的那張桌案擦得光可鑑人之後,終於盼回了主子。
人是回來了,可似乎換了個人,他眉頭都緊蹙成了厚厚的川字,眼睛通紅,布滿血絲,下頜處冒出一片兒青短須茬,不知幾日幾夜不曾睡覺歇息,渾身上下散發的戾氣,隔得遠都讓人膽戰心驚。
他這晚歸來,也帶來個天大的消息,西河城南城被燒,死傷無數
小六子被委派著去尋人,尋那姑娘家的父母,還有一同下落不明的柳家姑母。
本以為這已經是個壞消息了,可誰知還有更壞的,那叫海棠的丫頭,也跟著一起下落不明!
主子似乎著魔了,日日瘋了一般,四處找尋,找來找去,也沒有得到啥有利消息。
西河城這麼大,柳行武又不允許進屋盤查,日日只在幾個路口設置關卡,大海撈針一般,哪裡這般容易找到人呢?
好在過了十多日,柳家姑母托人送信來,原來縱火當日,她家人早逃脫了,更巧的是,居然還帶著那姑娘家人一起跑的。
這實在是好,實在是好!
柳行武得了這消息,難得竟然鬆了一大口氣,就這般靠躺在椅背上睡著了!
小六子著實心疼的緊
西河城的戰事一時松,一時緊,轉眼,大雪落下,西河城一片兒白。
戰事似乎也消停了,領國的那些匪兵暫時停止了騷擾,讓整個西河城也有了絲喘息。
小六子跟著柳行武上了滿香樓,今日是他大宴賓客,請的也都是些他平日裡玩的要好的公子哥兒。
宴席設在二樓雅間,小六子隨著一眾僕人在大堂里開了桌席,正喝著茶水,吃些果子點心,聊些閒話,放鬆的很。
正說的起勁兒,小六子突然瞅見自家爺沒命兒一般衝下樓,衝到長街外,轉眼不見了影子。
這這是怎麼回事兒?
小六子連茶水都不喝了,回頭急匆匆尋人,好不容易在長街上尋到人了,主子也不知發什麼瘋,莫名其妙趕他走,還要他去告訴王慶年王公子,說著酒宴取消了!
小六子以為自個兒耳背,以為自個聽錯了,可眼前主子半分沒有說假話的樣子
他無奈應允,無奈著答應了。
哎!這輩子,是栽在主子手裡了,回頭指不定被王公子一頓臭罵
自個的命咋就這般苦呢?
轉眼過了兩天,柳行武回來了,臉上樂開花,成日裡樂呵呵的,不知這一回又是得了什麼喜事兒。
好景不長,戰況再一次吃緊,上頭來了調令,自家主子升了官兒,要上遠方戰場了!
小六子萬般不舍,作別主子之後,按照他的安排,派了小隊兒士兵,夜夜守在城東偏角的一處小院裡。
裡頭住的,便是那海棠姑娘,和一個陌生男人。
這差點讓他哭了,自家主子日日惦記的姑娘,怎能與別人相處一室,更何況,主子在前頭殺敵,這邊這男人日日都與那姑娘卿卿我我,他實在是看不過眼,恨不得把這男人宰了才解恨
可他也只是想想,斷然不敢,主子沒有吩咐的事兒,他是不能做的!
過了幾天,按照主子的吩咐,他又派人安排那姑娘一家相會,他從未覺得自家主子是菩薩,可眼下這些事兒,只怕做的比菩薩還好了。
他家那位爺到底圖啥啊!
轉眼那姑娘一家就走了,隻言片語也沒有留一個,不聲不響就走了
年後捷報傳來,主子勝仗一個連著一個,終於在四月初,柳行武班師回朝,先去朝都拜見聖上,之後再回西河城。
隨後的日子,柳行武去了幾趟黃羊鎮,沒有帶上他,每次興沖衝去,每次焉巴巴的回,沒有哪一回例外。
小六子漸漸看出苗頭,定是又去找那姑娘去了
他恨鐵不成鋼,可拿這爺的執拗也沒辦法,誰要勸說半句,那就是觸霉頭,連老爺夫人都不敢過問的事兒,他這小跟班,還能說啥呢?
之後皇都似乎出了大事,柳行武一去便是半年,再沒回來過。
轉眼又一年,主子自從又跑了幾回黃羊鎮,便徹底死心了,再沒去過,只是日日愛上酗酒,再不曾如在後衛司那段日子裡,日日開懷,便連冒著北風偷眼瞅那藥房,眼裡都帶著喜氣兒了
七八年前,他這般模樣過,一眨眼間,似乎又回去了
小六子隱隱明白了什麼,雖心疼,可竟然難得嘆出一口長氣來
他家爺不是尋常人,過了這一段時日,總能挺過來的,八年前他也扛過來了,現在再走一遭,倒也不怕了
第320章:番外張春生(一)
張家村這幾日格外熱鬧,無它,村頭張家的兒子在鎮裡得了個武官的閒職,這在莊稼人看來,泥腿子吃上了官家飯,那是有大出息了!
張春生的母親趙氏尤為得意,心裡橫亘了一年的刺兒好似一舉被拔了出來,端的是暢快無比!
隔壁的小媳婦劉小花扭著水蛇腰,甩著花帕子,一扭一扭的過來,倚著籬笆門,陰陽怪氣笑著道:“喲,老張家的墳頭冒了青煙啦,出了個小官兒,以後啊,咱村里人見了你,都得高喊一聲老夫人囁”
劉小花嫁進張家村不到三年,按理兒是趙氏的晚輩,多少還得喊趙氏一句嬸子,為啥說起話這般不客氣,原來這還得從一年前的一樁老事兒說起。
話說這劉小花有個堂妹妹叫劉春花,長的很有幾分姿色,平日為人咋樣不知,可不知怎的與趙氏的兒子張春生有了掰扯,兩人鬧出了不少事兒。
本來嘛,後生姑娘家的,被人閒扯出這些話,開明些的人家,便作主讓兩人成親,這一樁事也就過了,可誰知,趙氏的兒子張春生,死活不願意,憋紅了臉,直說自個兒都沒碰過那姑娘一個手指頭,全是那姑娘看上他,往自個身上潑髒水,想著成就好事兒呢。
出了這樣的笑話兒,趙氏原本就對這春花不待見,現在又聽兒子口聲聲的辯解,當下雖然有些狐疑,可護犢子心思,哪個老娘沒有呢,也就把這事兒給糊弄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