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面對輿論界的喧囂,蔣緯國並沒有沉默。7月7日下午,他在“中華戰略學會”接受了台灣“中央社”記者的訪問,他表示,在台中宜寧中學宿舍的一批槍械,在他的記憶中,是0.22英寸,次口徑、室內休閒、練習用的長型靶槍,有效距離是25米,目前台灣並沒有生產製造這種槍的子彈。
蔣緯國說,這批槍械,是他20多年前委託美軍購買的。他本想用這些槍在“三軍大學”或“聯勤總部”附設休閒靶場,提供軍官娛樂之用。因為當時沒有地方存放,也就暫放在台中宿舍里,而且這些槍是舊槍,他還特別請“聯勤”單位查驗、鑑定,並上了凡士林,貼有“聯勤總部”檢驗的封條。在工作繁忙、事隔多年的情況下,他也就真的忘了此事。
蔣緯國強調,外界風傳他擁有“輕、重武器、大批軍火”,這完全是捕風捉影,滑亂社會視聽,是不應該的。何況,他本來就是軍火收藏家,過去他收集的各類槍枝,早已捐獻給“聯勤總部”,並且設置了特別陳列室,作為樣品參考。
“私藏軍火”案曝光後,蔣緯國的女傭李洪美自殺。7月8日,台灣《中國時報》刊登記者尹乃警的文章,題為《蔣緯國懷疑:女傭死因與被告發藏槍有關》。
文章宣稱:“國安會”秘書長蔣緯國表示,他懷疑他的女傭李洪美死因和向調查局告發他擁有槍枝的這位“告發者”有關。他說他猜想:“李嫂”是在受到此人威脅後自殺的。他說,這個人的手段太卑鄙、太狠,“當局應該知道這個人是誰”。
蔣緯國說,有人向有關單位告發他有60支槍這件事他並不知道,而是他的女傭李嫂知道了,在6月29日向直寧中學董事長蔣信丞報告。蔣緯國說,蔣信丞打電話給他,問他到底是什麼槍,他這才想起有60支槍放在閣樓里,並要蔣信丞儘速報繳。一切依正規程序處理。
蔣緯國還特別強調,這批槍不是李嫂在清理時發現的,但是“告發者”自稱是李嫂告訴他的。至於這位“告發者”怎麼知道蔣緯國有這批槍,蔣緯國說:“這個事件的謎底就在這個地方,這個人一定要把他找出來!”另外,李嫂究竟是怎麼死的,蔣緯國說,他一定要追究。
身為“國安會”秘書長,權傾台灣情治系統的蔣緯國,一不知“私藏軍火”案的告發者,二不曉女傭之死因。由此可見,此時蔣緯國的勢力已江河日下,風光不再,只能隱退了。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則抓住此案,對蔣緯國究追不舍。要他負起責任,並辭“國安會”秘書長一職。蔣緯國“戀棧”不得,也多次請辭“秘書長”職務。李登輝初則“慰留”,隨即“恩准”。1992年,李登輝發布命令解除蔣緯國“國安會”秘書長職,而聘他為“總統府資政”以示“安撫”。這樣,蔣緯國只得以“資政”的空頭銜,安享晚年了。
蔣緯國生性不拘,當年蔣介石還在世、蔣經國任“行政院長”時,他曾因為口沒遮攔,胡亂指評時政等“不軌言行”屢遭父兄斥責。擔任三軍大學校長期間,蔣緯國在校內講課或發表講演時,除了推崇蔣介石,就是宣揚自己的作戰閱歷和戰略思想,極少稱讚他的哥哥蔣經國,進入80年代後,蔣緯國才忽然“省過味兒”來似的,一反往常與其兄不友善之常態,開始給蔣經國唱起來讚歌來。他甚至以開玩笑的口吻,公開地說:“我是唯一有資格唱《哥哥爸爸真偉大》這首歌的人。”出於共同利益的需要,兩兄弟一度捐棄前嫌,關係密切起來。1983年5月,國民黨軍隊的高層人士大調動,時任“三軍聯勤總司令”的蔣緯國奉其兄之命“再連一年”。當時的輿論普遍認為,蔣緯國日後有可能掌握三軍實權從備蔣經國萬一不能視事時可起到控制軍隊的作用。
可惜,兩兄弟交好不久,1985年 7月,香港出現了一份名為《中正日報》的報紙,出版不足20天,即受到台北方面的高壓而夭折了。這份報紙是打著蔣介石的旗號,為蔣緯國上台製造輿論的。雖然國民黨當局抵制它,但黃少谷、陳立夫、谷正綱等一批國民黨元老卻紛紛為之題詞助陣,這表明蔣緯國受到了這些元老們的擁護。蔣經國當然不肯坐視不理,他拉攏蔣緯國是想藉助他在國民黨元老派、軍事將領和地方勢力中的人望,用以鞏固自己的統治的,現在緯國的勢力有所抬頭,當然就不能為蔣經國所容忍了。於是,蔣經國遏制蔣緯國發展的措施便出台了。他先是將蔣緯國調離“三軍聯勤總司令”的位子,改任“國防部聯訓部”主任,讓他坐上了有職無權的冷板凳。此舉遭到了宋美齡等人的反對,在宋美齡的直接干預下,1986年6月,蔣緯國的政治行情再度看漲,被委任為“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所謂“國家安全會議”是蔣介石1967年設立的,由“總統”。“副總統”、軍隊首腦、特務及警察首腦和政府部長等大權在握的人物組成,其職責為“在國家非常時期,掌管全權;在和平時期,國家重要決策也通過該會議決定”。這樣看來,“國家安全會議”是一個具有無上權力、統管軍隊、治安、情報工作的實權機構。蔣緯國就任此職時,已屆古稀之年,但他舊習難改,不忘“幽默”:“我過去是‘總統’的兒子,現在是‘總統’的弟弟。”
蔣緯國說,這批槍械,是他20多年前委託美軍購買的。他本想用這些槍在“三軍大學”或“聯勤總部”附設休閒靶場,提供軍官娛樂之用。因為當時沒有地方存放,也就暫放在台中宿舍里,而且這些槍是舊槍,他還特別請“聯勤”單位查驗、鑑定,並上了凡士林,貼有“聯勤總部”檢驗的封條。在工作繁忙、事隔多年的情況下,他也就真的忘了此事。
蔣緯國強調,外界風傳他擁有“輕、重武器、大批軍火”,這完全是捕風捉影,滑亂社會視聽,是不應該的。何況,他本來就是軍火收藏家,過去他收集的各類槍枝,早已捐獻給“聯勤總部”,並且設置了特別陳列室,作為樣品參考。
“私藏軍火”案曝光後,蔣緯國的女傭李洪美自殺。7月8日,台灣《中國時報》刊登記者尹乃警的文章,題為《蔣緯國懷疑:女傭死因與被告發藏槍有關》。
文章宣稱:“國安會”秘書長蔣緯國表示,他懷疑他的女傭李洪美死因和向調查局告發他擁有槍枝的這位“告發者”有關。他說他猜想:“李嫂”是在受到此人威脅後自殺的。他說,這個人的手段太卑鄙、太狠,“當局應該知道這個人是誰”。
蔣緯國說,有人向有關單位告發他有60支槍這件事他並不知道,而是他的女傭李嫂知道了,在6月29日向直寧中學董事長蔣信丞報告。蔣緯國說,蔣信丞打電話給他,問他到底是什麼槍,他這才想起有60支槍放在閣樓里,並要蔣信丞儘速報繳。一切依正規程序處理。
蔣緯國還特別強調,這批槍不是李嫂在清理時發現的,但是“告發者”自稱是李嫂告訴他的。至於這位“告發者”怎麼知道蔣緯國有這批槍,蔣緯國說:“這個事件的謎底就在這個地方,這個人一定要把他找出來!”另外,李嫂究竟是怎麼死的,蔣緯國說,他一定要追究。
身為“國安會”秘書長,權傾台灣情治系統的蔣緯國,一不知“私藏軍火”案的告發者,二不曉女傭之死因。由此可見,此時蔣緯國的勢力已江河日下,風光不再,只能隱退了。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則抓住此案,對蔣緯國究追不舍。要他負起責任,並辭“國安會”秘書長一職。蔣緯國“戀棧”不得,也多次請辭“秘書長”職務。李登輝初則“慰留”,隨即“恩准”。1992年,李登輝發布命令解除蔣緯國“國安會”秘書長職,而聘他為“總統府資政”以示“安撫”。這樣,蔣緯國只得以“資政”的空頭銜,安享晚年了。
蔣緯國生性不拘,當年蔣介石還在世、蔣經國任“行政院長”時,他曾因為口沒遮攔,胡亂指評時政等“不軌言行”屢遭父兄斥責。擔任三軍大學校長期間,蔣緯國在校內講課或發表講演時,除了推崇蔣介石,就是宣揚自己的作戰閱歷和戰略思想,極少稱讚他的哥哥蔣經國,進入80年代後,蔣緯國才忽然“省過味兒”來似的,一反往常與其兄不友善之常態,開始給蔣經國唱起來讚歌來。他甚至以開玩笑的口吻,公開地說:“我是唯一有資格唱《哥哥爸爸真偉大》這首歌的人。”出於共同利益的需要,兩兄弟一度捐棄前嫌,關係密切起來。1983年5月,國民黨軍隊的高層人士大調動,時任“三軍聯勤總司令”的蔣緯國奉其兄之命“再連一年”。當時的輿論普遍認為,蔣緯國日後有可能掌握三軍實權從備蔣經國萬一不能視事時可起到控制軍隊的作用。
可惜,兩兄弟交好不久,1985年 7月,香港出現了一份名為《中正日報》的報紙,出版不足20天,即受到台北方面的高壓而夭折了。這份報紙是打著蔣介石的旗號,為蔣緯國上台製造輿論的。雖然國民黨當局抵制它,但黃少谷、陳立夫、谷正綱等一批國民黨元老卻紛紛為之題詞助陣,這表明蔣緯國受到了這些元老們的擁護。蔣經國當然不肯坐視不理,他拉攏蔣緯國是想藉助他在國民黨元老派、軍事將領和地方勢力中的人望,用以鞏固自己的統治的,現在緯國的勢力有所抬頭,當然就不能為蔣經國所容忍了。於是,蔣經國遏制蔣緯國發展的措施便出台了。他先是將蔣緯國調離“三軍聯勤總司令”的位子,改任“國防部聯訓部”主任,讓他坐上了有職無權的冷板凳。此舉遭到了宋美齡等人的反對,在宋美齡的直接干預下,1986年6月,蔣緯國的政治行情再度看漲,被委任為“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所謂“國家安全會議”是蔣介石1967年設立的,由“總統”。“副總統”、軍隊首腦、特務及警察首腦和政府部長等大權在握的人物組成,其職責為“在國家非常時期,掌管全權;在和平時期,國家重要決策也通過該會議決定”。這樣看來,“國家安全會議”是一個具有無上權力、統管軍隊、治安、情報工作的實權機構。蔣緯國就任此職時,已屆古稀之年,但他舊習難改,不忘“幽默”:“我過去是‘總統’的兒子,現在是‘總統’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