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太子只覺口中腥甜一片,家國天下,該當如何自處?
可是絕望之境不放棄最後一絲希望,亦是他情愛一場,理當不負。
太子輕輕掙開李、應二人的鉗制,將手中薄薄的書冊往裴安素手中遞了過去:“她在何處?”
心底多少還有猶豫和懷疑,太子目不轉睛盯著她。
卻見裴安素淡淡一笑,嘲諷地勾起唇角:“殿下既然不信,不妨睜大眼睛好好看看。”
皓腕如雪,在朔風中格外白皙。
她耳畔垂下的髮絲在風中飄曳,紅色的血液那般刺眼,順著手臂上的脈絡一點點流下,落在薄薄的一冊書上。
藍色的封底,白色的封頁,曾在他和她懷中渡過無數個日夜。
像是有濃稠的霧氣,又像是在做夢。
書頁中緩緩站起一個白色的剪影,彷徨地半跪在書頁上。
巴掌大小,眉目清晰,像是一根衣紋狼毫或濃或淡勾勒而成。
寥寥數筆,盡得她容色的精髓。
太子像是回到了多年前月下與她初遇的那個晚上,眼眶情不自禁地酸澀起來。
“泰安……”
是泰安,卻也不是泰安。
看起來……倒像是一張臨摹過的,畫了一半的,還未完成的紙片人泰安,機械地隨著那書冊的翻動而變換著身姿,雙目迷茫,沒有一絲精神。
太子眼神一凜,勃然大怒:“你對她做了什麼?”
這本《聖祖訓》是如何從北地來到裴家手中?裴安素又是如何召喚出泰安?泰安又為何是眼前這般失魂落魄氣若遊絲的懵懂模樣?
裴安素卻冷冷一笑,搖頭:“不……是該問問,你與她做了什麼?”
*****
時光回溯,又至定王暴斃之後五年,宮中接連三任幼主盡皆早殤。
陳克令手握兵權,勢力愈大,欲取而代之的意圖日趨明顯。
裴縣之眉頭緊錟,在家中與裴老淑人商議:“……如此以往,清流一黨與陳氏必有一戰。只現如今北地的府兵皆在他手,我們能仰仗的也不過是御林軍與五城兵馬司兩萬人,真要是硬碰硬,怕是勝負未知,兩敗俱傷。”
裴老淑人嘆息:“……若能再拖上十年,陳克令總會老的……”
拖,倒也不是不能。
“上次你找到的那木匠,還不肯答應你入宮嗎?”裴老淑人眸中精光閃爍,問道。
盧木匠不願與裴縣之回宮。
“我雖沒甚見識,卻並不愚鈍。二十年來死了這許多皇帝,都是病死老死的不成?我這般麻雀變了鳳凰,又能過幾天好日子?”木匠道,“何況宮中還有催命的女鬼,附在書中,名喚蠹靈,你可莫誆我。我可不去送死。”
裴縣之嘴唇一抿,千萬般地看不上他:“分明心動,卻無魄力。意圖享樂,又貪生怕死。”
裴縣之無奈,將當日宮變情形細細告知。
“公主深恨駙馬變心,這才化身蠹靈。定王上位,卻被大司馬所殺。其後幾任幼主,皆死於大司馬陳氏之手,與蠹靈我無關。盧燕江山生死存亡在此一役,您身為盧燕皇脈,合該承繼大統,救江山於水火當中……”
木匠不干,眼珠滴溜溜地轉:“大司馬這般厲害,莫當我蠢,去了就是送死。”
裴縣之無功而返,又在裴老淑人面前扼腕。
“莫說太祖中宗,便是連他那七歲的兒子都不如。稚子尚知站在門廊下讓我滾,他卻直勾勾盯著我身後的車馬侍從,猥瑣膽小,半點風骨也無。”
裴老淑人定定站了片刻,又道:“既然如此,便是你我籌碼給得不夠多。下次再去,寶馬雕車美婦壯仆盡數帶夠。他不是貪生怕死,既怕那大司馬又怕宮中的蠹靈嗎?”
裴老淑人眸色暗沉,滄桑的聲音聽不出情緒的起伏:“既然蠹靈一說,鄉間人盡皆知。不妨以蠹靈誘之,送他一張底牌。”
她轉過身,從紫檀書案上抽出一本藍色的書,寫著墨色淋漓的《聖祖訓》三個字。
“便用這本誆那木匠罷。”
裴縣之親手接過書冊揣入懷中,轉身離開。
而在紫檀書案後的一張矮榻上,熟睡中的五歲的小人兒裴安素,緩緩睜開了一直緊閉的眼睛。
此番再去洛陽,裴縣之滿滿皆是一擊必中的決心。
盧木匠再見被百人簇擁的裴縣之,艷羨與狂喜幾乎遮掩不住。
裴縣之三度來勸,便從懷中掏出這本李代桃僵的《聖祖訓》:“合天下之心以為心,公四海之利以為利,夙夜兢兢,一念不謹,即貽百年之患……”
“那蠹靈本就是盧燕的公主,自然為了護衛盧燕誅殺李朝逆賊而來,如今臣將《聖祖訓》完璧歸趙,供奉於昭陽殿中。”裴縣之本就是太常少卿,說起這些話來再有立場不過,“日後書中蠹靈必當聽命於您,若覺陳氏懷有異心,便將這書賜下去,少則五年,多則十年,蠹靈漸漸浸蝕陽氣,便如毒藥一般將人從內蝕壞,必將斃命。”
他算盤打得甚精,拿這書冊當成傳世的寶貝,哄騙貪生怕死的皇帝。
書冊是假,所謂蠹靈,亦從一開始便是假的。誰也不知書冊中出現的妖孽究竟是何物,誰亦不知真正的《聖祖訓》身在何處。
可是絕望之境不放棄最後一絲希望,亦是他情愛一場,理當不負。
太子輕輕掙開李、應二人的鉗制,將手中薄薄的書冊往裴安素手中遞了過去:“她在何處?”
心底多少還有猶豫和懷疑,太子目不轉睛盯著她。
卻見裴安素淡淡一笑,嘲諷地勾起唇角:“殿下既然不信,不妨睜大眼睛好好看看。”
皓腕如雪,在朔風中格外白皙。
她耳畔垂下的髮絲在風中飄曳,紅色的血液那般刺眼,順著手臂上的脈絡一點點流下,落在薄薄的一冊書上。
藍色的封底,白色的封頁,曾在他和她懷中渡過無數個日夜。
像是有濃稠的霧氣,又像是在做夢。
書頁中緩緩站起一個白色的剪影,彷徨地半跪在書頁上。
巴掌大小,眉目清晰,像是一根衣紋狼毫或濃或淡勾勒而成。
寥寥數筆,盡得她容色的精髓。
太子像是回到了多年前月下與她初遇的那個晚上,眼眶情不自禁地酸澀起來。
“泰安……”
是泰安,卻也不是泰安。
看起來……倒像是一張臨摹過的,畫了一半的,還未完成的紙片人泰安,機械地隨著那書冊的翻動而變換著身姿,雙目迷茫,沒有一絲精神。
太子眼神一凜,勃然大怒:“你對她做了什麼?”
這本《聖祖訓》是如何從北地來到裴家手中?裴安素又是如何召喚出泰安?泰安又為何是眼前這般失魂落魄氣若遊絲的懵懂模樣?
裴安素卻冷冷一笑,搖頭:“不……是該問問,你與她做了什麼?”
*****
時光回溯,又至定王暴斃之後五年,宮中接連三任幼主盡皆早殤。
陳克令手握兵權,勢力愈大,欲取而代之的意圖日趨明顯。
裴縣之眉頭緊錟,在家中與裴老淑人商議:“……如此以往,清流一黨與陳氏必有一戰。只現如今北地的府兵皆在他手,我們能仰仗的也不過是御林軍與五城兵馬司兩萬人,真要是硬碰硬,怕是勝負未知,兩敗俱傷。”
裴老淑人嘆息:“……若能再拖上十年,陳克令總會老的……”
拖,倒也不是不能。
“上次你找到的那木匠,還不肯答應你入宮嗎?”裴老淑人眸中精光閃爍,問道。
盧木匠不願與裴縣之回宮。
“我雖沒甚見識,卻並不愚鈍。二十年來死了這許多皇帝,都是病死老死的不成?我這般麻雀變了鳳凰,又能過幾天好日子?”木匠道,“何況宮中還有催命的女鬼,附在書中,名喚蠹靈,你可莫誆我。我可不去送死。”
裴縣之嘴唇一抿,千萬般地看不上他:“分明心動,卻無魄力。意圖享樂,又貪生怕死。”
裴縣之無奈,將當日宮變情形細細告知。
“公主深恨駙馬變心,這才化身蠹靈。定王上位,卻被大司馬所殺。其後幾任幼主,皆死於大司馬陳氏之手,與蠹靈我無關。盧燕江山生死存亡在此一役,您身為盧燕皇脈,合該承繼大統,救江山於水火當中……”
木匠不干,眼珠滴溜溜地轉:“大司馬這般厲害,莫當我蠢,去了就是送死。”
裴縣之無功而返,又在裴老淑人面前扼腕。
“莫說太祖中宗,便是連他那七歲的兒子都不如。稚子尚知站在門廊下讓我滾,他卻直勾勾盯著我身後的車馬侍從,猥瑣膽小,半點風骨也無。”
裴老淑人定定站了片刻,又道:“既然如此,便是你我籌碼給得不夠多。下次再去,寶馬雕車美婦壯仆盡數帶夠。他不是貪生怕死,既怕那大司馬又怕宮中的蠹靈嗎?”
裴老淑人眸色暗沉,滄桑的聲音聽不出情緒的起伏:“既然蠹靈一說,鄉間人盡皆知。不妨以蠹靈誘之,送他一張底牌。”
她轉過身,從紫檀書案上抽出一本藍色的書,寫著墨色淋漓的《聖祖訓》三個字。
“便用這本誆那木匠罷。”
裴縣之親手接過書冊揣入懷中,轉身離開。
而在紫檀書案後的一張矮榻上,熟睡中的五歲的小人兒裴安素,緩緩睜開了一直緊閉的眼睛。
此番再去洛陽,裴縣之滿滿皆是一擊必中的決心。
盧木匠再見被百人簇擁的裴縣之,艷羨與狂喜幾乎遮掩不住。
裴縣之三度來勸,便從懷中掏出這本李代桃僵的《聖祖訓》:“合天下之心以為心,公四海之利以為利,夙夜兢兢,一念不謹,即貽百年之患……”
“那蠹靈本就是盧燕的公主,自然為了護衛盧燕誅殺李朝逆賊而來,如今臣將《聖祖訓》完璧歸趙,供奉於昭陽殿中。”裴縣之本就是太常少卿,說起這些話來再有立場不過,“日後書中蠹靈必當聽命於您,若覺陳氏懷有異心,便將這書賜下去,少則五年,多則十年,蠹靈漸漸浸蝕陽氣,便如毒藥一般將人從內蝕壞,必將斃命。”
他算盤打得甚精,拿這書冊當成傳世的寶貝,哄騙貪生怕死的皇帝。
書冊是假,所謂蠹靈,亦從一開始便是假的。誰也不知書冊中出現的妖孽究竟是何物,誰亦不知真正的《聖祖訓》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