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池墨又哼了聲,修長的手指不知碰到手鐲上的什麼東西,手鐲突然咔嚓聲,環變大了,謝池墨手指輕輕用力,裡邊突然露出角白色的紙,霧寧詫異的湊上前,“裡邊藏了紙條、陸琛沒和我說這件事啊?”

  四四方方的白紙,啥都沒寫,謝池墨將手鐲闔上,重新戴在霧寧手腕上,吩咐春香,“叫劉賢他們過來。”

  春香端著水盆匆匆出門,屋裡只剩下夫妻兩,謝池墨面色凝重的問霧寧,“你和他都說什麼了?”謝池墨不是黑白不分之人,秦源在半個時辰前回來了,通州的確是越西國在元周國設的據點,不過被人一把火給燒了,秦源認真搜查過,山里沒有外人闖入的痕跡,十之八.九是自己人做的,也就是那位幫他們的婆子最可疑。

  秦源說那個婆子認識霧寧手上的鐲子,也就說她認識陸琛,真要是她縱的火的話,陸琛可能並不是死心塌地為那位老爺賣命的人。

  霧寧把她和的對話一五一十背下來,談及老爺的身份,她有些遺憾,“陸琛不肯和我說他的身份。”只要陸琛告知老爺的身份,謝池墨就能把越西國的奸細連根拔起,他就不用再受任何人擺布,但他就是不肯。

  謝池墨反反覆覆看著手裡的白紙,眉頭擰成了川字,待劉賢他們叩門,謝池墨起身走了出去,“你這幾天別到處走,有什麼事叫劉詢通知我。”要應證自己猜測是否準確,得先把紙條上的內容弄清楚再說。

  一盞茶的工夫後,劉賢看著紙條上的內容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難怪那些人想方設法要捉霧寧回去,她身上藏著的秘密斬斷那些人半條胳膊了,他說話聲音都是飄的,“世子爺,紙條的名單是真的嗎?”

  劉輝莫名,“這些都是什麼人,我咋不認識?”

  劉賢拍了下他胸口,指著紙條上的小字道,“趙世文,上一屆新科狀元,李向齊,翰林院編修,今年剛任刑部郎中......”名單的人官職都不高,但都是朝廷的棟樑之才,其中好多位被皇上稱讚過,此時名聲不顯,但再過幾年......劉賢不敢細想,之前謝池墨就截獲過大批名單,想想這份,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紙條上的內容屬實的話,朝廷怕是要被攪得天翻地覆了。

  “真實與否得讓皇上下令嚴查才知,劉輝,你想辦法把名單呈上去。”謝池墨沒料到霧寧身上藏著這麼大的秘密,陸琛或許是怕她被抓回去的話沒命活,只要有這份名單在,那些人就不敢輕易要她的命。

  霧寧說陸琛不是壞人,謝池墨不予置評,但他相信,陸琛真的不會傷害霧寧。

  一個男人費盡心思對一個女人好,除了喜歡還有什麼?這個事實讓他非常不舒服,或許是他明白,陸琛的喜歡不僅僅是膚淺的據為己有,而是想讓霧寧徹底擺脫那種生活,否則以他的手段,把霧寧留在身邊才是最好的辦法,而他卻讓霧寧逃出來,在沒來得及安頓她的時候。

  陸琛,到底是什麼人。

  劉輝快速將名單謄抄了份給謝池墨過目,“世子爺,可要奴才親自送回京?”

  “交給秦源,秦家人脈廣,怎麼都會安全送他回京,至於你,有更重要的事兒交給你去辦。”謝池墨收起紙條,展開越東國的地圖,手在山脈交集的位置頓了頓,“天亮時,你去軍營調一萬人......”餘下的話謝池墨沒說完,劉輝已然領會了他的意思,謝池墨要他順著那條山脈攻打越東國。

  只是,“此事要不要知會其他幾位將軍。”

  “不必,此去不能聲張。”

  謝池墨的手順著曲線慢慢延展到另外邊,“劉賢,你偷偷帶五千人......”

  劉賢頷首,“奴才遵命。”

  謝池墨眼神如鷹阜的盯著地形圖,他以為識破越西國在邊城溪城布下的陷阱就能短暫震懾住他們,現在來看,估計是他想錯了,像陸琛那種人,霧寧問他開口他都不說的話,那麼只有一個可能,當下的局面對他們來說並不到不可挽救的地步,貿然露出底牌,一旦形勢逆轉,他首先會被處死,所以他才不肯如實說出老爺的身份,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越西國真想率兵攻打的話,極有可能和越東國聯手。

  越西國失蹤的那支軍隊或許是故意轉移他們視線的。

  念及此,謝池墨眼神陰鬱,“劉彥,你去把韋副將他們叫來,隨即去軍營整隊,一個時辰後出發攻打越西國。”陸琛說話行事定有他的目的,他提醒霧寧別亂信人,定是他身邊有敵國的奸細。

  天已經亮了,東邊籠罩在朝霞的霞光中,幾位副將來得很快,謝池墨開門見山說了自己目的,“失蹤的軍隊我已交由劉詢負責,為防止邊溪受兩面夾擊,我決定先發制人,一個時辰後出兵攻打越西國。”

  幾位副將臉上神色各異,韋安最先拍手叫好,“世子爺說得對,早該給越西國點厲害嘗嘗了,所謂善守者不知其所攻,咱要不出兵,天天都會補窟窿,以越西國人的狡猾,咱補一輩子都不夠的。”韋安屬於主戰派,暗搓搓戍守邊溪這麼多年,前兩次跟越西國交戰完全沒打痛快。

  在他看來,這次直接打到越西國都城才好。

  “只是......”幾位副將中,也有不贊成的人,“越西國始終的軍隊還沒找到,他們中途冒出來的話,士兵們腹背受敵,損失恐怕會極為慘重。”說話的副將來邊溪有好多年了,他看著升起來的,非常有幹勁肯拼搏的人,此番聽了他的話,謝池墨沒有表態,而是問其他幾位,“諸位認為如何。”

章節目錄