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徐穆搖頭,成化出訪的官員在翰林院留筆,李隆性情暴躁,禮數欠缺,以小見大,不是守成之主。
羅欽順俊眸微眯,你又在打什麼主意?
徐穆打個哈哈,總之,這一趟,主要是借捉拿的海盜來跟朝鮮討個說法。
又打個馬虎眼,聽說朝鮮山參乃是難得的藥材,多到可以當蘿蔔啃。
稻穀什麼的,也挺多的。
話到這裡,羅探花秒懂。
我是去“勒索”的。
羅兄此言差矣,分明是聲張正義。
羅探花嘴角抽搐,按住徐穆肩膀,比厚臉皮,你就別顯擺了。
徐員外哈哈直笑,下一瞬,面容扭曲。
腰腰腰……
羅探花笑容愈發瀟灑,言語間卻有煞氣。
從見你的第一面,本官就在替你挨刀,這只是小小的利息!
動手非君子所為!
哼!對小人自然可以!
你!
正要拉開架勢,忽然一陣寒風襲來。
身形被遮,兩人轉頭看去。
“沈千戶?”
眉眼冷冽,恍若刀裁斧鑿。
緋袍清貴,實乃……
等等,緋袍?
徐員外視線一頓,一拍腦門,頓時清醒。
“千戶又高升了?”
沈越略略點頭,“蒙陛下信任,恬升僉事。”
正四品……
徐員外喉頭上下滾動,頭皮隱隱發麻。
羅欽順挺胸抬頭,誓不落下風。
“兩位在幹什麼?”
羅欽順剛一昂頭,脖子被徐穆一把拽偏。
“談論晚上吃什麼,哈哈……”
沈越眉頭微挑,徐穆趁機拖著羅欽順“慢步”走遠。
走到半路,羅探花回過味來,喲呵,徐員外膽比天大,居然怕錦衣衛?
徐員外堅決表示:那是景仰!景仰懂不懂!
送走冷嘲的損友,徐員外三十度望天,或許自己與沈僉事就像是孫猴子與觀音?
只不過……
想起一身白衣飄逸的觀音菩薩,再貼上沈越的俊臉。
徐員外抹了把臉,絕對是自己想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
若無意外,均是周六更哈……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明史列傳有載,羅欽順,泰和人。
弘治五年,舉鄉試,學大進。
弘治六年,會試得中,舉四名。
殿試成文,上嘉許,欽點一甲探花。
入翰林院,授編修,講習文華殿。
八年,勘察朝鮮,有大功,升侍讀。
後輾轉番邦,獻海外良種,積年輔政,比任開疆。
正德中,武宗嗣位,條陳海外三十策,與時任戶部尚書徐穆提請編撰海外典籍,開黎庶眼界,帝允之。
正德五年,以鴻臚寺卿入文淵閣,未幾,授文淵閣大學士,時人側目。
嗜番事,常經年不歸京,宅院破矣。
帝憐之,許其帶俸留京。固請辭,言“尚能飯矣,社稷需之,不敢懈怠。”
欽順有風儀,人以為龍章鳳姿。早年喪妻,不續。
武宗嘗戲曰,“君好顏,嵇中散不及,孤無姐妹,貌比洛神,憾矣。”
對曰,“臣無憾,得遇殿下,有良友,可比伯牙,生焉無缺,臣足矣。”
又五年,帝巡海外,順隨行。
又十年,以功封三等伯。
以病疾請辭,歸鄉立書院,組建船隊,教授鄉民子弟。
及逝,有番國三十六派員探視,歷數古今,僅一人矣。
順其行雖高,亦有疑其節者。猶以其媚言君上,每每出使,番邦驟起兵禍,更有顛覆番國社稷,更換主君之不忠之舉,彈劾譏諷者甚多。
順聞之,不以為意。嘗對友曰,酸子貌寢,妒心之重,婦人汗矣。
此外交名臣,比之藺相如亦不差矣。
然翻閱羅氏後人著書,部分學者對沈越亦起了興趣。
蓋因其親子留書中言,其父中探花後,與錦衣衛指揮使沈越兩情相悅,這才多年不娶。
然又有人言,錦衣衛指揮使沈越與太傅肖揚交情莫逆。有野史言,肖揚逝後,與沈越合葬,武宗特令三子裕王主喪事。
翻閱史書。
肖揚,弘治九年進士。
十年,授翰林編修,教導武宗讀書。
十二年,授鴻臚寺丞,往暹羅。
十四年,隨欽差羅欽順往日本。
十六年,奧匈國亂,隨兵部郎中王守仁前往平定,遇襲,沈越率京衛五千救之。
歸京,帝命教導世宗讀書,未幾,升左僉都御史。
二十年,世宗封景王,請求出征,為大明開疆擴土,朝野駭然,揚隨之。
二十一年,天子禪位。輔佐世宗十年,以功升左都御史,加太子太傅。
正德三十年,建元十年,病逝,以其教導兩位帝王之功,加太傅。
世宗更命上柱國,享太廟祭祀。
沈越,弘治元年,武選魁首,授京衛鎮撫。
三年,京衛演武,以武藝超群,帝嘉之,升錦衣衛千戶。
八年,以功升僉事。
十六年,以功升同知。
武宗嗣位,升錦衣衛指揮,加太子太保。儒生議之。
羅欽順俊眸微眯,你又在打什麼主意?
徐穆打個哈哈,總之,這一趟,主要是借捉拿的海盜來跟朝鮮討個說法。
又打個馬虎眼,聽說朝鮮山參乃是難得的藥材,多到可以當蘿蔔啃。
稻穀什麼的,也挺多的。
話到這裡,羅探花秒懂。
我是去“勒索”的。
羅兄此言差矣,分明是聲張正義。
羅探花嘴角抽搐,按住徐穆肩膀,比厚臉皮,你就別顯擺了。
徐員外哈哈直笑,下一瞬,面容扭曲。
腰腰腰……
羅探花笑容愈發瀟灑,言語間卻有煞氣。
從見你的第一面,本官就在替你挨刀,這只是小小的利息!
動手非君子所為!
哼!對小人自然可以!
你!
正要拉開架勢,忽然一陣寒風襲來。
身形被遮,兩人轉頭看去。
“沈千戶?”
眉眼冷冽,恍若刀裁斧鑿。
緋袍清貴,實乃……
等等,緋袍?
徐員外視線一頓,一拍腦門,頓時清醒。
“千戶又高升了?”
沈越略略點頭,“蒙陛下信任,恬升僉事。”
正四品……
徐員外喉頭上下滾動,頭皮隱隱發麻。
羅欽順挺胸抬頭,誓不落下風。
“兩位在幹什麼?”
羅欽順剛一昂頭,脖子被徐穆一把拽偏。
“談論晚上吃什麼,哈哈……”
沈越眉頭微挑,徐穆趁機拖著羅欽順“慢步”走遠。
走到半路,羅探花回過味來,喲呵,徐員外膽比天大,居然怕錦衣衛?
徐員外堅決表示:那是景仰!景仰懂不懂!
送走冷嘲的損友,徐員外三十度望天,或許自己與沈僉事就像是孫猴子與觀音?
只不過……
想起一身白衣飄逸的觀音菩薩,再貼上沈越的俊臉。
徐員外抹了把臉,絕對是自己想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
若無意外,均是周六更哈……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明史列傳有載,羅欽順,泰和人。
弘治五年,舉鄉試,學大進。
弘治六年,會試得中,舉四名。
殿試成文,上嘉許,欽點一甲探花。
入翰林院,授編修,講習文華殿。
八年,勘察朝鮮,有大功,升侍讀。
後輾轉番邦,獻海外良種,積年輔政,比任開疆。
正德中,武宗嗣位,條陳海外三十策,與時任戶部尚書徐穆提請編撰海外典籍,開黎庶眼界,帝允之。
正德五年,以鴻臚寺卿入文淵閣,未幾,授文淵閣大學士,時人側目。
嗜番事,常經年不歸京,宅院破矣。
帝憐之,許其帶俸留京。固請辭,言“尚能飯矣,社稷需之,不敢懈怠。”
欽順有風儀,人以為龍章鳳姿。早年喪妻,不續。
武宗嘗戲曰,“君好顏,嵇中散不及,孤無姐妹,貌比洛神,憾矣。”
對曰,“臣無憾,得遇殿下,有良友,可比伯牙,生焉無缺,臣足矣。”
又五年,帝巡海外,順隨行。
又十年,以功封三等伯。
以病疾請辭,歸鄉立書院,組建船隊,教授鄉民子弟。
及逝,有番國三十六派員探視,歷數古今,僅一人矣。
順其行雖高,亦有疑其節者。猶以其媚言君上,每每出使,番邦驟起兵禍,更有顛覆番國社稷,更換主君之不忠之舉,彈劾譏諷者甚多。
順聞之,不以為意。嘗對友曰,酸子貌寢,妒心之重,婦人汗矣。
此外交名臣,比之藺相如亦不差矣。
然翻閱羅氏後人著書,部分學者對沈越亦起了興趣。
蓋因其親子留書中言,其父中探花後,與錦衣衛指揮使沈越兩情相悅,這才多年不娶。
然又有人言,錦衣衛指揮使沈越與太傅肖揚交情莫逆。有野史言,肖揚逝後,與沈越合葬,武宗特令三子裕王主喪事。
翻閱史書。
肖揚,弘治九年進士。
十年,授翰林編修,教導武宗讀書。
十二年,授鴻臚寺丞,往暹羅。
十四年,隨欽差羅欽順往日本。
十六年,奧匈國亂,隨兵部郎中王守仁前往平定,遇襲,沈越率京衛五千救之。
歸京,帝命教導世宗讀書,未幾,升左僉都御史。
二十年,世宗封景王,請求出征,為大明開疆擴土,朝野駭然,揚隨之。
二十一年,天子禪位。輔佐世宗十年,以功升左都御史,加太子太傅。
正德三十年,建元十年,病逝,以其教導兩位帝王之功,加太傅。
世宗更命上柱國,享太廟祭祀。
沈越,弘治元年,武選魁首,授京衛鎮撫。
三年,京衛演武,以武藝超群,帝嘉之,升錦衣衛千戶。
八年,以功升僉事。
十六年,以功升同知。
武宗嗣位,升錦衣衛指揮,加太子太保。儒生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