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蔣世友仍是一副迷惑不解的樣子。周韻忍俊不禁,便不賣關子,她坐下來,手指在桌面敲了兩下,解釋道:“薛姨娘名字叫次兒,她本是城郊佃農的女兒,去年冬天她父親亡故,因為家裡只有瞎眼母親和哥哥兩人,又是一貧如洗,她只好在大街上賣身葬父,是三爺看她可憐,便送了她銀錢安葬親人。再後來不知怎的,就收做了五姨娘,只是因為她還守著孝,所以只有著姨娘名分,還不曾有實。”
蔣世友目瞪口呆,他倒是第一次見到這種賣身葬父的老套情節里的當事人,只是一個是容貌普通的黃毛丫頭,一個是花心瘸子少爺,實在沒有天雷勾動地火的迤邐情節可以想像,尤其是其中一個當事人是自己的時候。
周韻見他神遊天外,不免好奇道:“三爺問她做什麼?”
蔣世友悶悶地坐下來,拿起筷子道:“她好像遇上了什麼難處。”
周韻明了,點了點頭:“我知道了,我會去問問的。”
蔣世友決定不再去想這個事,又問:“老太太和大老爺那邊,有什麼新消息麼?”他們兩個隻影影綽綽聽說盛氏和離與盧氏有關,但是具體情況如何無人知曉,老太太勃然大怒,把西府管得跟個鐵通一樣,人人自危。
周韻取了碗去盛粥,眉頭微皺:“也沒有別的,只是聽說太太最近潛心佛法,日日跟在老太太身邊吃齋念佛,安姨娘也動了胎氣,所以移居到大嫂以前住的小院裡養胎。”晶瑩雪白的粳米粥熱氣騰騰,清香撲鼻,遞到蔣世友手邊,“如今東府裡頭無人掌事,老太太管了一半,另外由四妹妹和董姨娘幫著料理些小雜事。這幾天老太太嫌煩,叫我們先別去請安了。”
“四妹妹?她才多大?就管家?”蔣世友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周韻自己也盛了一碗,笑道:“她過了年就十三,再過兩年就該出嫁,也該學著管家理事了。”
“出……嫁?!”蔣世友一口粥差點岔進氣管里,咳嗽得驚天動地。
周韻忙放下碗筷過來給他順背,又吩咐巧鳳去倒杯水來,瞧著蔣世友滿臉通紅,眼淚都咳嗽出來的傻樣兒,忍不住笑:“三爺這是怎麼了?”
蔣世友抓過一塊手絹把眼淚鼻涕擦乾淨,搖搖頭,道:“會不會太早了?”雖然一向知道古代女子早婚,可是這和親眼看著身量未足的小學生年紀的小妹妹準備嫁人完全是兩碼事。
周韻拿過髒絹子遞給弦歌,挑眉問:“哪裡早?趁著在娘家時好好熟練,管家理事,迎來送往,等去了婆家後就不容易犯錯。再說了,女孩子都是十五歲及笄後便可出嫁,雖然沒有規定什麼年歲前必須出嫁,可若是拖到十六七歲還無人問津,只怕就要被人議論是非了。”她停了一下,想了想,笑道,“四妹妹也快要說婆家了,以後見了她可不准再說這些事,小孩子臉嫩,怕她會不好意思呢。”話雖如此,只是現在蔣家主母幾乎撂手不管了,底下孫媳婦又剛和離,中饋無人主持,怕是短期內都沒人有這功夫管庶孫女的婚事了。
蔣世友點點頭,嘆了口氣,低了頭去喝粥。周韻取了塊茯苓蘇小小咬了一口,柔軟的目光垂落在桌上,漸漸清冷。
蘇進家的辦事利索,不到半天功夫,薛姨娘的事情就打聽清楚了,趁著傍晚周韻查完帳的工夫來議事廳梢間稟報。
“什麼?要錢?”周韻蹙眉道。
蘇進家的喝了口茶,點頭道:“沒錯,她家裡瞎眼的娘害了病,聽說天天要喝人參湯,肉桂燕窩之類的補品也沒斷過,所以銀子缺的很呢,聽說薛姨娘已經往家裡送過幾次錢了,還是不夠。我說怎麼最近薛姨娘身上首飾只剩一根銀簪了,想必是都變賣拿去救急了。”
周韻慢慢用碗蓋撥動茶湯,道:“她不是有個哥哥麼?怎麼事事都找到她頭上?”
蘇進家的哼了一聲,嘲諷道:“她那個哥哥天性就是個好吃懶做的,以前爹在的時候就吃爹的,後來爹沒了就靠著妹子過日子,家裡素來賃的幾十畝地全都長糙了——這也難怪,若是哥哥是個有用的,又怎麼會讓妹子賣身葬父呢。”
周韻眼光微動了動,慢慢抿了一口茶,道:“那也罷了,若真是家裡著急用錢救命,幫她一把也好。只是她母親到底是個什麼疑難病症?竟要花這麼多的銀子?”
蘇進家的頓了一下,有些猶豫地看了周韻一眼,見她眼神清亮如水,別無他意,便回道:“聽說,是消渴症。”
周韻愣了一下。
難纏
秋日夜色沁涼如水,風聲漸起,空空的房內只點著一支蠟燭,燭芯未剪,便將火焰拖得長長,搖曳著微弱光芒亮了周圍一小片地方。
盧氏坐在一旁螭紋扶手椅上,半閉了眼睛,手裡撥著一串沉香木佛珠,神態莊嚴似老僧入定。有人輕輕推開門扇,又悄悄合攏,腳步輕快地走了過來,停在盧氏身邊,低聲道:“太太。”
盧氏眼睛仍閉著,手上未停:“事情查得怎麼樣了?”舞陽咬了咬唇,搖頭道:“李媽媽和小廚房裡其他人都被老太太屋裡的秦媽媽帶人看管起來,守衛嚴得很,根本沒法子去查看情況。我聽媽媽們私底下說,這回審清楚了就要把她們送到鄉下別院莊子裡去。”
盧氏沉默了很久沒有回話,舞陽有些焦急,忍不住道:“太太……”
盧氏猛地睜開眼,冷聲道:“叫什麼叫,我聽著呢!”舞陽忙躬身縮在一邊。盧氏徐徐將念珠放回桌案上,面色暗沉如水:“依著盛楚的脾性,知道了此事斷不可能拖到現在才發作。這其中的緣故必要查清才行。”她想到一事,眉一皺,“前段時間似乎聽說小廚房有個媽媽回了原籍?”
舞陽一愣,忙道:“是蘇媽媽,她說自己風濕病犯了撐不住累,所以就辭工走了。她年輕時原是買來的,後來贖身出去嫁了人,仍是在府里幫忙。太太懷疑她?”盧氏眉關緊鎖,問:“她是幾時出去的?”“大約半個月前。”
盧氏手緊緊握成拳,冷笑道:“行了,不用再去查了,定是這蘇媽媽泄露的。”
舞陽想了想,疑惑不解道:“可是那時大奶奶早搬去了那小院子,小廚房也沒送過燕窩糕去,怎麼會突然懷疑到這個……”盧氏冷冷斜了她一眼:“那賤人是你哪門子的大奶奶?!”
舞陽嚇得臉色蒼白,忙跪了下來。盧氏也沒理會她,自顧自沉思了半晌,又問:“這段時間,府里都是誰在管家?”
秋末的地面很是寒涼,舞陽心裡叫苦不迭,聽得主人問話,只得忐忑回道:“老太太主持大局,另有些小事就都交給四小姐和……董姨娘了。”果然,盧氏勃然大怒:“董姨娘?!”
舞陽嚇得往旁邊挪了挪。只留盧氏跟困獸一般在屋內轉來轉去,劇烈的喘息一聲接一聲,突然,她止步定在原地,眼睛看著門打開的方向,下一瞬便朝門口疾步走去,舞陽嚇壞了,忙衝上來將她拉住,低聲喊道:“太太,太太,老太太說了這幾天不讓您出門,您千萬不能出去,要不然……”老太太當時的原話是,若是再鬼鬼祟祟做什麼算計,就送到鄉下莊子裡去養病,她手下的丫頭也都發買了出去。
舊話重提果然鎮住了盧氏,她緩緩收回腳步,陰沉著臉轉身,慢慢走到燭台案幾前,取了佛珠緊緊攥在手心,擠壓得珠子咯咯作響。舞陽忍不住吞了口口水,又聽得盧氏放緩語氣道:“大少爺最近可有什麼動靜?”
舞陽膽怯地搖搖頭,悄聲道:“大少爺被老爺好一頓訓斥,被關在書房裡思過了。聽說他鬧了幾場要見安姨娘,也沒放出來……”
盧氏徹底偃旗息鼓了,手上狠狠撥著佛珠。舞陽直勾勾看著她手上的動作,心裡七上八下,雖說老太太開恩沒有特別追究丫鬟們的過錯,可是太太手下那一撥人都被罰了半年的月例銀子,小丫頭們都打發去外圍做打掃的苦力活,幾個大丫頭也都人心惶惶,她忙著悄悄進來和太太通消息,委實鎮壓不住場面,只怕再過幾日屋裡就要樹倒猢猻散了,加上太太又性情大變,每次回話總讓她心驚膽戰。早知道如此,還不如和春錦一樣早些配了人算了,雖然沒有雲阿去給大少爺做姨娘那樣命好,做個管家娘子有夫家靠著總比現在風光些。她一腦袋胡思亂想,連盧氏喚自己都沒有聽到。待醒悟過來,慌忙應了聲,卻見盧氏正一眨不眨盯著自己看。
舞陽嚇了一跳,結結巴巴道:“太太……有什麼吩咐?”盧氏好像第一次見她一樣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她半天,忽然道:“舞陽,你來我身邊多久了?”舞陽忙道:“回太太的話,舞陽是九歲賣到府里的,一直在太太身邊做事,已經七年了。”
蔣世友目瞪口呆,他倒是第一次見到這種賣身葬父的老套情節里的當事人,只是一個是容貌普通的黃毛丫頭,一個是花心瘸子少爺,實在沒有天雷勾動地火的迤邐情節可以想像,尤其是其中一個當事人是自己的時候。
周韻見他神遊天外,不免好奇道:“三爺問她做什麼?”
蔣世友悶悶地坐下來,拿起筷子道:“她好像遇上了什麼難處。”
周韻明了,點了點頭:“我知道了,我會去問問的。”
蔣世友決定不再去想這個事,又問:“老太太和大老爺那邊,有什麼新消息麼?”他們兩個隻影影綽綽聽說盛氏和離與盧氏有關,但是具體情況如何無人知曉,老太太勃然大怒,把西府管得跟個鐵通一樣,人人自危。
周韻取了碗去盛粥,眉頭微皺:“也沒有別的,只是聽說太太最近潛心佛法,日日跟在老太太身邊吃齋念佛,安姨娘也動了胎氣,所以移居到大嫂以前住的小院裡養胎。”晶瑩雪白的粳米粥熱氣騰騰,清香撲鼻,遞到蔣世友手邊,“如今東府裡頭無人掌事,老太太管了一半,另外由四妹妹和董姨娘幫著料理些小雜事。這幾天老太太嫌煩,叫我們先別去請安了。”
“四妹妹?她才多大?就管家?”蔣世友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周韻自己也盛了一碗,笑道:“她過了年就十三,再過兩年就該出嫁,也該學著管家理事了。”
“出……嫁?!”蔣世友一口粥差點岔進氣管里,咳嗽得驚天動地。
周韻忙放下碗筷過來給他順背,又吩咐巧鳳去倒杯水來,瞧著蔣世友滿臉通紅,眼淚都咳嗽出來的傻樣兒,忍不住笑:“三爺這是怎麼了?”
蔣世友抓過一塊手絹把眼淚鼻涕擦乾淨,搖搖頭,道:“會不會太早了?”雖然一向知道古代女子早婚,可是這和親眼看著身量未足的小學生年紀的小妹妹準備嫁人完全是兩碼事。
周韻拿過髒絹子遞給弦歌,挑眉問:“哪裡早?趁著在娘家時好好熟練,管家理事,迎來送往,等去了婆家後就不容易犯錯。再說了,女孩子都是十五歲及笄後便可出嫁,雖然沒有規定什麼年歲前必須出嫁,可若是拖到十六七歲還無人問津,只怕就要被人議論是非了。”她停了一下,想了想,笑道,“四妹妹也快要說婆家了,以後見了她可不准再說這些事,小孩子臉嫩,怕她會不好意思呢。”話雖如此,只是現在蔣家主母幾乎撂手不管了,底下孫媳婦又剛和離,中饋無人主持,怕是短期內都沒人有這功夫管庶孫女的婚事了。
蔣世友點點頭,嘆了口氣,低了頭去喝粥。周韻取了塊茯苓蘇小小咬了一口,柔軟的目光垂落在桌上,漸漸清冷。
蘇進家的辦事利索,不到半天功夫,薛姨娘的事情就打聽清楚了,趁著傍晚周韻查完帳的工夫來議事廳梢間稟報。
“什麼?要錢?”周韻蹙眉道。
蘇進家的喝了口茶,點頭道:“沒錯,她家裡瞎眼的娘害了病,聽說天天要喝人參湯,肉桂燕窩之類的補品也沒斷過,所以銀子缺的很呢,聽說薛姨娘已經往家裡送過幾次錢了,還是不夠。我說怎麼最近薛姨娘身上首飾只剩一根銀簪了,想必是都變賣拿去救急了。”
周韻慢慢用碗蓋撥動茶湯,道:“她不是有個哥哥麼?怎麼事事都找到她頭上?”
蘇進家的哼了一聲,嘲諷道:“她那個哥哥天性就是個好吃懶做的,以前爹在的時候就吃爹的,後來爹沒了就靠著妹子過日子,家裡素來賃的幾十畝地全都長糙了——這也難怪,若是哥哥是個有用的,又怎麼會讓妹子賣身葬父呢。”
周韻眼光微動了動,慢慢抿了一口茶,道:“那也罷了,若真是家裡著急用錢救命,幫她一把也好。只是她母親到底是個什麼疑難病症?竟要花這麼多的銀子?”
蘇進家的頓了一下,有些猶豫地看了周韻一眼,見她眼神清亮如水,別無他意,便回道:“聽說,是消渴症。”
周韻愣了一下。
難纏
秋日夜色沁涼如水,風聲漸起,空空的房內只點著一支蠟燭,燭芯未剪,便將火焰拖得長長,搖曳著微弱光芒亮了周圍一小片地方。
盧氏坐在一旁螭紋扶手椅上,半閉了眼睛,手裡撥著一串沉香木佛珠,神態莊嚴似老僧入定。有人輕輕推開門扇,又悄悄合攏,腳步輕快地走了過來,停在盧氏身邊,低聲道:“太太。”
盧氏眼睛仍閉著,手上未停:“事情查得怎麼樣了?”舞陽咬了咬唇,搖頭道:“李媽媽和小廚房裡其他人都被老太太屋裡的秦媽媽帶人看管起來,守衛嚴得很,根本沒法子去查看情況。我聽媽媽們私底下說,這回審清楚了就要把她們送到鄉下別院莊子裡去。”
盧氏沉默了很久沒有回話,舞陽有些焦急,忍不住道:“太太……”
盧氏猛地睜開眼,冷聲道:“叫什麼叫,我聽著呢!”舞陽忙躬身縮在一邊。盧氏徐徐將念珠放回桌案上,面色暗沉如水:“依著盛楚的脾性,知道了此事斷不可能拖到現在才發作。這其中的緣故必要查清才行。”她想到一事,眉一皺,“前段時間似乎聽說小廚房有個媽媽回了原籍?”
舞陽一愣,忙道:“是蘇媽媽,她說自己風濕病犯了撐不住累,所以就辭工走了。她年輕時原是買來的,後來贖身出去嫁了人,仍是在府里幫忙。太太懷疑她?”盧氏眉關緊鎖,問:“她是幾時出去的?”“大約半個月前。”
盧氏手緊緊握成拳,冷笑道:“行了,不用再去查了,定是這蘇媽媽泄露的。”
舞陽想了想,疑惑不解道:“可是那時大奶奶早搬去了那小院子,小廚房也沒送過燕窩糕去,怎麼會突然懷疑到這個……”盧氏冷冷斜了她一眼:“那賤人是你哪門子的大奶奶?!”
舞陽嚇得臉色蒼白,忙跪了下來。盧氏也沒理會她,自顧自沉思了半晌,又問:“這段時間,府里都是誰在管家?”
秋末的地面很是寒涼,舞陽心裡叫苦不迭,聽得主人問話,只得忐忑回道:“老太太主持大局,另有些小事就都交給四小姐和……董姨娘了。”果然,盧氏勃然大怒:“董姨娘?!”
舞陽嚇得往旁邊挪了挪。只留盧氏跟困獸一般在屋內轉來轉去,劇烈的喘息一聲接一聲,突然,她止步定在原地,眼睛看著門打開的方向,下一瞬便朝門口疾步走去,舞陽嚇壞了,忙衝上來將她拉住,低聲喊道:“太太,太太,老太太說了這幾天不讓您出門,您千萬不能出去,要不然……”老太太當時的原話是,若是再鬼鬼祟祟做什麼算計,就送到鄉下莊子裡去養病,她手下的丫頭也都發買了出去。
舊話重提果然鎮住了盧氏,她緩緩收回腳步,陰沉著臉轉身,慢慢走到燭台案幾前,取了佛珠緊緊攥在手心,擠壓得珠子咯咯作響。舞陽忍不住吞了口口水,又聽得盧氏放緩語氣道:“大少爺最近可有什麼動靜?”
舞陽膽怯地搖搖頭,悄聲道:“大少爺被老爺好一頓訓斥,被關在書房裡思過了。聽說他鬧了幾場要見安姨娘,也沒放出來……”
盧氏徹底偃旗息鼓了,手上狠狠撥著佛珠。舞陽直勾勾看著她手上的動作,心裡七上八下,雖說老太太開恩沒有特別追究丫鬟們的過錯,可是太太手下那一撥人都被罰了半年的月例銀子,小丫頭們都打發去外圍做打掃的苦力活,幾個大丫頭也都人心惶惶,她忙著悄悄進來和太太通消息,委實鎮壓不住場面,只怕再過幾日屋裡就要樹倒猢猻散了,加上太太又性情大變,每次回話總讓她心驚膽戰。早知道如此,還不如和春錦一樣早些配了人算了,雖然沒有雲阿去給大少爺做姨娘那樣命好,做個管家娘子有夫家靠著總比現在風光些。她一腦袋胡思亂想,連盧氏喚自己都沒有聽到。待醒悟過來,慌忙應了聲,卻見盧氏正一眨不眨盯著自己看。
舞陽嚇了一跳,結結巴巴道:“太太……有什麼吩咐?”盧氏好像第一次見她一樣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她半天,忽然道:“舞陽,你來我身邊多久了?”舞陽忙道:“回太太的話,舞陽是九歲賣到府里的,一直在太太身邊做事,已經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