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還說!也不知羞,那時候你還剛認識我呢,就硬要拉我去喝酒,也不管人家願不願意。活該你碰上那幫哥們,說你背著他們搞地下工作,好歹給你灌了三斤黃酒,後來就大出洋相,被他們拖著回去。到了晚上十一點鐘,張猴子打電話說你不行了,一定要我過去。"

  "有這回事嗎?"

  "你知道我那會兒多難堪嗎?都十一點了,要我一個女生去男生宿舍。我說不去,可張猴子說你撐不住了,其實你撐得住撐不住關我什麼事。"

  "想不到你這麼鐵石心腸。"

  "我要是真鐵石心腸就好了,後來想想,還是看一下你,畢竟也算是朋友一場。好不容易拉上徐小麗,又花言巧語騙過了李阿姨,她才准了半個小時假。一到你那兒,可沒把我嚇死,你躺得像個死人,嘴裡卻胡亂地喊著我的名字,還跟室友們鬧情緒,說他們不夠義氣,沒把我找來,我當時窘得只想跑,但看你這樣子,心就軟了,只好留下來陪你,直到你睡著了,回去挨了李阿姨好一頓批。"

  正文七 熱帶風暴(3)

  "呵呵!我這叫英雄醉酒顯真情!"李煒笑嘻嘻地說。

  "哼!我現在發現原來你的臉皮也這麼厚!"小晴使勁扭了李煒的胳臂一下,痛得李煒直喊"救命"。

  晚會的氣氛越來越熱烈,接下來是遊戲節目,接鼓傳花、轉凳子、八面玲瓏、步步高升……遊戲難度一個比一個刁鑽,沙灘上笑聲不斷,那笑聲借著清爽的海風,遠遠地飄到島西的江嬸耳中,她剛把兒子小虎從沙灘上抱回家,她的老公出遠洋去了,家裡的一切都靠她打理。

  "小虎,小虎,該睡覺了!"江嬸邊鋪被子邊喊。

  小虎沒有回答。

  江嬸走出房子,看到小虎站在門外,怔怔地似乎在看著什麼。

  "小虎,你在幹什麼?"江嬸去拉他。

  "那兒……"小虎指著前方,緩緩地說。

  前方是一片黑暗,什麼也沒有。

  暑期很快就要過去,在島上駐留了幾個多星期的特別行動隊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已收隊回營,而小晴也要回校去完成她的學業,下一班的渡船是在後天。這幾天離別的愁緒始終纏繞在李煒的心頭,讓他有些悶悶不樂,但在小晴面前,他卻裝作十分泰然,其實他發現小晴的微笑也不像剛來時那樣無憂無慮,眼神里常常閃著一絲惆悵和牽掛。

  吃完晚飯,小晴在燈下看書,李煒獨自走出門,來到沙灘邊的礁石上,海浪拍打著漆黑如墨的礁石,飛濺起細碎的浪花,毛毛雨般從半空中落下來,潤濕了他的白襯衣。

  李煒坐下來,迎著海風,點燃一支煙,菸頭的火光在黑夜中一明一暗地閃著。李煒閉上眼睛沉思,大海在腳下不安地喧囂。

  李煒感覺到背後似乎有點異樣,他的第六感一向很準,他回頭,發現小晴不知何時站在了身後,小晴朝他微微點了點頭,默默地坐在他旁邊。

  "阿煒,你在想什麼?" 小晴柔聲問道。

  李煒看著喧譁的大海,吸了一口煙,低下頭,然後說道:"我想起了陳大媽。這麼好的人,要是當時我早一點趕到,她也許就不會遇難了。"

  小晴嘆了一口氣,勸道:"阿煒,你不必太自責,這件事是誰也想不到的。況且,你已經親手為陳大媽報了仇。"

  "小晴,我一直有個不好的預感,我覺得這事情沒那麼簡單,你知道嗎?這段時間我經常做惡夢,夢見那東西又復活了。"

  "阿煒,別再胡說了,它已經死了,不會再回來的。"

  "可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感到它在某處不知名的角落裡盯著我們。"

  李煒抽盡了最後一口煙,小晴發現他的手在微微抖著。

  李煒把菸蒂狠勁地在礁石上掐滅,然後甩手扔了出去,菸蒂很快被海風吹得無影無蹤,一陣強一陣的海風夾著浪花撲面而來,小晴突然感到入骨的寒意,打了個冷戰。

  "小晴,這兒不好,我們還是回去吧!"李煒站起來,扶著小晴的手,小心地走下礁石。

  在他們的身後,似乎有一道藍熒熒的微光閃過,瞬間又消失不見了。

  經過沙灘的時候,小晴突然有些興奮地指著海面說:"阿煒!快看!"

  李煒順著她的手望去,只見漆黑的洋面上,閃閃爍爍的一片銀光,細看下,才發現是由許多的跳躍的小光點組成的,仿佛無數隻螢火蟲飛舞,在蒼茫的夜色中分外美麗。

  "暴風雨就要來了!"小晴說。

  李煒疑惑地看了看她。

  小晴笑了笑說:"每當暴風雨即將來臨的時候,這些海洋浮游生物就會聚集到海灘的周圍,別小看這些微生物,它們對氣候的感應可比人類強多了。"

  "是這樣嗎?"李煒對小晴的話將信將疑。

  寢室里的收音機證實了小晴的推斷,氣象報告說,"賽妮"強熱帶風暴正以每小時45公里的速度像北推移,中心風力達12級,預計後天凌晨將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陸。

  颱風的消息一發布,海島上就熱鬧起來,大家連夜準備抗台工作。漁民們紛紛把船隻駛迴避風港,放下風帆,把所有的工具都有條不紊地收好,然後封緊船艙,島上的居民則仔細地檢查各種安全措施,把壞掉的門窗都趕緊修好,能關得死死的是最好不過了,屋子外所有可能被風吹跑的東西也全都搬了進來,房間裡擠得像開了一間雜貨店。為了保護島上的經濟命脈--冷庫,鄉里特地抽調了一批最年輕力壯的漁民在它的四周堆了幾米高的沙包堤,這些是早預備抗台的。對於島上人來說,這場風暴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每年都會來那麼一兩次,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