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1948年赴美乞援是在宋美齡失去“后冠”前。這位愛權的夫人一回來,蔣介石就緊鑼密鼓大搞“復職”活動。經過一番巧妙運作,請蔣介石“復職”的呼聲越來越高。
3月1日,應“非常委員會”的“要求”,蔣介石在台北復行“總統”職權。
宋美齡身著旗袍、滿面笑容地陪同蔣介石參加復職儀式。她又當上了“第一夫人”。後來由於蔣介石難改他的獨裁本性,置“憲法”於不顧,一而再,再而三地“當馴為“中華民國的總統”,於是夫唱婦隨,她又當了25年的“第一夫人”。
然而,此時台灣政治權力正在發生承傳變化,宋美齡無奈地意識到,她對大政方針的影響明顯降低。在惆悵與失意中,宋美齡仍不忘展露餘威,因此活動並沒有減少。
十六、退而不休,操縱婦女界
宋美齡所受的西方教育使她養成了一種男人氣質。她曾對史迪威說,她希望自己身為男子漢,因為她像男人一樣愛掌權。在台灣,僅僅一個“婦聯會”的會長是不能滿足她的權力欲望的,她還擔任“台灣省婦女代表大會”名譽會長、“國民黨婦工會”指導長等職,成了“娘子軍”的總頭目。與她有密切關係的單位,在全盛時期達到了五個,“婦聯會”、華興保育院、振興復康醫學中心、圓山大飯店、勵志社等。在眾星捧月的情況下,宋美齡成為全台灣最有權勢的女人。
儘管如此,宋美齡仍然感到失落,她要的不僅是婦女工作這塊陣地。然而,在維護自己政治生命的最後鬥爭中,她輸給了繼子蔣經國。血濃於水,在妻子與兒子的權力之爭中,蔣介石拋棄了宋美齡,選擇了蔣經國。
1954年4月,宋美齡在華盛頓逗留了6個月,鼓動人們反對蘇聯等國提出的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得到席位的提案。她回到台灣慶祝蔣介石67歲壽辰的時候,在松山見到了一個表明她正在失去權力的跡象,感到很苦惱。年老的、白髮蒼蒼的蔣介石呆在候機樓里沒有露面,蔣經國和他的小兒子走到飛機旁邊迎接宋美齡。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無禮行為。當蔣經國陪著她從一批要人和“中國婦女反侵略聯盟”的一批婦女面前走過的時候,宋美齡的態度非常冷淡。她從他們面前匆匆走過,進入候機樓,向蔣介石嘟噥了一句誰也聽不清楚的話以後,就一言不發地走向在旁邊等著的轎車。
宋美齡很希望人們尊重她,蔣介石手下的將軍或官員幾乎沒人敢得罪她。人們表面上對她畢恭畢敬,宋美齡的好友盧斯夫人的朋友談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盧斯夫人與宋美齡乘車去購物,當她們買到東西後回到轎車旁時,彼此推讓,都請對方先上車。在說過三次“不,您先請”之後,盧斯夫人沒有再讓,上了車。宋美齡接著進去在盧斯夫人身邊坐下。在回官邸途中,宋美齡滿臉不高興,一言不發。待宋美齡高視闊步回到自己房間之後,盧斯夫人問一位秘書,她自己做錯了什麼事?
她說:“我讓過三次啊!”這位秘書回答說:“你本來應該讓四次。”
這位愛權的“第一夫人”頤指氣使慣了,容不得別人對她有半點反對。上世紀60年代的某一天,《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報導,說宋美齡是蔣介石的第三任夫人,不是原配。宋美齡當時正好在紐約,看到後怒不可遏,立即命令駐美官員周書楷前去交涉,要求該報更正道歉。這種事情頗令周書楷為難,因為它本身是事實,怎麼好去更正呢?於是周書楷採取了拖的辦法。然而,這更惹惱了她。她將這位官員召喚到寓所,斜躺在床上問周書楷為什麼不遵令辦事,周書楷回答說,這不是在台灣,而是在美國,讓人家更正、道歉,沒那麼容易。她對周書楷的答話極為不滿,爭執之下,周書楷說了一句頂撞的話:我不是你的僕人!聽到這話,宋美齡馬上從床上跳了下來,打了周書楷一個清脆的耳光。
自從1991年9月21日離開台灣,宋美齡一直在美國頤養天年,以練字作畫自娛。雖然長期離台,但是,她對台灣婦女界的影響並未因此徹底消失。最明顯的例證莫如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會(簡稱“婦工會”)主任錢劍秋連任30幾年主任不下台的事。
從1955年“婦工會”第一次會議開始,自任“婦工會”指導長的宋美齡就把主任職務交給了錢劍秋。錢劍秋當“婦工會”主任,一做便是30幾年。到1983年,她已79歲高齡,在整個國民黨中央黨部各部門中,恐怕難覓出第二個如此高壽的幹部。國民黨中央前秘書長馬英九(39歲)、國民黨“社會工作會”主任趙守博,年齡幾乎只有她的一半,但她仍不為所動地屹立在“婦工會”。除非蔣夫人一句話,否則誰也動不了她。
“婦工會”一向由宋美齡控制,錢劍秋有她撐腰,才能久居其位。據載,蔣經國在位時,國民黨內部雖然也有人不滿錢劍秋,認為她年齡過大,任期過長,應該換人。但蔣經國有所顧忌,遲遲未對錢下手。李登輝繼位後,“錢劍秋下台”的呼聲再度高漲。錢劍秋一面向宋美齡求援,一面上書李登輝,請求留任一年。礙於“第一夫人”的緣由,錢劍秋方得以再留任一年。國民黨“十三大”上,錢劍秋未能當成中央委員,自然“婦工會”主任也做不成了。
宋美齡在台灣婦女工作中的影響,並未因錢劍秋下台而徹底消除。一是宋美齡掛著“婦工會”指導長的頭銜,使得“婦工會”的上下隸屬關係與指揮體系有點混亂;二是“婦工會”整個人事和組織,未因主任更換而有大的變化;三是“婦工會”總幹事王亞權是宋美齡的另一員大將,新主任李鍾桂根本指揮不動。看來,宋美齡只要在世一日,對台灣婦女界的影響便會存在一日。
十七、拉開架勢,初遇挫折
早在1956年8月,宋美齡就發動她在美國的親朋好友以及親台人士組織了所謂的“院外援華集團”,拉開了保衛戰的序幕。這個集團魚龍混雜,包括籌措基金的人,組織集會的人,打電話的人,外勤記者,跑腿的人,政論家,國會議員,五角大樓的將軍和實業界巨頭等,它是個經濟實力雄厚和煽動性很強的組織,專門進行詆毀中華人民共和國聲譽,阻止其進入聯合國的活動,它的管理工作、方針和主要財源都不是美國政府提供的,而是由宋美齡的家庭和台灣當局支持和控制的。
同年,在宋美齡的支持下,美國的一些反共人士又組織了“美國對華政策協會”和“援助反共中國保衛美國委員會”,這兩個機構曾發表大量文件,敦促美國政府向台灣提供更多援助,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持否定立常“援助反共中國保衛美國委員會”的理事會中有一些有勢力的人物,如美國勞工聯合會第二副主席戴維。杜賓斯基,可口可樂出口公司董事長、前任郵政部長詹姆斯。法利等,“美國對華政策協會”則是由進口台灣紡織品的大商人操縱的。
3月1日,應“非常委員會”的“要求”,蔣介石在台北復行“總統”職權。
宋美齡身著旗袍、滿面笑容地陪同蔣介石參加復職儀式。她又當上了“第一夫人”。後來由於蔣介石難改他的獨裁本性,置“憲法”於不顧,一而再,再而三地“當馴為“中華民國的總統”,於是夫唱婦隨,她又當了25年的“第一夫人”。
然而,此時台灣政治權力正在發生承傳變化,宋美齡無奈地意識到,她對大政方針的影響明顯降低。在惆悵與失意中,宋美齡仍不忘展露餘威,因此活動並沒有減少。
十六、退而不休,操縱婦女界
宋美齡所受的西方教育使她養成了一種男人氣質。她曾對史迪威說,她希望自己身為男子漢,因為她像男人一樣愛掌權。在台灣,僅僅一個“婦聯會”的會長是不能滿足她的權力欲望的,她還擔任“台灣省婦女代表大會”名譽會長、“國民黨婦工會”指導長等職,成了“娘子軍”的總頭目。與她有密切關係的單位,在全盛時期達到了五個,“婦聯會”、華興保育院、振興復康醫學中心、圓山大飯店、勵志社等。在眾星捧月的情況下,宋美齡成為全台灣最有權勢的女人。
儘管如此,宋美齡仍然感到失落,她要的不僅是婦女工作這塊陣地。然而,在維護自己政治生命的最後鬥爭中,她輸給了繼子蔣經國。血濃於水,在妻子與兒子的權力之爭中,蔣介石拋棄了宋美齡,選擇了蔣經國。
1954年4月,宋美齡在華盛頓逗留了6個月,鼓動人們反對蘇聯等國提出的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得到席位的提案。她回到台灣慶祝蔣介石67歲壽辰的時候,在松山見到了一個表明她正在失去權力的跡象,感到很苦惱。年老的、白髮蒼蒼的蔣介石呆在候機樓里沒有露面,蔣經國和他的小兒子走到飛機旁邊迎接宋美齡。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無禮行為。當蔣經國陪著她從一批要人和“中國婦女反侵略聯盟”的一批婦女面前走過的時候,宋美齡的態度非常冷淡。她從他們面前匆匆走過,進入候機樓,向蔣介石嘟噥了一句誰也聽不清楚的話以後,就一言不發地走向在旁邊等著的轎車。
宋美齡很希望人們尊重她,蔣介石手下的將軍或官員幾乎沒人敢得罪她。人們表面上對她畢恭畢敬,宋美齡的好友盧斯夫人的朋友談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盧斯夫人與宋美齡乘車去購物,當她們買到東西後回到轎車旁時,彼此推讓,都請對方先上車。在說過三次“不,您先請”之後,盧斯夫人沒有再讓,上了車。宋美齡接著進去在盧斯夫人身邊坐下。在回官邸途中,宋美齡滿臉不高興,一言不發。待宋美齡高視闊步回到自己房間之後,盧斯夫人問一位秘書,她自己做錯了什麼事?
她說:“我讓過三次啊!”這位秘書回答說:“你本來應該讓四次。”
這位愛權的“第一夫人”頤指氣使慣了,容不得別人對她有半點反對。上世紀60年代的某一天,《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報導,說宋美齡是蔣介石的第三任夫人,不是原配。宋美齡當時正好在紐約,看到後怒不可遏,立即命令駐美官員周書楷前去交涉,要求該報更正道歉。這種事情頗令周書楷為難,因為它本身是事實,怎麼好去更正呢?於是周書楷採取了拖的辦法。然而,這更惹惱了她。她將這位官員召喚到寓所,斜躺在床上問周書楷為什麼不遵令辦事,周書楷回答說,這不是在台灣,而是在美國,讓人家更正、道歉,沒那麼容易。她對周書楷的答話極為不滿,爭執之下,周書楷說了一句頂撞的話:我不是你的僕人!聽到這話,宋美齡馬上從床上跳了下來,打了周書楷一個清脆的耳光。
自從1991年9月21日離開台灣,宋美齡一直在美國頤養天年,以練字作畫自娛。雖然長期離台,但是,她對台灣婦女界的影響並未因此徹底消失。最明顯的例證莫如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會(簡稱“婦工會”)主任錢劍秋連任30幾年主任不下台的事。
從1955年“婦工會”第一次會議開始,自任“婦工會”指導長的宋美齡就把主任職務交給了錢劍秋。錢劍秋當“婦工會”主任,一做便是30幾年。到1983年,她已79歲高齡,在整個國民黨中央黨部各部門中,恐怕難覓出第二個如此高壽的幹部。國民黨中央前秘書長馬英九(39歲)、國民黨“社會工作會”主任趙守博,年齡幾乎只有她的一半,但她仍不為所動地屹立在“婦工會”。除非蔣夫人一句話,否則誰也動不了她。
“婦工會”一向由宋美齡控制,錢劍秋有她撐腰,才能久居其位。據載,蔣經國在位時,國民黨內部雖然也有人不滿錢劍秋,認為她年齡過大,任期過長,應該換人。但蔣經國有所顧忌,遲遲未對錢下手。李登輝繼位後,“錢劍秋下台”的呼聲再度高漲。錢劍秋一面向宋美齡求援,一面上書李登輝,請求留任一年。礙於“第一夫人”的緣由,錢劍秋方得以再留任一年。國民黨“十三大”上,錢劍秋未能當成中央委員,自然“婦工會”主任也做不成了。
宋美齡在台灣婦女工作中的影響,並未因錢劍秋下台而徹底消除。一是宋美齡掛著“婦工會”指導長的頭銜,使得“婦工會”的上下隸屬關係與指揮體系有點混亂;二是“婦工會”整個人事和組織,未因主任更換而有大的變化;三是“婦工會”總幹事王亞權是宋美齡的另一員大將,新主任李鍾桂根本指揮不動。看來,宋美齡只要在世一日,對台灣婦女界的影響便會存在一日。
十七、拉開架勢,初遇挫折
早在1956年8月,宋美齡就發動她在美國的親朋好友以及親台人士組織了所謂的“院外援華集團”,拉開了保衛戰的序幕。這個集團魚龍混雜,包括籌措基金的人,組織集會的人,打電話的人,外勤記者,跑腿的人,政論家,國會議員,五角大樓的將軍和實業界巨頭等,它是個經濟實力雄厚和煽動性很強的組織,專門進行詆毀中華人民共和國聲譽,阻止其進入聯合國的活動,它的管理工作、方針和主要財源都不是美國政府提供的,而是由宋美齡的家庭和台灣當局支持和控制的。
同年,在宋美齡的支持下,美國的一些反共人士又組織了“美國對華政策協會”和“援助反共中國保衛美國委員會”,這兩個機構曾發表大量文件,敦促美國政府向台灣提供更多援助,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持否定立常“援助反共中國保衛美國委員會”的理事會中有一些有勢力的人物,如美國勞工聯合會第二副主席戴維。杜賓斯基,可口可樂出口公司董事長、前任郵政部長詹姆斯。法利等,“美國對華政策協會”則是由進口台灣紡織品的大商人操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