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江逸揚百口莫辯:“我不是不相信你,真的,我當時是怕說穿了艾葉會對你不利,所以才……”
江遙搖了搖頭,輕聲道:“無所謂了,若是我看到當時的情景,也會懷疑吧。更別說我曾經還欺騙過你。”他伸手像安慰小孩似的摸了摸江逸揚的頭,便再不看他一眼,轉身自顧自地攀著扶梯往上爬。
江逸揚手握了拳又放開,絕望的心情更甚當年剛穿越過來就被匪徒追殺的時候,低聲道:“那,就這樣算了?”
江遙坐在院欄頂上,頭也不回聲音輕輕的:“先維持父子的關係其實也還好,也免得朝堂上那些老不修找你的麻煩。”淡淡的話語飄過江逸揚的耳邊,伴隨著往日的歡聲笑語,一起融入無邊的黑夜裡。
幾日後的朝堂上,吳天賜瞅到身著官服的江逸揚,嘖了聲:“江王爺終於上朝了,嗯?這幾日天天不見人影,還以為你要步蘭陵王后塵呢。”
江逸揚恭謹地行禮道:“前幾日微臣身體微恙,未能按
時上朝深感不安,現今定不會如此懶散,望皇上體諒。”
吳天賜見他毫無異樣,心下暗嘆。他翻開魏公公遞過來的奏摺,道:“夷照國與我朝的交界地處極北,冬季漫長寒冷,夷照的軍隊適應是沒問題,但朕看了韓奈將軍快馬回報的戰報,我軍是節節敗退啊。”他停了停,掃視了眼朝臣,繼續道,“軍糧告罄,士氣不穩,就算有韓將軍那樣的將才,怕也無法抵抗吧。眾愛卿有何良策?”
下面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無非也就是些抱怨,倒是聽得丞相清清嗓子道:“皇上,老臣有個想法,不知該講不該講。”
吳天賜頷首:“講。”
丞相道:“我朝今年收穫頗豐,人民安居樂業,頗有結餘,因此糧糙的補助除了路程遙遠外,應該不是問題。只是持久作戰,戰士們的士氣低下,這個,老臣覺得要不要再增派一位將軍支援韓將軍,同時還能護送數量龐大的糧糙。”
朝堂上安靜了一會兒,又開始議論紛紛,多數是贊同丞相的提議。
吳天賜思量了下,贊同道:“趙丞相此言不錯,那派哪位將軍去呢?”
下面頓時一片鴉雀無聲,跟夷照國交界的邊境是一片大漠,如今開春,連雪都還沒融化,極為寒冷不說,條件也尤為艱苦。沒有誰會捨棄在京城的錦繡前程前往那個不毛之地。
吳天賜冷笑道:“怎麼?紙上談兵大家都會,落實起來就都成縮頭烏龜了嗎?”他彎曲著手指輕輕扣著龍椅扶手,“那是不是要朕御駕親征呢?”
大臣們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只有少數幾人聲如蚊訥:“皇上萬萬不可,保重龍體啊。”
吳天賜正想發火,忽然聽到一個閒閒的聲音:“皇上,微臣願意前往護送糧糙,並協助韓將軍制敵。”
江逸揚走出列,行了個禮道:“在朝的多是家有妻兒的大臣,要不就是年事已高的前輩,實在是不方便到如此偏遠的地方去,倒不如給微臣一個歷練的機會。”
吳天賜打量了下他,少年逆著光的面容看不大清楚,卻看得出是依舊沉穩的樣子,只得道:“你可想好了,當年韓奈將軍請求出征,如今也是好幾年了,若是你此番一去,不知何時才能返京,蘭陵王應是不捨得吧?”
江逸揚面色異常平靜:“微臣為國分憂,義父定是欣慰的,不會有所阻攔。微臣決心已下,請皇上恩准。”嗓音裡帶著不容拒絕的堅定,在安靜的大殿裡迴繞著。
吳天賜嘆了口氣,道:“那就這樣吧,朕封你左將軍,位次征北大將軍韓奈,三日後便護送糧糙到邊境。”
江逸揚跟誰也沒有提這件事,這三天還是如往常一樣混在竹里喧,跟小鸞他們出去聚了一次,連心細的紫蘇也沒發現他有什麼異常。
最後一
日的凌晨,天還沒亮,他收拾好了行裝,在空蕩蕩的蘭陵居門口站了許久。
再見了,義父……去邊疆的事,皇上已經告訴你了吧,你果真還是不肯原諒我。江逸揚扯起嘴角,露出一個苦澀的笑容,我明明知道的,為什麼到現在還抱著一絲希望,以為你會原諒我呢……
他輕輕掩上門,到前院的堂屋放下了一封書信。在門口頒發了聖旨,等候許久的魏公公看到江逸揚,連忙迎上去,“王爺,時辰到了,出發吧?”
江逸揚收拾了下心情,笑了笑道:“嗯。”最後望了眼生活了十幾年的江府,翻身上馬,前往了皇宮。
當天福伯起床後就看到了江逸揚留下的書信,驚得心神俱裂,忙派人給紫蘇,小鸞和江遙送了信。
正在徐府的江遙聽得消息,尋了徐府的一匹馬二話不說地追著大軍離去的方向飛奔而去,可終究還是沒有追上,追上了又怎麼樣呢?江遙勒住馬,望著遠方,眼中情緒莫名,揚兒走得這麼決絕,定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況且聖旨難違,此事是不可挽回了。
江遙低下頭,輕輕閉上眼。這麼多天了,都一門心思的惱著江逸揚,心焦著徐翰之,卻沒想過若有一天,揚兒離開自己的話,自己該怎麼辦……其實我沒有恨你,揚兒,我只是覺得,這樣太對不起翰之而已。
他牽著馬慢慢的往回走,眼淚無休止的滑落下來,翰之,我都失去揚兒了,你若是再不醒來,就太對不起我了。
☆、結局
又過了一年的冬天,氣溫有所回暖,至少不是沒日沒夜地下著雪了。可從早到晚,大漠的天空都是一片昏黃。連續抵抗了夷照國幾輪的進攻,將士們均已疲憊不堪,但夷照國的士氣低落,行軍散亂,倒是讓大家都士氣高漲,期盼著早日趕走蠻夷好歸鄉。
韓奈指揮著安頓好了傷員,隨口問道:“王爺呢?”
一個小兵回道:“王爺方才出了營帳,讓我們先吃。”
韓奈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辛苦了,如今糧糙充足,跟伙房兵說,今晚涮羊肉犒勞將士們。”
小兵興奮地連連鞠躬,“謝謝將軍!”被韓奈一巴掌拍遠了。
韓奈脫掉衣甲,換上乾淨的素色衣袍,隨手抓了壺燒酒踱出帳營。
離營帳不遠處,他看到依舊身著戰袍的少年坐在地上,靜靜地望著大漠血色的夕陽,背影看上去有些孤獨。
韓奈搖了搖頭,不知道走了以後的這幾年江逸揚發生了什麼事,本是錦繡前程,備受聖恩的小王爺,竟會自動請纓到這不毛之地,連性命都不能護得周全。
他走過去坐在江逸揚身邊,側過頭看著他。在這待了一年多,江逸揚雖然瘦了,但是更加強壯,皮膚被曬得偏黑,整個人更有了男人的氣概,已經不是孩子了啊,韓奈想道。
他將手中的酒壺扔過去,差點砸到江逸揚的腦袋,道:“天氣還冷,來點?”
江逸揚手忙腳亂的接住酒壺,打開壺蓋往嘴裡灌了一大口,辣的眼淚差點出來了,“這是什麼酒啊?怎麼這麼烈。”
韓奈大笑道:“還敢喝這麼猛,這可是燒刀子,這麼冷的地方不喝烈點的酒,身體抗不住的。”
江逸揚感慨道:“其實這裡過著還是別有一番滋味,以前過得太安逸了。”
韓奈瞪了他一眼,道:“死小子這是找揍吧,被弟兄們聽到你就完了。”原本挺威嚴的眼神,偏偏是沒人做出來,竟有了嗔怒的味道。
不過江逸揚也不敢說,誰都知道美人將軍的表面是很具有欺騙性的,他只是笑。
韓奈好奇問道:“你在笑什麼?”江逸揚笑著不說話,韓奈悻悻地又瞪一眼,站起身道:“今晚涮羊肉,我去拿個小鍋過來,你小子跟大哥好好說說,怎麼這麼一副衰樣。”
江逸揚出神的望著遠方,都一年了,義父連封信都沒寫……
一年又是一年,福伯看著一天天地,江遙越來越安靜,每天就是處理綢緞坊的事務,下午去徐府探望徐翰之,嘰嘰咕咕的不知說些什麼,也經常碰著前去診治的紫蘇,甚至連紫軒和道士也經常遇到,
道士如今在紫軒面前乖順了許多;
有時去肯必豪轉一圈,因為有小鸞的管理,還不需要他幫上什麼忙,他只是錯開人多的時候,一個人去肯必豪喝茶。見多了幾次,連小鸞都跟著長吁短嘆,每次跟江逸揚寫信的時候都假裝不經意地提起江遙,小心試探著江逸揚……
吳天賜每次也借著家宴的機會,有意無意地說著邊疆的情況,如今戰事不多,夷照國已經糧糙不足,士氣低落,說不準揚兒什麼時候就可以班師回朝了。
江遙總是低頭喝茶,輕描淡寫道:“我朝果然是有皇兄的福澤庇佑。”笑意盈盈的眼眸看不出什麼情緒。
江遙搖了搖頭,輕聲道:“無所謂了,若是我看到當時的情景,也會懷疑吧。更別說我曾經還欺騙過你。”他伸手像安慰小孩似的摸了摸江逸揚的頭,便再不看他一眼,轉身自顧自地攀著扶梯往上爬。
江逸揚手握了拳又放開,絕望的心情更甚當年剛穿越過來就被匪徒追殺的時候,低聲道:“那,就這樣算了?”
江遙坐在院欄頂上,頭也不回聲音輕輕的:“先維持父子的關係其實也還好,也免得朝堂上那些老不修找你的麻煩。”淡淡的話語飄過江逸揚的耳邊,伴隨著往日的歡聲笑語,一起融入無邊的黑夜裡。
幾日後的朝堂上,吳天賜瞅到身著官服的江逸揚,嘖了聲:“江王爺終於上朝了,嗯?這幾日天天不見人影,還以為你要步蘭陵王后塵呢。”
江逸揚恭謹地行禮道:“前幾日微臣身體微恙,未能按
時上朝深感不安,現今定不會如此懶散,望皇上體諒。”
吳天賜見他毫無異樣,心下暗嘆。他翻開魏公公遞過來的奏摺,道:“夷照國與我朝的交界地處極北,冬季漫長寒冷,夷照的軍隊適應是沒問題,但朕看了韓奈將軍快馬回報的戰報,我軍是節節敗退啊。”他停了停,掃視了眼朝臣,繼續道,“軍糧告罄,士氣不穩,就算有韓將軍那樣的將才,怕也無法抵抗吧。眾愛卿有何良策?”
下面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無非也就是些抱怨,倒是聽得丞相清清嗓子道:“皇上,老臣有個想法,不知該講不該講。”
吳天賜頷首:“講。”
丞相道:“我朝今年收穫頗豐,人民安居樂業,頗有結餘,因此糧糙的補助除了路程遙遠外,應該不是問題。只是持久作戰,戰士們的士氣低下,這個,老臣覺得要不要再增派一位將軍支援韓將軍,同時還能護送數量龐大的糧糙。”
朝堂上安靜了一會兒,又開始議論紛紛,多數是贊同丞相的提議。
吳天賜思量了下,贊同道:“趙丞相此言不錯,那派哪位將軍去呢?”
下面頓時一片鴉雀無聲,跟夷照國交界的邊境是一片大漠,如今開春,連雪都還沒融化,極為寒冷不說,條件也尤為艱苦。沒有誰會捨棄在京城的錦繡前程前往那個不毛之地。
吳天賜冷笑道:“怎麼?紙上談兵大家都會,落實起來就都成縮頭烏龜了嗎?”他彎曲著手指輕輕扣著龍椅扶手,“那是不是要朕御駕親征呢?”
大臣們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只有少數幾人聲如蚊訥:“皇上萬萬不可,保重龍體啊。”
吳天賜正想發火,忽然聽到一個閒閒的聲音:“皇上,微臣願意前往護送糧糙,並協助韓將軍制敵。”
江逸揚走出列,行了個禮道:“在朝的多是家有妻兒的大臣,要不就是年事已高的前輩,實在是不方便到如此偏遠的地方去,倒不如給微臣一個歷練的機會。”
吳天賜打量了下他,少年逆著光的面容看不大清楚,卻看得出是依舊沉穩的樣子,只得道:“你可想好了,當年韓奈將軍請求出征,如今也是好幾年了,若是你此番一去,不知何時才能返京,蘭陵王應是不捨得吧?”
江逸揚面色異常平靜:“微臣為國分憂,義父定是欣慰的,不會有所阻攔。微臣決心已下,請皇上恩准。”嗓音裡帶著不容拒絕的堅定,在安靜的大殿裡迴繞著。
吳天賜嘆了口氣,道:“那就這樣吧,朕封你左將軍,位次征北大將軍韓奈,三日後便護送糧糙到邊境。”
江逸揚跟誰也沒有提這件事,這三天還是如往常一樣混在竹里喧,跟小鸞他們出去聚了一次,連心細的紫蘇也沒發現他有什麼異常。
最後一
日的凌晨,天還沒亮,他收拾好了行裝,在空蕩蕩的蘭陵居門口站了許久。
再見了,義父……去邊疆的事,皇上已經告訴你了吧,你果真還是不肯原諒我。江逸揚扯起嘴角,露出一個苦澀的笑容,我明明知道的,為什麼到現在還抱著一絲希望,以為你會原諒我呢……
他輕輕掩上門,到前院的堂屋放下了一封書信。在門口頒發了聖旨,等候許久的魏公公看到江逸揚,連忙迎上去,“王爺,時辰到了,出發吧?”
江逸揚收拾了下心情,笑了笑道:“嗯。”最後望了眼生活了十幾年的江府,翻身上馬,前往了皇宮。
當天福伯起床後就看到了江逸揚留下的書信,驚得心神俱裂,忙派人給紫蘇,小鸞和江遙送了信。
正在徐府的江遙聽得消息,尋了徐府的一匹馬二話不說地追著大軍離去的方向飛奔而去,可終究還是沒有追上,追上了又怎麼樣呢?江遙勒住馬,望著遠方,眼中情緒莫名,揚兒走得這麼決絕,定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況且聖旨難違,此事是不可挽回了。
江遙低下頭,輕輕閉上眼。這麼多天了,都一門心思的惱著江逸揚,心焦著徐翰之,卻沒想過若有一天,揚兒離開自己的話,自己該怎麼辦……其實我沒有恨你,揚兒,我只是覺得,這樣太對不起翰之而已。
他牽著馬慢慢的往回走,眼淚無休止的滑落下來,翰之,我都失去揚兒了,你若是再不醒來,就太對不起我了。
☆、結局
又過了一年的冬天,氣溫有所回暖,至少不是沒日沒夜地下著雪了。可從早到晚,大漠的天空都是一片昏黃。連續抵抗了夷照國幾輪的進攻,將士們均已疲憊不堪,但夷照國的士氣低落,行軍散亂,倒是讓大家都士氣高漲,期盼著早日趕走蠻夷好歸鄉。
韓奈指揮著安頓好了傷員,隨口問道:“王爺呢?”
一個小兵回道:“王爺方才出了營帳,讓我們先吃。”
韓奈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辛苦了,如今糧糙充足,跟伙房兵說,今晚涮羊肉犒勞將士們。”
小兵興奮地連連鞠躬,“謝謝將軍!”被韓奈一巴掌拍遠了。
韓奈脫掉衣甲,換上乾淨的素色衣袍,隨手抓了壺燒酒踱出帳營。
離營帳不遠處,他看到依舊身著戰袍的少年坐在地上,靜靜地望著大漠血色的夕陽,背影看上去有些孤獨。
韓奈搖了搖頭,不知道走了以後的這幾年江逸揚發生了什麼事,本是錦繡前程,備受聖恩的小王爺,竟會自動請纓到這不毛之地,連性命都不能護得周全。
他走過去坐在江逸揚身邊,側過頭看著他。在這待了一年多,江逸揚雖然瘦了,但是更加強壯,皮膚被曬得偏黑,整個人更有了男人的氣概,已經不是孩子了啊,韓奈想道。
他將手中的酒壺扔過去,差點砸到江逸揚的腦袋,道:“天氣還冷,來點?”
江逸揚手忙腳亂的接住酒壺,打開壺蓋往嘴裡灌了一大口,辣的眼淚差點出來了,“這是什麼酒啊?怎麼這麼烈。”
韓奈大笑道:“還敢喝這麼猛,這可是燒刀子,這麼冷的地方不喝烈點的酒,身體抗不住的。”
江逸揚感慨道:“其實這裡過著還是別有一番滋味,以前過得太安逸了。”
韓奈瞪了他一眼,道:“死小子這是找揍吧,被弟兄們聽到你就完了。”原本挺威嚴的眼神,偏偏是沒人做出來,竟有了嗔怒的味道。
不過江逸揚也不敢說,誰都知道美人將軍的表面是很具有欺騙性的,他只是笑。
韓奈好奇問道:“你在笑什麼?”江逸揚笑著不說話,韓奈悻悻地又瞪一眼,站起身道:“今晚涮羊肉,我去拿個小鍋過來,你小子跟大哥好好說說,怎麼這麼一副衰樣。”
江逸揚出神的望著遠方,都一年了,義父連封信都沒寫……
一年又是一年,福伯看著一天天地,江遙越來越安靜,每天就是處理綢緞坊的事務,下午去徐府探望徐翰之,嘰嘰咕咕的不知說些什麼,也經常碰著前去診治的紫蘇,甚至連紫軒和道士也經常遇到,
道士如今在紫軒面前乖順了許多;
有時去肯必豪轉一圈,因為有小鸞的管理,還不需要他幫上什麼忙,他只是錯開人多的時候,一個人去肯必豪喝茶。見多了幾次,連小鸞都跟著長吁短嘆,每次跟江逸揚寫信的時候都假裝不經意地提起江遙,小心試探著江逸揚……
吳天賜每次也借著家宴的機會,有意無意地說著邊疆的情況,如今戰事不多,夷照國已經糧糙不足,士氣低落,說不準揚兒什麼時候就可以班師回朝了。
江遙總是低頭喝茶,輕描淡寫道:“我朝果然是有皇兄的福澤庇佑。”笑意盈盈的眼眸看不出什麼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