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它想犄住大牛!”王寧兒恍然大悟的說。

  “是的,它想犄住大牛,它在和大牛較勁!”王寧兒的話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贊同。於是一種新的輿論又在賢達鎮傳開了。

  於此同時,這大橋也在進行著修修補補。而且,沒過多久,人們發現這橋不再晃了。

  “這牛頂住了大牛!”人們更是極具聯想的這麼說。

  大結局

  然而過了一個月,這橋又開始搖晃了。官方和建築方都開始有些坐不住了。陳壽宜找了人對橋進行全方位的維修,同時還預計大張旗鼓的請人來禳治。

  王天師張天師在賢達鎮很有名,但份量卻是不夠的,他們這次請了全省最出名的巫師。據說這巫師最長於驅河鬼。冬月冬這一天,那巫師鄭重其事的就開始到河邊驅鬼了。鎮上的人都打算卻看的,而這位名巫師卻告誡眾人必須迴避,於是鎮上就設了警戒線,人們只得遠遠的看,能有資格近看的只有寥寥數人而已。遠遠的只見那天江邊設著香案,焚著三柱高香,那巫師峨冠道袍,先是手捧竹簡,照著上面的文字念念有詞,——據人們後來打聽得來的消息,那念誦的是唐朝的柳河東寫的古文《哀溺文》。巫師念誦之後就持桃木劍在空中或刺或劈,嘴裡念的乃是《驅陰文》,內容含糊不清,在場的人都是半懂不懂。這之後巫師便用桃木畫符,或焚或投江,禮畢收工了。

  陳壽輝和陳壽宜都是有幸在旁觀禮的人,從始至終都神色肅靜,不敢有任何不誠之舉,待到禮畢之後慌忙上前詢問驅鬼的成效。那名巫師只閉目不語。過了半晌,二人又問,那巫師才開目說道:“橋基下面有四鬼,抱柱搖晃橋體,如今已經被驅離;只是這橋中的鬼,層層禁錮,進退無路,法力也無法到達。”

  陳壽輝和陳壽宜聞言都大驚。巫師沉思半晌,道:“倒也無妨。此鬼不能驅趕,但能鎮壓,我施兩道符,貼在橋上,我早晚作法,當能鎮住。”

  於是大家討得靈符,裱好貼在橋的兩面,謝過巫師錢銀,擺酒餞行。因為巫師以後也要早晚作法,約定每月支付酬謝,不在話下。

  或許巫術也有不能通達的地方,這橋好了半年,又開始搖晃,於是只有再次去維修。這橋的當事人們恐怕巫師懈怠,專程登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並加倍奉上錢銀,也不在話下。

  橋於是又平安了三五年。

  五年之後,賢達鎮算命柯瞎子病死了。據說在他臨死之前有一個後生再三向他拜師,柯瞎死活不收。那後生竟然長跪於地,說:“爺爺您不敢收我,我就長跪不起了。”柯瞎子於是就勸他說:“我之所以一輩子以算命為業,實在是因為自幼眼瞎,為了討生活不得已才這麼做的。你這後生好胳膊好手的,為什麼要來端這個飯碗?”那後生就申訴說:“爺爺您說陳太公壽命將過百,於是陳太公幾次死而復活,現在已命近九十還身康體健;您說陳太公的兒子不是升官就是發財,現今陳壽輝從鎮長而到書記,從書記而到副縣長,陳壽宜已以省城開了大的公司;您說畢鳳鳴三十六歲有事,果然有事,您給他禳治之後又果然無事,您算命禳災從來都這麼靈驗,實在是一門絕學,如何能讓這門學問在百年之後長眠於地下?”柯瞎子就笑道:“我因為眼睛瞎的緣故才更加善於觀察人,再加上我這人長期能巧發奇中,巧而說中了而已,哪裡是什麼本事?”那後生依然不信,非要拜師。不久柯瞎子病逝,那後生終於沒有如願。

  正所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又過了十數年,陳太公已然過了一百歲的生日。這一年人的冬月冬,依然能夠拄著拐杖走路的陳太公獨自一人來到了鎮口。鎮口聳立著一塊已經立了十餘年的斷碑,還有一個破敗的牌坊。通往陳家祠堂的路,依然是荒草萋萋,難堪行走。

  陳太公在鎮口佇立良久,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徐徐向河邊走去。路經王大拿棺材鋪的時候,王大拿依然熱情的出來和他打招呼,邀他進去喝茶,他沖王大拿點了點頭,腳下不停的走了。路經趙老四茶館的時候,也依然聽見有人在裡面議論著什麼,有人在大聲和說,也有人在大聲的笑。而陳太公依然無所用心,腳下不停的走了。

  他終於來到了河邊。這河面上依然下著濃厚的霧,這河上也依然沒有橋,只在河邊有橋的廢墟。河水很詭異,而這河裡還有奇怪的聲響和莫名的誘惑。

  魏濟的船等在河邊。魏濟似乎有意在等他。

  “陳叔,我扶您。”魏濟對他說。陳太公於是就上了船。

  “魏濟,我突然想起了許多事。”陳太公很冷靜的就說。

  “我知道,所以我專程來渡您。”魏濟也很平靜的說。

  “我想明白了我為什麼修不起來路,我想明白了為什麼架不起來橋。”陳太公說。

  “我知道。”魏濟笑著說。

  “我現在才明白,閻羅王讓我回來是讓我想明白了再去找他。人,必須要給自己找個歸宿。”陳太公說,語氣中卻絲毫沒有感傷,甚至沒有感慨。

  “您都想明白了嗎?”魏濟眼睛望著陳太公,滿含期待的問。

  “這些天我想起了許多事。我想起了閻羅王問我有沒有做過好事,有沒有做過壞事,有沒有對不住的人。我以前以為我沒有對不住的人,原來我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