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京師之戰(3) 名將之死(紅卷)(全本) 官員讀權謀,草根讀故事 收藏本書 字號 - +
此前出任此職的是俞安性。當年夏末,原本作為“東林遺奸”而落職削籍的劉策,又被起復,以原官兵部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理薊、遼、保定軍務,駐節密雲。敵兵破口後,他迅速趕到薊州,但袁崇煥又命他返回密雲。不管過程,只論結果。既然敵兵越境薄城,他也只能與總兵張士顯一起,被論罪“棄市”。斬刑還是絞刑待考,反正得暴屍鬧市,而且執行時間最早,在崇禎三年正月。 內閣首輔錢龍錫知道袁崇煥斬帥謀和的意圖,卻欺瞞不報,也被下獄論死,後來被長期羈押,南明時才出來。閹黨逆案由錢龍錫主持審訊,故有說法,這是閹黨餘孽的報復。 如果錢龍錫、王洽、劉策都有死罪,袁崇煥又如何能免?薊遼總督是袁崇煥的理論下屬,只不過二者各有分工,袁崇煥的奏疏可為明證:“若順天等處,則聽督撫為政,臣不敢越俎而議者也。”但破口之後,朝廷已經委任他節度所有勤王兵馬。此時敵軍威逼京師,他怎能洗得清責任?乾隆期間修成的《明史》,提出著名的“反間計”,無論此說是否屬實,在後金神奇地越過薊州最終打到京師的那一刻,袁崇煥的死罪其實已經註定,區別只在於方式。 磔刑當然未免殘酷。勾結一說,人言洶洶而查無實據,應當疑罪從無。正因為如此,臨死之前袁崇煥依舊心無愧怍,口占一絕道: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直到此刻,這位唯一一個連挫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明朝封疆大吏,依舊不肯低頭。看來即便結局如此,他也未曾懷疑自己的戰略: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
名將之死(紅卷)全書結束!
此前出任此職的是俞安性。當年夏末,原本作為“東林遺奸”而落職削籍的劉策,又被起復,以原官兵部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理薊、遼、保定軍務,駐節密雲。敵兵破口後,他迅速趕到薊州,但袁崇煥又命他返回密雲。不管過程,只論結果。既然敵兵越境薄城,他也只能與總兵張士顯一起,被論罪“棄市”。斬刑還是絞刑待考,反正得暴屍鬧市,而且執行時間最早,在崇禎三年正月。 內閣首輔錢龍錫知道袁崇煥斬帥謀和的意圖,卻欺瞞不報,也被下獄論死,後來被長期羈押,南明時才出來。閹黨逆案由錢龍錫主持審訊,故有說法,這是閹黨餘孽的報復。 如果錢龍錫、王洽、劉策都有死罪,袁崇煥又如何能免?薊遼總督是袁崇煥的理論下屬,只不過二者各有分工,袁崇煥的奏疏可為明證:“若順天等處,則聽督撫為政,臣不敢越俎而議者也。”但破口之後,朝廷已經委任他節度所有勤王兵馬。此時敵軍威逼京師,他怎能洗得清責任?乾隆期間修成的《明史》,提出著名的“反間計”,無論此說是否屬實,在後金神奇地越過薊州最終打到京師的那一刻,袁崇煥的死罪其實已經註定,區別只在於方式。 磔刑當然未免殘酷。勾結一說,人言洶洶而查無實據,應當疑罪從無。正因為如此,臨死之前袁崇煥依舊心無愧怍,口占一絕道: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直到此刻,這位唯一一個連挫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明朝封疆大吏,依舊不肯低頭。看來即便結局如此,他也未曾懷疑自己的戰略: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
名將之死(紅卷)全書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