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李燃曾說她沒有防盜門的鑰匙,所以,即使簡達芳能夠自由出入房間,她也不大可能在白天四處遊蕩。”柳飛雲說,“依我看,所謂的無面幽靈就是李翠。”
第201節:真相(3)
沒等張警官回答,柳飛雲自言自語地說:“如果幽靈是兇手的話,那她的臉去哪了?”
“我們在密道里找到了一個日本面具。”張警官說。
“原來是這樣。”柳飛雲恍然大悟。
“可李翠為什麼要裝神弄鬼?”張警官皺起眉頭,“這件事毫無道理。”
柳飛雲反問道:“這些人中只有秦華躍看到她,你不覺得奇怪嗎?”
“原因只有一個。”張警官說,“李翠主動找上了秦華躍,那條密道通向二樓,她來去自由,不用擔心被別人發現。”
“而那時簡天明還沒有死。”
“的確。”
柳飛雲盯著張警官,緩緩地說:“這裡面有問題。”
張警官說:“這件事與李翠殺害簡天明有什麼關聯?”
“很簡單。”柳飛雲說,“我認為李翠沒有殺害簡天明。”
張警官說:“那麼誰是殺害簡天明的兇手?”
“是其他人。”柳飛雲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咖啡。
“那天深夜去新宅的人是你吧?”
“是我,可惜沒能進去。”柳飛雲臉上流露出遺憾的表情,“我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一些情況,之所以夜赴新宅完全是出於感覺,否則的話即便是砸開大門我也要進去。”
“說說你的感覺。”
“大部分當事人都死了,我只能試著分析。”柳飛雲不緊不慢地說,“當我看到這些文字記錄時,坦率地講,我第一個懷疑的人就是莊予翰,儘管很不情願。”
張警官說:“正如李燃所說,他有殺害簡天明的動機。莊予翰始終反對兩家公司合併,當他發現已經無力扭轉局面時找到簡總攤牌,兩個人話不投機,莊予翰一怒之下用桌上的鎮紙石擊昏簡天明,之後他將錯就錯,索性將簡天明勒斃,把屍體拖入電梯,然後逃離現場。當時他只是出於衝動,並沒有考慮到後面嚴重的結果。”
柳飛雲說:“他沒有直接回房間,而是去了玻璃房,這是為什麼?”
“很明顯,他不想暴露自己。”張警官說,“簡天明遭到襲擊時本能地發出喊叫,莊予翰如果馬上回到自己房間,等於告訴大家他就是兇手。”
第202節:真相(4)
張警官又補充了幾句:“楚嘉琳在院裡聽到慘叫聲後第一個見到的人就是莊予翰,他那時恰好在一樓,距離電梯間最近。”
柳飛雲搖頭說:“表面上看莊予翰的嫌疑最大,但仔細分析下來其實並非如此。首先關於動機,僅僅為了一樁商業合作案去選擇殺人,這未免太不通常理了,況且合作雙方只是初步意向,還沒有到具體實施環節。我見過莊予翰,我敢肯定他不是那種因一時衝動而喪失理智的人。”
張警官又說了一個理由:“午餐過後秦華躍和李燃在健身房,莊予翰獨自在客房裡睡午覺,簡天明的房間白天沒有上鎖,那個時間段他很有可能進入簡天明的房間,熟悉環境。”張警官點上一支煙,繼續說道:“由於房門是特製的,所以當時三樓的其他人沒有聽到開門聲,簡天明可能對莊予翰的來訪很意外,但出於地主之誼,他最終還是打開了門。所以,莊予翰對於這件謀殺案或許蓄謀已久。”
柳飛雲不同意他的看法:“出事的前一天我和他在中國大飯店咖啡廳見過面,莊予翰並不想陪楚嘉琳去新宅,蓄謀之說應該不能成立。”
“我同意。”張警官只是勉強點了點頭,說,“雖然莊予翰的作案動機確實不夠充分,但同其他人相比,他的動機最為明顯,嫌疑較大。”
“楚嘉琳聽到慘叫聲後見到了莊予翰,而他當時的位置確實離一樓的電梯間最近,這一點我承認。”柳飛雲自顧自地說,“可你不要忽視一個細節,楚嘉琳在吉普車內受到了驚嚇,而後在返回新宅的途中被突如其來的慘叫聲嚇倒,導致她產生了短暫的昏厥,在這段時間內任何人都可以悄然離開現場。”
柳飛雲最後補充了一句:“我認為莊予翰不是殺害簡天明的兇手。”
張警官拿起列印紙,看了看說:“照你的說法,除了楚嘉琳外其他人都有殺害簡天明的可能?”
“確實如此。”柳飛雲點頭道,“有沒有外人入室行兇的可能性?”
“絕無可能。”張警官肯定地說,“警方趕到的時候新宅的大門仍為反鎖狀態,暗鎖是莊予翰鎖上的。我們做過勘察,除了大門新宅沒有第二個出口,另外院牆也沒有任何攀登的痕跡。”
第203節:真相(5)
“明白了。”柳飛雲說,“這下範圍可以縮小了。”
“剩下的人是簡達芳、李燃、秦華躍,如果你認為謀害簡天明的人不是楚嘉琳、李翠和莊予翰的話。”張警官說。
柳飛雲用紅筆在列印紙上畫了幾下,然後抬頭說:“二樓的防盜門總共開了三次,第一次是李燃在門口與簡達芳說話,第二次是莊予翰和楚嘉琳認為簡天明在裡面,他們要求李燃打開房門,前兩次的共同之處是簡達芳在房間裡,李燃在場。最後一次是楚嘉琳看到防盜門已打開,簡達芳在廚房裡剁肉,隨後追殺楚嘉琳至玻璃房,而李燃卻去向不明。”
第201節:真相(3)
沒等張警官回答,柳飛雲自言自語地說:“如果幽靈是兇手的話,那她的臉去哪了?”
“我們在密道里找到了一個日本面具。”張警官說。
“原來是這樣。”柳飛雲恍然大悟。
“可李翠為什麼要裝神弄鬼?”張警官皺起眉頭,“這件事毫無道理。”
柳飛雲反問道:“這些人中只有秦華躍看到她,你不覺得奇怪嗎?”
“原因只有一個。”張警官說,“李翠主動找上了秦華躍,那條密道通向二樓,她來去自由,不用擔心被別人發現。”
“而那時簡天明還沒有死。”
“的確。”
柳飛雲盯著張警官,緩緩地說:“這裡面有問題。”
張警官說:“這件事與李翠殺害簡天明有什麼關聯?”
“很簡單。”柳飛雲說,“我認為李翠沒有殺害簡天明。”
張警官說:“那麼誰是殺害簡天明的兇手?”
“是其他人。”柳飛雲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咖啡。
“那天深夜去新宅的人是你吧?”
“是我,可惜沒能進去。”柳飛雲臉上流露出遺憾的表情,“我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一些情況,之所以夜赴新宅完全是出於感覺,否則的話即便是砸開大門我也要進去。”
“說說你的感覺。”
“大部分當事人都死了,我只能試著分析。”柳飛雲不緊不慢地說,“當我看到這些文字記錄時,坦率地講,我第一個懷疑的人就是莊予翰,儘管很不情願。”
張警官說:“正如李燃所說,他有殺害簡天明的動機。莊予翰始終反對兩家公司合併,當他發現已經無力扭轉局面時找到簡總攤牌,兩個人話不投機,莊予翰一怒之下用桌上的鎮紙石擊昏簡天明,之後他將錯就錯,索性將簡天明勒斃,把屍體拖入電梯,然後逃離現場。當時他只是出於衝動,並沒有考慮到後面嚴重的結果。”
柳飛雲說:“他沒有直接回房間,而是去了玻璃房,這是為什麼?”
“很明顯,他不想暴露自己。”張警官說,“簡天明遭到襲擊時本能地發出喊叫,莊予翰如果馬上回到自己房間,等於告訴大家他就是兇手。”
第202節:真相(4)
張警官又補充了幾句:“楚嘉琳在院裡聽到慘叫聲後第一個見到的人就是莊予翰,他那時恰好在一樓,距離電梯間最近。”
柳飛雲搖頭說:“表面上看莊予翰的嫌疑最大,但仔細分析下來其實並非如此。首先關於動機,僅僅為了一樁商業合作案去選擇殺人,這未免太不通常理了,況且合作雙方只是初步意向,還沒有到具體實施環節。我見過莊予翰,我敢肯定他不是那種因一時衝動而喪失理智的人。”
張警官又說了一個理由:“午餐過後秦華躍和李燃在健身房,莊予翰獨自在客房裡睡午覺,簡天明的房間白天沒有上鎖,那個時間段他很有可能進入簡天明的房間,熟悉環境。”張警官點上一支煙,繼續說道:“由於房門是特製的,所以當時三樓的其他人沒有聽到開門聲,簡天明可能對莊予翰的來訪很意外,但出於地主之誼,他最終還是打開了門。所以,莊予翰對於這件謀殺案或許蓄謀已久。”
柳飛雲不同意他的看法:“出事的前一天我和他在中國大飯店咖啡廳見過面,莊予翰並不想陪楚嘉琳去新宅,蓄謀之說應該不能成立。”
“我同意。”張警官只是勉強點了點頭,說,“雖然莊予翰的作案動機確實不夠充分,但同其他人相比,他的動機最為明顯,嫌疑較大。”
“楚嘉琳聽到慘叫聲後見到了莊予翰,而他當時的位置確實離一樓的電梯間最近,這一點我承認。”柳飛雲自顧自地說,“可你不要忽視一個細節,楚嘉琳在吉普車內受到了驚嚇,而後在返回新宅的途中被突如其來的慘叫聲嚇倒,導致她產生了短暫的昏厥,在這段時間內任何人都可以悄然離開現場。”
柳飛雲最後補充了一句:“我認為莊予翰不是殺害簡天明的兇手。”
張警官拿起列印紙,看了看說:“照你的說法,除了楚嘉琳外其他人都有殺害簡天明的可能?”
“確實如此。”柳飛雲點頭道,“有沒有外人入室行兇的可能性?”
“絕無可能。”張警官肯定地說,“警方趕到的時候新宅的大門仍為反鎖狀態,暗鎖是莊予翰鎖上的。我們做過勘察,除了大門新宅沒有第二個出口,另外院牆也沒有任何攀登的痕跡。”
第203節:真相(5)
“明白了。”柳飛雲說,“這下範圍可以縮小了。”
“剩下的人是簡達芳、李燃、秦華躍,如果你認為謀害簡天明的人不是楚嘉琳、李翠和莊予翰的話。”張警官說。
柳飛雲用紅筆在列印紙上畫了幾下,然後抬頭說:“二樓的防盜門總共開了三次,第一次是李燃在門口與簡達芳說話,第二次是莊予翰和楚嘉琳認為簡天明在裡面,他們要求李燃打開房門,前兩次的共同之處是簡達芳在房間裡,李燃在場。最後一次是楚嘉琳看到防盜門已打開,簡達芳在廚房裡剁肉,隨後追殺楚嘉琳至玻璃房,而李燃卻去向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