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而且、話說回來,這整件事成立的基礎根本就不存在——如果犯人是個跟蹤狂,他一開始就不會把信投在這裡了!因為不是有個比這兒方便一百倍的地方嘛——
我住的那種廉租公寓,走廊里又沒攝像頭、每天下班後來投考勤卡的人又多,他完全可以直接把信投到我家門口的郵箱裡嘛。我是死也不會發現的。
我感到一陣絕望。雖然抓狂了,但我還不傻,我知道有一個理論能同時解釋以上兩個疑問——
那就是犯人是我的同事。
如果是同事,投在單位當然比家方便了;而且只有同事才可能會怕被人看見而不敢往我桌上放信,所以把信放在人流量大而不會被懷疑的打卡機桌子上。
但同時我也很清楚——如果我承認這種理論是事實的話,我的推理就和之前的矛盾了:
我雖然沒自大到自以為能認出所有同事,每天上下班和我同路的人還是不可能不認得的——你以為我到底花了多大的力氣來躲開他們啊——然而坐公交的這兩個多星期里,我當然沒在車上看到過同事。所以如果投騷擾信的是同事的理論成立,公交車理論將被全盤推翻。
不行了……我倒向柔軟的床面。
到此為止了。不客氣點說、我的腦子已經比掉在糨糊里的一坨鳥糞好不了多少了。
明早七點啊……我以最後一點毅力支撐著上了鬧鐘。睡吧。
七分鐘……
做得到嗎?還是做不到呢?
明天的我,交給你了,都交給你了。
第9章 第 9 章
第三個七分鐘
9
“啊,賀西!”因為手銬的限制,青年將兩隻手擺在胸前一齊向我招著手。
“沒想到還能見到你啊!來給我送行的嗎?……當然不可能是吧,”如此自問自答後,他在我看來十分故意地問:“那麼,已經找到犯人了嗎?”
二十秒後。
“啊,不僅沒有所行動、還送來了這樣一封信啊。”青年銜著拇指指尖笑了起來,我實在不知道他在笑什麼。
“賀西,”他說:“時間緊迫,我就直說了——就算這樣放著不管,犯人也會自己來找你的。”
那個啊,我沒有說話——我知道。
“儘管這樣你仍然打算弄明白對方的手法嗎?”
還是不知該怎麼回答。我是不知道自己的表情是怎樣啦——大概很傻很直愣吧,因為青年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我的意思:
“……太好了。”他讓人很不舒服地評價道:
“能和你這樣的傢伙相遇……實在是太幸福了。“
“那麼、接下來你打算問我什麼問題呢?”
我低頭斟酌了一下。
我的兩個推理——哪個是錯的呢?
對、就像置放在天平兩端的籌碼,一端浮起、則另一端沉下——“如果犯人的目的是與我相遇則沒必要用把信投到我單位的手法,如果犯人用了在單數天把信投到單位的手法則他的目的不可能是在公交車上與我相遇——那兩個理論,哪一個不正確呢?”
“啊。”青年似乎有點驚訝我的提問,他暫時沒有回答。
“你帶著信嗎?”他問。然後又向我要了一張我隨包攜帶的考勤卡。將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仔細看過後,他給出了讓人唏噓的答案:
“你為什麼會認為兩個推理中有一個錯了呢?”
“因為——”
“因為’如果犯人不是你的同事,為什麼要費力不討好把信投到你的單位去呢?’”——青年接過我的話,“與其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不如問另一個問題——犯人真的有把信投到你單位去嗎?”
“考慮到你上班的地點是隨機的,解開手法的關鍵一開始就在於:犯人到底是怎麼知道你每天是去哪個分社上班的?”
沒錯。回答了這個問題,一切的謎題就得到解答了。
“根據你之前的描述,我認為答案只可能有一個——”順其自然地看著我,青年似乎一點也沒有打算賣關子:
“犯人根本就不知道。信不是他投到你單位、而是你自己帶到單位去的。”
我愣住了。
”這就是你的答案?”好半天,我才問。
“嗯?”青年歪了頭,一臉“是又如何”的表情。我的心中一陣……我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的洶湧感情,乃至長途車吱嘎一聲停下的時候,我還以為到此為止了。
“糖炒栗子,剛出鍋的糖炒栗子餵……”窗戶外這樣傳來。聽到呼喚聲,青年迅速分了心。拉開車窗,把鼻子稍微探出一點,他饒有興味地望著綁著頭巾的婦人手推車上滾動著黑砂的大鐵鍋。
“——原來已經這個時候啦?”
啊?“原來已經十月份了嗎?”——“不,已經快十一月咯?”我提醒道,但他沒有在和我說話。
“常警官,糖炒栗子誒。”“糖炒栗子誒,常警官。”
我住的那種廉租公寓,走廊里又沒攝像頭、每天下班後來投考勤卡的人又多,他完全可以直接把信投到我家門口的郵箱裡嘛。我是死也不會發現的。
我感到一陣絕望。雖然抓狂了,但我還不傻,我知道有一個理論能同時解釋以上兩個疑問——
那就是犯人是我的同事。
如果是同事,投在單位當然比家方便了;而且只有同事才可能會怕被人看見而不敢往我桌上放信,所以把信放在人流量大而不會被懷疑的打卡機桌子上。
但同時我也很清楚——如果我承認這種理論是事實的話,我的推理就和之前的矛盾了:
我雖然沒自大到自以為能認出所有同事,每天上下班和我同路的人還是不可能不認得的——你以為我到底花了多大的力氣來躲開他們啊——然而坐公交的這兩個多星期里,我當然沒在車上看到過同事。所以如果投騷擾信的是同事的理論成立,公交車理論將被全盤推翻。
不行了……我倒向柔軟的床面。
到此為止了。不客氣點說、我的腦子已經比掉在糨糊里的一坨鳥糞好不了多少了。
明早七點啊……我以最後一點毅力支撐著上了鬧鐘。睡吧。
七分鐘……
做得到嗎?還是做不到呢?
明天的我,交給你了,都交給你了。
第9章 第 9 章
第三個七分鐘
9
“啊,賀西!”因為手銬的限制,青年將兩隻手擺在胸前一齊向我招著手。
“沒想到還能見到你啊!來給我送行的嗎?……當然不可能是吧,”如此自問自答後,他在我看來十分故意地問:“那麼,已經找到犯人了嗎?”
二十秒後。
“啊,不僅沒有所行動、還送來了這樣一封信啊。”青年銜著拇指指尖笑了起來,我實在不知道他在笑什麼。
“賀西,”他說:“時間緊迫,我就直說了——就算這樣放著不管,犯人也會自己來找你的。”
那個啊,我沒有說話——我知道。
“儘管這樣你仍然打算弄明白對方的手法嗎?”
還是不知該怎麼回答。我是不知道自己的表情是怎樣啦——大概很傻很直愣吧,因為青年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我的意思:
“……太好了。”他讓人很不舒服地評價道:
“能和你這樣的傢伙相遇……實在是太幸福了。“
“那麼、接下來你打算問我什麼問題呢?”
我低頭斟酌了一下。
我的兩個推理——哪個是錯的呢?
對、就像置放在天平兩端的籌碼,一端浮起、則另一端沉下——“如果犯人的目的是與我相遇則沒必要用把信投到我單位的手法,如果犯人用了在單數天把信投到單位的手法則他的目的不可能是在公交車上與我相遇——那兩個理論,哪一個不正確呢?”
“啊。”青年似乎有點驚訝我的提問,他暫時沒有回答。
“你帶著信嗎?”他問。然後又向我要了一張我隨包攜帶的考勤卡。將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仔細看過後,他給出了讓人唏噓的答案:
“你為什麼會認為兩個推理中有一個錯了呢?”
“因為——”
“因為’如果犯人不是你的同事,為什麼要費力不討好把信投到你的單位去呢?’”——青年接過我的話,“與其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不如問另一個問題——犯人真的有把信投到你單位去嗎?”
“考慮到你上班的地點是隨機的,解開手法的關鍵一開始就在於:犯人到底是怎麼知道你每天是去哪個分社上班的?”
沒錯。回答了這個問題,一切的謎題就得到解答了。
“根據你之前的描述,我認為答案只可能有一個——”順其自然地看著我,青年似乎一點也沒有打算賣關子:
“犯人根本就不知道。信不是他投到你單位、而是你自己帶到單位去的。”
我愣住了。
”這就是你的答案?”好半天,我才問。
“嗯?”青年歪了頭,一臉“是又如何”的表情。我的心中一陣……我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的洶湧感情,乃至長途車吱嘎一聲停下的時候,我還以為到此為止了。
“糖炒栗子,剛出鍋的糖炒栗子餵……”窗戶外這樣傳來。聽到呼喚聲,青年迅速分了心。拉開車窗,把鼻子稍微探出一點,他饒有興味地望著綁著頭巾的婦人手推車上滾動著黑砂的大鐵鍋。
“——原來已經這個時候啦?”
啊?“原來已經十月份了嗎?”——“不,已經快十一月咯?”我提醒道,但他沒有在和我說話。
“常警官,糖炒栗子誒。”“糖炒栗子誒,常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